涿州市踐行移風易俗助力疫情防控 弘揚社會正能量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涿州市將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創建、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廣泛開展以“防範疫情·文明實踐”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發佈《關於“防控疫情文明實踐” 做文明市民的倡議書》,倡導“婚事緩辦、喪事簡辦”,將移風易俗作為群防群治、阻擊疫情的重要舉措。

“各位親朋好友,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為了響應文明新風的倡導,本著對家人朋友負責的態度,我們決定取消原定於1月30日(正月初六)的婚禮,感謝大家的祝福!”涿州市百尺竿鎮衚衕口村王衛平的婚禮在年前就已準備就緒,只等良辰吉日一到就迎娶女友高鈺潔進門了。但因為疫情的發展,小兩口最終決定取消婚禮。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不一定非要婚宴,尤其現在是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親人朋友的生命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同王衛平一樣,冉鳳豪與女友朱賽賽也取消了原定於2月2號的訂婚宴,“這個冬天,取消訂婚宴比舉行訂婚宴對來我們來說更有意義。這麼多人都在為抗擊疫情做出努力,我們年輕人更要為疫情出一點力。”

涿州市践行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防控 弘扬社会正能量

志願者講解疫情期間移風易俗倡議。 王寧 攝

1月30日,松林店鎮熨斗店村91歲張子華老人去世,按照農村風俗,兒子應該大操大辦。得知消息後,鎮村幹部第一時間到其四個兒子家中,向其說明疫情的嚴重性,並傳達了“婚事緩辦、喪事簡辦”的政府號召。經過勸說,其家人一致同意,響應上級號召,喪事從簡。村幹部聯繫本村志願者幫助其家人第二天中午將老人安葬。

2月25日,清涼寺辦事處金城花園88歲的宋淑芳老人因病逝世,按當地習俗,家中應播哀樂、鳴禮炮。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老人家屬決定喪事簡辦,不搞遺體告別,去世第二天就進行了火化,並將骨灰暫放殯儀館,等疫情過後再行安葬。

涿州市各級文明單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志願服務組織、紅白理事會等文明力量,以“疫”為令、文明引領,積極宣傳防疫知識、弘揚社會正能量,倡導踐行文明新風尚,縱深推進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文明,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5日,涿州全市共緩辦、簡辦紅白喜事155起。(長城網 記者劉鑫鵬 通訊員王寧 史凌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