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有没有后代?

大侃历史


我们都知道明朝大移民,元朝灭亡后北方赤地荒芜、人烟稀少,从洪武开始,几十次由南向北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就发生在那个时期,特别是朱棣定都北京后,从南方迁徙了大量百姓到北方,来充实都城周边,在永乐2年就有从南京迁移到河北献县景城村的纪姓一家,以务农为主,后来昼耕夜诵,成为书香门第,到纪晓岚时,已是14世,古人入仕做官都不忘本,纪晓岚发达后也一样,自称“景城纪氏”。

嘉庆掌权后,视纪晓岚为倚仗,可年事已高不久死去,嘉庆赐葬。

1796年,纪晓岚以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从一品,共有7房老婆,生有4个儿子,分别是纪汝佶、纪汝传、纪汝似、纪汝亿。其中最小的这个纪汝亿是纪晓岚60岁时生的,家谱只有一个名字,再无任何记载,估计是早夭了,在这里就冒过不提了。

岚园,纪晓岚新疆纪念园。

有明确记载的是他的三个儿子,纪汝佶、纪汝传、纪汝似,都从政了,但都在底层打磨,纪汝佶是个知县,纪汝传干到了知州,纪汝似为县丞;纪晓岚的孙子辈,人数就多了,有11个,比较有名气的是纪汝传儿子纪树馨,干过刑部郎中,纪晓岚死后,是他收集整理其作品,最后编成了《纪文达公遗集》。

图为纪晓岚5世孙纪钜维写给恩师张之洞的信。

纪晓岚第4代后人里,能被提及的,有纪碪锐、纪堪颐。纪碪锐中过举人,干过训导,管教育的,从七品,著有《迅岩诗草》、《唐诗纪事摘要》等;纪堪颐就厉害了,同盟会元老,参加辛亥革命,北洋时期为陆军中将,他与齐白石为亲家,女儿纪碧环嫁给齐白石儿子齐良迟,老北京的石年小学就是纪堪颐和齐白石一起办的,也就是北京西四北四条小学的前身。

图为纪清远在北京九龙山站与自己题站名留影。

因为纪晓岚的后代很多人与晚清重臣张之洞家联姻,所以两家关系紧密,纪晓岚第5代后人里,有个叫纪钜维的,师从张之洞,授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幕府,留有《泊居剩稿》。纪晓岚第6代出了2位有名人物,画家纪清远,艺术成就很高;纪清漪,新中国第一批女律师,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的条目,同时她也是位书法造诣非常高的书法家。


图文绘历史


  据史书记载,纪晓岚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

  纪晓岚的夫人姓马,马夫人直到纪晓岚七十二岁那年才去世。他有一房妾名为文鸾,是他从小青梅竹马的朋友(在北京纪晓岚故居,四合院中一株海棠,便是与文鸾所种)。郭彩符是纪的侍姬之一,沈明玕是纪的另一侍姬。

  身边这么多女人,能没后代?

  儿子四个,四个儿子都没什么大成就:

  长子纪汝佶(1743—1786年),字御调,又字侠如,出生于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时纪昀20岁;

  次子纪汝传(1747—1777年),字绪承,出生于乾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卯时;

  三子纪汝似(1766—卒年不详),字象庭,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丑时;

  四子纪汝亿(1784—卒年不详),字万斯。

  孙子至少11个,汝佶的六个儿子:树庭、树乔、树荫、树蕤、树蕃和树蔚;汝传的五个儿子:树馨、树馚、树馡、树馪、树馥。其中纪树馨非常有才,纪晓岚去世后,是纪树馨把祖父的文章和笔记整理成书的。

  到现代,第六代或第七代孙里有几个名人,中国的第一位女律师、著名法学家纪清漪,著名作家柳溪(原名纪清)和著名画家纪清佑。


观察号


清代文臣纪晓岚是直隶献县人,生于1724年7月26日,去世于1805年3月14日,活了82岁,算是非常高寿了。

聪明的纪晓岚,人中龙凤,当然会有后代。不过他的儿子可不像他一样文采斐然,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而是科考历程屡屡受挫,四个儿子都没什么大的出息,才学欠佳。第一个和第二个儿子,还英年早逝,非常遗憾。纪晓岚虽然貌寝短视,不是属于帅气英勇的形象。但是一生风流潇洒,喜好风月,文献中可见的正式妻妾就有四个人。她们分别是正妻马月芳,三个小妾是文鸾、郭彩符、沈明轩,纪晓岚与正妻马氏相濡以沫,老年最喜欢文鸾。

另外,还有三房小妾文献中没有名字记载。关于纪晓岚的子女,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

长子是纪汝佶(1743—1786),字御调又字侠如,是乾隆乙酉举人,候选知县。可惜白发人送黑发人,活了44岁就去世了。次子是纪汝传(1747—1777),字绪承,身份是一个监生,凭借父亲掌管《四库全书》馆,被议叙恩荫,曾任湖北布政司,九江府通判和江宁府同知,但是仅仅活了30岁,挺可惜,本来他是最有才的。

第三子是纪汝似(1766—?),字象庭,曾任广东县丞,去世年不详。他是纪晓岚42岁所得,做过附学生,之后由鸿胪寺序班加捐广东候补东莞县丞。在纪晓岚的《家谱》中,只有他做广东县丞的记载。但是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个县,一些民间传说他为东莞县丞。

第四子是纪汝亿(1784—?),字万斯,纪晓岚第四个儿子。在纪晓岚60岁时出生,大烟袋老来得子,然而他的生平基本不详。

我们再根据一些其他的资料,纪晓岚还有三个女儿,不过历史上并没有她们的名字,毕竟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也不入宗祠。在这些子女中,纪晓岚很喜欢大儿子,曾经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深情倾诉道:

亡儿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颇聪慧,读书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举于乡,始稍稍治诗,古文尚未识门径也。会余从军西域,乃自从诗社才士游,遂误从公安、竟陵两派入。后依朱子颖于泰安,见《聊斋志异》抄本,时是书尚未刻。又误堕其窠臼,竟沈沈不返,以迄于亡。

可见,纪晓岚对儿子的死深表悲痛。有父亲的帮助,四个儿子生活倒很优容。至于纪晓岚的孙子一辈,至少有11个,其中以纪树馨最有名气。

而那些开枝散叶的再传后人,就数不胜数,难以计量了。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纪晓岚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据史书记载,纪晓岚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共育四名儿子,分别是长子纪汝佶、次子纪汝传、三子纪汝似、四子纪汝亿。这四个儿子并不像纪晓岚那样才华过人,所以与其父亲相比也就被历史所淹没了,导致后世之人不太了解纪晓岚这四个儿子。

1. 长子纪汝佶

生于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的长子纪汝佶,字御调,又字侠如。是乾隆乙酉年的举人,是知县的候选人。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汝佶事:“亡儿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颇聪慧,读书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举于乡,始稍稍治诗,古文尚未识门径也。会余从军西域,乃自从诗社才士游,遂误从公安、竟陵两派入。后依朱子颖于泰安,见《聊斋志异》抄本,(时是书尚未刻)又误堕其窠臼,竟沈沈不返,以迄于亡。”

纪晓岚说,自己的大儿子纪汝佶从小就非常聪明,虽然读书不多,但也是个举人。后来纪汝佶对科举失去了兴趣,在诗社认识了一帮朋友,迷上了公安、竟陵两派诗作。纪晓岚的门生进京探望时听说了纪汝佶的情况,便提议带他去山东。纪汝佶初到山东变现还算令人满意,可到后来他从友人手中借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下子就被其思想内容和故事情节迷住了。当时《聊斋志异》尚未刊行,纪汝佶就开始不分昼夜的进行抄录,并试着模仿着去写。谁料到年仅25的纪汝佶就莫名其妙的去世了,纪晓岚后来也认定他的死就是因为沉迷《聊斋志异》。

2. 次子纪汝传

纪晓岚的二儿子纪汝传,字绪承,生于1747年。做为监生,由《四库全书》馆议叙,后又历任湖北布政司经历,江西南昌、九江等府的通判。

1777年,30岁的纪汝传也去世了,史书上也没有对其过多的记载。

3. 三子纪汝似

纪汝似,字象庭,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家谱》中记载他曾担任广东县丞,民间传说为东莞县丞。

4. 四子纪汝亿

纪汝亿,字万斯,史料上没有对其任何记载,推断其一生并无建树。

值得一提的是,纪晓岚的儿子们虽然平庸了些,但他的子孙辈中有着有才之人。纪晓岚有十一个孙子汝佶的六个儿子:树庭、树乔、树荫、树蕤、树蕃和树蔚;汝传的五个儿子:树馨、树馚、树馡、树馪、树馥。

其中纪树馨非常有才,在纪晓岚去世后整理了他的诗文集,出版成《纪文达公遗集》。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

纪晓岚一生成就颇丰,是公认的有才之人,可惜晚年不得志,郁郁而终令人惋惜。


四十五度历史


提到纪晓岚必定先想到的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个经典电视剧,里面除了乾隆、和珅、纪晓岚铁三角的嬉笑怒骂、勾心斗角之外,纪晓岚和杜小月之间生死与共、暧昧不清的情缘也是一大看点,反正整个系列电视剧演完纪晓岚红颜知己不少,却一直没结婚,那么历史上纪晓岚有哪些家人呢?

纪晓岚是乾隆朝的一位重臣,属于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文官50多年,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要职,再加上与和珅、刘墉等官员关系不错,因此仕途虽然屡有波折,但一直有惊无险。位高权重,再加上文采天下闻名,纪晓岚长得丑却挺受女性欢迎,不负他的风流才子之名。据悉曾经有人挖开过纪晓岚在老家的坟墓,里面有7具单独埋葬的女性尸骸,应该是纪晓岚的7位小妾,而纪晓岚和正妻马月芳葬在别处。纪晓岚妻子虽多,但是子嗣不旺,4个儿子全是妾侍沈明轩所生。

纪晓岚19岁的时候有了长子纪汝佶,纪汝佶从小就很聪慧,早早的就中了举人,按理说有老爹照应仕途应该能挺顺,但是纪汝佶不太愿意当官,专心于研究学问,最终于纪晓岚62岁时去世,让其白发人送黑发人;纪晓岚23岁时有了次子纪汝传,这个儿子算是纪晓岚儿子中当官当得不错的,国子监学生出身,历任湖北布政司、江西南昌、九江等府通判等职;纪晓岚42岁时有了三子纪汝似,曾任广东县丞;纪晓岚60岁时老当益壮,又有了第四个儿子纪汝亿,这个最小的儿子在历史上没什么记载。

纪晓岚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担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乾隆朝是文字狱的巅峰时期,和《四库全书》有牵连的文字狱多达50多起,无数参与《四库全书》编纂的官员、文人被抄家灭族或活活吓死、吓疯。纪晓岚虽然有惊无险的都躲过去了,但是后期也无心仕途,专心撰写《阅微草堂笔记》消极避世。纪晓岚的这种消极态度可能也是他的几个儿子没在官场有所作为的原因之一。


当狗容易做人难


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他是清朝政治家、文学家,世称文达公。

乾隆十九年(1754),纪昀考中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他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纪昀一生学儒学,践行儒家思想,是个不折不扣的儒生。作为一个才子,他博览群书,工于诗歌、骈文,擅长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不过他晚年精神不复,内心日益走向封闭。

他晚年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当时心境的见证。

嘉庆十年(1805),纪昀病逝,时年八十二。因为嘉庆皇帝御赐的碑文里说,纪昀“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所以他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他生前的作品,被整合成集,称《纪文达公遗集》。

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纪昀的作品没有多大争议,可他有没有后代这个问题却引起了不少讨论。据史书记载,纪昀先后共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室。纪晓岚的夫人姓马,马夫人直到纪晓岚七十二岁那年才去世。他有一房妾名为文鸾,是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在北京纪昀故居的四合院中有一株海棠,便是纪昀与文鸾所种的。纪昀还有两个侍姬,一人名为郭彩符,一人名为沈明玕。身边有这么多女人,纪昀还能没后代?

据史料记载,纪昀一共有四个儿子,除大儿子早逝外,其余的三个儿子都发展出了各自的支脉。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二十七日,纪晓岚的大儿子出生,取名纪汝佶,后来字侠如。纪汝佶于乾隆三十年(1765)考中举人,候补知县。乾隆五十一年(1786),纪汝佶因病亡故,时年43岁。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亡儿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颇聪慧,读书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举于乡,始稍稍治诗,古文尚未识门径也。会余从军西域,乃自从诗社才士游,遂误从公安、竟陵两派入。后依朱子颖于泰安,见《聊斋志异》抄本(时是书尚未刻),又误堕其窠臼,竟沉沦不返,以讫于亡。”

可见,纪昀对这个大儿子十分喜爱,且对他的早逝感到可惜和分外痛心。

纪昀儿子不算少,孙辈更是人丁兴旺。他至少有11个孙子。纪汝佶有六个儿子,分别是树庭、树乔、树荫、树蕤、树蕃和树蔚。纪汝传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树馨、树馚、树馡、树馪、树馥。其中纪树馨非常有才,纪晓岚去世后,就是纪树馨把祖父的文章和笔记整理成书的。到近现代,纪昀后人的第六代或第七代孙里还有几个名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著名法学家纪清漪,著名作家柳溪(原名纪清)和著名画家纪清佑,都是纪昀的后代。

纪昀一脉发展至今,已经有八九代人了。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做了籍籍无名的普通人,但也出了不少文化界的名流。虽然纪昀已经走远,但他的思想、精神,想必仍通过族谱家训,留在了每一个纪家人心中。


邓海春


纪月又称纪鱼儿,宁武文化馆曾经工作,她是纪均十一世孙女,也是舌巧如簧,铁齿铜牙,后随夫君雷万月调往法院。


云中术士王海俊


有后代

据史料记载,纪晓岚一共有四个儿子,除大儿子早逝外,其余的三个儿子都发展出了各自的支脉。

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1743年,纪晓岚的大儿子出生,取名纪汝佶,字侠如。后来于乾隆乙酉年考中举人,候补知县。1786年因病亡故,时年43岁。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记载到:“亡儿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颇聪慧,读书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举于乡,始稍稍治诗,古文尚未识门径也。会余从军西域,乃自从诗社才士游,遂误从公安、竟陵两派入。后依朱子颖于泰安,见《聊斋志异》抄本(时是书尚未刻),又误堕其窠臼,竟沉沦不返,以讫于亡。”

意思是说,自己去世的儿子汝佶,在乾隆甲子年出生,小的时候很聪慧,没读过多少书就能写出八股文。乙酉年考中举人,这才开始钻研诗词和古文,但是他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

当年纪晓岚在新疆从军的时候,汝佶便跟随诗社的才子们到处郊游,错误地选择了从公安,竟陵两派的文风入手学习。而后又跟随泰安的朱子颖学习,见到了《聊斋志异》抄本,误入歧途,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以致病亡。

纪晓岚对于自己的长子汝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毕竟骨肉相连,非常心疼他的不幸遭遇。所以他把儿子死后留下的文稿进行了简单的编辑,挑选了几篇自己认为说得过去的文章,附录在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后,并十分感慨地说到:“对于他误入歧途,一事无成的结局,我感到十分惋惜,但又不想埋没掉他在隆冬天气,深夜写作的辛劳,因此将他的几篇文章附录在书后,只能靠这种无关著书立说的文章来留下他的名字了。”

纪晓岚的二儿子名叫纪汝传,字绪承,生于1747年九月十三日。长大后历任湖北布政司,江西,九江通判等官职。

三子纪汝似,字象庭,生于1766年九月二十七日。官方记载任广东县丞,据民间传说为东莞县丞。

四子纪汝亿,字万斯,生于178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经历不可考。

在纪晓岚死后,他的后人也没能出现有突出才干的人才,所以家道逐渐衰落。但是其后人与南皮张家通婚者有数十人,而这南皮张家,就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家族。


大昱


清朝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纪晓岚以才华著称于世,同时由于民间故事和影视剧的热播,成为老少皆知的名人。

纪晓岚共有长子纪汝佶、次子纪汝传、三子纪汝似、幼子纪汝亿等四个儿子,接下来,悦史君将对他们的情况进行逐一介绍。

第一,长子纪汝佶

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纪汝佶出生,从小就很聪明,曾考取举人,还担任过候补知县。

按照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记载,纪汝佶在他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到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被发配新疆之际,刚开始学习公安派、竟陵派等,后来有沉迷于《聊斋志异》抄本,导致在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去世。

纪汝佶留下纪树庭、纪树乔、纪树荫、纪树蕤、纪树蕃和纪树蔚等六个儿子。

第二,次子纪汝传

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纪汝传出生,长大后步入仕途,先后担任湖北布政司、九江府通判和江宁府同知等职务。

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纪汝传去世。

纪汝传留下纪树馨、纪树馚、纪树馡、纪树馪、纪树馥等五个儿子。

第三,三子纪汝似

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纪汝似出生,长大后因父亲纪晓岚的荫庇,成为鸿胪寺序班,后来又捐了一个广东县丞。

第四,幼子纪汝亿

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纪汝亿出生,此时纪晓岚已经年过花甲,对他非常宠爱。

综上,纪晓岚的孙子至少有纪树庭、纪树乔、纪树荫、纪树蕤、纪树蕃、纪树蔚、纪树馨、纪树馚、纪树馡、纪树馪、纪树馥等11人,其中,纪树馨最值得称道。

因为,纪晓岚虽然留下很多著述,但如果没有纪树馨的收集整理,很难流传后世。

……

纪晓岚的后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八九代人,其中有不少人是文化界的名流,当然也有一部分成为普通老百姓,但祖先的文化,想必通过族谱家训,还是留在了每个人心中。

悦史君认为,这种诗书世家还是有渊源的,多学习多读书始终是好的。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纪晓岚现在成为家喻户晓的清朝名臣,还要归功于2009年底开播的一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让去世200多年的清代文宗在观众面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而《正说纪晓岚》的一档百家讲坛,起到了“风助火势”的作用,让纪晓岚这个《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在国人心目中的知名度达到了鼎盛。



纪晓岚(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是以才华横溢著称,被人称之为“河间才子”。毕生的精力主要是用在了编纂《四库全书》上,同时在编纂《四库全书》之余,他还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作为清代的一大文豪,特别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后,纪晓岚有没有后代也成了吃瓜群众迫切想知道的事。

纪晓岚到底有儿女吗?

稍微懂点清史的读者多少都会对纪晓岚这个大才子有点印象,他不但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且妻妾成群(一妻六妾),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四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纪汝佶、二儿子纪汝传、三儿子纪汝似、四儿子纪汝亿。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汝佶事:“亡儿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颇聪慧,读书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举于乡,始稍稍治诗……又误堕其窠臼,竟沈沈不返,以迄于亡。”
  • 大儿子纪汝佶(1743年-1786年),本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吟诗作画,纪晓岚对他寄予厚望,他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栽培在20岁时就高中进士,本来他应该在仕途上会一帆风顺的,但偏偏造化弄人,纪汝佶迷恋上了描写妖魔鬼怪的小说《聊斋志异》,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因此疯癫而亡。
  • 二儿子纪汝传(1747年—1777年),他也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也是和大哥一样很早就出人头地,他入仕途后也是一帆风顺,历任湖北布政司经历,江西南昌、九江等府通判等职。但天妒英才,纪汝传在30时就逝世了,一个前途无量的人才悄然无声而去。

  • 三儿子纪汝似(1766年–?),纪晓岚的这个三儿子,比老大和老二年龄相差太大,在老四还没有出生之前,他就是家里的宝,每个人都宠着他,这也是他没有两个哥哥有出息的原因所在。虽然他在仕途上没有太大的作为(曾任广东候补东莞县丞),但他在寿命方面要比两个哥哥要长寿。
  • 小儿子纪汝亿(1784年—?),纪晓岚最小的儿子出生时,他已经60岁了,从侧面可以证明纪晓岚老而弥坚。关于纪汝亿的历史记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他要么就是夭折或者一生碌碌无为。
  • 古代女子身份低微,纪晓岚的三个女儿的具体名字也没有被记录下来,加上嫁人后跟随丈夫的姓氏,她们叫什么名字也无法考证了,查阅一些资料后只是知道大女儿嫁给了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的大孙子卢荫文,也算是门当户对,婚后过得比较美满;二女儿嫁给了袁照,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片言只字,因此二女儿嫁人后的生活状况也无从得知。纪晓岚的小女儿夭折。


纪晓岚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后代呢?

虽然纪晓岚的四个儿子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太大的出息,这一切并不能怪纪晓岚,因为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算是人才,只可惜是英明早逝,老三被宠坏了,就没有什么作为了,而老四这个是纪晓岚老来得子,按照科学的说法,他已经是不适合生育了,因为这会对孩子的智力有缺陷。

到了纪晓岚孙子辈,出了一个叫做纪树馨的,他特别热衷于整理爷爷的一些资料,《纪文达公遗集》就是他根据纪晓岚的手稿整理而成的。其他的孙子辈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人。

纪晓岚后人默默无闻地过了好几代,到了第六、七代,出现了学者、作家、画家。女学者纪清漪(1904年 -1998年)纪晓岚第七代孙、著名女作家柳溪(1924年–2014年)原名纪清侁和著名画家纪清佑。


结语:纪晓岚固然因电视连续剧而名动天下,这也是他真才实学的一个充分表现。如若是歪瓜裂枣,即许是被后人所推崇宣传,也是难以站稳脚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