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梁懿秋


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时间记录生命的长度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不能把时间、空间、物质三者分开解释。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在测量上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广义相对论预测质量产生的重力场将造成扭曲的时空结构,并且在大质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在距离大质量较远的地方的时钟之时间流逝要慢。现有的仪器已经证实了这些相对论关于时间所做精确的预测,并且其成果已经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另外,狭义相对论中有“时间膨胀”效应:在观察者看来,一个具有相对运动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自己参考系的(静止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慢。

时间是地球(其他天体理论上也可以)上的所有其他物体(物质)三维运动(位移)对人的感官影响形成的一种量。就今天的物理理论来说时间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也没有量子特性。一些至今还没有被证实的,试图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理论,如量子重力理论、弦理论、M理论等,预言时间是间断的,有量子特性的。一些理论猜测普朗克时间可能是时间的最小单位。

时间本质是人类发明用以记录事物发展历程的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类更好的管理生产、生活秩序,比如年历指导农牧业生产、指导人类按不同季节播种;日时用以明确记录一天之中的早、中、晚,让人们对一天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让人际间协作活动有更好的对标参照物。时间让人类分工、协作活动有了定量的标识,让人们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参与到分工、协作活动之中。

成长时间

认识时间

时间的本质是人类记录生产、生活的日程分段工具,年历将重复经历一个下雪季【实际是太阳从相对地球的最南端到达相对最北端,又回到相对地球的最南端的过程,也就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又回到南回归线的一个周期】定为一年,一年又分为四段——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每段又分为三小段,即每个季度分为三个月;每个月又根际地球与月球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为30天,而每一天又根据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分为24小时。

时间就是人类标准化分割生产、生活的工具,它让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够遵循一个统一的分段标准。认识时间,并不等于认识钟表读数,而是要告诉孩子生活分段的概念。因为我国采取的是统一的北京时间,在不同的地区同样的时间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早上7:00在哈尔滨与乌鲁木齐就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结合太阳与本地区的实际位置关系进行认知,比如运用天亮的时间、午间太阳影子最短的时间、太阳落下的时间认知一日的24小时;运用月亮的圆缺规律认知一月的30天;运用季节冷暖变化认知年的概念......让孩子初步感知时间与现实生活的对应关系。

学习时间

运用时间

时间是生活中重要的东西,生命的基础就是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每个人的生活之所以存在差别,其根本就是运用时间的效率不同。引导孩子认知时间从与孩子一起坚守良好的生活作息开始,比如起床时间、早餐时间、午餐时间、晚餐时间、睡觉时间等等。让孩子在生活中形成相对时间观念,进而形成相对与自然天气的生物时钟。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能够看见太阳东升西落、花开花落,能够感知温度的高低、冷暖,能够看见潮涨潮落......但对于时间,却没有人能够看见它,更没有人能够控制它。时间无论您愿意与否,它都一刻不停歇的伴随着阳光向前,运用时间就需要从当前开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引导孩子掌握运用时间,就需要融入到他们的学习成长活动中去,与他们一同学习成长,比如与孩子一起约定起床时间、用餐时间、学习时间,然后与孩子一起坚持。

家庭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比如最近陪伴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一起学习,我们约定早上7:00起床,然后到院子里运动半小时,8:00开始做早餐,9:00开始学习,每学习半小时后休息10分钟......在学习和休息期间都准时提醒孩子,引导孩子掌握相对时间长短,进而形成相对时间观念。而且孩子的思维极度活跃,他们瞬时记忆力很好,但忘的也快。所以,陪伴孩子需要有耐性,要给予孩子反复实践的机会。

人们常说:“教育孩子不是您讲了什么,而是您给孩子做了什么样的言行示范。”榜样的力量才是引导孩子成长最强有力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一定需要家长自己先具备时间观念,作息相对规律。正所谓:“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育人同样需要先育己,家长成长为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之后,一切教学活动都将变得轻松自然。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育邻人


我还回答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我本人有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一步相当需要适应,时间观念相当需要培养。

首先我们要确定孩子的问题

1、写作业拖拉磨蹭,别人半小时做完的作业,他(她)要两个小时;

2、注意力不集中,边写边玩,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经常发呆、做事磨蹭;

3、放学回家不写作业,就算写,没有家长在旁督促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4、写字非常慢,态度不端正,字迹潦草,不愿意写作业或故意不做、少做;

5、书写粗心,经常出现计算错误,漏字、添字、改字,作业错误率高。

6、生活懒散,早上上学不起来,放学磨磨蹭蹭不回家,看电视,玩耍没克制,一会就是半天。

是不是大家陪孩子写作业都快逼疯了!

很多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玩铅笔,一会儿翻书。写算能力不知道有多差,计算慢书写慢,半个小时的作业,总要2-3小时完成,经常发呆,就是静不下心写作业!

通常他的作业要写到晚上九点多甚至更晚!每次还要把自己气的半死!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家长正确的引导孩子,比打骂孩子管用多了!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应该从两个方面找原因:孩子自身和家长方面。首先孩子自身原因,大致有天生慢性子、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其次,家长方面,自己慢性子影响、家长包办一切等等。将会按照孩子实际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分别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彻底帮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坏习惯。家长一定要配合,这样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父母多提醒,而不是多安排。从父母给安排时间逐渐过渡到孩子自己安排时间,慢慢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凡事不能太过功利,要多提醒,多帮助,让孩子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其次把作业当考试,把作业当考试对待,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其他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规定好“考试”的时间,让孩子有一种紧迫感,还能培养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和准确率。

最后家长要多鼓励,勤表扬。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和表扬,在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细微改变,多多鼓励,表扬。也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希望大家能用心接收我说的方法,我的女儿从一开始需要我守着叫她写作业,变成现在主动作业了,上学态度积极,知道时间的宝贵,我觉得很欣慰,愿大家的孩子都能有好的时间观念,好的学习生活态度,告别懒散。


不美的小吴


我来分享一下我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方法:

首先,对于六岁以下的孩子,完全不认识钟表,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五分钟是多长时间,一小时又是多长时间他们完全没概念的。我们需要道具让他们慢慢了解时间的长短,这是培养时间观念的基础。


我女儿不到六岁的时候,我给她买了两件道具来培养她的时间观念,一个是沙漏,一个是番茄钟。

比如刷牙,她总是想玩,刷几下立马跑开了,我给她准备了一个两分钟的沙漏,告诉她沙子漏完了才可以哦,这样牙牙才能白白的。她一边刷牙,一边看沙漏基本都能完成的。等一段时间之后,她适应了这个沙漏,我就告诉她,宝贝,这个刷牙牙的时间是两分钟。


比如玩平板,因为女儿先天眼睛不算太好,我不给她玩电子产品。但是也不想完全禁止,就和她约定看15分钟。然后苹果钟就派上用场啦。拧到十五分钟,闹钟一响,时间就到啦。时间长了,她会对十五分钟有个基本概念。

女儿上小学之后,我教她认识了钟表。然后送给他一个手账本,教会她用手账本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最近我越来越发觉要想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教她如何调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计划是时间管理的基础。我让她提前想好每天什么时间写作,什么时候玩,用自己的手账本记下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我想,对于一个从小能管理时间、安排计划的人,长大才能更有条理的工作与生活。


依然如初心


前两天,我到朋友家里去,还进门就听到朋友和孩子在吵架:

“你这孩子!怎么又完不成作业!老师都给我打过几次电话了!”

“我也不知道作业这么多!本来我觉得一会就可以玩写完的!”

“你还顶嘴!看我不揍你!”

……

我赶紧进拉住朋友,告诉她:这种事不能只怪孩子,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时间观念淡薄,我们作为家长也是有责任的!朋友仿佛看见“救命稻草”,赶紧向我请教方法。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聊一聊孩子缺乏时间观念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一、孩子为什么缺乏时间观念?

1、孩子无法准确感知时间

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要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而是他们没有准确的时间概念!就比如我朋友这个例子,孩子其实心里是想完成作业的,只是因为无法准确感知时间,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在孩子的心里,有一个名词是“5分钟”,但他们真的不知道5分钟是多长时间。孩子无法准确感知时间,就会导致一些坏的结果。

2、自控力较差,导致缺乏时间观念

与上面这个情况相反,有些孩子知道到了该写作业的时间,但就是自控能力太差,放不下手中的玩具、手机等,总是想着“再多玩一会儿”,可能一不留神就玩过头了。

二、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1、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帮助孩子准确感知时间

孩子无法准确感知时间,是因为他们不能准确判断“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到底有多长。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比如跟孩子商量好玩30分钟,那就把闹钟定时到30分钟以后,这段时间可以让孩子充分放松,等闹钟响了以后,明确告诉孩子:这就是30分钟的时长,你现在必须写作业了!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准确感知时间。

2、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长以身作则,保持很强的时间观念,孩子才能向家长看齐。比如:家长在周末承诺孩子写完作业后,下午4点带孩子去游乐园。那下午到了这个时间,家长就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具备很强的时间观念。

3、跟孩子一起玩时间游戏

想让孩子学会认识时间,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家长可以陪孩子玩一些时间游戏。比如: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一个DIY时钟。用硬纸板或木板做钟盘,上面写上时间,通过拨动“指针”,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告诉孩子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是最高效的。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怎样使用!”只有家长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多陪伴孩子学会感知时间,才能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你学会了吗?


我是好孕达人说育儿,育儿领域优质原创作者,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好孕达人说育儿


一般幼儿园这个阶段,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时间概念了。家长可以从孩子能理解的、最熟悉的、亲身经历过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他产生时间概念。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

我家宝宝的经历

在宝宝两岁时,我为了让宝宝分清早上和晚上,我会在早晨叫宝宝起床时先拉开窗帘,让宝宝知道“早晨”就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在给宝宝穿衣服或者她自己穿裤子时带她唱早上有关的儿歌,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在晚上带宝宝睡觉的时候我会让她先看看外面天黑了的情况,并拉下窗帘告诉宝宝:“天黑了,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姐姐出来了,所以现在是上床睡觉的时间。”然后将宝宝放到床上,给她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哄她入睡。

而且平时我会有意识的教她“早上好”,“晚上好”,现在宝宝已经能够在特定时间这么说了。

生活作息有规律

通过日常规律作息可以让宝宝对时间产生更清晰的认识。

像我家每天起床的时间就是一天的早晨了。中午11:30就是家人吃午饭的时间。1:30就是宝宝睡午觉的时间。下午3:00是吃点心的时间。晚上6:00是吃晚饭的时间,晚上9:00是宝宝睡觉的时间。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加强宝宝的时间观念。

家长做榜样

如果家长很有时间观念,经常在固定时间从事固定的事情,也能便于宝宝更好的理解时间。

相反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没有规律,宝宝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上面也会无所适从。

事先约定时间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出门动作慢,可以给孩子倒计时,比如倒数“321”或者从10开始倒数,“10、9、8.....”到了时间,你就先出门。

再比如,孩子吃饭慢,可以给孩子定时5分钟,如果5分钟以后还没有吃完,就收走碗筷,只等下一顿。

给孩子讲时间绘本

2岁的时候我给孩子买了一套数学启蒙绘本,其中就有几本是关于时间概念的。通过绘本孩子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时间段该做些什么,也会让孩子对1~10这些基本的数字有一个理解。推荐绘本《数学来了》系列。

总之,想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建议从小开始培养,从日常生活小事着手,通过日常作息、阅读书籍、家长引领几个方面打造一个守时的孩子。


颖妈谈育儿


我是尘观,我来聊一聊。

我的时间观念是在我大学的时候培养的

可以说从小的时候

唯一的时间观念就是上学不能迟到

但是,对于做事情来讲

就没有时间观念

但是到了大学里面

参加了学生会 有好几次组织活动差点迟到

而且在路上赶的很

有这样两次,我就记住了

凡事我都会计划耗时间,然后留出空余时间

跟别人约好时间我会提前到达

所以这才是我们要养成的良好习惯。


尘观


我家孩子正好上小学一年级!

想一下我的经验吧!

从上学第一天开始,你一定要把这段时间给紧紧抓住!

上学一定不能迟到,家长要以身作则,早起!

放学以后一定第一时间完成作业,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改变!

晚上九点必须睡觉!

最开始的时候,孩子肯定不习惯!

他会哭闹,耍赖!最开始双方都会痛苦!

千万不能心软,一定要坚持原则!

从九月份到现在,他的习惯已经养成!

现在马上期末考试了,我们就比较轻松了!

任何事情都是,开始比较痛苦,但一定请你坚持住,坚持以后就会是轻松的未来!



酒城宇杭兄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从小时候就知道时间的宝贵,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观念,我觉得这也就正式从小没养成所谓“看表做事”的习惯吧!

自从我当了妈妈以后,都是我自己带贝壳,他的每一段成长我都看在眼里,体会在自己心里,感受到真真切切…… 孩子幼时的成长,其实就短短几十年,我是很幸运的允许我选择了与他共成长,共陪伴!

不夸张的说,我真是习惯看表做事的人,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户外,基本都按时间稳步进行……这也造就了我和孩子早已习惯了一切……

从贝壳走进幼儿园,时间感就更强了,学校的生活非常到位,让我这个习惯了看表做事的妈妈,更加放心,更加踏实了!

除了生病发烧我会给他请假外,其他必须按时间到校上学,不得迟到!不得早退!再次我不往今后的空间发展,什么上学时期上课迟到啊,上班之后迟到早退啊,恋爱的时候迟到都是不守时的人会常常做出来的事情。

时间观念并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真的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基本上还是一张白纸,可塑性是非常高的,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要简单多了,只要方法得当,再懒散的孩子也能被你培养成勤劳的小能手。

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因为对孩子大多是娇惯的,认为小孩子小的时候懒一点没关系,等长大就好了。然而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是小时候在家被爸妈惯坏的,没有养成很好地生活作息时间。

孩子在家的时候是比较多的,父母可以给孩子定规矩,比如吃饭时间控制在多少时间之内,在这个时间段里没吃完就不能再吃了,形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会促使孩子形成时间观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那句话,凡事亲力亲为比较好!如果连父母都没有很好地时间观念,那么孩子就很难培养时间观念。比如家长答应孩子什么时候去游乐园,但并没有履行这个诺言,第一会让孩子觉得你骗人,对你的信任度会降低,再者就是孩子会认为你没有时间观念,这种影响是负面的,父母一定要做好表率。

孩子从小养成时间观念意义重大,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当发现孩子有懒散的行为时,要及时改正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成为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小太阳。加油吧!要坚持!


立生活


首先我现在还没有成为一名妈妈,但是也想通过自己有接触过的小朋友的经历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我老公的外甥还有四个多月就满6岁,但是可能从小在时间观念上父母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导致这么大了看电视的时间都失去了管控。基本上都是他的妈妈偷偷去把WIFI关掉,断网了、他拼命按遥控都播不出电视,这才肯罢休。有一次他妈妈加班把他放在外婆这照看,他看动画片一直看到晚上快12点都不愿意关电视睡觉,在场的长辈无论怎么样沟通都不管用,强制关了电视他还在一直生气不肯睡觉。这种基本是属于零时间观念的小孩子。长辈们完全寄托于他慢慢长大懂事了、自然而然再有这种时间观念其实是不对的。小朋友启蒙阶段是很重要的。

再说说我朋友家的小孩,我这对朋友夫妇属于较晚才有孩子的,他们非常重视小朋友的教育。小朋友名叫晨晨,每次见到我都彬彬有礼。有一次正好在他们家作客,我朋友站在阳台上看了一下正在楼下和小伙伴玩耍的儿子晨晨,和我们说:今天玩得好像格外开心啊,好多小朋友一起,今天也许不会按时按我要求的在5点半之前回家。可出人意料的是,在五点29分的时候“当当当当”哈哈,小朋友回来了,在敲门。瞬间我对这个刚刚5岁的小伙子肃然起敬,别说是正在兴头上玩耍的小朋友了,有时候大人都未必有这样的自控力、时间观念。聊到这我朋友给我讲了,从晨晨3岁开始他们就有意识的叫他认识时间、看时间,4岁的时候就已经给他配上小手表了,教他看时间。每天幼儿园放学后在楼下玩耍的时间要求必须在5点半之前回到家里,基本上晨晨都做到了。此外晨晨妈妈还分享了一个故事:他们交代了晨晨在小区楼下玩坚决不可以出他们那个单元的那张门,这点有一次晨晨爸爸特意躲起来在观察,发现小朋友有几个稍微大一点的正要带着小点的小朋友们去到小区门外的便利店买吃的,令他欣慰的是,晨晨果然没有踏出小区那张门,一个人留下来了。

时间观念和自律是分不开的,培养小朋友的时间观念家长们要自己树立好的榜样,并且通过实践教会小朋友认识时间,慢慢的、循序渐进地明白遵守时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不遵守会造成的后果。比如说像我老公的外甥,他的妈妈可以跟他沟通看电视时间太久了是会伤害眼睛的,我们每次时间必须控制在30到45分钟,不可以超过。拉钩,答应了才开电视,并且教他看好时间,时间到必须毫不留情关电视,并且建议:我们可以做一些其他的活动,画画啊、出门玩一下等等。像我这位朋友给小孩子佩戴小手表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起来,哪怕一开始小孩子们并不能真正明白时间的概念,有了这个开始,相信在家长们的帮助下能起都不错的效果。


西西又见


我说一下我的经验,我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是从孩子看日常上来实践的,我告知她看电视半个小时,她就知道半个小时是什么概念,并且做到半个小时能关掉电视,我说陪你一起玩一个小时,咱俩安静的休息五分钟,她大概就知道时间长短,不会拖沓,在时间要到的时候告诉她还有几分钟,让她自己去把握时间的长短。以此类似的日常都有。慢慢的孩子就有时间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