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天使”也應戴上一枚“抗疫”勳章

3月10日下午,設在武漢洪山體育館的武昌方艙醫院結束使命,正式休艙。這天,武昌城管的40多名環衛工人還要站好最後一班服務崗,做好艙內外工作。環衛工人送走最後一批患者後,再次進入艙內進行清掃,對場館展開、消殺。(新華網3月11日)

在這場抗疫阻擊戰中,筆者經常會看到,各類媒體的聚焦幾乎都在廣大醫務工作者、基層幹部、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志願者以及愛心企業家們主動投身防控大局,用愛心換真心的事蹟上面,卻忽略了社會中另一個群體——環衛工人。

你可能不會在意,因為環衛工作實在太平凡了,但就是這些任勞任怨、不辭勞苦的環衛工人,用一把掃帚掃出了城市的文明;用一塊抹布擦出了城市的光亮;用一滴滴辛勤的汗水滋潤出城市的溫暖。正是他們,淨化了大地的晨曦,奏響了每天清晨勞動樂章的第一個強音。

他們也應戴上一枚“抗疫”勳章,因為他們的工作同樣危險。 當鍾南山呼籲:待在家裡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抗擊疫情的最大貢獻時,他們卻“不聽命令”,偏要逆向而行,且沒有在家“宅”一天。這背後究竟有什麼隱身的含義?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幾乎全國人民都“宅”在家裡,試想,在如此龐大的入住數字背後,每天將有多少生活垃圾產生?誰來負責清理?我們知道病毒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方式進行傳染。人們只要出門是必須要帶口罩的。可是,用過沾滿細菌的口罩誰來回收?公共場所尤其是各大醫院的廁所、走廊容易造成人員聚集,這就給無孔不入的新冠病毒帶來可趁之機,這又是誰負責來清潔的?可想而知,環衛工作,在疫情期間的危險性和複雜性不比醫務工作者少。

他們也應戴上一枚“抗疫”勳章,因為他們工作雖累,但從不叫苦。在疫情防控期間,環衛工作人員往往要佩戴沉重的防護裝備,在最髒的環境中連續工作數小時,卻從不叫苦。隨著疫情漸漸得到有效控制,各大企業復工復產迫在眉睫,國民經濟復甦刻不容緩。返程務工人員迴流成了交通運輸部門面臨的一次“大考”。以“國民經濟大動脈”的鐵路部門來說,面臨的是既要保證運輸安全,又要防止疫情通過鐵路再次蔓延的壓力。這就意味著,防疫工作急如星火。以車站環衛員為例,他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背起40多斤的消毒桶,在車站的候車室、進站口、出站口、電梯扶梯等重點處所,來來回回噴灑消毒,只要工作起來就是一個上午。汗水浸透衣衫,消殺不留死角,只為提高車站“免疫力”。口罩、防護鏡、防護手套、防護服、84消毒桶、三色抹布成了他們每天的必備用品。筆者曾看過一則報道,某車站一位40多歲的環衛員曬出她的朋友圈,她每天的微信運動記錄步數竟然有兩萬多步!而她只是低調的寫下了一句話:“我背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眾所周知,車站環衛工作只是全國環衛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不要光讚美高聳的東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樣不朽————菲·貝利。我們應該為環衛工人也應戴上一枚“抗疫”勳章,和他們握握手,道一聲辛苦。雖然,他們沒有像一線醫務工作者一樣救死扶傷,但他們依舊是“抗疫”戰場上的“守護者”,他們的名字值得我們銘記。 (廣州北車輛段5T運用車間 夏文博)


環衛“天使”也應戴上一枚“抗疫”勳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