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书画人,怎样面对疫情?

画家任南熹


庚子新冠病毒的突袭,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新春伊始,面对无奈的禁闭,我们要磨练自己的心境和意境。

既然更改不了环境的现实,作为艺术家,我们该用空闲来思考自己平时无暇的艺术感想,锤炼自己的艺术造诣和绘画技能。变逆境为磨炼,少了外界的打搅也许让我们更好的纯净一下自己。




画家孟玉峰


用书画激励人类面对疫情的正能量,书画最容易构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陶醉,为之痴迷。

用书画记录疫情期间感人事迹,也是书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艺术要为时代而发声,例如下面用户中国画的画风,描绘的钟南山院士,给人一种特别的信任感。

中国的书画其中的美感,超越世界的其它的任何艺术形式。




向往花一样的人生


作为书画人,要紧跟时代走。创作出具有正能量的作品,弘扬时代精神。响应政府号召,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为钟南山院士创作的对联(嵌名联)和书法!

钟吕齐鸣驱邪气,南山一柱稳民心。



峨眉善缘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重大疫情,举国奋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作为书画人,首先,履行好作为公民的责任,严格自律自省,以实际行动坚持不懈的抗疫。其次,发挥多长,倾情创作。重大灾难给人类带来不仅仅是创伤、悲痛、惊恐,还有反思、警醒、感动、信念、真诚、友爱…,这些情感与情绪激发和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这是时代的声音,书画人为时代铭文,责无旁贷。第三,有条件有能力的书画家亦可义捐义卖,为抗疫助力。











霜素凝鲜


书法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我国仅有的传统艺术,由于我国的汉字起源于象形,象形文字都是由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体描摹而来的,因此书法与绘画有同源之说。书法与绘画都是造型艺术,都是利用手中的笔将创作者心中的艺术构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事书画的创作,既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身养性的方法。


书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强调的是“调练心境、排除杂念、万神归一”,创作者必须端正姿势、调整好呼吸、闭目养神、内视自己、控制感觉,把意识集中于一点,进入万念皆空的艺术创作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人的生理反应有四个特点:大脑皮层稳定;能量消耗减少;血液中的乳酸盐(人体内的一种疲劳素)降低;心平气和,头脑清醒,这种状态是很好的养性过程。


书画创作是一个很好的体育锻炼

书画创作进入到运笔实际创作时,又是一个很好的体育锻炼,不但腕力、臂力、指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还要有很好的坐功和站功,对腰腿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手腕、手指得到充分的锻炼可以健脑,腰腿得到锻炼可以减少腰腿疾病,延缓衰老,有益于人的健康长寿。


书画创作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活动

进行创作时要求气贯丹田,运劲手指端,才能做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艺术效果,这是一种用意念引导的功力,意念有气功锻炼的要素在内。这种注意力和运动力凝聚的特点,能活跃人体的经络和脉息,有调理脏腑、舒展经络的功能,从而可以娱心调情,散发心中的郁气,使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而益寿延年。


所以长期从事书画艺术的创作,炼神运气静心养性,定会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柚子王哥


大疫当前,小区封闭,窝在家里有了大把时间,正是练习书画的好时光。我们不妨把过去的习作翻出来,好好总结一下,找差距寻突破再作提高。

另外,不要忘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大灾面前我们书画人应该尽的责任,拿起笔为全民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做法是:每天写一幅抗疫的字或是画发到朋友圈里,鼓励大家坚定信心,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听命令不添乱为战胜疫情做贡献。如“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灾难面前放平心态……”等二三十幅作品,我还带动了一个社区书画群,每天写字绘画,用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配合社区,战胜疫情。


宋志山3


近期由于不间断扑面而来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息,大众对于疫情的消息过度关注,一部分人出现情绪沮丧、低迷、焦虑、坐卧不安、失眠、茶不思、饭不想,担心自己或家人被传染,甚至有的人睡觉时都噩梦不断,以至于影响到日常的生活。

正常心理评定标准

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有限的个性发挥。

由于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家人的团聚、学业滞后等,使我们失去了本该有的安全感,失去了自我实现的能力;

1、情绪上变得更加焦虑、敏感,打开窗户就觉得空气里都是病毒,自己会被感染;

2、觉得自己就是带毒体,并且会传染给家人或者家人就是带毒体,会传染给自己;

3、目光所能及的地方哪都像带有病毒细菌;

4、有的甚至觉得自己浑身乏力,自我感觉已经开始发烧了,结果一测体温正常。

面对疫情,可以有效的应对消极情绪的发生:

1、积极、乐观、向上

积极乐观向上的应对此次疫情,不要过度关注此次疫情确诊病例数,试图多去关注一下治疗后康复的患者数,要坚信国家及政府一定会消灭这次疫情;

2、和谐自然,起居有常

和谐自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勤开窗通风,勤换衣服、勤洗手、勤洗澡、出门戴口罩,尽量不出门,坚决不扎堆,尽量不焦虑,做到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谨记久视伤血劳肝,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3、怡神养性

怡神养性,防病健身,琴棋书画被我国古人称为四大雅趣,养生的音乐可以抒发情感,调情志、调血脉,怡养五脏、动形健身;弈棋可以养性益智,使人身心舒畅;而习书赏画更是融学习、健身及艺术欣赏于一体最好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4、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饮食四要:一要“合五味”,全面营养,不偏食;二要“有节制”,不可过饱,不可过饥,食量适中;三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四要因人因时而宜。

特别提醒:

希望我们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宅”在家里,静待春暖花开、疫情消除,不信谣、不传谣、不盲目自信、不为国家添乱,保护好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








画家联盟


年关至时疫情乱………难道?这回 年兽真回来了?………





阿猫的三脚猫功夫


我想,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想问的问题是;疫情来临,艺术何为?

一位身处湖北的艺术前辈说,疫情来临,感受到艺术的无力。特别理解深处疫情漩涡的他的感受。

当然,全国大部分在湖北之外的书画艺术家和从业者是无法体会在武汉老师们的心境的,那么憋在家里无所事事,拿起手中的画笔,记录这个时代,成为书画艺术家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很多画家拿起了画笔,画抗疫题材,画钟南山、李兰娟,画穿着防护服的一线医生护士,画医疗队出征,也画病房里的场景。近来陆续看了很多个链接,数百张作品,说实话好的作品还是能看到的,精到的用笔,完美的构图,成熟的技法,因为每张作品背后,都是每个艺术家对人物绘画训练几十年的结果。只不过很多相似的钟南山头像和防护服题材,再加上相当多的应付之作,都淹没在大量相似的题材画作之中,早已令人视觉疲劳。

所以,疫情给书画艺术家带来的思考:什么才是有价值的艺术?谁的作品才能真正反映这个大型的社会事件?或者是这个时代会出现能够打破视觉疲劳的艺术吗?这是对这个时代的所有艺术家提出的问题。

其次,作为书画从业者,或许应该思考的是,什么样的艺术才是真正值得收藏并能一直留在市场中的作品?理性思考,减少炒作,从我做起规范艺术市场,或许是从业者们力所能及所做的。


lovex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