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指挥家讲解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


听指挥家讲解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 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虽然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作品,但其中就已经看到了很多不同以往作曲家的写法技巧。贝多芬被称为伟大的“动机大师”,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是如何通过最短、最简单的音乐动机将整部交响曲发展而成的。作品中,贝多芬也充分利用了调性的变化运用,使得作品更富有色彩。

音乐的调性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调性有不同的色彩,同样也具有各自不同的情绪。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除了《第六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是重复的调性以外,其他每一部交响曲的调性都不同,其中,大家熟知的《第五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还很特别地运用了小调来创作。


听指挥家讲解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 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贝多芬《第一交响曲》总谱

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是一部C大调的作品,C大调是刚刚学习音乐的朋友们最熟悉的一个大调,也是听起来最阳光的一个调性。在这首作品的创作中,贝多芬模仿了前辈莫扎特和海顿,从四个乐章的整体布局来看,也基本遵循了古典交响曲的创作结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交响曲》里已经出现了许多别人无法复制的贝多芬的独特音乐风格。

第一乐章是一首常规的、带有引子的奏鸣曲式。特别的是,第一乐章的引子并没有在C大调上开始,而是通过几小节的变化,变到了属调(G大调)上。我个人认为,这是贝多芬的一点创新,他就像玩游戏一样,把调性的转换融入到了引子当中。引子过后,来到呈示部,音乐风格虽然延续了海顿、莫扎特,但是贝多芬音乐的旋律性并没有像他们一样那么强,他只使用了三个音就构成了整个第一乐章。所以大家都说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动机大师,就是因为贝多芬善于用最短的、最简单的音乐动机,发展成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音乐结构。

大部分作曲家都喜欢把最美的旋律、最想表达的情绪,放在慢板乐章(第二乐章)中,莫扎特、海顿很多交响曲的慢板乐章,都有一些很抒情的、很完整的旋律。但是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我们没有听到很完整的旋律,它由一个动机、加上一些节奏的变化,就发展成为完整的第二乐章。

古典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一般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小步舞曲,一种是谐谑曲,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选择了谐谑曲。他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音阶和一些和声的变化,完成了第三乐章。

在贝多芬的前辈、或是贝多芬其他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都是直接进入主题,而只有《第一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开始部分加入了一个非常短、非常缓慢的引子,而且这个引子,就像在捉迷藏一样,先用一个强的和弦开始,并延长这个和弦,和弦结束后,又出现了新的动机,这个动机是由音阶组成,从三个音、四个音、到五个、六个、七个音,共呈现了五次,每一次出现都有不同的变化,当第五次的七个音结束以后,又利用C大调音阶进入到快板结构。

听指挥家讲解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 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调性是色彩,也是情绪,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可以去试着把贝多芬交响曲的调性变换一下再去听,看看大家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除了调性上的运用,贝多芬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动机大师,无论是他的器乐作品、室内乐作品、声乐作品、戏剧配乐、交响作品、歌剧等等,他所有的音乐,都是由最短、最简单的音乐动机发展出来的,这就是伟大的贝多芬。


本期主讲人简历

李心草现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副团长,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多次在国家重要外事文艺演出中担任指挥,如2016年杭州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扬帆未来”文艺演出等。

听指挥家讲解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 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策划

李心草/文

王晨辰/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