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流傳的“老鼠娶新娘”,是否確有其事

“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只是一首臺灣關於新年的民謠,所謂“初一場,初二場”的意思是初一、初二這兩天開放賭禁,不但家庭歡聚,擲骰子鬥牌,沒人干涉,就是在街頭擺賭攤兒,招攬行人來賭,治安人員也不取締。“場”也就是“開場”、“作場”之意,放賭只有這兩天,一過初二就不再寬容,要取締了。

“初三老鼠娶新娘”這是個很有趣的民間傳說,臺灣佬人都說初三夜晚是老鼠娶新娘的日子,家家都要早早上床,早睡覺,還要在屋角散鹽和米送給它們,俗名“老鼠分錢”。

一直流傳的“老鼠娶新娘”,是否確有其事

圖片來源互聯網

老鼠娶新娘的傳說,流行於全國各地,民謠兒歌也有這類題材,可說我們中國人早已對這慧黠的小動物賦予很多的注意,用它們作題材發揮人們豐富的想象力,楊柳青年畫裡有老鼠娶新娘圖,圖畫上排列著由老鼠組成的迎親隊伍,花轎、鼓吹、執事無一不備,前往迎親的老鼠也是披紅插花,騎在一匹白馬上,總而言之,這張畫把北方迎娶的情形都具體面微的畫出來了,只有在畫的左上角畫了一隻大狸貓作勢向前撲去,只嚇得前面的幾隻老鼠樂隊成員紛紛逃竄,使這幅畫看起來非常有趣,北方人過年的時候常會買一副貼在牆上,拿來哄小孩。

一直流傳的“老鼠娶新娘”,是否確有其事

圖片來源互聯網

老鼠娶新娘的文字記錄不見於古籍,近代記風土誌歲時書也是語焉不詳,只說相傳新正某夜老鼠娶親,人家皆提早就寢,別的就不談了。後來我在清錢泳《履園叢話》裡找到一則鼠食仙草的故事,是記明萬年曆年間虞山九里橋華家除夕之夜,在他家封鎖多年的樓上看到老鼠娶親的行列,於是引起華家主人的好奇心,就在次日夜晚注意樓上的動靜,果然鼓樂又熱鬧的吹奏起來,前面是執事、鼓樂,中間是十字披紅,帽插金花的新郎和四名隨從的男僕都騎著駿馬,後面是一頂八人抬的花轎,最後是一乘兜轎,上面坐著一位白髮老人正在拭淚,好像女方送親的長輩,好笑的是這一隊迎娶行列雖是由一群一尺來高的小人兒組成的,卻是有秩序的向前行進,陸續穿過牆角就不見了。主人看到這個奇異的事就想看個究竟,叢此每天晚上都要窺看一番,不到十天,就看到那些小人兒在辦滿月酒,又過了十多天一位白髮的老翁在替孫子請老師教讀。老師看來又瘦又長,白髮長鬚,一副酸秀才模樣,漸漸這件怪事就在鄰里間傳播開來,可是大家都不大相信。

一直流傳的“老鼠娶新娘”,是否確有其事

圖片來源互聯網

有一天華家主人正在門前閒眺,忽然巷中走來一個遊方道人站在他家門前張望好一會兒,然後對主人說:“您家的妖氣很盛,我是來為您除妖的。”主人正在為後院樓上小人兒的事疑惑不安,聽了道人的話,就讓他進來淨宅除妖,只見他仗劍作法,噓氣成雲,旋繞天空,即有一位金甲神出現,對道人用手指示樓上樑柱而退。一會兒空中落下許多小人兒來,道人揮劍欲去,一會兒全部死掉,華家傭人把屍體都掃到竹筐裡,堆得高高的像個小丘。道人除妖完畢,就對主人說:“我是出家人,不要什麼酬勞,只是請神除妖,主人一定要準備豐盛的酒席酬神才是。”說畢就走了,聽到這話,主人不禁疑惑起來,心想除妖是正事,借除妖來索要酒食,這也是妖啊!“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就不理他,不肯設宴酬神。忽然聽到房樑上有人叫主人的名字,對他說:“我替你除妖,你不肯酬神,真是小氣,我們會叫你家宅不安。”這時候主人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前來除妖的道人就是妖怪變的。


一直流傳的“老鼠娶新娘”,是否確有其事

圖片來源互聯網

由這天起突然來了成千上萬的老鼠在家裡大事破壞,咬衣服,咬鞋子,偷糧食,在燒好的飯菜裡大小便,擾得一家大小寢食不安。後來華家人實在受不了,就告到江西龍虎山張天師府,天師府派大法官來除妖,法官對主人說:“這是老鼠吃了仙章,才出來成精作怪。”於是就畫了幾張神符貼在家裡各屋的柱子上來鎮宅,又找到老鼠洞口,在洞口釘上一面桃木刻的符,插上兩隻桃木刻的短劍,果然老鼠安靜下來不再鬧了。約略過了七八天,鼠穴洞口發出陣陣臭氣,叫人想要作嘔,華家叫人打破牆壁從鼠洞裡掃出大批的死老鼠,其中兩隻最大的約有一尺多長,全身白毛,大約就是那兩個一個變金甲神,一個變捉妖道士的鼠怪頭子了。從此虞山每當新年元旦晚上,家家早睡,大人哄小孩說:“晚上看老鼠迎親。”於是留下老鼠要新娘的傳說流傳於大江南北,北京老人們也有“十七、十八耗子成家”的說法,正月十七、十八目晚上要小孩早睡,還要小孩把鞋子收好,免得被耗子拉去作花轎。

一直流傳的“老鼠娶新娘”,是否確有其事

圖片來源互聯網

​由此可知“老鼠迎親”的傳說由明末到今天也有幾百年了,除了江蘇、臺灣、北京三個地區都有這個傳說外,奇怪的是陝西延綏和臨潼兩地也有老鼠嫁女之說,據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七引《延綏鎮志》和《臨潼縣誌》雲:

“……十日(新正)名老鼠嫁女,是夜家人滅燭早寢,恐驚之也”——《延綏鎮志》

“十一日(新正)夜不張燈,十二日廚不動刀,謂之鼠忌”——《臨潼縣誌》

看到這兩段記錄使我覺得若想找出這個傳說的起源和傳播路線,實在不易,只有暫時放下,等收集到更多的材料,再作定論吧。倒是朱介凡先生著《中國兒歌》裡有一首江蘇鎮江兒歌,也是老鼠嫁女,文詞活潑可愛,老鼠嫁女許多動物都來幫忙,看起來就像卡通片一樣,介紹於後,以便共賞:

天上有個月,

地下有個闕,

打水蝦蟆跳過闕。

我在蘇州背礱碼,

看見老鼠嫁女兒,

龜吹簫,鱉打鼓,

兩個剛蝦朝前舞,

烏魚來看燈,

鰱魚來送嫁,

一送送到橋頂上,

一跌仰把叉,

一路哭到家,

告訴吾媽,

吾媽要罵,

告訴爹爹,

爹爹要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