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小忿而就大謀,從《留侯論》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堅忍之道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個人胸有大志,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老天爺必須要讓他經受磨練。除了讓他吃苦受累,忍飢挨餓之外,還要他做到性情堅忍,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

蘇軾也說:“忍小忿而就大謀”,“養其全鋒而待其弊”,忍住憤怒,就可以成就大的謀略。

忍,一直都為聖賢之人所重視,它也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五種美德之一。然而“忍”並非易事,需要磨鍊與意志力。“忍”的意義非凡,它能讓人成就功業,圖謀長遠,也能讓人承受屈辱,忍辱負重,成就大事。蘇軾的《留侯論》便告訴我們,古代成就大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忍。


忍小忿而就大謀,從《留侯論》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堅忍之道

張良忍小忿而就大謀

老子曾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意思是知道什麼是剛強,卻安於柔弱的地位此,才能常常立於不敗之地。在中國人看來,忍讓絕非懦弱,能忍人所不能忍,才是最剛最強。

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關於他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張良拾履”的故事。

張良年輕的時候流浪在外,有一天,他在下邳橋上散步,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故意將鞋子踢到橋下,叫張良去撿。張良非常生氣,本想揍他一頓,但是老者年紀很大了,便強忍住怒氣,下去把鞋子撿了上來。老人又讓張良幫他把鞋子穿上。張良又照辦了。老人大笑著離去,說張良“孺子可教”,讓他五日後天明之時在橋上相見。張良兩次都遲到了,被老人訓斥。第三次,張良半夜就去橋上等候,老人很高興,將《太公兵法》送給了張良。張良因此成為一代謀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張良的過人之處,那就是他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之事。當老人故意走到張良跟前墮履又命他取履時,張良“欲毆之”,因為他覺得老人把他當做了僕役,這是他不能忍受的。但因“為其老”而“強忍”著下橋取履。接著老人又提出更帶侮辱性的要求:“履我!”張良想,既已為老人取履了,就再替他穿上吧。這“能忍”的程度又進了一步。隨後張良因“平明”、“雞鳴”赴約仍然遲到而一再受到老人的怒責。他忍受了老人的責罵,不斷調整時間,終於以“夜未半”即往,得到老人的首肯,完成了“忍”’的磨練。

張良忍受住老人的傲慢無禮,終於得到兵書,成就豐功偉績。對於胸懷大志的人來說,撿個鞋子,等個老頭,不過是些小事。若連這點小事都不能忍耐,建功立業也就是一句空話了。


忍小忿而就大謀,從《留侯論》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堅忍之道

劉邦一忍再忍,終成大業

對於為政者而言,為了長遠的利益,為了時勢、情理的轉換,必要的退讓不是壞事。只有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對細微敏感的小事隱忍不計,不怨不尤,方能成就大事業。漢高祖劉邦就是這樣一個用隱忍贏得天下的帝王。

劉邦曾和項羽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後來,劉邦先入關中,項羽卻不承認了,還想殺了劉邦。那時候的劉邦腳跟還沒站穩,實力也不如項羽,怎麼辦?劉邦的選擇是“忍”。他在鴻門宴上低聲下氣地向項羽謝罪,說自己和項羽合力攻打秦國,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先入關攻破秦地,在這裡見到了項羽。希望項羽不要聽信小人之言,跟自己有隔閡。劉邦又是道歉,又是扮演無辜,好話說盡,終於打消了項羽要殺他的念頭。

當自己的力量無法與對手對抗時,明智的選擇是該退則退,能忍則忍。“養其全鋒而待其弊”,這是劉邦高於項羽之處。

韓信打敗齊國,向劉邦上書說希望做假王以便鎮撫齊國。當時劉邦正被楚軍圍困在滎陽,等著韓信來解救。韓信在這個時候提出稱王可以說是乘人之危,要挾劉邦。劉邦勃然大怒,可是在張良的提醒下,劉邦忍下了這口氣,回覆韓信說,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應當立為真王,做什麼假王呢!他派張良前往立韓信為齊王,並徵調了他的部隊來攻打楚軍。

忍的背後,是審時度勢。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劉邦志向遠大,在小事上善於妥協,善於忍讓,所以他成功地開創了大漢王朝。

反觀項羽,他心胸狹窄,凡事都不能忍。他可以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氣得睡不著,也可以因為人家說了一句“楚人沐猴而冠”便烹殺那人。攻打齊國時,項羽向九江王鯨布徵調兵力。鯨布稱病不往,他便記恨在心。項羽得知外黃的百姓投降了劉邦,便要坑殺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垓下兵敗時,項羽本可以東渡烏江,養精蓄銳,捲土重來,可他就是不能忍受江東父老的憐憫,也不能忍受自己的失敗,便以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項羽不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什麼都不能忍,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忍小忿而就大謀,從《留侯論》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堅忍之道

勾踐忍辱十年終復國

自古以來凡是成就一番大業者,無不是能忍的人。他們能放下自己的顏面,卑躬屈膝,麻痺敵人,從而為自己的反撲贏得時間做好準備。

要說“忍”的最高境界,非越王勾踐莫屬。臥薪嚐膽的故事人人皆知,可世人不知道的是勾踐究竟受了多少屈辱,忍了多少難忍之事。

蘇軾在《留侯論》裡寫道:“勾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越國滅亡後,越王勾踐來到吳國,給吳王夫差當奴僕,每天守墳、餵馬、除糞、打掃。夫差騎馬出門時,他恭敬地獻上韁繩,幫夫差牽馬穿過市井,忍受吳國百姓對他的謾罵和侮辱。吳王病了,他為了討吳王開心,竟然“問疾嘗糞”。伍子胥為了試探勾踐,讓他的妻子去服侍別的男人。這對男人來講是奇恥大辱,但是勾踐依然將這口氣忍了下來。

勾踐當了三年的奴僕,忍受了各種侮辱和折磨,終於得到吳王的信任,被允許回國。回國後,勾踐臥薪嚐膽,奮發圖強,終於在十年後滅了吳國,生擒吳王,一雪當年的恥辱。

越王勾踐之所以會獲得成功,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在敗軍之際,蒙受奇恥大辱之時,能經受“忍”字的考驗,能忍世人之所不能忍之辱。成大事者,應該忍受得住眼前的屈辱,敢於和命運抗爭。


忍小忿而就大謀,從《留侯論》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堅忍之道

鄭伯能忍而不戰退敵,勾踐能忍而終滅吳國,張良能忍而終成名臣,劉邦能忍而成就大業,項羽則因不能忍而最終兵敗身亡。蘇軾用活生生的事實告訴我們,

“古之所謂豪傑者,必有過人之節”,這過人之節便是——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