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大学生不能就业对辅导员有影响吗?

手机用户23776304894


学生就业和辅导员

是什么关系

每年学生一毕业,就业率便提到了议事日程。有的辅导员就会说,“我们又要过关了。”因为有些学校把就业率全部“压”到了辅导员身上,把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考核辅导员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的辅导员说,为了完成就业率,不得不求学生“帮忙”,甚至和学生一起造假,平日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被冲淡了。

学生就业和辅导员是什么关系?从“理”上说,学生就业和辅导员没有太大的关系。学生能否就业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是说,市场需求决定了就业的水平;取决于国家的就业政策,也就是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学生要算他四年的投入和所得划不划算;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水平,就是说学校到底给了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学生的能力怎么样。因此,如果说就业和学校有关系的话,关系最为紧密的部门是教务部门,而不是学生部门,更不是辅导员。

我们还是从“理”上看,学生就业和辅导员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人。择业观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应当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加以引导,加以关注。学生为什么愿意从事这样的职业不愿意从事那样的职业?学生为什么愿意在这里就业不愿意在那里就业?辅导员可以主动地过问。因为择业观不正确,即便就业率再高也没有什么意义。有一次我在一所大学里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有个这所学校毕业了几年的学生,办公司挣了点钱,买了一万支蜡烛顾了几个人帮他摆了“love You”,在向学妹求爱。如果挣钱就是为了找爱人,这样的择业观还是应当引导的;更有的学生,根本不管父母怎样,有了钱之后便任意挥霍,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在了“当下”。这就需要辅导员早些“介入”,不然就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

当然,辅导员也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当前帮助学生就业的问题。现在的大学制度毕竟不完善,加上学校有的领导同志还没有从职业化,专业化视域考虑如何建立辅导员队伍,这就使之辅导员还不能静下心来,专心做人生导师的事。而一定程度上看,就业率又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尤其是那些非研究型的大学;就业又是学生的一件大事,所以,辅导员应当能多帮助一个学生就业就多帮一个,这就不要算得那么清了。还有个别的学校其他专业教师也要“包”几个学生的就业,按理说这更没有道理了,可是眼下个别的学校就这样做了。校长一定也有校长的难处,大家相互理解吧。不过“功夫全在功夫外”。学校真的在乎就业率,就不能只是重视专业教育、技能的培养,一定要以德立校,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既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学生就业的有力促进。我去陕西渭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考察过,这所学校抓的就是以德立校,当你走在校园里的时候,学生基本上能够做到向你问好。他们做出了道德“品牌”,一些用人单位一听说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就愿意接受。而我们即便在“985”的高校里,会有不少学生当你向他询问事情的时候显得不耐烦,因为你打扰了他,“影响”了他搞学问的时间。看看在公共场所设立的问事处里工作人员的素质差别,就可以折射出他们学校以德立校的差别。“急来抱佛脚”是不行的。真在乎学生的就业,真让辅导员参与到其中,平日里就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创造条件,而不能简单地、甚至武断地把就业率强加到辅导员的头上,这样不仅是弄得大家都不高兴,更重要的是违背教育的规律,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当然,无论学校还是辅导员,造假还是不好的,这是教育之大忌。这又涉及到有关部门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的问题。


教苑杂谈


虽然说就业与否,工作找不找都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在大学毕业前,学生能否签到劳务合同或者三方协议,直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首先给大家说一下我上大学那会的事。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全班男同学比较多,这个专业普遍的特点是所有学生都有电脑,于是在寝室打游戏就是这个专业所有人的通病。

当然了,在大四毕业前,好多人也都在打游戏,大四没课了,能打几天就打几天。于是好多同学时不时就会被导员叫到办公室聊一番。这个人包括了我的室友。

我的室友从大一玩到大四,一路开挂,考试就是不挂科。大四前一个学期,他是我班第一个拿来就业协议的人,看到工作单位后,整个学院都傻了。他签到了中石油。

辅导员也像开挂了一样,天天拿他说事。看看人家谁谁谁,和你们一样,天天玩游戏,你们倒是把就业协议拿来啊。

后来,我考上研究生,现在大学工作。每到大三学期结束,大四学年开始的那个学期,辅导员老师就开始慌了。学校就业处给各个学院下了起任务,就业率毕业达到多少多少。

于是,这个任务就分解到了辅导员身上了。是否能完成这个任务,直接影响到辅导员老师的年度考核。也影响到来年工作。

所以,学生不能就业,直接关乎辅导员老师个人命运。


长财爽老师


对辅导员的心情有伤害!

2019年6月毕业生离校时,晚上我去寝室看望一名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希望他不要有压力,保持愉快心情安全离校。当晚这名学生喝了点酒,当着寝室同学的面调侃老师,“就业很简单,不就是学校要面子,老师要成绩吗!可是我现在不想就业,我要去旅游,好好玩几个月再找工作!”

我当时对这位同学提了三个问题:

1、读书15年,大学毕业不能顺利就业,自食其力,让培养你的父母情何以堪!

2、人生22岁,大学毕业还要先旅游再去找工作,让父母在亲人面前情何以堪!

3、法律18成年,靠父母供养大学学习生活4年,毕业还不能自食其力,让父母继续供奉你游山玩水情何以堪!

整个寝室同学一片沉默!


校园农民工


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大。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就业是自己的事情,辅导员关心你的就业,这是为你好。不能仅从统计就业率考虑。

一、就业,是自己的事情

找到工作,找个相对好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是很正常的事情。辅导员催你就业,是工作认真的表现,是对你关心的表现。难道所有的毕业生都不就业吗?对不对?

二、求职,请辅导员指点

毕业生在求职时候,要请班主任、专业老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多指点,多向他们请教。不懂就问,看看老师有没有推荐的单位。

当然,我们作为学生,平时要认真学习,要洁身自好,要勤俭节约,有奉献精神,有担当意识,乐于助人。

三、工作,是人生的舞台

一份工作,不论单位大小,不论平台如何,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单位,是安身立命之所。要珍惜工作,要爱护单位。没有工作,一个人无所事事,一事无成。所以,请珍惜工作,也要珍惜现在的就业机会。尤其在当前疫情的背景下。

有一位关心自己就业进展的辅导员,是幸福的。请珍惜这样的辅导员,有事情请辅导员帮助、指点,他们都是很乐意的。因为,我就是负责就业的大学辅导员。


笔耕心地


有影响,学校每年百分之百就业的数据就是这么来的。学校给导员施加压力,导员再给学生施加压力。哪怕你找个公司只签了合同,不去工作都可以。但是要知道一点,毕业两年内只要不签劳动合同,还是应届生的身份,这对考研,考公有一定的好处,一旦签了就业合同,那么就是往届生了。


小魏电影剪辑


作为曾经带过一届毕业班的辅导员来回答您的问题:有一点影响。

会导致所在班级、专业、院系就业率降低。由于高校就业积弊已久,现在约定俗成的规定就是就业率不得低于95%甚至98%,至少不得低于去年同期。所以就算一两个学生,就算零点几个百分点也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影响并不大,都可以用灵活就业的名字算作就业,但不可算作签约。辅导员的工资不受影响,无非是就业奖励的钱少一些些吧,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或者很少的就业奖励,所以就更没大关系了。


龙湖新语


首先你要摆好定位,就业这种事情不管怎样对自己的影响是最大的。辅导员只不过是你现在所经历这个时间段的领导者。虽然说辅导员是为学生而工作的,也承担了就业服务方面的工作,但是辅导员也只不过是思想引路人,行为监督人,行业的鉴别者,传播者罢了。

不管怎样都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不要纠结与否。


oxygen真


说没有影响那是假的,多少有点影响。

会导致所在班级、专业、院系就业率降低。由于高校就业积弊已久,现在约定俗成的规定就是就业率不得低于95%甚至98%,至少不得低于去年同期。所以就算一两个学生,就算零点几个百分点也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影响并不大,都可以用灵活就业的名字算作就业,但不可算作签约。辅导员的工资不受影响,无非是就业奖励的钱少一些些吧,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或者很少的就业奖励,所以就更没大关系了


金币熬过机


个人观点,有影响。

1. 影响导师的绩效

2.影响导师个人名誉

3.影响导师后期的管理

4.影响导师还会影响学院影响学校就业率

5.1个2个,还好,多了后果很严重

如果你没有就业,可以弄一个就业协议,也可以解决问题的,当然,最好是一个就业劳动合同。



爱的诅咒


对辅导员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会对专业的就业率少有影响。就业率、对口率等每年都在做统计,横向比、纵向比等工作一直在进行,所以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尽可能要督促学生签协议,就业。但有些地方可能签不了协议,所以,统计也不会完全准确。不知这个问题有何意义?想让从哪个方面分析,才满足心里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