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围棋如何避免得势不得分?

仰天长啸54966968


其实下围棋得势确很难最后获胜,我个人经验主要有三点。

1:对形势的判断有误。

这是初级棋友经常容易出现的,我们有时候觉得占优很多时候只是自己的一个错误判断而已?可能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特别是刚进入中盘阶段的时候,有时候有些棋情势是很微妙的,比如:看上去自己成功守住一个角,实际确是被对手夺走了外势。有时候觉得自己外势很厚,其实有很多可乘之机留给对手,对手如果棋力够的话,会很容易发现。我的个人经验是,下棋时可以经常提醒自己把身体坐直一些,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看清全局。我们下棋有时候会自觉不自觉的把头埋得很低,特别是局部作战的时候,这样往往会影响自己观察全局发展。

2:“杀”心不要太重。

围棋,围棋,这个“围”字很值得品味,有时候空不是只有靠提掉对方的子才能获得,特别是情势占优的情况下,很多棋友只会一门心思的“屠大龙”,而不太会运用“围而不攻”的策略。有时候,追击对方一条“大龙”不一定就是非杀不可,能杀当杀。不能杀可通过追击而巩固住自己的优势,围出自己的实地也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当然,在目前的主流棋风的影响下,大家都喜欢作战“屠龙”,很多棋都走不到收官阶段,刚进中盘可能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一战便定了胜负[大笑]。

3:正确应对对方的“搅局”,不要被轻易带偏。

在对方形势不利时,往往会出现搅局的手段,比如那些看上去没任何道理的断,可能就是为了断而断,正所谓形势不利时“逢断必断”。其实这些棋看上去没道理,但确“暗藏祸心”,不是你真的有什么破绽,而他就是想把场面弄得乱一些。有些棋他可能也没想到好办法,甚至都没有办法了,那他会索性走一些变化最多,也最容易让我们犯错误的棋(其实这很正常,我们在面对劣势时也常这么干)。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对情势的判断一定要准确,切忌“随手”,当然也不用太过谨小慎微,保持好心态从容应对便是。

其实围棋把优势变胜势,最终是对一个棋手综合棋力的考验,这些在回答中一两句话不太容易说清,所以我便从思想层面多分享些我个人的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然本人也水平有限,如果哪位棋友觉得我讲的有不对之处,还望不吝赐教[笑]





新耀8068


不得贪胜从字面上来理解,可以说是再简单不过,但其含义之深刻,恐怕绝大多数人并未有过思考。

我见到过许多棋友,在局面大优之时,一边嘴中念叨着赢棋不闹事,一边在脑海里,正设计着怎样才能再吃掉对方的另一条大龙。以这样的心态下棋,这盘棋的最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得贪胜”这四个字中最发人深思的是“不贪”二字,其实何止是棋盘上不该贪,如果能把它当做人生的一种指导,恐怕我们的烦恼就会较现在少了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贪胜并非是不想胜,更不是什么所谓的“佛系生活”

不贪,恰恰是基于理性思考和冷静判断之后的一种行为,一种可以让我们在棋盘上、生活中最能接近胜利的行为。

为了能使棋友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句深邃的偈语,在实战中可以更好地去运用它,我总结了两处要素如下。

一、必须要有客观的形势判断,这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点。只有形势判断准确了,才能在面临进与退选择之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即便形势确实有利于自己,也还要知道这优势到底有多大,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方祭出胜负手之时,清楚地知道自己退让的底线在那里。

有些乐观型的棋友,一盘棋没下几步就觉得自己优势。对手下了坏棋会看在眼中,喜在心头,但自己下了缓手恶手却还浑然不觉,执迷不悟。其实形势已经很不利了,还总抱着赢棋不闹事的念头在下每一步棋,以致错过与对手拼搏的机会,直至败局已定才如梦方醒。

二、一定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都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经常会听到有棋友这么说:对手这手棋太欺负人了,要是不杀他大龙赢了也没意思。或是这手棋心情太好了,那怕输了也要下。

其实对于以娱乐为目的的业余棋友们来说,这样去下围棋倒是并无可指责之处,但如果职业棋手也用这种情绪化的方式来下棋,恐怕在胜负的世界里就会无法立足了。

情绪要用理智来控制,在确保胜利的前提下,赢二十目的棋可以退让十九目,但如果本来只有领先一点的话,就一定要寸土必争了。

我们活在这世界上,每天与诸多的人和事相处,有两个字是必须要理解和感悟的。那就是妥协。没有那个人可以一生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生活,只做喜欢和高兴的事,事实上,这样的人莫要谈高质量的生活,极有可能连生存都会有问题。

在棋盘上其实也是一样,当优势很大的时候,为了最终的胜利,适当的做出一些妥协,主动放弃风险较大的变化,看似不够有气势,但实际上却是高水平的体现,而这也可称得上是对围棋最深的理解。

追求胜利和追求艺术,在我看来并不矛盾。因为围棋的胜负与艺术本来就是一体的,它们相衍相生,从未分开过。

我以为,只有合理的棋才是最具有艺术美感的棋,而最合理的下一手,往往就是可以让自己最接近胜利的那一手。

围棋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内容源于网络。


暴力Dunking


围棋是最精确的又是最模糊的  

围棋的精确比较好理解。一个棋手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下棋的时候算得是否精确。一般说业余棋手很难下过职业棋手,就是因为职业棋手算得精确,一步棋要算五十手、六十手。下围棋到了对杀的阶段,常常有好几种下法,每种下法算起来都能形成一个纵深,需要非常精确。所以下围棋锻炼逻辑思维,计算非常严密。  精确除了体现在计算方面,还体现在对形势的判断。下围棋几乎每一手都要判断形势状况,然后制定下一步的战略战术。我的形势差一目、半目要怎么下,反之好一点又怎么下,判断很重要。职业棋手下棋,输半目就是输半目,他早就清楚了,不可能下完棋等裁判数目。像韩国的李昌镐下棋,他经常赢对手一目半两目半,因为他算得很清楚,赢你一目半,就不去冒险对杀,所以说下围棋判断也要非常精确。  因为下围棋要精确,所以棋手一上年纪竞技水平就会下降,因为他精力不济、体力不够,算不了那么精确了。李昌镐现在才三十一岁,下棋的时候错误也多了起来,就是因为围棋的计算要很精确,他的精力也渐渐达不到了。

  

刚才我说到现在电脑还下不了围棋,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朝一日电脑也许就能把围棋的所有变化都算出来,那电脑是否就能成为围棋高手呢?我看也很难。因为围棋不光有精确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刚才我说到围棋体现了中国的思维习惯――模糊、含蓄。围棋不像其他棋类项目,胜负只有一条路――把对方最重要的棋子杀死。围棋的胜负不是非要消灭对手,它赢一目是赢,赢十目是赢,吃对方一条大龙也是赢。所以围棋碰到同一个局势,不同棋手根据自己的性格、风格、思维,会有不同的下法。可以像古力那样凶猛,也可以像马晓春那样轻盈,还可以像李昌镐那样平稳。我遇到一些西方人学围棋,总要问你在某种局面下究竟怎样下才最好,这实在让我无法回答。碰到古力这样的棋手,会上去跟你对杀,这是他的擅长。杀得局面越复杂混乱,对他来说越简单,赢面越大。要是碰到李昌镐这样的棋手就又倒过来了,局面越平稳他越有把握,不去谋攻,小赢也是胜,就会注重防守。

 所以围棋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围棋有“厚势”、“有味道”这样的概念,你说下棋怎么会有厚、薄的区别,又怎么会有味道呢?但围棋却恰恰讲究留有余味、有厚味。所以我想计算机如果要下好围棋,就必须有一个质的飞越,恐怕要像人一样有感情,有创造,有另一种思维了。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有些道理讲不清楚,要你自己去感悟、体会。很多人去死背定式、死背布局那是没有用的,一个好的棋手,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自己去悟出道来。从这些方面来说,围棋又是很模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