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譽王:太子之位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

《琅琊榜》中的譽王從小聰慧機敏,深受梁帝喜愛。長在皇后身邊,地位尊崇,政治才能也很卓越,可是作為亡國公主的兒子,梁帝始終對他有所忌憚、有所猜疑。他只能被當作一枚棋子,用來掣肘太子,鞏固梁帝的統治,出身決定了譽王終生和太子之位無緣。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譽王:太子之位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

歷史上有一位王子和譽王非常像,他就是唐太宗第三個兒子李恪,李世民曾評價李恪“英果類我”,也就是說,李恪像他李世民一樣英武果敢。李世民也動過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但是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以李恪出身為由堅決反對,李世民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譽王:太子之位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

李恪的生母便是前隋皇帝隋煬帝的女兒,是大隋的公主,作為前朝亡國公主之子,李恪有自知之明,從來也沒惦記過皇位,只是一心做個別人惹不起的郡王。可就是這個想法,也沒有實現,長孫無忌作為李治的舅舅,為了鞏固李治的地位,誣陷李恪謀反,利用房遺愛造反案,冤枉李恪,造成李恪被冤殺。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譽王:太子之位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

唐太宗之子李恪便是譽王的影子,譽王禮賢下士,有很強的政治手腕,朝堂之上,他能與太子分庭抗禮;朝堂之外,他籠絡人心,口碑、風評都比太子好太多。最終榮寵加身,做到了七珠親王顯赫位置,但是儘管這樣,梁帝絕對不會把他立為太子。梁帝最深處的恐懼就是怕他為母親的國家復仇。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譽王:太子之位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

譽王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皇子,把爭奪皇位看成志在必得,一旦希望破滅最後也會衝動戰勝理智。就是因為他參透了梁帝的這一心思,所以譽王會謀反,想當年李恪謹小慎微,夾著尾巴做人,還不能逃脫身敗名裂的下場,譽王行事張揚、最後起事有性子急躁,所以結局悲慘也在意料之中。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譽王:太子之位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

李恪比他幸運,雖然身死,可是唐高宗李治秉性良善,在李恪身死之後,為哥哥李恪平反。李恪的後代在大唐一朝綿延不絕。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譽王:太子之位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

譽王籌謀失利,謀反被剿滅。如果不是麒麟才子設計保住了妻小性命,恐怕會是毀族滅家,背上永世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