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劫持的私生活》之二----父權的衰落被排除在家庭核心關係之外

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是:父權制的形成及走向。

本書的主要內容梳理了父權制的起源、發展,及在婚姻、愛情和性領域中的影響。

本書最具代表性一句話:婚姻關係的核心是財產和孩子。

你也許不會完全贊同書中的觀點,本但是本書真的很有趣,而且漲知識。

《被劫持的私生活》之二----父權的衰落被排除在家庭核心關係之外

因為字數超了,所以我把這次讀書筆記分成了兩篇文章。第一篇---講解男性的地位是如何崛起 ,並控制女性的。第二篇,講解父權衰落, 父親們是如何被排除在家庭核心關係之外的?

一、婚姻與愛情本質互相排斥

前蘇聯的一個學者拉里科夫做了一份調查:

在接受調查的 15000 人當中,因為愛情而結婚的 100% 不幸福;因為利益而結婚的, 70% 不幸福;而那些很低調的人 —— 因為別人都結婚,自己才結婚的,反倒是結果最好 —— 覺得幸福的比例是 45%—— 快到一半了。

難道婚姻真是愛情的墳墓?可是“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呀?”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視婚姻為愛情的基礎這種理念是誰提出來的呢?

愛情衍生於歐洲貴族婦女與騎士的情感遊戲(請讀者自品、細品)。中世紀末,貴族沒落,資產階級興起,道德觀和價值觀重建。“騎士之愛”成為新道德的化身,愛情被追捧為婚姻的唯一動機。

還是那句話 ,先有了制度才有了道德。

《被劫持的私生活》之二----父權的衰落被排除在家庭核心關係之外

有點辣眼睛

“婚姻非但沒有擦掉“財產”這塊汙漬,有多了“愛情”這塊泥巴。

於是婚姻變得荒唐而矛盾。婚姻是為了撫養孩子而建立圍欄,愛情卻要追求自由的快樂。婚姻和愛情的本源是相互排斥的。

位瞭解決這一矛盾,不同的婚姻主張、婚姻流派應運而生。

二元化派:中年人的選擇,用婚姻來維持穩定的家庭,婚外找一個情投意合的。我們熟悉的那句“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脫胎於此。

浪漫派:光腳年輕人的選擇,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八九十年代的偶像劇,以瓊瑤阿姨為例,常見這種觀念。

但是浪漫派更惹人厭的一點是,他們忘記了,人除了真愛之外,還要吃飯。視金錢如糞土,真愛至上的人,往往什麼都沒有,如作者所說“這種摔壇砸罐無所顧忌的極端選擇,自然為年輕人所鍾愛 —— 他們血氣方剛,家裡也沒什麼罈罈罐罐。”

更重要的是,因為不考慮經濟因素,他們到處找女人,因為“不愛”拋棄伴侶毫無心理負擔,因此頻繁離婚和更換伴侶。如果不想做他愛情的犧牲品,一定要小心這種人。

至於其他流派,林林總總,最終也多是從自己利益出發,最終不脫離人性。

二、今天的新家庭模式,父親正在被拋棄

當有些男人還在想著如何讓女人一邊掙錢一邊多生幾個娃時,覺醒的女人們已經把父親這一角色拋棄了。

最簡單的道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以前,因為經濟不獨立,女性依附男性生活,父權自然根深蒂固。但隨著女性經濟的獨立,男女“力量”的對比發生變化,變革和秩序重建也是必然。

社會關係上的反應之一就是同居和單身的女性越來越多。

《被劫持的私生活》之二----父權的衰落被排除在家庭核心關係之外

女性能頂半邊天,甚至更多……

“一父親為核心地位的傳統家庭模式,正處在不可挽回的崩潰之中。”父親正在被邊緣化,佔據家庭地位的是母子親情。女人選擇一個他喜歡的男人,而未必嫁給她。因為沒有依附關係和財產糾葛,就算關係劈裂,她也輸得起。

經濟獨立!經濟獨立!經濟獨立!重要的前提說三遍,這不是一部鼓吹女性離婚和女權的書。當然男人別有恃無恐,經濟獨立的女性,自然對另一半的要求更高。

另一方面,國家承擔起“公共丈夫”和“公共父親”的責任。

本書中提到,在冰島,2000年出生的孩子,2/3沒有法律上的父親。在美國90%以上的離婚案是女性提出的。1/3的媽媽不願意與孩子父親分享對孩子親情,選擇放棄撫養費。

除了她們自身有經濟能力外,還因為有些國家會幫她們撫養孩子。比如廉價而令人放心的公共托幼系統,比如,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業支持,不如,超長的帶薪休產假……

當然這不是說他們目前就沒父權制思想了,只是以父親為核心的傳統家庭正在崩潰之中。

當然了,高福利都是要花錢的,要做好“公共父親”,國家也要有錢!有錢!有錢!給孩子們發津貼,給單身家庭發放額外補助……有國家不願意做“公共父親“”,於是就會想方設法找到孩子的親生父親,並逼迫這個男人替政府多負擔些責任。另外,美國也不是離婚婦女的天堂,大家都別yy,本書只是說趨勢。

《被劫持的私生活》之二----父權的衰落被排除在家庭核心關係之外

未來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樣呢?

也許就像法國電影《生活的奇蹟》講述的那樣,母親和孩子是家庭的核心,男人們可能因為喜歡孩子,也可能因為喜歡母親,圍繞著母子倆在外圍轉悠。也許像英國科學家說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沒有了婚姻這東西,每個男人女人都能單獨得到孩子,如果願意,也可以享受愛情的美好。

本書金句:

1.即使是在今天,婚姻的實質也只是在它解體的時候才變現的淋漓盡致,夫妻雙方辦理離婚手續時,才拿到桌面討論的事情看起來是兩件: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費。其實,不過只有一個字:錢!

2.性別歧視的話語和觀念還遠遠沒有退出公共話語的舞臺。

3.要想當一個好“父親”,首先得有錢。

4.父權制度系統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徵:首先,是一夫一妻制的男女關係模式;其次,是普遍的性禁忌---更主要表現在女人這一方。

5.丈夫被逐出家庭核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母子親情。母親是質子,孩子是種子,兩人緊密的行程原子核,佔據家庭的中心。而父親,卻成為無人理睬的電子,分量不足原子核的1%,在城牆外無精打采的打著轉轉。

6.女人之間的分歧,甚至比她們與男人們之間的分歧還要大。(這是說女權)

7.哪個女人對“某個浪漫的男人”動了真情而不是逢場作戲的花,她一定免不了恥辱和悲慘的下場。

8.所謂愛情,如果有這東西的話,一定是建立在那女平等的基礎之上。

9.正因這種非理性,使得某個行為在這裡是道德的,在哪裡卻是不道德的,在這個時期是道德的、在那個時期是不道德的,就成了常態。

10.語言出現後,道德成了害人的東西。


另外作者有話說:這是一篇讀書筆記,僅做分享和思辨之用 ,你可以有不同於作者的觀點,但是不要槓,因為作者看不到,我也不會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