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甜蜜城市


提到臺南,就會想起這座城市濃厚的文化底蘊,以及飲食上偏甜的口味。這可以追溯到日據時期盛產蔗糖的繁華時光,人們於料理中率性添加大量的糖,象徵著臺南的海派,即——“臺南式的好”。


並不位於臺灣最南的臺南,歷史悠久,卻名聲低調。懂得建築學的人知道,這座城市裡深埋著的建築寶藏與其所擁有的獨特氛圍,恰恰可以用“臺南式的好”來形容。從過去到當下,臺南的建築跨越時代後留下的豐富肌理,值得慢慢品味。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 項目分佈地圖 編者繪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1館前身為1931年落成的臺南警察署,由臺南州土木課營繕系設計監督、臺南州技師梅澤捨次郎設計,為折衷主義裝飾風格建築。身為歷史悠久的市定古蹟,建築圍繞著老榕樹生長,往窗外看時:向內看可以看見百年老榕樹,向外看可以看見前身為臺南州廳的臺灣文學館和孔廟。古色古香的1館經過古蹟修復後,洗去原本牆上的紅漆,露出十三溝面磚的原色,在雨中的樹影下更顯優雅。


1館一、二樓為展覽空間,三樓為儲藏室及畫作修復室。改造工程沒有大幅更改原有的建築結構,只是簡單在木構造上加入燈條軌道,並請專業的木工師傅協助修補及材料置換。1館後部的增建讓新舊建築有了一個特別的中介空間,除了挑高的空間感,新建築的石作牆面、舊建築的修補痕跡,也在臺南的日光下相互對話。考慮到美觀及方便清掃屋頂等因素,建築師將百葉架設在室內的天花板下,晴天時光影十分綺麗。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studiomillspace


2館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建築師坂茂,與臺灣建築師石昭永共同打造。建築主體以臺南著名的鳳凰花轉化為既純粹又強烈的五角造型,運用小建築量體的垂直堆棧,使展示空間多樣化;民眾可以透過2館的窗,俯瞰臺南城市景觀。2館整棟建築物從平面圖中看起來亂中有序,具備多個出入口,但建築結構複雜,各轉換層的物理運算費工耗時,卻也讓內部的空間呈現更活潑,視野更寬闊。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 林百貨舊照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 林百貨現狀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於1932年的林百貨,是臺南首個有電梯且當時最高的建築,有著開啟臺灣進入現代文明摩登時代的象徵意義。2014年完成建築修復後重新開業,室內空間由臺南設計師劉國滄操刀,在設計上凸顯了至今仍保留完好的水磨石地磚、老式電梯指針式電梯牌等建築元素,又充分結合了在地文化。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開創了臺南文創旅住先例的佳佳西市場旅店,緊鄰臺南年代久遠的西市場,融合了藝術、設計與人文,絕無重複的27個房間在設計上都有一個和臺南歷史文化相關的主題。很可惜的是由於經營上的問題,佳佳西市場旅店已於2018年正式結束營業,但從外部依然能看到由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設計的“樹梯”與外部景觀空間。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繼私宅“毛屋”之後,建築師毛森江在漁光島又相繼建造完成招待賓客用餐的“毛院子”與民宿“金毛屋”,甚至連旁邊的公廁都一起更新整頓,讓漁光島搖身變成遊臺南必訪的私房秘境。


金毛屋延續了毛森江一貫喜愛使用的清水混凝土結構,三層高的內部空間被佈置得精巧有趣,大面書牆與樓梯共構,將公共空間對角線切割,成為整棟建築不可或缺的垂直動線,也是增添人文氣息的主視覺,而這道樓梯雖然讓人在2樓止步,但進入客房才發現別有洞天,沿著房內的旋轉梯還可再走上3樓、甚至爬上閣樓,如迷宮般讓人感受到探索空間的重重驚喜。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被喻為“時間的建築”的安平樹屋,是一處因意外而形成的自然生態與產業人文融合的歷史遺蹟、地景。此處原為19世紀中後葉英商德記洋行的倉庫,後成為囤鹽倉庫,經時空變遷、產業轉型後遭廢棄,生命力旺盛的若干老榕樹生根發芽、盤根錯節,以牆為幹,以葉為瓦,最終樹與屋渾然天成、融合共生。建築師劉國滄巧妙將其設計為一個開放的地景藝術,以最小的人為設計通過鋼構空橋增加樹屋的穩固性和安全性,並創造出流暢的空中木棧道觀景動線。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基地位於三百多年前曾經汪洋一片的臺江內海,在近代都市化運動中被規劃為公園。


基地南北長東西短,夕陽西下的剪影變得相當重要,換言之,天際線將是體驗臺江文化中心的一個重要元素。因此屋頂以折板的方式呈現,作為臺江內海形式的意象轉化。順應既存的三棵老樹,六層樓高的劇場,配置在大榕樹的後方,側牆成為老樹的背景。社區大學的教室圍繞著老樹,有如與樹共舞的意象,暗示著跟老樹共同成長的學習。半地下化的開放廣場,讓位於地下一層的圖書館感覺如在地面層一樣。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渡海”“鯤身”“雲牆”和“融合”是臺灣歷史博物館想要嘗試表現的,設計者認為,這些元素代表了先民從中國大陸移居臺灣的艱辛過程。這些元素並未以具象的方式來呈現,而是以地景敘事的方式,藉著逐步開展,讓空間來訴說先民的歷史經驗。此設計亦以獨特方式探索了材料、構造和空間的關係。由於地處易淹水地區,主要建築以三叉柱抬高,適當的穿透處理加上連續了滯洪池等地景元素,一樓空間自由舒暢毫無遲滯之感。二樓主要展廳以混凝土預製件創造大跨距無柱空間,技術甚為可觀,混凝土灌注時使表層變化,讓原住民石板屋和漢人紅磚屋文化能相互映照。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這座帶有德國傳統教堂及城堡神秘氣氛的建築,1957年動工興建,三年後落成啟用,隸屬聖方濟會。教堂的設計者——德國建築師哥特弗萊德·波姆是1986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這是他的第二件海外作品。

雖然因教會經費短缺,波姆從不曾踏足此地,但寄來了詳盡的草圖。四個現代主義風格的尖錐塔,就此成為島國鄉間一景。


從外觀來看,聖十字架堂造型獨特,四座鋁皮包覆的銀色陡峭角錐尖頂直入天空,與附近傳統紅牆紅瓦、低矮樸素的街屋與三合院民宅,形成強烈的對比。教堂主結構為混凝土,內部處理不僅展現流動開放的空間效果,還融入不少中國式建築的元素,例如八角形祭壇、深紅色的細格子落地木門窗等,頗有中西混搭的風味。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故宮南院位於嘉義縣,從臺南市區驅車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博物館主體建築、景觀橋及周邊景觀工程均由臺灣著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


藉由代表中國書法中濃墨、飛白、渲染三種筆法,此博物館建築由三座流線型量體交織而成,在嘉南平原一片綠色的蔗田與稻田之中,顯現出墨黑色行雲流水般的流動造型。這三個各具特色的造型具有不同的功能:由於典藏品對自然光相當敏感,因此實量體(源自濃墨)主要為典藏與展示空間;玻璃與鋼柱所形塑的虛量體中,則設置有大廳、餐飲、圖書館、辦公室等空間;而第三筆劃的渲染穿越過前兩個交織的造型,將所有的空間聯繫起來。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建築地圖 | 臺南:甜蜜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