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的典型特徵是什麼?

20快樂17

自閉症是一種嚴重的身心發育障礙類疾病,起病於嬰幼兒期,存在著語言、行為、交往等多種能力障礙,但是自閉症不等同於弱智。目前國內、國際醫療水平,還沒有找到確切找到自閉症的病因,自閉症患者生理檢查結果基本正常,容貌與正常孩子也沒啥區別,但是有其典型特徵。

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自閉症兒童常專注於某種或者是幾種遊戲,不同於其他孩子,他會沉默於自己的世界裡,自娛自樂,獨自玩耍,可以說是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

孤獨離群,不與他人建立聯繫。自閉症患兒喜歡獨處,對家人似乎感覺陌生,沒有親情、沒有依賴;還有,自閉症患兒對周圍的人與事漠不關心,自己想怎樣做,就怎樣做。

言語障礙突出,不願與他人交流。大多數自閉症患兒語言發展障礙突然,沉默寡言,甚至基本沒有言語。有的雖然可以簡單、重複的發聲,但是詞不達意,無法完成正常的情景交流。還有些自閉症患兒說話聲音小或者是發音不清晰,只有身邊親近的家長才能理解他說話的含義。


睿爸育兒

自閉症患者的大腦發育異常其實在出生後很短的時間就出現了,但是因為他的典型症狀要到一歲半到兩歲左右才會變得比較明顯,所以家長往往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太遲了。因為自閉症的主要症狀是社交問題和語言問題,但是因為新生兒本身的發展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所以在發育遲緩的初期,家長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孩子即使不會說話,不會和人有眼神上的交流,家長也要很晚才能發現。

在兒童長到12個月到18個月的時候,自閉症的典型的症狀包括跟人沒有眼神的交流或者爸爸媽媽走進房間不會笑。

自閉症又叫做自閉譜系障礙。大部分的自閉症患者會存在普遍的一定程度的智力缺陷,但是有一小部分自閉譜系障礙患者智力是正常的,甚至有的方面會比常人更加得好,這些自閉症患者叫做艾斯伯格綜合症患者。比如在計算機行業,一些特別擅長編碼的程序員,就有可能是艾斯伯格綜合症患者。他們缺乏足夠的和人社交的技能和語言技能, 但是當他們和數字或者計算機打交道的時候,就不需要用到這些技能,對他們來說就像如魚得水。也有一些自閉症患者或者艾斯伯格綜合症患者,他們的對細節的觀察能力特別強,對於很多細節可以過目不忘或者把他們畫出來。

在自閉症孩子中,除了有語言和社交障礙之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症狀,就是他們的行為往往是固定的,他們每天喜歡重複程式化的行為,不喜歡日程上的變動,也喜歡做一些重複的動作。他們的興趣往往也非常的狹窄和專一,對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可以一直重複的幹下去。


酷炫腦科學

兒童孤獨症又叫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溝通交流障礙

部分自閉症孩子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障礙,具體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無語言。這類孩子可能存在著構音器官上的問題,因此不會講話,需要進行專業的構音訓練來教孩子說話。另一類是有語言,但是會鸚鵡學舌,重複別人的話。這類孩子所有的音都會發,但是無法理解自己所說的話,通常會說一些不符合場合的話語,無法與人正常交流。

2、社交障礙

社交障礙是自閉症孩子最核心的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合群,通常自己玩自己的,不與小朋友交流。他們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己玩自己的,自己關注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很難融入集體生活。自閉症孩子的社交障礙一直都是家長們非常頭疼的問題,目前世面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訓練自閉症孩子社交的方法,雖然有些做用,但是最終的發展也還要看孩子的接受程度。如果最終社交障礙實在難以改變,那麼就加強孩子的認知能力吧,用認知去彌補社交的缺陷。

3、狹窄的興趣及刻板行為

狹窄的興趣及刻板行為也是自閉症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徵。主要表現為:喜歡給物品排隊,讓他們按順序排好。如果被人打亂計劃就會非常生氣。喜歡重複的做一件事情,而且樂此不疲。例如有些自閉症孩子喜歡轉圈圈,喜歡看動影,喜歡聽奇怪的聲音或者喜歡聞奇怪的味道。這些特殊的表現重複出現,無法阻止。

4、部分患兒還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精神發育遲滯

在自閉症患者中,除了極少數的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以外,還有一大部分是中低功能的自閉症患者。中低功能的自閉症患者的預後是不如高功能的自閉症患者的,他們可能終身都需要做康復訓練,甚至還可能終身都需要家人的照顧和看管。

以上幾點就是自閉症孩子的典型特徵,一旦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做干預訓練來減輕自閉的程度。


娟說育兒

自閉症(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疾病中最嚴重的類型。

自閉症孩子的典型臨床症狀包括社交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重複刻板行為。展開來說:

1.一般來說,父母會在孩子三歲前發現其發育叫同齡孩子落後,比如體格或者語言等等。

2.普遍存在社交障礙,常見的表現比如呼喚無應答、跟爸媽沒有眼神交流,與同齡的小孩子相比也沒有應該有的夥伴關係、自發尋求樂趣和玩具,也不能分享樂趣和體會他人感情等等。

3.語言發育遲緩,這體現在口語發育延遲或者或缺,沒有足夠的能力表達,或者有能力表達但是不能與人交流,總是獨自重複一些不清晰的話語或者喃喃自語。

4.自己獨特的興趣,比如對很對同齡孩子喜歡的玩具、動畫片毫無興趣,只愛自己那些重複刻板的行為如轉圈、轉門、開開關等等。

5.身體疾病。自閉症兒童通常伴隨著智力低下、癲癇、抽動障礙等等,部分患兒還有發福哮喘或者腹瀉嘔吐等症狀。

6.年齡較大的自閉症兒童通常會出現情緒障礙,表現如抑鬱、強迫症、焦慮、恐懼和驚恐等等。

當然,有學者總結過自閉症譜系障礙可能存在的早期信號:

6月齡以上的嬰兒還沒有大笑或者快樂的表情;9個月喊他名字仍然沒有應答,也沒有聲音或者面部表情交流;1歲以上還沒有開始牙牙學語,也不會手勢交流;一歲半以上還不會說隻言片語;兩歲以上還不能說出兩個字以上的有意義短語,甚至語言發育停止。(這些並非自閉症獨有,但是很典型)

出現這些信號的時候,家長就應該開始重視並及早向專家諮詢,明確診斷後進行康復訓練以利於恢復。zj


小蘋果兒科醫生

自閉症是一種發生在學齡前兒童身上的神經精神疾病,在醫學上的專業術語是兒童孤獨譜系障礙,隸屬於廣泛性發育障礙類疾病。

孤獨症一般在學齡前起病,多在三歲前就表現出明顯的異常。父母會發現患兒對自己的愛撫和擁抱沒有回應,別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會哭鬧,父母摟抱孩子時會笑,但孤獨症症患兒身上沒有這種表現。患兒開口說話要比同齡人晚很多,而且說話的句子結構非常簡單,不會使用人稱代詞。平時會迴避和他人的目光接觸,即使父母與之對視,患兒也會刻意迴避,患兒無法感受到人際關係,所以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這讓患兒的養育者非常傷心。三歲以後會發現患兒不懂得交往,無法和他人建立關係,不能融入任何團體,常常獨自玩耍。而患兒的興趣點也非常的獨特,對別的孩子喜歡的玩具汽車、娃娃、積木等均不感興趣。而是鍾愛一些木塊、磚頭、啤酒瓶等非玩具物品。別的孩子會從玩積木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著玩玩具車,玩具模型等等,而患兒只會玩木塊,只對這一個感興趣。患兒的行為模式也如同興趣愛好一樣刻板。之前形成的行為方式不允許更改。如患兒對自己的生活物品的擺放位置不容許他人更改,如發現變動則會哭鬧不止。孤獨症兒童還常常伴有智力發育的遲滯和一定的認知功能障礙,患兒的理解力、計算力、判斷力、領悟力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

總而言之,孤獨症患兒的典型症狀主要是社交功能缺陷,言語能力落後,興趣範圍狹窄,行為方式刻板,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智力發育遲滯。


鵜鶘心理陳小康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知道正常孩子的神經心理發展進程,才能發現自己孩子的異常之處,否則要麼無視孩子的問題,要麼對孩子產生的正常問題產生神經質的擔憂。一般從以下2個方面觀察孩子是否正常。

1、與人交往及生活自理能力。正常嬰兒出生不久就具有與人交往的能力,喜歡注視人臉。2-3月齡的嬰兒以笑、停止哭、身手及眼神表示認識媽媽。3-4月齡,對熟悉的人主動笑或大笑。5-6月齡嬰兒開始追移物體,開始認生。9-10月齡嬰兒喜歡照鏡子、躲貓貓、拍手遊戲,對養育者有依戀。12-18個月齡開始用手指或說出想要的東西,模仿大人做家務,執行簡單指令。2歲孩子喜歡接近小朋友,做簡單的交往遊戲。當然,每個孩子發育有獨特性,家長不用過度恐懼。

自閉症兒童常常對人缺乏興趣,很少與人進行目光接觸,迴避眼神對視,他們很少看母親的臉或注視時間短。他們缺少情感回應,沒有明顯的高興和不舒服表情,抱起或逗弄時候不會微笑,極少用笑容應答別人的笑容,很少主動要求母親抱,即使母親抱起也不會調整身體以服帖大人,全身發軟或發硬,甚至決絕擁抱。6個月後仍然不能認生,很少出現大笑或熱情、愉快的表情。有些孩子過分安靜,躺在小床上很少哭鬧,尿布溼了、餓了也很少哭鬧。別人用玩具逗他的時候,他也無反應,親人喊他也像沒有聽見一樣,以至於被認為聽力有問題。

2、語言發育。8-9個月開始聽懂成人的一些話並作出反應,1歲開始有意識的喊“爸爸、媽媽”,1-2歲出現短語、句子,3歲可以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物品名稱。很多自閉症兒童就診的原因就是到3歲左右還不會說話,家長之前一直認為是說話晚,大一點就會說了。

自閉症孩子在3-4個月還很少主動尋找媽媽的聲音,不會主動發出咿呀聲,很多不會發出疊音,或模仿發音。當孩子想要某個東西不會用手指或表述,只會哭,或把媽媽帶到物品旁邊。1歲後還不能理解簡單的指令,“給我”。自閉症兒童的聲音與正常兒童也不一樣,說話時聲音單調、呆板,聲音太高或太低,不會抑揚頓挫。有些孩子在10-24個月可能會出現發育的倒退,原來會喊媽媽,逐漸變得不開口說話。


慧媽媽家庭教育

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社會交往障礙

該症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的缺陷。在嬰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在幼兒期,患兒仍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學齡期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雖然部分患兒願意與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他們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成年後,患兒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係和結婚。

交流障礙

1.非言語交流障礙該症患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患兒可能會拉著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顯得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自閉症

2.言語交流障礙該症患兒言語交流方面存在明顯障礙,包括:①語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損;②言語發育遲緩或不發育,也有部分患兒2-3歲前曾有表達性言語,但以後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患兒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複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④言語運用能力受損:部分患兒雖然會背兒歌、背廣告詞,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且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複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於同一話題。

興趣狹窄

該症患兒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遊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有些患兒還對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體產生依戀行為。患兒行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長時間內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並常會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複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其他症狀

約3/4該症患兒存在精神發育遲滯。約1/3-1/4患兒合併癲癇。部分患兒在智力低下的同時可出現“孤獨症才能”,如在音樂、計算、推算日期、機械記憶和背誦等方面呈現超常表現,被稱為“白痴學者”。

4 診斷與鑑別診斷

診斷

應綜合病史、軀體和神經系統檢查、精神檢查、輔助檢查的結果予以診斷。

診斷要點包括:① 起病於36個月以內;② 以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及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為主要表現;③ 除外Rett綜合徵、Heller綜合徵、Asperger綜合徵、言語和語言發育障礙等其它疾病。如患兒起病於36個月之後或不具備所有核心症狀,則診斷為不典型孤獨症。

現將DSM-Ⅳ孤獨症的診斷標準介紹如下:

孤獨症的診斷標準包括A、B、C三條。

A、在下列(1)、(2)、(3)三項中(共12小項),至少要符合6小項,其中包括(1)小項中的2項,(2)、(3)項中的至少1小項。

(1) 社會交往有質的損害,表現如下:a. 非語言性交流行為的應用存在顯著損害,例如:眼對眼的對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等。b. 不能與同齡人交往。c. 不能自發地與別人分享歡樂、興趣、成就等(例如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不能帶給或指給別人看)。d. 在社交與情緒上不能與人發生相互作用。

(2) 交流能力有質的損害,表現如下:a. 言語發育完全發育或延遲,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勢或模仿動作)代償的嘗試。b. 有一定說話能力者,在提出話題和維持談話的能力方面也有明顯損害。c. 使用刻板的或重複的語言或特殊的、自由自己聽得懂的語言。d. 缺少與其年齡相應的自發的假扮遊戲或模仿日常生活的遊戲。

(3) 行為、興趣或活動方面的侷限的、重複的或刻板的格式,表現如下:a. 有一種或幾種固定的、重複的、侷限的興趣,其程度和內容均屬異常,且不易改變。b. 固執地遵循某種特殊的、沒有意義的常規或儀式。c. 刻板重複的作態行為,如手指撲動或扭轉、複雜的全身動作等。d. 長期持續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B、3歲以前,在下列三方面中,至少有一方面已有發育延遲或功能異常:

(1)社交相互關係。

(2)用於社交的言語。

(3)象徵性或想象性的遊戲。

C、以上症狀不能用Rett障礙或兒童期瓦解性障礙(嬰兒痴呆)來解釋。


健康守門人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疾病,發病於36個月之前,關於自閉症孩子的典型特徵,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即語言障礙、行為刻板、交際障礙以及智能障礙等四大方面。

語言障礙:這是自閉症孩子最常見的一個表現,據調查結果統計顯示:有大約75%左右的自閉症患者有著語言方面的缺陷,有的自閉症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有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逐漸消失。

行為障礙:主要是表現在孩子的刻板行為,很多孩子長時間的沉浸在某一樣玩具或者活動之中,堅持吃同一種事物,走同一條路等,如果自己的愛好被破壞,就會變得情緒激動。

交際障礙:對物的興趣遠遠大於和人溝通交樓的興趣,充耳不聞,對家人以及朋友缺少依戀,對家人的到來或者離開也沒有特殊的反應

智能障礙:據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50%以上的自閉症患者有中度智力障礙(智商50以下。)有大約25%的孩子有輕度智力障礙(智商50-69)。


你好children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其主要特點一般是表現在社會交往和溝通交流上的障礙,也存在著興趣低和主動性差的一些行為表現。還是來看一些H小朋友的例子來了解一下吧。

H小朋友今年五歲了,在這裡,我們整理了她從二歲到五歲這段時間和其他小朋友相比很奇怪的一些表現。

她二歲的時候,開始會比較清晰地叫人了,“爸爸”、“媽媽”、“抱抱”等等。但相比於其他同齡的小寶寶,她並沒有表現出比較多的咿呀學語的過程。

H三歲的時候進入幼兒園學習,剛到幼兒園的時候也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哭鬧,好像並不是很依賴父母,到了晚上家長來接她的時候,她也沒有特別高興,張開小手跑向爸爸媽媽,而是淡淡地擺弄自己的玩具,之後和父母回家。但老師發現和她說起話來很困難,因為她幾乎分不清“你、我、他”的區別,問她什麼,她通常只是重複你的話,而不會回答,在重複的時候,甚至連語調都很像。比如下面H和另外一位小朋友K的對話:

K:你今年幾歲呀?

H:你今年幾歲?

K:我叫小K,你叫什麼呀?

H:小K,你叫什麼呀?

H的老師和小夥伴們對她這樣往往很無奈。

這樣的情況到了三歲半的時候也沒有好轉,後來老師發現她不僅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想要什麼,也不會用其他的動作語言,這讓照顧她的幼兒園老師們更加頭疼。比如中午吃飯的時候,她從不主動去拿食物,老師問她餓不餓或者想吃什麼的時候,她沒有回答也沒有表示,甚至連點頭、搖頭、微笑一下這樣的反應都沒有。老師和小朋友們只知道,如果小H餓了,她會直接去拿放在屋子裡的可以吃的東西,才不會管其他人在做什麼,或者這個東西是不是涼了而不能吃,反正她想要的,就要馬上拿到,不然的話她就會坐在地下大哭。哄她睡覺和陪她玩耍都是項很艱鉅的任務,因為她睡覺很輕,也睡不久,醒了後就開始哭鬧,容易吵醒其他的小朋友,而且玩玩具的時候也通常是自己一個人,不喜歡別人一起加入遊戲,而且從來都是把玩具到處亂丟,搞得一塌糊塗。

到了四歲多的時候,她更加不愛說話,對別人的回應也更少。甚至大家叫她的名字,她也不理,就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她好像對於周圍事物的興趣也越來越少,家長和老師都覺得她好像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東西,也沒有對什麼事情表現出明顯的興趣。好像只有一樣能吸引她的注意——吃,在聽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的名字的時候,她通常會馬上做出反應。但平時,她還是不會用語言來明確地表達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她和家人相處的情況比在幼兒園好不了多少。她在家時也不太和父母說話或者遊戲,這和別的小朋友天天喜歡纏著父母,爸媽離開一會兒都會哭鬧的情況不同。她平時的脾氣也不小,稍有不順心意,她就開始掉眼淚,甚至用小手打她的爸爸媽媽。她還特別適應不了一些變化,只喜歡和習慣固定不變的環境,比如有一次家裡添了新傢俱,父母重新佈置了客廳,她回家以後發現和原來不一樣了,很長時間都不到客廳來玩,只躲在臥室裡面,還讓父母把客廳還原成原來的樣子。

H的這個樣子,讓她的父母和親人都很為她擔心,也懷疑過她是不是智力有問題,還專門檢查過,醫生並沒有發現她在身體和大腦發育上有什麼不妥。家長也發現她在一些方面還是挺聰明的,比如她可以記住很多交通標識的含義,還能很流利地背誦出一些小故事,只是,她好像對於故事的意思理解得並不多。

小H應該和我們平時所接觸的四五歲的小孩子有很多不同。從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閉症患者所具有的一般特點。最突出的,就是他們在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上的發展要遠遠弱於這個年齡孩子的平均水平,和他們的年齡不相匹配。比如,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很注重和其他小朋友一些互惠互利的活動,你給我一塊糖,我讓你玩一會兒我的小玩具,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發展一些友誼。但小H就完全沒有,她只喜歡一個人玩,在幼兒園和小區裡也沒有什麼朋友。再比如小孩子都很喜歡纏著大人,以表示親暱,但H小朋友似乎只有想借助大人達到某種目的的時候,才會和家長親近,就像她想要吃放在冰箱裡的巧克力而自己拿不到,她就會牽著父母的手,到冰箱旁邊,希望他們拿給她吃。總之,她這個時候是把大人當成一種工具了。

自閉症患者的言語交流能力很有限,重複別人的話是很明顯的症狀之一。想要從他們說的話裡找到有效的信息簡直太困難了。有研究者甚至斷言幾乎一半以上的自閉症患者從來沒有進行過有效的言語交流。當然,也有的自閉症患者在言語交流的能力上是不存在問題的,也就是他們是完全可以聽懂你的問題並口齒清晰的給出相應的答案的,但問題是,他們根本不願意與你進行這種交談。

自閉症兒童的興趣往往表現得很矛盾。比如,他們對一般的小朋友喜歡的玩具並沒有什麼興趣,無論是男孩子的汽車手槍還是女孩子的洋娃娃。但他們確實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且對於這些東西的喜歡非常固執。例如,他們可能會對有自己氣味的小被子特別依賴,睡覺的時候抱著不撒手,只有這樣才能睡著;他們也可能對家裡的地板特別的喜愛,常常喜歡趴在地上摸著地板。總之,他們喜歡和依賴的,似乎更多的是沒有生命的東西,也是大多數人覺得很奇怪的一些喜好。

只有一部分自閉症兒童在智力水平上表現出偏低的情況,還有一半以上的自閉症兒童在整體智能上是完全正常的。而且,很多自閉症兒童在才藝的某一個方面往往表現出驚人的天賦,像H小朋友,她的記憶力非常好,可以輕鬆地背誦很多同齡孩子背不下來的課文和故事。還有的自閉症小朋友在音樂上有非凡的造詣,或者在計算能力上有超乎常人的表現。這些,只要家長能發現並且適當培養,自閉症兒童在這些方面的未來發展真的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的。如果感興趣,你也可以上網搜搜自閉症小天才的故事。總體上來說,自閉症患者可能只是智能發展上的不平衡,一扇門、一扇窗的道理還是適用的。

很多研究者發現,他們對於自我意識的模糊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我們剛才提到的H小朋友,她不能很明確地區分你、我、他的區別和用法。很多患有自閉症的小朋友和H一樣,不懂得說“我”而習慣性地說“他”,如果你問他們:“你想吃點什麼東西?”他們很可能回答你:“他想吃肉。”這裡,自閉症小朋友回答的“他”,實際上就是他們自己。這種在人稱代詞上的混亂可能是他們特有的語言模式,也可能是反映出他們的世界中無法區分自己與他人。總之,這是自閉症患者特有的異常反應,也有可能反映出一定的自閉症產生的原因。原諒我們在研究上的不足,現在對於自閉症的探索還在繼續進行中,因此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因”和“果”並不清晰的現象。我們還在努力去發現事實的真相,雖然我們知道,對於心理學上的研究來說,往往真相併不是隻有一個。


親戚買房學委

自閉症孩子的典型特徵如下:

1注意力專注力不夠集中

自閉症的孩子普遍來說,他對物的興趣度比人還要大。另外,他們的視線也比較分散,看到的物體比較多,很容易精神集中,注意力分散到很多東西上面去。還有對視覺上面的尋求比較大。大部分的孩子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上面,很多人都會這樣。



2語言存在一些障礙

自閉症兒童來說,他們的語言比較少,很多的孩子是隻會說比較簡單的幾個字的語言。我們都是從一個字,詞語,詞組,在連成一句話交給他們。另外,他們的主動性的語言比較少,即使想要一些東西都是通過情緒哭,鬧來表達自己想要一些東西。很多的時候,比較少語言甚至沒語言。


3社交存在著障礙

自閉症兒童他們因為主動性很低,而且他們比較喜歡就沉浸在自己興趣的物品上面,而不會管其他人,甚至於當別人想要跟他一起玩的時候,他不會融入到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是典型自己玩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