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远和近》诗歌赏析

《远和近》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歌仅两节六行24个字,看似描述着爱情中忽远忽近飘渺的距离,我却读到了另一份迷离的感伤,清澈的追求,染上了幻梦色彩的纯真。表达恋情,实际蕴意单纯又复杂。


顾城《远和近》诗歌赏析

诗人顾城 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


意象解读:你、我、云


此诗有三个意象,你、我、云。


1.你与我

很明显,你,是我视线中的个体,我专注于你,我的内心活动以你为中心,你展示的,是你的自由自在的世界,如此天然,如此飘忽,而“我”关注你的一举一动,你存在于我的内心感受,我对你的世界是在乎的,我的世界是由你构成的。这里可以读出诗人对“你”的依恋与向往。


2.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而我在看你,你所看的云,恍若隔离尘嚣,

象征着一种超脱纯然无忧无虑的志趣,而除却“云”,你看“我”,这能体现“你”与“我”之间虚玄、躲闪、又密切的关系。你在云中,我的心灵渴望接近你,因为云这个意象,使你与我的距离闪烁又模糊。但这并不难体会到云中的诗人,与“你”,似远似近的余韵。


物理距离与心灵距离


客观角度来说,此诗造成两种距离悖反

你与云应是天涯之隔,我与你不过咫尺,我却觉得你看云时近,看我时远,这种逆差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与艺术效果,整个意象的场景设计似乎辽阔无际,透明的色感让下节的诗境妙不可言。我与你近,近在物理距离,我与你远,远在心灵距离,我远远地注视着你,你神秘莫测,捉摸不透,我与你之间,像有一道无形的鸿沟。(“一会儿”“一会儿”呈现'越来越"的态势)。

这首诗中,我们不妨把我假想为“肉”,把你假想为“灵”,世俗中我颠沛让纯净的“灵”愈渐远去,然而我的本心并不甘于堕俗,因此我凝望着你,注视着你,你一会看我,像是某种期待,像是某种关怀,你一会看云,那是你最终的羁绊,或是说一种美好的向往。

“我”象征真切的现实生活,“你”代表着我内心深处,精神世界中的幻想——追求。你离我远,离云近,我却失望而无奈了,这种无奈是矛盾的,正如现实生活与梦幻是矛盾的,诗人在矛盾中一会儿快乐无比,一会儿痛苦不堪,诗人对现实心存不满,认为美好的都在远处,但却无法逃离内心的纯净灵园。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天涯咫尺的冲突,时时存在,未受任何世俗污染,自由,高尚似乎无一例外是所有诗人的理想境界。生命的愿望是永恒存在的,对立也是亘古不变的。

意象美,错觉美,直觉美


此诗,从美学原理看,体现了三种美:


1.远和近的意境——美在意象


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你有时看我,有时看云,简白的几个字,便达成了一种意境,一个故事,给人以旷远的想象。顾城予人生与此诗此境之中,耐人寻味,渊深宁静


2.远和近——距离与空间的错觉美

“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

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诗人顾城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


3.直觉美:天人合一


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美感是“天人合一”。

美感不是通过思维去把握外物或实体的本质与规律,以求得理性的“真”,而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的经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显现(照亮) 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存在的“真”。

顾城短短几句的诗便以极精微的力度把握了这瞬的“真”,顾城被称为唯灵主义诗人,唯灵,意味着善于与敏感的知觉感受相融,将稍纵即逝的直觉以绝妙的诗歌天赋定格为几行无可挑剔的文字。你有时看我,有时看云,我觉得,这个“我觉得”其实就是作者与万物融合相通产生的直觉与心灵体验

,从而达到那一刻的真实,当然也与其人生的本然紧密相连,这便是美,妙手偶得之。

这委实是一首意蕴朦胧的诗,但从爱情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内心情操,以及他的终生追求与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