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文圖 若愚


王國光(1512~1594)字汝觀,號疎庵,明澤州陽城(山西陽城縣)人。明萬曆初期的政治家和財政家,歷世宗、穆宗、神宗三帝,從事政治活動達四十餘年對明王朝的“萬曆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撰寫的《萬曆會計錄》是大學士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改革稅賦制度的理論依據,後成為明清兩代田賦的準則。因官居吏部尚書,故有“天官”之稱,王國光故居被後人稱為“天官王府”。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王國光於嘉靖甲辰(1544)中進士。先後任吳江和儀封(古縣名,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二縣知縣。後依次升為兵部、戶部右侍郞總督倉場。後因病辭歸。隆慶四年(1570)起為戶部右侍郞,調任南京刑部尚書。未止任,又改為戶部右侍郞再督倉場。萬曆元年(1573)任戶部尚書,在職3年辭歸。萬曆五年(1577)起任吏部尚書。以考績加太子太保,升光祿大夫,任職6年。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他任戶吏二部尚書正在內閣大學士張居正主持朝政的十年之間。張去世後,他被反對派彈劾而落職,後來皇帝念其功績,令恢復原官致仕(退休)。國光善詩工書,遊覽所至,即題詩揮毫,遺蹟甚多。他的詩和字給人以瀟灑飄逸、卓然不群之感。著有《王疏庵率意稿》,今存。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王國光在任職期間,由於宮中爭鬥激烈,他曾多次遭到彈劾,被迫返鄉南陽。回家後,首先在村民的幫助下修建了家廟也就是現在的玉皇廟。廟中北大殿房脊上的五鳳樓就是他從京城專程運回來的。因為朝中有人一直想致他於死地,也暗中派人跟蹤他回到南陽。到處傳播一些王國光在朝中犯錯惹大臣等不好的傳言,家庭裡的一些人也隱隱約約聽說了一些關於他在朝中犯了大罪以致被罷官回家的事。一些膽小怕事的族人怕株連九族,於是到處傳播惡言,最終把王國光一家趕出了家門,趕出了南陽村。王國光一家迫於無奈,躲進了南陽村附近南溝的一個山洞裡,也就是現在的陽城界內上河村的王國光洞。待事情平穩後,他帶著全家遷到了陽城縣潤城鎮的上莊村定居。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王國光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但仕途卻充滿了戲劇性。他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進士後,被授為吳江知縣,以後又調任儀封,提升為兵部主事,又改吏部,擔任文選郎中。屢千戶部右侍郎。隆慶四年(1570),任刑部左侍郎,拜為南京刑部尚書,未及上任又改任戶部。萬曆三年(1575)王國光在京官考核中被南京給事、御史所彈劾,上書堅決辭職,到第二年方可。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萬曆五年(1577)冬,吏部尚書張瀚被罷免,王國光被起用代替其職。此後數年,王國光屢遭彈劾,罪名為選材任人唯親和鬻官黷貨,損公肥私等數條罪狀,皇上發怒銷其職,但之後不久,又恢復官職。他從嘉靖二十三年中進士起開時入仕,從兵部到戶部,從刑部到吏部,幾乎各個重要的部門都有過他的足跡,隨讓中途有過中斷,幾起幾落,但由於他的突出貢獻,仍然不能抹殺他的政績。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他最突出的貢獻在於任職戶部時,對全國糧食的宏觀控制。他在負責糧食的倉儲與出納時,社會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同時邊疆戰事不斷,內地也時有農民起義爆發,因此管好糧倉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他在糧食的發展遠遠跟不上社會繁榮發展、人口增長速度的情況下,王國光對糧食精打細算、全面控制。他推行“天下撫按官”的辦法,對各個糧食渠道統籌安排,將糧食出入大權牢牢地掌握在國家手中,為緩解糧食緊張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他最有政績的為政時間是在萬曆初年。當時神宗剛剛即位,改革呼聲最高。王國光也對一系列不合時宜的舊制度、舊秩序進行改革。其時薄牒等公文十分繁雜、冗濫,從州縣到部,無論是各部門,還是具體的承辦人,都有難言之苦。王便大刀闊斧地進行裁撤合併,去掉了近半數的繁文,使得事情方便易行;戶部十三司因公署狹小,官員們便部坐班,導致弊病越來越重,王便雷厲風行,一改前弊,令所有官員均入署辦公,各司其職,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邊關軍餉告匱,而支出及收項無案可查,王令當地的邊臣核實各項收支,並且籌劃出長遠計策上報,使消耗、浪費銳減;他還設“坐糧廳”,專門負責軍糧的督辦,大大方便了諸軍,又將散隸諸司的全國錢穀歸併,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他的這些辦法,立竿見影,反映了他敏捷的經濟頭腦。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他離開了這個他愛過也恨過的人世,留下了證明他雄才大略的《萬曆會計錄》和《王疏庵率意稿》。

天官府位於莊河南岸,也叫冢宰第,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對明王朝“萬曆中興”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國光於萬曆初年建造的人文府邸,明代的中央集權制度是以內閣和六部互相牽制的一種體制,六部又以吏部為首,在我國古代,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都有各自的別稱,他們分別對應的別稱就是天、地、春、夏、秋、冬,吏部尚書被稱做天官,戶部尚書被稱作地官,禮部尚書被稱作春官,依次類推,所以我們當地老百姓又把王國光的府第稱作天官府。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天官府原來為東西兩處院落,為棋盤四院式院落格局,東院及西部石牌坊於清末塌毀。現僅存西院,在西院背後原來有高大巍峨四柱三門的石牌坊。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明萬曆“財政家”王國光故居,明清兩代田賦準則均由他制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