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你喜歡的但略小眾的電影?

是南小北


很久之前看過一部名為《小鞋子》的伊朗電影,波斯語是天堂的孩子,有人也曾對電影如此命名,由於和一部法國電影同名,所以大多數人叫這部電影《小鞋子》。

這部電影樸素又感人,非常樸實的拍攝技巧、沒有大場面或極其創意的場景,但卻有清風自來的感覺,表達的方式很舒服。

起初我覺得伊朗是個很奇怪的地方,那裡戰爭不斷,宗教問題諸多,但是這部《小鞋子》給我帶來了很多關於人性的治癒。

給我最大感受是那兩個小孩的眼睛,是如此的清澈,似乎眼睛裡有滿天星辰。小小的孩子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似乎一切都是那麼難過,在這種情況下,卻一直保持著善良,怎能不打動人心呢?

電影對貧困的描寫,可以說極其細緻,由於家裡沒錢,一雙鞋子補了很多次,買土豆也只能買小的,鞋子丟了,沒有多餘的錢買,這一切都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發覺這部電影很感人,但感人的又極其舒服,電影沒有刻意去煽情,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客觀的拍攝視角。我想這是對觀眾最好的尊重,在給人治癒的同時也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在電影中,奔跑的鏡頭一直重複,但又沒有給人一種錯亂的感覺,但又通過奔跑的參照物對比,也會給人一種真實感,就像故事發生那樣,又難以想象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在電影中,所有的事都不是順利的,也不是令人心安的。可電影就是那樣,在這麼多意外,在這麼多困難中,無論是哥哥妹妹,還是父親都一直保持著心裡的善良。

有一個鏡頭我很喜歡,就是父親自行車被撞倒後,被卡車拉回去,先是一個近景,又是一個遠景。把兩父子與城市的繁華格格不入,表現的異常淒涼,這個鏡頭表達的是階層。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妹妹在考試時的情節,已經下課了,她一邊答著題一邊偷偷望著老師手腕上的手錶,這時的鏡頭沒有給出老師的全身,而只有那種讓人略感不安和焦躁的在手腕上移回,讓我剎那間觸到了妹妹同樣焦急的心情:哥哥在等著她回去送鞋子呢,現在還有時間嗎?

另一個出彩的鏡頭同樣是描述妹妹微妙的感情。站在隊伍中間,低頭掃視著周圍人的鞋子。導演不厭其煩的用慢慢移動的特寫鏡頭向我們展示了周圍或玲瓏或華貴的鞋子,最後鏡頭又回到了自己的腳下,那雙又大又舊的破球鞋,幾乎不用再看妹妹的表情,我已經可以感受到她內心的無奈與失落了。

因為片名波斯語是“天堂的孩子”,起初很疑惑, 直到看完影片,我才領悟了天堂的含義,雖然出身貧苦,但兄妹們卻依然爽朗、開懷的大笑,這是低微的物質生活不能奪走的,也是最珍貴的。他們在刷鞋時不忘吹起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泡,哥哥在難得的閒暇時忘情地陪著僱主的小孩玩耍,在爸爸的澆灌下分外紅豔的花朵,把驕陽烈日也變的柔和而溫馨。真正生活在天堂的孩子們,也不過如此吧。

影片最後鏡頭再次變成了特寫,而這次是柔和的、暈藍的池水裡的一雙小腳,柔和的音樂中一抹亮色突然映入眼簾,一群金黃的金魚游到了周圍,在徘徊,在嬉戲,在靈動的搖擺著精緻的身軀,俯視的鏡頭髮現只有小男孩旁邊的水才是金光閃閃,我想導演用這此來描寫情感,算是剋制中的放肆啦!

其實,生活的美好本不抽象,就像那憂鬱的藍色中突然躍入的一抹亮色,讓人驚喜,讓人久久不能平靜,讓人浮想聯翩......


蘇小狸看電影


都知道歐美版的《忠犬八公》,在這裡我想推薦一下日本的《忠犬八公物語》。

本片的主人公上野旋在千鶴子出嫁後,上野旋即把全部的心血與愛都投注在幼犬身上,並取名為阿八。每日上下班,阿八必在澀谷車站等候,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令路人歎為觀止,成為地方一道風景。直到一天,上野教授腦溢血發作在授課時倒下。教授死後,阿八被橋本收養,卻數次逃走,流浪於野外。最後,依然每天下午去車站等待教授回來的阿八在大雪中結束了它的一生。

《忠犬八公物語》拍攝於1987年,與美版《忠犬八公》不同的是它更為的悲傷,沒有美版《忠犬八公》的幽默中帶有傷感,反而是從狗狗的遭遇裡看盡世間的冷暖刻薄。

喜歡狗狗的朋友慎入。



動漫小C


最近在豆瓣瘋狂扒小眾電影,還真被自己發現了幾個。其中比較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有一部電影是劇組本來想請章子怡出演,但由於章子怡時間太緊,聯繫無果的情況下請了張靜初出演,這也成了張靜初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話不多說,先安利一波自己上週末才看完的一部吧:顧長衛的《孔雀》,豆瓣8.0分。

影片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生在北方小城市安陽的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的故事。

影片採用平行敘述方式,講述了這一家中的哥哥衛國、姐姐衛紅、弟弟衛強的青春和一生。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是顧長衛從攝影轉型導演的處女作,文藝女神張靜初也正是憑藉在這部電影中對追求自由和勇敢的姐姐衛紅的出色詮釋而一舉成名。

影片上映後,獲獎的履歷也很精彩。

關於這部影片的爭議還是比較大的,有人說顧長衛空有展現那個年代的人們所普遍共有的空虛和焦灼的心,卻在敘事和佈景中過於刻意乃至漏洞百出,但不可忽視的是,攝影出身的顧長衛對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獨特表達,或許正是來自於他對影片和敘事的表現方式。

姐姐自制的藍色降落傘、哥哥追求愛情的向日葵、弟弟藏起來的裸體畫,都充斥著我們青春記憶裡的鮮豔色彩,也讓我們對那個年代有了一定的具象感。

有觀眾在看完電影后表示,影片中的情節和背景十分真實,讓自己對那個過去的年代本來已經模糊的記憶瞬間又清晰了起來,尤其是那個年代的青春與夢想、妥協與彷徨,都十分讓人感同身受。恩,當我看到張靜初蹲在菜攤前突然痛哭的時候,雖然我並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是,同感!


小影吉


有沒有你喜歡的但略小眾的電影?

精彩的電影不計其數,好看的電影琳琅滿目,但是小眾並不是很出名卻超級好看的電影你都看過哪些呢?

接下來心觀大世界給大家整理了幾部特別好看的電影,沒有提到的歡迎各位補充。

1:《我們倆》

《我們倆》

一位在四合院裡生活的孤單老人,將房子出租給來北京上學的外地女孩。剛開始,兩個人經常因為生活瑣事鬧彆扭、拌嘴,女孩一直覺得老人在算計自己,互相看不順眼。就這樣生活中磕磕絆絆的兩個人,竟日久生情,慢慢地成了彼此的依靠。後來女孩找到了更好地住處,可是老太太的精神卻一天不如一天。

2:《孫子從美國來》

《孫子從美國來》

主人公"楊老頭"是陝西華縣皮影戲老藝人,小主人公是美國的小男孩“布魯克斯”,布魯克斯的父母是赴西藏可可西里參加藏羚羊保護行動的志願者,在參加活動期間布魯克斯父母將布魯克斯委託陝西華縣皮影戲傳人老楊頭照顧。 剛開始兩個人的生活習慣、語言,還有行為思維以及文化觀念等方面都相互排斥和對立。但是經過磨合、相互之間的包容,最終兩個人的感情變為友情。

3:《我們天上見》

《我們天上見》

這部電影是由蔣雯麗自編自導的作品,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講述的是小主人公小蘭父母親不在自己身邊,只有她和姥爺相依為命,祖孫感情深沉卻又透漏著細膩,情節感人。其實片名已經劇透了,結局固然是讓眾人的眼淚難以隱藏啊,總會讓人不禁帶入到自己的生活情感中,所以這部電影代入感還是很強的。

4:《我的九月》

《我的九月》

這是1990年上映的一部兒童片,影片講述的是 在北京亞運會開幕前,小學生安建軍在高老師的幫助下,努力克服自身的懦弱,最終爭取到參加開幕式的表演資格。這是一部很中國,很北京,很棒的電影,強推大家去刷一遍!

5:《站臺》

《站臺》

該片講述的是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汾陽縣文工團的一群年輕人在社會變革中由“尋找”到“迴歸”的故事。充分的展現了那個年代山西一群人青春時代的慾望、尷尬、衝動與夢想。值得看的好片!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對打家有幫助,也請列推薦大家可以看一看,很好的故事。。。


心觀大世界


我心中的小眾電影是區別於傳統的商業大片和經典電影來講。這類電影一般沒有大的製作和宣傳,像野山花一樣默默無聞的綻放,它們沒有曲折的情節,打動人的地方往往是某些平凡而細膩的情感和人性,讓人能獲得感動,能從中獲取營養。以下是本人覺得不錯的幾部“小眾電影”。

1.《巴尼的人生》

是一部傳記電影,改編自加拿大作家穆德才·裡切爾的同名小說,豆瓣評分8.3。影片將巴尼的一生濃縮在了2個小時的時間,因此每一個鏡頭都是巴尼平凡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影片主演保羅·吉亞瑪提在影片中表現出色,他將巴尼對待愛情,親情和友情的真誠情感從日常瑣事中演繹了出來。

2.《給桃子的信》

一部日式溫情動畫電影,豆瓣8.2。上小學的桃子離開東京,隨母親去到一個叫汐島的鄉村居住。桃子在那裡遇到了當地傳說中的三個妖怪,並和他們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電影充滿了鄉土味道,三個妖怪面目醜陋但善良有趣,讓看似沉悶的偏遠的小村落充滿生機。

3.《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巖井俊二執導電影,豆瓣7.8。畫面乾淨清新,音樂出色。鏡頭看起來有些零亂,但最後都把人們引向了一個主題——青春是什麼。或許很多人看到了青春時期的朝氣與美好,而導演則看到了其中的迷茫、殘酷與躁妄。

4.《千年女優》

金敏作品,豆瓣8.7。電影類似一部傳記動畫電影。講述了藤原千代子演繹生涯,電影巧妙的將演員千代子所表演的角色和千代子的真實人生融合到了一起,虛虛實實,造成了時空的轉換與錯覺。千代子一生都在追逐“那個人”的腳步,但是到最後仍然錯過了,但她似乎並沒有為此感到後悔,因為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是對她人生的最好總結。

5.《大明劫》

歷史電影,豆瓣8.0。影片以真實的背景和原型,講述了醫治瘟疫的醫生吳又可和醫治國家的將軍孫傳庭在大明王朝末日餘暉中的可歌事蹟。除了完全尊重史料外,影片基調凝重,以殘酷的手段應對殘酷的處境,營造除了除了末世降至的陰鬱氛圍。


五月的南海岸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那天晚上發生的一切,既可以解讀成成一個神蹟,又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知識過人的學者衝動的玩笑。(當然最後John兒子心臟病死了暗示性太強了,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導演組希望你覺得John的確是永生的。這就把一個精彩的哲學思辨活活演成了一個科幻(故事)。但是除去這個,一個足夠智慧的人號稱活了兩萬年而無法證偽的主意太棒了。跟隨John辯證推理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打開想象的過程,不斷懷疑不斷被說服)。



新晃軍哥


說一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電影吧!

認識老公之前,我不喜歡看電影,因為我覺得時間太長,自己沒有耐心看下去。反倒喜歡看一些簡短的小視頻。

認識老公後,發現他很喜歡看電影,久而久之,跟著他,我也喜歡上了看電影。目前看的大部分都是國產電影。(我不太喜歡看外國電影)幾乎已經把他推薦的好國產電影看完了!!

接下來就介紹下那部令我難忘的電影《釜山行》!有天晚上吃飯時,老公推薦看這部電影,我第一反應是問,是國產的嗎?哪種類型的?老公說是韓國的,是一部考驗人性的喪屍電影。(咱先不說地域歧視)單憑“喪屍”兩個字我是拒絕的。不願看!我膽子太小了,任何關於一點點恐怖的電影都不願意看!老公堅持跟我說一點都不害怕。考慮到實在不知道看什麼好了,就開始了觀看電影

下面來說下我的觀後感:

《釜山行》觀影旅程猶似與冷酷疾馳的火車並駕齊驅。在長達兩小時的電影當中,主角們不但一刀未斬,更一槍未發,在喪屍類型中可謂非常創新。不但在表現手法上全面吸收了歐美喪屍電影的商業公式,更成功借喪屍題材反映人性醜陋和南韓的社會問題,劇本呈現的社會意涵細膩。

《釜山行》的最大意義,是堅信在一個崩壞的、末日來臨前的恐怖環境當中,人之所以為人,是出於對弱小者的庇護,對同類人的援手,對陌生人的信任,催人淚目,以及對人類陰暗面的失望,在影片背後,可以看到導演對人性的考量,看到完全國際化的運作,以及辛辣入喉的黑色諷刺。

可能我沒有勇氣再看第二遍了,太催人淚下了!(我當時確實哭了好久)但這部電影會永遠存在我的腦海裡!!



多多媽咪小日記


1.《現在去見你》一部韓國的愛情電影,在韓國算是大街小巷都看過的了,在中國看過的人不是很多“我傾盡全部時間去愛了,是無比精彩的一生”

2.《小鞋子》一部99年在美國上映的伊朗電影,還入選了奧斯卡提名。影片非常的溫情感人,反正我是看哭了,喜歡溫情電影的強烈推薦。


3.《十二公民》影片翻牌自美國電影《十二怒漢》,中國從其他國家的優秀電影中翻拍已經成為了很常見的現象,由於中西方不同的政治制服和文化背景,對於人物的刻畫和角色的選擇顯得更為重要。這部影片在人物選擇和刻畫上顯得尤為出色。


4.《那山那人那狗》很溫暖的片子,影片中德父子親情真的是很容易戳到淚點。畫面非常美,靜靜的欣賞,帶你進入一段心靈淨化之旅。影片在國內反響不大,但在日本受到了強烈的關注,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5.《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也不算小眾了,自上映以來好評如潮,雖然是小成本製作,但卻瘋狂捲走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歌曲等十多個獎項。


愛龜的小李


馬上想到的一部電影是《寬恕》。《 寬恕》是由蒲劍執導的文藝片,由黃璐、李立宏等主演。這部影片2017年6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單身母親尋求兩個失去親人的家庭原諒的故事。悲劇故事,看得人很沉重,久久不能從劇情中走出來。

中國有好幾位如賈樟柯一般優秀的電影導演。他們的電影或許沒拿過大獎,也沒有電影票房。但他們是中國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執導的電影裡充滿著人性、卑微、悲情,卻是真實的、充滿力量的。



舒凡0731


大家好,我是一個頭條創作者,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提問,在答題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以下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一部比較小眾的電影,十多年前上映的《小說》。很喜歡。

這部電影又叫《詩意的年代》。拍下的是一群真正的作家,聚在一處招待所開茶話會,共同探討究竟什麼是詩意,詩意是什麼東西。再帶上一點劇情,大半真實,小半虛擬。

在裡面每個作家都對「什麼是詩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各人的說,都滲透著各人的生活體會,尤其是王朔,馬原,陳村……每段話抖出來,就是半生的感悟。記得王小波曾說過,「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我想如果他那時還在世,加入這個討論,一定更有趣~10年前,10年後,詩意越來越消散得厲害了,可是10年前,好歹還有一個想要去尋找的念頭。

以上就是屬於我個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的做頭條,頭條作品能更進一步,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