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转眼间,宅家运动已经一个多月了,神兽们应该从一开始的抗议、哭闹、暴躁、抱怨、吐槽无聊,慢慢的开始学会认命并且已经习惯整天的宅家生活了吧……

当然了,让熊孩子消停的代价是迅猛增长的看电视看手机时间,这点也不能怪大人,24小时困兽之斗谁都受不了,当大人的也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啊,非常时期,多看点也就多看点了。

可习惯了宅家生活,并不意味着就适合宅家生活,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从身体和心理都被进化得更匹配“室外群居生活”。

一下子变成“室内独居”,对于身心情况肯定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孩子,更接近人类的原始状态,天然需要更多的室外玩耍时间、更丰富多样的环境刺激才能健康发育。

像现在这样被关在同一个地方,不单接触不到自然环境,玩耍和社交环境也过于单调,宅几天看不出来,宅时间长了,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问题的。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前几天就有个读者留言和我说:两岁多孩子这些天倒是很乖,不闹,但是变得很蔫,不像从前那么爱说爱笑了,感觉很是担心……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身体力行的“室外放养派”,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证明,带孩子多出门可以“治百病”,从可以让孩子吃饱睡好作息规律,到保持情绪稳定、促进生长发育;从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和更好的自律性,到改善专注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那么反过来,把孩子关在家里一个多月,肯定是反天性反自然,并且对孩子发育和健康有影响的,宅出一些身体和心理的问题也是实属正常。

但是疫情总会过去,一切都是暂时的,对于孩子的“宅家并发症”,我们不要害怕或者逃避,而是要勇于发现问题并且面对问题,

能预防就预防,能弥补的就尽量弥补,实在不能弥补的也要心里有数。

相信这一切都是宅家造成的短期现象,恢复正常生活后自然会有好转。

长达一个多月的宅家生活对孩子的生理影响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钙

长期的室内生活,会让孩子缺乏阳光照射,影响体内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可以会影响身体对钙质吸收的。就算孩子喝再多的牛奶,只要缺乏维生素D也还是会缺钙。

而且维生素D这个东西在食物中存在的非常少,主要是靠身体接受阳光照射后自己合成。

现如今孩子总是在室内很难接受到阳光照射,之前身体里存的维生素D估计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春天正是孩子要长个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孩子的骨头发育,父母别忘了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D,补充标准如下:

一岁以下的婴儿每天需要400个国际单位(IU)或10微克(mcg);

一岁岁以上的儿童每天需要600 IU,或15 mcg。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2

视力

孩子的眼睛发育离不开自然阳光的照射,越是缺乏室外时间,近视风险就越高,长期看书看电脑引起的视觉疲劳到还在其次。

所以像现在这样长达一个月的宅家生活,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不得不说是一个挑战。

所以还是要尽量弥补一下,就算是宅家,也要让孩子的眼睛尽量接触自然阳光,多引导孩子在窗前玩耍(注意安全),就算是看电脑看电视,也尽量在更加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如果有条件的话,让孩子在不封闭的阳台看电子产品或者看书就更好了。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3

作息混乱

光照还非常影响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光照多,褪黑素分泌少,人就不容易犯困,光照少,褪黑素分泌就会增多,人就容易犯困,人体的自然节律和光照可谓是息息相关。

但是长期的宅家生活,会让本来自然的光照调节出现问题,白天也不出门,没受到很强的光照,到了晚上开着灯,又看了很多电子屏幕,也非常影响褪黑素分泌,再加上长期在室内,总会有运动量不足的问题,作息就非常容易混乱,导致孩子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踏实容易醒,让父母十分崩溃。

弥补办法就还是尽量帮白天夜里多做光照上的区分,白天尽量让孩子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玩,并且想办法增加运动量,到了晚上就让灯光尽量昏暗,睡前不要看电子屏幕,会多少对作息问题有所改善。

当然,如果真的改善不了也就算了,等到解禁了,再慢慢调整也是可以变正常的,能出门玩,就算是调时差也不算个大事儿,更何况小小的作息混乱。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4

食欲不振以及肥胖

这两者都是和“运动量不足”导致的,不运动就没消耗,饭渣的孩子会变得更加没食欲,吃货孩子则容易靠食物打发无聊,变得更胖更不健康。

一个孩子,需要每天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至少一个小时才能保持健康。

如果孩子可以出去玩,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得更加活跃,爱跑爱跳,但是待在室内的孩子因为空间狭小,就会非常缺乏活动的积极性,如果听之任之,就多多少少的会出现饮食问题以及肥胖问题。

所以,如果你行有余力,每天还是多引导孩子高强度的活动,随着音乐跳舞,拉着绳子跑圈,在床垫上跳来跳去,就算是看电视,也看一看做操锻炼的节目,鼓励孩子一起锻炼吧,增加的运动量对食欲、睡眠以及身体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5

抑郁情绪

当然,宅家生活对于孩子不但有生理上的影响,对心理上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别吓坏了,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偶尔出现抑郁情绪不要紧,只要不是长期的无法逃离的抑郁,那都是健康正常的。

所谓的抑郁情绪,说白了就是“难以快乐”的感觉,文章开头提到的读者说感觉孩子变“蔫”了,不爱说爱笑了,很明显就是孩子有了抑郁情绪,这个也是很正常。

宅家生活,缺乏阳光照射,新鲜空气,大自然环境,更缺乏丰富的社交环境,缺乏复杂的探索环境,都会让孩子变得不快乐。别说孩子了,大人宅久了,同样也会有抑郁情绪,坐月子是没人会坐得开心的。

所以呢,宅家的日子里,想办法让孩子快乐一些,驱赶走抑郁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看动画片让孩子快乐一些,就让他多看看吧。

孩子缺乏的社交生活,也需要大人能尽量弥补一些,别总是“当家长”,试着去和孩子当玩伴,和孩子多玩一些幼稚的游戏,多陪陪孩子,和孩子增加交流沟通,都会让孩子更快乐一些。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6

焦虑

小孩子的焦虑和大人的焦虑不太一样,大人会焦虑未来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小孩子会比较容易焦虑现在不好的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很清楚的记得我小时候有时放假被送到奶奶家住的时候,虽然被照顾的很好,但是就是会有那么一些时候,常常是夜里,突然没来由的开始害怕并且流泪,害怕自己永远住在奶奶家,妈妈不来接我了。

所以,在这种长期宅家的情况下,小孩子也会容易焦虑是不是自己永远都没办法出门了,永远都困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了,孩子也可能突然没来由的就闹起来要出去之类的。

这个也没办法避免,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情况发生,别斥责他不懂事,就理解一下他,抱抱孩子,告诉他妈妈知道你一直在家心里不好受,没关系,不好受就哭一哭,让他这阵焦虑情绪过去也就好了。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7

专注力降低

自然环境不光会改善情绪并减轻压力,也可以有助于孩子专注力的形成。

因为身处在自然环境当中, 会增加孩子的注意力范围,事物的移动速度都很慢,观察云彩的变换,树影移动,蚂蚁搬家这种节奏缓慢的事情,会潜移默化的训练并且孩子的专注力。

但是电子产品则恰恰相反,色彩鲜明并且快节奏切换的镜头,本质上就是不断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的专注力是有破坏作用的。

所以像现在这样,孩子长期宅在家里,缺乏大自然的环境,更多的电子屏幕时间,肯定会多多少少的影响孩子的专注力,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更容易无聊,更容易不耐烦,玩个什么都玩不久。

这个也没太大办法,许个愿,等解禁了就少看电子屏幕,多带孩子在户外待一待吧。

孩子宅家太久容易出现这7种健康问题,你家娃中招了吗?


最后,长期宅在家里,可能还给孩子带来一些发育上的影响,尤其是对越小的孩子越是明显,因为孩子长期宅在家里,缺乏复杂多样环境的刺激,五种感官没有什么新鲜的输入,大脑可能处于一种“饥饿”的状态。

所以,你可能观察到,孩子在这段时期,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育会有所放缓,其实也没有关系,父母也不必太着急,孩子的成长也不差这一两个月,等到回复正常生活,他的大脑重新得到各种刺激,发育会重新赶上来的。

这么长时间的宅家生活,感觉已经快到了极限,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还是要坚持到最后不能松懈。

孩子的童年很长,一两个月对于他们来说肯定只是暂时的影响,我们要相信人类自身的修复能力,当疫情真正过去,生活步入正轨,孩子们恢复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宅家对他们的影响终究会慢慢散去。

这段特殊时期,就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多一些理解吧,孩子感受到的时间比你慢得多,一个多月对他们来说可能相当于小半年了,当大人不容易,当孩子也不容易呀!

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