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視頻:

甘肅省15名支援湖北的護理人員中,有14名護士含淚剃光頭出征一線。

視頻中的女護士流淚的樣子很讓人心疼,她們當中有一些是90後,還有的是即將結婚的準新娘。為了工作方便,含淚捨棄了自己的長髮。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這個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爭議,有人質疑這是強迫式的“犧牲”,也有人說這是官媒的刻意宣傳,還有人說這是對女性的羞辱······眾說紛紜。

看到過一組數據:

據上海市婦聯2月12日統計,出征武漢的醫生,超過50%是女性,護士更超過90%;山東省婦聯11日統計該省援鄂醫療隊的1385人中,近六成是女性。

還看過一位護士寫的一段文字:

“當我看到落了一地的斷髮,我想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頭髮剃了還可以再長,但與疫情的鬥爭不能等,不能退縮!”

所以說啊,女性從來都是有無限力量的。

她們勇敢、堅強也豁達。在這次疫情中,她們迎難而上,從不後退。

無論是抗疫一線,還是火神山工地現場,或者城市裡的各個角落,我們都能見到她們的身影。

她們不僅是母親、妻子,更是勇士。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李蘭娟

“抗疫不成功,我們絕不撤兵”

2月2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有19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集體出院。

李蘭娟院士顧不上休息,收拾好電腦前往現場,“這是喜事,我要去歡送他們!”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那天是李蘭娟院士團隊自2月2日馳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以來,連續工作的第23天。

而她帶去的精兵強將、人工肝系統等先進的儀器設備、以及“四抗二平衡”等先進的救治策略,已經取得了突出成效。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記得第一次在電視上見到這位73歲老人的時候,就覺得她是位很慈祥的奶奶。

在疫情期間,她為我們解讀新冠病毒,並告訴大家如何正確、有效地預防,以及不要恐慌等等。

2月1日,她主動向衛健委請示,決定帶團隊支援武漢,團隊一共9個人。

當天晚上9點他們坐火車從杭州出發,次日凌晨4:40抵達武漢。

李蘭娟院士坐了一夜火車,吃了個早飯,就去醫院工作了。

與她一同工作的醫生們說:

“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

“現在每天凌晨1點多,李老師還會和我們討論病情。”

前陣子,她脫下防護服,因為臉上清晰可見的壓痕,上了微博熱搜。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網友們心疼地說:

“為了國民,多保重自己!”

她總是將病人放在首位,為了鼓勵患者堅持,她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icu病房,問診新冠肺炎患者。

為了鼓舞士氣,她讓助手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上“加油”。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抗疫不成功,我們絕不撤兵”,是李蘭娟院士團隊的錚錚誓言。

基辛格在《論中國》裡說: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李蘭娟院士也是個有兒子、有丈夫、有家人的普通女性。

但她為了更多的人,與病毒做鬥爭,成為了那個最勇敢的人,把我們保護的很好。

謝謝你!也請你一定要平安歸來!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陳薇

“我國科研人員的速度不會亞於美國”

1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少將陳薇帶隊來到武漢。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她是《戰狼2》Doctor Chen的原型,也中國生化武器防禦專家,在非典之中立下顯赫功勞,被譽為“埃博拉的終結者”。

這次疫情,陳薇少將也一直衝在前線。從到達一線的那一刻開始,她就沒有休息的時間。

她和同事們在一座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裡,不分晝夜地做研究。

研發出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實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檢測,也加快了確診速度。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當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科學家將在12周內研製出新冠疫苗這一情況。

陳薇少將自信地回答:我相信我們國家科研人員的速度不會亞於美國。

大長國人志氣!

我還記得陳薇少將在那場抗擊非典的戰鬥中,臨危受命,為民解難。

當時陳薇少將與團隊被單獨隔離起來,丈夫和4歲半的兒子只能從電視節目中看到她,孩子常常忍不住親吻電視裡的媽媽。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那場辛苦的戰役之後,記者曾經採訪陳薇,詢問她每天和病毒近距離接觸到底害不害怕。

陳薇只是微笑道:“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

很多人說陳薇少將是巾幗英雄,但你我皆凡人。

這世上,也根本沒有天生的英雄,只是有人負重前行,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記得陳薇很早以前說過:

“我是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樣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這次,換我們為你加油,願你健康平安。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王婷

“將來也一定會傳給自己孩子”

最近有一張圖片感動了無數人,也被網友們稱為“讓人淚目的傳承”。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2003年,醫生王衛國從山西長治前往太原支援抗擊非典,他的母親坐著輪椅為他送行,還囑託他“國家需要你就趕緊去”。

如今,時隔17年,王衛國的女兒王婷主動請戰支援湖北,出征前,王衛國給了女兒一個擁抱,這個擁抱也讓王婷淚崩。

自從2月2日抵達武漢,王婷就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每次進入病區,她最少要奮戰6個小時。

為了減輕重症病人心裡的負擔和壓力,她常常會去病床安撫患者,為他們加油打氣。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離開家投入抗疫工作之後,她就很少跟家人聯繫,忙著的時候也就只有4個字:安好勿念!

出發前,父親將自己抗擊非典時的箱子、工牌送給她。她說看到這些,就像看到父親在她身邊一樣,很溫暖。

王婷說,這感覺就是一種家風的傳承,將來也一定會傳給自己孩子!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父親永遠都是女兒心中的守護神,也是自己心中的英雄,還是自己的軟肋。

當與困難狹路相逢,我們也會將軟肋變成鎧甲,所向披靡。

所以,相信王婷定會凱旋歸來!我們等你凱旋歸來!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甘如意

“我騎一段少一段”

這張圖片中的女孩,你一定有印象吧。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她叫甘如意,是武漢一街道衛生所檢驗技師,疫情初發時,她剛休假回老家。

當她得知單位人員緊張時,她的第一想法就是:回去上班!

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后,媽媽問她:“300多公里,咋騎車,安全嗎?”

她回答:“我騎一段少一段。”

那天,她電話聯繫了院長開具了返崗證明,並在村裡辦理了臨時通行證。

因為受疫情影響,武漢的公共交通全部停運。但甘如意家裡沒有私家車,她硬是靠手機導航,騎自行車、搭順風車,輾轉4天3夜。

2月3日下午,跨越300多公里的她,終於結束了這場騎行的馬拉松,趕到戰疫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很多人被這位95後小姑娘的故事深深打動,還有人寫下了一首敘事體民謠,裡面寫著:

“等到春暖花開的節氣,你才心甘,你才如意,你才心甘如意。”

在很多人眼裡,95後的女孩應該還處於愛美、眷戀舒適的階段。

但甘如意的出現,會讓所有人都知道,95後已經有能力保護他人了。

只要國家需要,她們也會義無反顧。

這,就是中國95後女孩。

哪怕,前路危險叢生,也能在黑暗中逆行飛翔。

女人最好的狀態:勇敢坦蕩,活出自己


女性的力量究竟有多強大?

在這場戰役中,我看到李蘭娟院士深入一線做研究,看到陳薇少將臨危受命,看到許多女性醫護人員在一線抗疫,還看到無數的90後女志願者出現在城市的不同角落。

這些在戰役中的平凡女性,她們勇敢無畏,不懼生死,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和專業水平。

她們尊崇自己的內心,擁有強大的精神世界。

很多女人可能都被問過:

“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這個假期讓我有了答案:

像她們一樣,做個有主見、有價值、理智勇敢,又不失溫柔和善良的女人。

這樣的好女人,值得被這世間的美好環環相扣。

願她們,早日凱旋歸來!

願我們,始終如一,努力向前,活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