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古國到底是什麼人種?現在還有後裔嗎?

哇牛大叔叔


樓蘭古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只存在於傳說中的古國,甚至近些年來有不少人對於樓蘭古國的存在發出了質疑。



但,像素可以告訴大家樓蘭古國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這裡曾是人們繁衍生息的樂園。其於公元前二世紀左右建國、公元600年左右消亡,立國800多年曆史。據記載,彼時的樓蘭國政通人和、經濟繁榮,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一個邦國。是絲綢、茶葉、西域馬、葡萄、珠寶等的主要中轉站。


根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定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以為匈奴。也就是說曾經的樓蘭古國,為匈奴人所奴役,臣服於匈奴。一直到公元前108漢朝對匈奴發動全面戰爭,樓蘭這才倒向漢朝,同時改名為鄯善國。但後來卻因為水資源缺乏與環境的惡化、風沙侵襲等,最終覆滅。

那麼,問題來了,樓蘭人到底哪裡去了,他們又由哪來?

根據考古學者的分析:“樓蘭人雖使用的是中亞佉盧文為官方文字,而樓蘭本族的語言卻是印歐語系的語言,學術界稱作‘吐火羅語’。”

所以考古界得出了一個觀點,樓蘭人為“漂泊東方的印歐人古部落”,也就是說他們應該是“白種人”。

那麼樓蘭人的後裔到底哪去了呢?其實樓蘭並不是一夜之間全消失了,而是慢慢的向外遷移的以致最後一人不剩。


現如今,大多數的史學家們認為,樓蘭古國的人,他們大部分遷移到了吐魯番並與當地人所融合。

其中的依據便是:樓蘭國曾為鄯善國,加之那個時候的西域人有以國為姓的習慣;而在我近現代考古研究發現在吐魯番的唐朝墓葬中發現有不少的"鄯"和"善"姓墓葬。



所以史學界們推斷,樓蘭古國的後人有很大可能是遷移到了吐魯番地區。當然到了如今因為世代融合,他們亦不知道自己為樓蘭後人。


像素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經過現代考古,發掘了一些樓蘭的古代墓葬,包括一些木乃伊。

可以確認,樓蘭人同吐火羅人高度相似,後者長期居住塔里木盆地。

吐火羅人是高加索白人,他們是黃髮或者棕發、藍眼、高鼻,膚色很白。

他們的頭骨接近北歐類型,是標準的白人。

對此,我國曆史記載也差不多:《漢書·西域志》關於西域人有“今之胡人青眼、赤須”、“其人皆深目,多鬚髯”。

吐火羅人在公元9世紀被回鶻人同化,民族消失了。經過現代DNA分析,證明回鶻人中存在一部分吐火羅人男性的Y染色體

吐火羅人大約是在公元前2000年因為敵人入侵,被迫離開故鄉向東遊牧,經過漫長的歲月,最終到達自然條件優越的塔里木盆地。

吐火羅人分為很多支。

北路的部分在龜茲及焉耆定居,建立了龜茲及焉耆等國,並分別發展了龜茲語及焉耆語。另一支往南路分佈的吐火羅人則曾建立了于闐,及東接河西走廊的鄯善等國家。

而樓蘭王國也是吐火羅人創建的,主要盤踞中國新疆羅布泊一代。在古代,這裡還是一個很大的湖泊,自然條件相當好。

東晉時期,樓蘭居住地區的水源乾枯,被迫轉而人工飲水進行農耕。

但這種農耕的投入太大,樓蘭國逐步無力支持,被迫離開羅布泊,遷移到鄯善國(今新疆若羌縣)。

由於離開了富饒的樓蘭舊地,樓蘭國力一落千丈。

北魏時期,公元492年,鄯善國在強大的高車人攻擊下滅亡、人民散盡,從此鄯善國(樓蘭國)不復存在。


薩沙


從目前樓蘭古城和羅布泊地區出土的乾屍檢測情況來看,樓蘭古國的人是屬於歐羅巴人種下的吐火羅人,是原始印歐人的一支。樓蘭古國神秘消失於公元630年左右,樓蘭人在之前有部分民眾南移,其餘皆不知去向。

據史料記載,樓蘭古國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位於羅布泊西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現在僅有一片廢墟遺址。樓蘭古國始建於公元前176年,八百多年後神秘消失。一直在漢匈之間充當搖擺不定的角色。

漢武帝時期,樓蘭曾被漢朝降服,後又投靠攻擊與漢朝作對。漢昭帝時期,樓蘭將國名改為鄯善,並遷都扜泥城(新疆若羌)。魏晉時期,樓蘭成為西域長史治所。東晉法顯西行取經時,樓蘭古國已經荒無人煙。

北魏滅鄯善國三百年後,樓蘭古國神秘消失。樓蘭早期受月氏統治,在匈奴打敗月氏之後,樓蘭又為匈奴所管轄。之後樓蘭因缺水而陷入困境,樓蘭古城最終因缺水而被廢棄了,大部分民眾南移,樓蘭城只留遺蹟。

(樓蘭美女)

一百二十三年前,瑞典人赫定在羅布泊北岸發現樓蘭古城遺蹟,他從遺址中找出了幾件木雕。兩年後,赫定對樓蘭古城進行了發掘,發現了大量的木簡、紙文書和一些精美毛織品,赫定從木簡上確定這就是樓蘭古城。

1980年,考古學家穆舜英在羅布泊地區發掘出一具女性乾屍。乾屍出土時皮膚呈紅褐色且富有彈性,眼窩很深,鼻樑高挺,身高不足一米六,容貌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的特徵。這具乾屍後來被人們稱為“樓蘭美女”。

經過基因檢測,乾屍的父系DNA遺傳來自歐羅巴人種,而母系線粒體遺傳卻來自於東方女性。在此出土的其它女性乾屍中,有些是黑頭髮,容貌更趨近備黃河人特徵。樓蘭美女的墓地有不少數字出土,還發現她有唇紋。

據此專家推斷,樓蘭美女可能屬於古提人。從樓蘭人使用的吐火羅語來推斷,樓蘭人與古提人肯定有某種聯繫。古提人曾征服過巴比倫,在四千年前建立過古提王朝,他們曾襲擊巴比倫並統治美索不達米亞達百年之久。

古提人在之後不斷向東遷移,最終在我國西北地區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月氏部落。大月氏人與樓蘭人都使用吐火羅語,除此之外,在貴霜王朝被推翻後,一部分大月氏人帶著佉盧文字東遷,最終被樓蘭古國所接納。

而且樓蘭古國的國王安歸、尉屠耆,公主曼頭陁林的取名方式與大月氏人一樣。在文獻記載中,在四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已有歐羅巴人到達樓蘭所在之地,而東方人種是在西漢時期才到達,乾屍中具有明顯的東方譜系。

(小河墓地)

2000年,考古學家對位於羅布泊孔雀河下游小河墓地進行全面發掘。小河墓地東距樓蘭古城遺址約兩百公里,小河墓地是由數層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早在1934年,瑞典人貝格曼就已發現完整的印歐人種木乃伊。

後來的研究發現,小河墓地發掘的古屍中,有三分之二左右有東方譜系特徵。進行基因鑑定的樣本大約有八十例,這些基因大多從骨骼和牙齒中提取。最後認為這一東方譜系發源地,是在中國北方到貝加爾湖的範圍內。

在這些古屍中,還發現了南亞譜系。這說明,樓蘭古國地區的人在從最早的印歐人,通過不斷的通婚,原先的俄印歐基因慢慢被稀釋,亞洲譜系也在下降。由此可見,若干年後的樓蘭人種已經是具有多種基因的複雜人種。

(吐火羅人)

樓蘭古城附近發現八角形土坯佛塔,此處出土過不少佉盧文文書及簡牘等,這些文書和簡牘被稱為“羅布泊文書”。考古發現已經確認,早在四千年前,印歐人已經分佈在新疆的天山一帶,甚至已到達羅布泊孔雀河流域。

這些印歐人的文化,就是吐火羅人祖先的文化。吐火羅人起源於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的克爾木齊文化,此文化源於黑海北岸的顏那亞文化,他們中一支東遷到阿爾泰山形成克爾木齊文化,之後分化出一支南下到達樓蘭。

綜上所述,樓蘭古國的祖先是吐火羅人,而吐火羅人的祖先是印歐人種。經過四千多年的漫長髮展演變,樓蘭古國地區從最先的印歐人逐漸發展成後來的具有多種基因的複合人種。他們的後裔大部分南遷融入華夏民族當中。


野史也是史


樓蘭古國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小國。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多古代的小國都消亡了。但樓蘭古國卻因發現的樓蘭姑娘(樓蘭古國遺址發掘出的一具樓蘭女屍),而引人注目。那麼,這樓蘭姑娘究竟屬於什麼人種,她還有後裔生活嗎?別走開,下面就為你一一介紹。

(樓蘭古城遺址 現代模擬的古城生活)

樓蘭古城千年後重現

樓蘭古國處在我國古代絲綢之路上,是前往西域的必經之地。在2000多年前,這座古城曾經非常繁盛。來往於絲綢之路的商隊,在沙漠中行走時,看到這座古城上空飄揚的旗幟,都會欣喜如狂,因為,這意味著美食、美酒和快樂的消遣。

然而,這座美麗的古城卻在古代史籍中消失了1500多年。直到1900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帶領一支探險隊在新疆探險時才又發現了她的遺址。這一發現,讓這個消失了千年的古城又再次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發現這個古城遺址,也是偶然的。當時,探險隊由中國嚮導,維吾爾族的愛克迪引領。途中,愛克迪丟失了一把鐵斧,就原路回去尋找。沒曾想遇到了風沙,等風沙散盡後,他居然在沙子下面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古代的城堡。

後來,經過斯文·赫定等的發掘,出土了不少文物,經專家研究後認定,這就是那座消失了千年的古城:樓蘭古城。

“樓蘭美女”

而樓蘭古城真正轟動世界,還是在“樓蘭美女”被發現之後。在樓蘭古城的研究發掘過程中。考古學家在鐵板河區域發現了一具保存非常完好的古代女屍。經專家檢查,表面她已經去世3800年了。

這具女屍為中年女性,發現時,其身體皮膚指甲均保存完好。她有一張非常符合東方審美的面孔:瘦削的臉、尖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的頭髮披肩。

她身上裹一塊羊皮,毛織的毯子,胸前毯邊用削尖的樹枝別住,下身裹一塊羊皮,腳上穿一雙翻皮毛制的鞋子,頭上戴氈帽,帽上還插了兩枝雁翎。

經過現代人用電腦技術還原,這具樓蘭女屍生前是一個標準的美人。

人們對美女的興趣總是很大的,而對於誕生如此美女的古城文明的消亡,自然引起了人們莫大的興趣。古城人是不是也隨著城市的消亡而消亡了呢?

我們其實會發現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在亂世或者自然災害之下,一個醜陋的人或事物消亡我們並不會大多的留意,但如果我們發現一個美麗的女子或事物消亡,總會引起我們無盡的感嘆。

對有著“樓蘭美女”的樓蘭古國的消亡,人們多少都會有些傷感。

不過,好消息是,樓蘭古國的人並沒有隨著古城的被風沙埋滅而消亡,而是在搬遷到了其他地方,在今天,“樓蘭美女”的後人依然快樂的生活在世上。

樓蘭國人種屬於印歐人種,其語言歸屬於印歐語系的吐火羅語,樓蘭古城是她的國都。公元前77年,漢昭帝元鳳四年,漢朝廷派遣的傅介子殺死國王安歸,改立其弟尉屠耆為王,並將國名改為鄯善。

後來,隨著孔雀河的改道,羅布泊水日漸減少,迫於嚴重的乾旱,公元422年之後,樓蘭國(鄯善)遺棄樓蘭城,逐漸南移。

公元448年,鄯善國被北魏所滅。隨著南北朝時期,民族的大遷移和大融合。鄯善國(樓蘭)人也逐漸融入到了當地的各民族中。

據相關資料記載,鄯善國被滅後,國王帶領一部分人逃到且末,後消失在沙漠中。王子則帶領另一部分國人投降了沮渠安周,並跟隨沮渠安週一起遷到高昌(今鄯善縣)和伊吾(今哈密納職縣)。

還有一部分王族則隨國王的兄長歸附於中原王朝,遷居到洛陽,最終融入了中原民族之中。

遷到高昌和伊吾的族人也漸漸融入了當地人中,現在主要分佈在鄯善、哈密、且末、尉犁、若羌、洛陽、洛浦等地。

(今天的鄯善縣城)

當然,隨著對樓蘭古城的研究,我們會發現更多的關於樓蘭古城的秘密,一定會有更多美好展現在世人面前。


摯守靜篤


現在主流的觀點認為生活在樓蘭地區的屬於一支印歐人種居民,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樓蘭人屬於古代阿富汗人種,乃至於說雅利安人種。


來說說這個印歐人種

印歐人種屬於白色人種,其距今6000年前生活在東歐平原(烏克蘭東部、俄羅斯南部)的一支原始部落,主要聚集在伏爾加河與頓河周邊生活。算是東歐地區歐洲人和南部印度人的祖先之一。

在2000年前左右,這支印歐人種中的雅利安人在遷徙中一支南下進入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平原,一支向西進入伊朗,還有一支翻越烏拉爾山,進入了阿富汗高原。而這一支繼而翻越阿富汗高原,進入了新疆地區,甚至抵達了今天甘肅的祁連山地區。

並在那裡建立起自己的國家,這就是我們在古書中被稱為“大月氏人”的西域民族。另外再來說一說這個雅利安人,很多小夥伴提到雅利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希特勒,主要是他在二戰期間搞了一個人種改良計劃。

其實,這個雅利安人和北歐地區的日耳曼人種根本沒有任何關係,雅利安人主要指的是印歐語系中進入印度-伊朗這一地區的雅利安人。從東歐平原出發南下遷徙到印度的這支雅利安人成功擊敗了印度次大陸地區的本地民族。

這支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起吠陀文明,並在印度境內實施瓦爾那制度(即種姓制度),印度地區的本地土著被視為賤民,而雅利安人(即高貴的人)成為統治階級。在印度的是個種姓中,雅利安人主要居於中上地位,所以活動在今天印度境內的白種人基本上都屬於雅利安人的後裔,而且由於實施嚴格的種族隔離制度,這些雅利安人的後裔在血統上相對保持了純正。

但只能說相對,因為古代雅利安人和印度地區的達羅毗荼人產生了融合,雖然高層雅利安人不會達羅毗荼人通婚,但普通的雅利安人為了娶老婆,肯定不會像雅利安貴族一樣執行嚴格的隔離制度。而《仙劍奇俠傳》中的拜火教就是雅利安人創立的。

而“卍”即來源於原始雅利安人對太陽的崇拜,所以也從另一方面可以斷定釋迦牟尼是雅利安人種。而希特勒希望攀上雅利安人這支所謂高貴的民族,其實完全就是曲解了雅利安人的範疇,算是給自己貼金吧。

再來說一說那支翻越阿富汗高原,進入新疆地區的雅利安人在抵達祁連山地區後,建立起了我們古籍中稱之為“大月氏”的國家,不過樓蘭人儘管和大月氏人儘管同屬於古印歐人,但樓蘭人並不一定就是雅利安人的後裔。

他們可能是印歐語系中的其它部落,在遷徙到羅布泊地區後,這支部落還同蒙古人、以及其它高加索人種產生了融合,譬如那具著名的“樓蘭美女”古屍就具有明顯的高加索人種特徵。至於樓蘭人的後裔,由於連它的起源都商還沒有研究清楚,也就談不上說它的後裔屬於那些人了。

如果有的話,也與新疆地區的當地民族融合了吧。


圍爐談史


從考古發現的“樓蘭美女”木乃伊可知,樓蘭古國是歐羅巴人種下的吐火羅人。

樓蘭古國官方語言是中亞盧文,而他們的民族語言卻是“吐火羅語”,這也間接證明了樓蘭人應該屬於吐火羅人。

樓蘭古國在現今還存有後裔,只是他們被北魏滅國後,絕大多數樓蘭人融入了其他民族,生活在新疆地區。

1、輝煌的樓蘭古國

班固在統計西域國家時,統計出西域三十六國,樓蘭便是其中的七大強國之一。

在司馬遷的時代,按《史記》記載,樓蘭國的規模為: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一萬四千一百。

樓蘭國在羅布泊西部,位於絲綢之路的補給線上,所以無論是中亞的商人往來漢朝,還是漢朝的商人要走出去,都需要通過樓蘭國。

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到,在一片荒漠之中,出現了樓蘭這樣的綠洲王國,來玩的商隊帶著各自的商品在此銷售、補給給養。

久而久之,樓蘭國便成了絲路上,一個國際交易市場,樓蘭國也因此富裕起來。

2、樓蘭古國消亡的原因

一、政治上的劣勢

樓蘭古國既是絲綢之路的中轉站,又是西漢和匈奴爭奪西域管理權的重要的助力,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政治上的戰略意義,樓蘭成了匈奴和漢王朝之間搖擺不定的牆頭草。

進不是,退不得。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一》:王對曰:“小國在大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願徙國入居當地。”上直其言,遣歸國,亦因使候司匈奴,匈奴自是不甚親信樓蘭。

樓蘭在這種搖擺的處境中,還面臨著來自中亞遊牧民族的入侵。

除了政治上的劣勢,樓蘭的滅亡,還和氣候、地質環境相關。

二、環境的影響

樓蘭,原本是沙漠中的一個綠洲國家,其水源主要來自地下水和塔里木河的補給。

樓蘭所處的羅布泊,屬於塔克拉瑪干沙漠乾旱氣候,常年乾旱少雨,加上地質運動時期,河床運動留下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樓蘭“地沙滷少田”。

缺少耕地影響的還是糧食問題,塔里木河河道的變遷,就是擊垮樓蘭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人為對環境的破壞

《漢書》中的樓蘭,很美:“國出玉,多葭葦、枝柳(紅柳、胡桐家胡楊)、白草。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駱駝。能作兵,與婼羌同。”

對於沙漠中的國家,能夠達到這樣的標準,誇上一句草木茂盛、山清水秀,也無不可。

但沒有節制的放牧、開墾土地,加上樓蘭人喜歡採集大樹做太陽墓的習俗,最終使得這幅美麗的畫面成為了歷史長河中令人遺憾的【傳說】。

結局

到了公元448年,北魏進攻樓蘭,樓蘭結束了自己在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命運,只給後人留下一個蕭瑟的背影,其名——樓蘭的消亡。


劍驚禪丶


樓蘭古城位於新疆境內,羅布泊外圍地帶,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屬於一個滅亡比較早的國家,在一兩千年前的羅布泊其實是水草豐美的地方,這裡生活著一群外來的遊牧民族,這個民族來自西方,從考古發現的樓蘭遺址和墓葬中發現,樓蘭人跟我們華夏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樓蘭是一個西域的小國,屬於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樞紐建立於公元前186年,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的消失,這個小國存在了800年之久,二十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多次來樓蘭遺址進行盜掘,五十年代我國考古工作者開始對樓蘭遺址進行考古研究發掘,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有很多的文物被盜掘走,這也是動亂年代的一大損失。

樓蘭建國在兩千年以前,但是羅布泊附近的考古發現卻讓人產生了巨大的疑惑,在樓蘭古城附近地區發現了大量的墓葬群,並且還出土了一具保留完整的女屍,這個女屍也是現在非常有名的樓蘭美女,發現墓葬群的地方叫做小河的河流,在這條河流邊上發現了這個墓葬群,發現了樓蘭美女屍體。



在這裡發現的太陽墓葬裡面樓蘭美女,經過檢測得出一個驚人的結果,這個墓葬存在至少有3800年的歷史,也就是說樓蘭美女生活在3800年前的羅布泊孔雀河邊上,這裡也是樓蘭古國的領土範圍,但是歷史上記載的是樓蘭建國在2000年前,樓蘭美女的時間是3800年,中間的1800年竟然是空白的。


有人懷疑兩者之間並沒有關聯,認為並不是一個種族的人,而樓蘭美女經過檢測發現並不是我們華夏人,而是印歐人種,還在這個地方發現了大量的古城遺蹟,甚至發現六千年前人類活動留下的許多痕跡和證據有陶器和青銅器碎片,還有新石器時代留下的石刀石矛等東西。

樓蘭美女的發現是1980年,而樓蘭美女存在的時間大概在3800以前,對於她是生活在這裡的土著還是遷移遊牧過來的種族在考古界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但是對於後來的樓蘭古國其實就是這些人的後裔,但是為什麼有1800多年的空白期其實考古界在研究時候發現了問題。



三千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遊牧民族由於孔雀河流入羅布泊的水量充沛,導致這裡水草豐美適合人類生存,後來由於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導致的孔雀河改道,羅布泊環境變得惡劣,生活在這裡的人不得不遷移走,在一千多年以後羅布泊恢復生態,這個種族的後裔再次回到故土,在這裡建立了一個一萬多人的國家。


這就是現在我們認知的樓蘭古國遺址,至於存在了800年之久的樓蘭為什麼會神秘的消失,有幾種猜測,一種是毀於戰亂,一種是毀於環境的改變導致不適合生存後遷移,一種說法是消失於絲綢之路改道導致落寞,一種說法是毀於瘟疫,反正沒有正確統一的定論。


無法超越的足跡


簡單說,樓蘭古國的人種是白膚、金髮的古印歐人。但是樓蘭人建國的過程卻很複雜、漫長,如果我們順著古印歐人的源頭去梳理,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結論:

古印歐人原本生活在今伏爾加河、頓河流域的茫茫草原上,出於對外面世界的嚮往或更好的生存環境的誘惑,他大約在公元前3000左右就開始往南遷移,分別進入歐洲及亞洲腹地,或重新建立它們夢中的家園,或融合於當地的民族洪流中。

我國曆史也不乏鮮活的例子,比如用馬蹄聲和鞭聲叩響歐洲大地的匈奴人、柔然人、突厥人等,他們比古印歐人的行動要遲緩許多。不過,這是時間無法左右的事情。


當時古印歐人分四路南下,如同被風吹散蒲公英種子一樣,飄向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

其中一支被稱為“赫梯人”的印歐人先驅,翻越高加索山脈進入小亞細亞半島。公元前1595年,赫梯王國滅亡古巴比倫王朝。後又與古埃及締結合約,瓜分了今敘利亞、巴勒斯坦的勢力範圍。再後來被後來邁錫尼人攻滅。

另一支於大約公元前2300年到達伊朗高原西部,他們先是推翻巴比倫王朝,後又被蘇美爾人征服、消失。

第三路印歐人沿黑海西岸西遷、南下,渡過多瑙河,穿越喀爾巴阡山,進入巴爾幹半島,摧毀希臘愛情海文明,開啟青銅時代。之後,大批印歐人進入邁錫尼、色雷斯、意大利、北歐等地,主宰歐洲。後來一小部分印歐人到了北美大陸,成為當地主人。

最後一路古印歐人自稱“雅利安人”,他們一路向東開拔,越過興都庫什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山口之後,又分成三支:

一分支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到達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建立“印度斯坦”;

另一支於公元前11世紀從阿富汗高原向西進入伊朗,創造古波斯文明。

還有一個分支吐火羅人,進入中國新疆地區。後來,他們中的一支遊牧部落向東深入我國祁連山,佔據河西走廊,建立月氏國。剩下的一隻漁獵部落選擇在羅布泊地區安居樂業,最終建立樓蘭,成為孔雀河下游樓蘭古國的締造者。

樓蘭人使用中亞佉盧(一種古印度文字,又稱“尼雅俗語”)文作為官方文字,本族語言是印歐語系的吐火羅語。因此,可以確定:古印歐人就是樓蘭人的祖先。


書上幾行字,人間數百年。東漢末年,由於環境惡化,樓蘭人就開始了斷斷續續的遷徙。約五世紀的南朝時,鄯善國(改名後的樓蘭)滅亡。那麼樓蘭人去了那裡,如今還有沒有他們的後裔?很慶幸,不光有,還很多。

一、如今的吐魯番鄯善居民,就是鄯善國遺民。鄯善國滅亡後,四千餘樓蘭人歸降北涼,遷居高昌,最終在庫木塔格沙漠北緣的蒲昌一帶安定下來。

二、鄯善國滅亡後,部分樓蘭人北逃伊吾(今新疆哈密),修築“納職”城,也就是如今哈密五堡鄉四堡村北部的拉甫喬克古城。

三、如今的新疆羅布人,也是樓蘭人的後裔。羅布泊湖乾涸後,他們由漁獵改為放牧,並沿著孔雀河西遷到若羌、尉犁、輪臺、洛浦四縣,至今在冊人口已經過萬。

四、最後一批樓蘭後裔遷到今天的鄯善縣境內。鄯善綠洲中的迪坎村就是樓蘭後裔聚居區。


感謝朋友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樓蘭本來就是一個只有幾萬人的小國,古樓蘭王朝淹沒後,剩餘的族人,流落至新疆其它地區,與烏孫人,塞人,月氏人,回紇人互相融合,今天主要為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人。

樓蘭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與敦煌鄰接,《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法顯謂:“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

據史料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然而這個神秘的西域古國,在公元415年左右突然消失,普遍認為,給樓蘭古國最後一擊的是疾病和瘟疫。而引發疾病的原因無從考證,當然,環境惡化應該是最直接的誘因。


伴隨著樓蘭古國的消亡之謎,由於“樓蘭美女”的考古發現,樓蘭人的族群、基因又成千古之謎。這個高鼻深目、古銅色皮膚的樓蘭美女到底來自何方,又去往那裡!

最初,考古學家們從當時的體質人體學研究初步認為“樓蘭美女”歐羅巴特徵比較明顯。但最近一些年,中外科學家通過複雜的DNA分析,判斷“樓蘭美女”其實是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合體,其基因上兼具東亞、中亞和歐洲人的特徵。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海村進一步認為樓蘭人就是一支漂泊在東方的印歐人古部落。


對於樓蘭人的最終去向,考古學家也沒有精確的結論,但業內普遍認為,在經歷了國家消亡之後,餘下的樓蘭人遷徙到其他的西域鄰國,有的沒入鮮卑、吐谷渾等其他民族,有的逃入塔里木河邊緣的荒僻地帶,最終在中原文獻中銷聲匿跡。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專家郭物認為,樓蘭人後裔的遷徙,是一條由樓蘭、羅布泊、辛地、辛格爾、迪坎爾組成的漸進線路。

已故的西域文化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楊鐮經過實地考察後,曾發表文章指出,廢棄於20世紀20年代的阿不旦漁村便是古“樓蘭遺民”的最後聚集地。楊鐮認為,在羅布泊湖畔始終生活著一支以漁獵為生的民族,他們是隨著羅布泊的不斷“飄移”而轉到這裡定居的,他們在此至少生活了200年,是“樓蘭古國”的最後遺民。


行者七王


樓蘭,西域古國名,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國人屬印歐人種,即白色人種。

1980年,穆舜英在樓蘭發掘出一具女性乾屍,史稱“樓蘭美女”(又稱“小河古屍”),生存時間距今約3800年。剛剛出土是“樓蘭美人”仰臥在一座典型風蝕沙質土臺中,身穿粗質毛織物和羊皮,腳穿粗線縫製的毛皮靴。其頭髮一尺有餘,呈黃棕色,眼大窩深,鼻樑高而窄,下巴尖翹,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徵。

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經過此地時, 樓蘭已湮沒在一片荒漠中了,只留下處古城遺蹟。考古工作者發現古城時,覆沙已經褪去,露出了真跡:街道整齊,屋宇完好,樹木環繞的澇壩痕跡清晰可見。屋內各種農具,甚至儲糧的甕、罐內還有籽實。樓蘭古城位於東徑89°22′22〃,北緯40°29′55〃,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

樓蘭古國的消失,並未有確切的說法,一般有六種說法:

說法一:消失於戰爭。

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衰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

上游河水被截斷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佈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 與羅布泊的南北遊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遊移的週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遊移有直接關係。

說法四: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

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說法五:被瘟疫疾病毀滅。

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說法六:被生物入侵打敗。

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事實上,樓蘭古國的消失成了未解之謎,是否仍存在後裔更是難以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