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看完“大彻大悟”的书籍有哪些?

闯姐服饰搭配


「大彻大悟」这个词太严重了。


佛教里用来表达谓破迷妄﹑开真智为大悟。这种境界是极高的,南怀瑾评价这种境界是解脱了无常,解脱了生死之魔,是大神通。

我是不敢用这个词。


只讲一本对自己非常有启发的书,《超越智商》。这其实是一本半学术的书籍。认知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为什么聪明人也做蠢事。


我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执迷于做一件事,就是成为一个「聪明」人。没办法,人总是缺啥追求啥。



自己太过于愚笨,但是又百思不得其解。比如,拿学习这么一件事来说,当时我同桌是全校第一,但我从来没搞明白对方为什么学习这么好,虽然我觉得自己真的是非常努力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基本已经到了我的极限,但是成绩水平也就中游。一般人很难想象到那种对于自己智商怀疑的绝望。


当然后来才明白,自己那叫愚笨。不知道学习背后的原理和方法。当时所谓的学霸教的那些方法,都是皮毛和术。因为对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这么好,就更不用说教别人了。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情况呢?后来会下意识的跟随一些所谓聪明人的做法。比如,看似名校毕业,或者是一些大公司有光环组织的人的头衔。


一直到看了《超越智商》这本书才破了这个迷障。


确实有些人非常善于学习和考试,但是不代表其就不会犯错。这虽然听起来特别像常识。


但是具体他们会犯什么类型的错误呢?


这才是这本书的重点。就是讲为什么我们觉得一些非常精英的人,具体会犯什么样的错?


比如,越是聪明人越喜欢犯复杂的错。反而越是简单的人,越容易犯容易的错误。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很多线下保健品拉人的骗局,往往都是骗大爷大妈。很多人一看骗局都很简单,为什么这些人还容易上当受骗呢。其实这种骗局,恰恰就需要简单一点,搞个小仪器,吹嘘一下科技功能,反正大爷大妈也听不懂,就觉得很高级。再喊爸喊妈的叫两声,就掏钱了。


聪明人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但是聪明人会犯另外一种错误。就是特别高级和复杂的那种。


比如,金融投资品,搞的是无比的复杂,然后基于各种算法,能捕捉各种市场机会等等,这种特别容易骗到那些高学历高智商的人。


因为这些人以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搞懂。但实际上这种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过其想象了。然后特别容易吃大亏。


其他的就不具体举例子 。


这本书给我很重大的启发在于,大家都是人,不要去神话。


有些人做的比别人好,除了运气的变量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方掌握了合适的方法,只是这些方法有些人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有些人是直接找一些学术原理获得的。


李撒欢


我先说一说对自己影响比较大,让人觉得顿悟的几本书。


1、《活出生命的意义》

【一句话总结】如果什么曾拯救你,你就用它拯救世界。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他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反而告诉大家,要坚强的活下去。他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说:“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集中营炼狱般的痛苦,使他开创了意义疗法,帮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曾经拯救他东西,现在他拿过来拯救世界。正如那句话说的:你所经历的生死,都是治愈苦难的良药!

通过自己的苦难,看到他人的苦难,这才是最难得,也是弗兰克最打动我的地方。他的故事,让我觉得,没有什么苦难是不能承受,没有什么痛苦是不能治愈的。

2、《爱弥儿》


【一句话总结】要教会孩子如何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看这本的时候,正是为人父母的时候。面对孩子的教育,我曾经手足无措,想把最好的给他,但无从下手。

通过卢梭的这本书,我知道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是如何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什么是服从自然法则的教育?如何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等等......


这本书写于200多年前,其中的教育理念历久弥新,如果你只读一本教育类的书籍,那么强烈推荐这本书,他革新了很多教育的理念,帮助你思考什么是教育的意义?我们如何教育孩子?


3、《围城》

【一句话总结】写字就像玩游戏

看过围城,你会惊叹钱钟书的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写苏小姐脸红的样子:“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写方鸿渐失眠:“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

写方鸿渐对家乡的记忆:“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

他的文字有一种魔力,他说的一本正经,听的人早已拍案叫绝,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我对好文字的定义标准就来自于这本书。

4、《悉达多》

【一句话总结】用心生活,体验此时此刻,才是真正的悟道和修行

悉达多一出生就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受人尊敬。但是他却认为一直学习别人传授的知识,是无法悟道的。于是,他离开家乡,四处流浪,成为了一个苦修的沙门。

在旅途中,他渐渐对世俗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他开始“入世”。

他从美丽的名妓那里获得爱情,从富商那里学会做生意,获得金钱和权利。然后又从赌徒那里学会了挥霍。待到他老去,他开始心生倦怠,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在枯萎,因此又选择了离开。

他逃入山林,成为了一个船夫,他终于明白很早之前老师的话,世俗享乐的空虚和荒谬。他看懂了人们的快乐和痛苦,真实与虚妄。因为“入世”,所以“出世”。

悉达多说:“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我之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

;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象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

这本书我读过好几遍,如果把生活看成硬币的两面,你对A面的认识必须借由B面来完成,你见多了背信弃义,才知诚信的可贵;只有拥有过,才有放弃的勇气;只有曾深处危险,才知道活着的珍贵。你体验过的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从这本书中悟到的一切。


好书的标准是,这本书是否曾让你有一刻的顿悟,曾启发你的人生。如果有,那么对你而言,这就是一本好书。


落春读书


不请自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列书单希望对你同样也有所帮助,本书单的书籍,都是我读过的,顺便说句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所以没有排名不分先后,对我影响都颇为巨大!

1.《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2.《个体崛起》

3.《把时间当做朋友》

4.《贫穷的本质》

5.《如何才能不焦虑》

6.《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



先说说为什么要推荐《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今年我看过两遍,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因为刚刚进入某一个新的行业,学习快速阅读术,后来从这本书开始渐渐的读了很多的书,然后学会了记笔记,并且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不过这本书对我来说虽然影响巨大,但是真正让我得到醍醐灌顶的书还《个体崛起》,让我改变思维,从一个没有理想目标与计划的人,开始渐渐的去追寻认识自己的路上,这些话对我影响颇深



人与人的差距,真的不是金钱物质的差距,而一定是思维和格局的差距

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对钱的敏感度越来越差,因为钱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对时间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因为时间越来越少。


当然还有把时间当做朋友,让我开始进入时间管理的步骤里面,然后就是《贫穷的本质》《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让我开始追寻自己为什么一直不能像那些大佬一样有钱,然后书读多了有很多看似读完了,可是一知半解,所以就开始焦虑了,然后又开始寻找解决焦虑的问题,因此又读了一些书,不过《如何才能不焦虑》让我印象更深!


为你推有用的书,找好看的电影,大家好,我是Mr唐官,以上是我的原创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图片来源pexels,觉得有用的给个小赞,或关注我,这是我在头条的第九个回答。


Mr唐官


看书,可能一个年龄阶段,一种兴趣爱好,上初中时喜欢看《唐吉可德》《老人与海》《神秘岛》《鲁宾逊漂流记》《米开朗琪罗》这类的。

上高中时,喜欢看《读者》,偶然路过学校旁边的地摊,卖二手书,一本《读者》一块钱,我用两三个星期的饭钱,把一九八几年的,一直买到当时二零零八年,堆了很高一摞,放在床头,早晨起来,中午午休,晚上睡觉,都会拿起来看。每天不得不喝白开水兑馒头吃。后面迷上《意林》《青年文摘》《启迪与思维》《奥秘》每一期都有刊物,再到《战争与和平》《国富论》《资本论》《羊皮卷》《犹太人智慧启示录》《资治通鉴》《上下五千年》《孙子兵法》《道德经》《山海经》《天工开物》《列子》《庄子》《韩非子》《孔子》《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悲惨世界》《简爱》《呼啸山庄》《拿破仑》,18岁的天空,崇拜指点江山,粪土当年,封狼居胥的英雄,敬仰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的豪情气魄~喜欢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唯美爱情;感慨人生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人生。

上大学后,喜欢读《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矛盾哲理,感叹《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飞的身不由己的光阴似箭。喜欢《周易》,卧龙在田,潜龙在见,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的事物发展规律等等。《中华民族医学》《中华民族风俗》《中国华地理》《世界地理》《哈佛大学天文历史演变》《宇宙大爆炸》《时间简史》《博弈论》《心理学》《黑与白》《方与圆》《社交礼仪》《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货币战争》等等。

毕业后《大秦帝国》,感慨颇深,一句:不能变,法令如山;不能缓,法贵时效;不能减,减刑溃法;不能特赦,法外无恩;荡气回肠《朱元璋》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就不一一点评。《三国》等等,现在推荐一部《平凡的世界》,写的真实,写的感动。曾以为现代作家自季羡林大师走后,再无沉心脱俗之作,当代文章,功利太强,读起来像赶集,太浮躁,不能使人心静,读了路遥前辈的《平凡的世界》改变了我本人的偏见,希望大家好好用心的读一遍。

书太多了,名字很多都记不住,能记住的又感觉内容印象不是很深刻,我觉得挑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文章需要精度,品读,做到学以致用,好书确实能让人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书也能成就你的终身幸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执子之手,宜其室家~~~

大家肯定读了不少好书,互相推荐推荐。。。





爱北辰么


世上没有让人看完就能大彻大悟的书籍,同时世上的一切书籍都能让人大彻大悟。

关键是人在思索什么,追求什么,奋斗什么。经过长期痛苦的探索,沉积,失败,迷茫,一经看到某种书,或书中的某一句话,就能立刻开悟,或者大彻大悟。

比如佛门禅宗六祖惠能,一个大字不识,21岁岁那年,听到一个老法师讲《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完后立刻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再比如我们单位有一位同事,大学毕业年近30岁了还没有搞对象,他跟我关系不错,我就对他说,搞对象还那么费劲吗?他听后什么都没说,等二天就去买了十几本爱情小说回来,没读几本就不读了,告诉我说,行了我懂怎么搞对象了,半年后就结婚了。原来他也在思索,只是不懂,一经读书立时就开悟了。

我研究命理十几年的时候,可以说阅尽古籍,一看命竟无从下手,2007年我在内蒙,有一天天气很好,又没有什么事,我上午就闲溜达到离我们住处不远的一个山堡上,就坐下观看着四周的风景。忽然我头脑里闪现出《滴天髓》里的一句话,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想着想着一下子就开悟了,远方的大树不就是甲木吗?脚下的草就是乙木,眼前长庄稼的就是己土,坐下的土就是戊土,远方的河流能干什么用呢?养鱼,润土,养甲乙木,洗物,头顶的太阳虽然感觉挺热,可为什么不着火啊?那么火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想着想着一理通则百理通,我就坐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最终确定了十干到底是什么玩意。

所以说大彻大悟或者开悟,前提是痛苦的思索和探索,沉积。然后通过书里的某件事或某句话的提醒才形成的。


寂语堂斋


谢谢题主,不能说是大彻大悟,读每一本书就是跟世界上另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交流思想和对世界以及各种问题的看法,所以我喜欢安静的读书,遇到问题困惑就选择读书,我还是很感谢读书这个习惯让我在沟通,领导力,认知能力,对婚姻的经营,对亲子关系,对钱都有提升和成长!

我是属于什么书都读,对我生命带来影响的有这几本书

第一本是易发久老师的《成功一定有方法》具体内容忘记了,有一个故事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到现在快要20年过去了还是印象深刻,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手里,对一个一直受命运论影响的我来讲很有意义,虽然那时年轻气盛不太愿意相信命运从生下来就注定,但是创业一直失利就开始怀疑,这个故事一直鼓舞我

第二本是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习惯》

这本书大家都应该不陌生,作者的一段话,不管你现在的处境,只要你按照书中的原则活出来,你的人际关系,家庭,财务状况,健康状况,职业发展都会改变提升,改变习惯就像一架起飞的飞机✈️刚开始很费劲,到高空就会轻松,我一直期待通过费劲养成习惯照,轻松自由翱翔的感觉,这些年这本书的七习惯一直影响我

还有《反脆弱》《暗时间》《理性乐观派》《驱动力》《水知道答案》李中莹老师写的书我当时全部看一遍对我的帮助很大,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个人觉得有时间多看书一定有好处





秋语姐姐


务虚笔记。

史铁生写的,我是2011年读的,读了三个月,读的时候脑袋都疼,几乎读不懂,很难理解里边写的内容。

读完就搁浅了,本着“浅尝辄就”的心理。

时隔7年,我才开始理解其中的含义,算不上大彻大悟,但这本书值得回味,而且,回味的时间会很长。

一本好书,真的可以让你琢磨一辈子,即使作者的初衷或许没有这么复杂。


一个机器猫


忘记哪位大文豪说过,“你所有的困惑,都是因为你读的书少”。下面说一下两本很经典的人生必读书,看完真的让人大切大悟,有种红尘渺小如尘埃,人生短如云烟之感。


1、《浮生六记》,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本书,但是大家都知道“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这句话吧,这句话就是出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书中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琐碎之事的缩影,最重要的是会影响一个人对于生活对于爱情的看法,既可以为你解惑也可以让你思考。有网友说,“看完这本书才知道生活原本该是这样”。


这本书讲的是人和生活。


2、《时间简史》,跟上一本不同的事,这本书很多人都听过,却有很多人都不敢看,因为这本书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霍金所作,很多人看来会怀疑自己的智商,根本看不懂。

其实,这本书也不是特别特别的难,慢慢消化,还是可以看懂一二的,至少可以让你刷新对自身所处的世界的认知。


这本书会睡到宇宙、黑洞、白洞、冲动,更是剖析时间的本质,人是否可以穿越到过去和未来,又该如何穿越。


这是一本讲世界讲宇宙学的书,绝对刷新你的认知,让你感叹“原来世界不是你所看所想的那样”

两本书,一本是人和生活,一本是宇宙本质,相当于囊括了整个世界,如果看完之后没有“大切大悟”地刷新自己的认知,来找小编算账。


鲸贝


让我大彻大悟的书说是《红楼梦》,其实又不算是红楼梦。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是六年级。面临小升初。我妈那时候其实是不让我看“闲书”的。我就藏在衣橱里,晚上睡觉偷偷在被窝里看。

那时候太小,上学的年纪,普通家庭,对人对事比较迟钝。看也只是看得很热闹,诗词能背过,也曾对判词注解,猜测哪个判词在暗示是谁的命运。

但,暗喻 人情 讽刺,我是不懂的。所以现在想来,有种吃饭太快,贪多嚼不烂就咽下去的感觉。

再看,是因为听蒋勋老师讲,公众号上会推送,可以听。听着听着就想再去看一遍。

其实大彻大悟谈不上,只是不再强求一些东西,会了解一些东西,会宽容一些事情。

再一本是张爱玲的《第一炉香》。以前读觉得没意思,不知道在说什么。前不久读,因为看见过这些事情,突然就读通了。

会觉得原来,生命和人生是循环往复的。那个时代的东西,其实慢慢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仍然在上演。

繁华如斯,有朝一日,轰塌也大同小异吧。


妖言活众


先讲一下我的读书经历。

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喜欢历史和军事类书籍,那时候估计男孩都喜欢这类吧。 大学由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不大,再加上历史书本来就不算多,因此本硕七年时间差不多把历史类书籍看遍了。

工作以后,多数是看的武侠小说(很抱歉我看武侠小说的时候比别人晚了七八年),科幻小说(在《三体》还未火的时候,我已经看了两遍)以及历史类书籍。 这样基本上保持一周一本的速度。

说以上这些是想表明,虽然我有阅读的兴趣,但一直以来都只是凭兴趣阅读。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间遇到了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 它把我引入系统读书之门。

1、《这样读书就够了》

作者赵周,曾经做到阿里巴巴销售管理,后又成为了培训管理。再之后辞职创业,并提出了拆书法这种独特的读书方法,成立了拆书帮这种学习者非营利性组织。



为什么说这本书能让我大彻大悟。 以前读书全凭兴趣,喜欢的就看,不喜欢的翻都不翻。 自从看了这本书,让我对阅读真正产生了兴趣。看书不再是按照兴趣,而是根据对自己有用与否。

说说这本书的特点:

(1)它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书籍分成三类:小说,诗歌这些文学类书籍,适宜于消遣,陶冶情操的书;词汇书,数理化文史哲等专业书籍及其教辅,属于知识类书籍,里面内容以只是知识为主;还有一类叫致用类书籍,想了解基金,学一本基金入门书,想学写作,看看写作类书籍,这样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书。 而这本书就是主要针对如何去阅读致用类书籍的书。

(2)它系统详细地讲解了拆书法。我们以前读书,读了记不住,记住了理解不了,理解了应用不到实践。它针对无法应用的问题,提出了RIA拆书法,在读书过程中就能理解并在未来应用书中知识点。



(3)它在书中介绍的拆书帮及拆书家,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实践读书方法的平台。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可以说我开启了疯狂阅读的模式。它带我走进了真正阅读的大门。

2、《好好学习》

作者成甲,如果说前面一本是开启读书之门,那这个则是彻底将门给我打开,开启了一个新的视野。

随着读得书越多,大脑储存的知识也越多,如何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如何又有针对性筛选知识,这都是后期的重要问题。



鸠摩智强行学了那么多功夫,却没有佛法来化解,任我行吸了无数人内力,却没法化为己用。

知识也是一样,多了但处理不当,不但无用反而有害。而这本书是一本讲方法论的书,教你如何管理知识。

这本书先是论证哪些知识是我们真正需要学的,也即是临界知识。

接着是本书重点,如何掌握并应用这些临界知识。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他总能快速掌握这一行业的要领,学习的速度远比其他人快的多,因为他们掌握了临界知识,就像有深厚内功的人,学什么武功对于他来说都很容易,只是招式不同而已。



最后作者还阐述了几种核心的临界知识。

通过这本书,让我在阅读量增加的同时,不再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感到烦恼了。

3、《穷查理宝典》

彼得•考夫曼编,是一本介绍查理•芒格人生智慧的书。



查理•芒格,巴菲特几十年的合伙人,他很多投资思想,为人之道都融入了这本书中。 如果说第二本书是让我们学习临界知识,那么这本书讲的都是查理•芒格用其一生总结的临界知识。

这本书适合有一定阅读量和生活阅历的人读,对于高中生大学生,不一定能体会那么深。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理财,你是不是需要学习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然后呢,可能是看各种财经新闻。而查理•芒格提出了逆向思维,你理财是为了挣钱,那么长期来看一直保证不亏钱就是挣钱。怎么保证不亏钱,那就思考一些经常亏钱的原因。 逆向思维就是一种临界知识,能用于方方面面,各行各业。

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集合了查理•芒格几十年人生智慧之大成,故取名为“穷”(穷尽)查理宝典。


当然随着读书增多,也许还会发现更多大彻大悟的书,对我而言,如果非要我推荐,我会只推荐这三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