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音樂能表達一定的情感,那麼歌詞在音樂作品中的意義是什麼呢?

一生一世我愛你誓愛生世


歌詞具有指引作用,比如一段旋律出來每個人想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一萬個人心中一萬個哈姆雷特,歌詞更能讓你明白作曲子內心的感受變化。



歌曲是旋律與歌詞完美結合的產物,而歌詞是準確表達歌曲所詮釋的內容,不管是歌曲創作者,表演者,歌詞在歌唱者活動中起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歌詞是聲樂作品的基礎,自古詞曲不分家,詞曲一體,在當代無論依詞填曲,或據曲填詞,歌詞永遠是聲樂作品中創作的基礎。

歌曲是歌詞與樂曲,文學與音樂相互結合的一種藝術,如,文藝歌曲,一般會採用名家寫作經典作歌詞,通俗類歌曲,大多以愛情題材為主,傳統民謠,由相傳已久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作為歌謠素材,等等。

在歌曲創作中,創作者都會重視歌詞質量,認真研究,一首好歌詞會為整首歌增添不少的光彩。


CuicanDe陽光


簡單來說,聲樂具有最能打動人的兩個素材,一個音樂的旋律,一個人的嗓音。歌詞拓展了音樂的表現空間和表現手段,使音樂和文學聯繫起來,讓音樂不再那麼模糊,多義,而是真正訴說一定的感情。

音樂總體分為兩大類,一類器樂,一類聲樂。器樂即題主所說的純音樂,只有音樂,無歌詞。聲樂即題主所說的有歌詞的音樂,加入人聲,並有樂隊伴奏。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出現聲樂,但那時聲樂只有歌唱,並沒有音樂伴奏,且多是宗教歌曲。

到巴洛克時期,帶有伴奏的聲樂發展起來,也就是歌劇,清唱劇,康塔塔發展了。這要歸功於J.S.巴赫,是他撐起了整個巴洛克音樂,隨著他的去世,巴洛克時代結束,古典主義到來。

古典主義音樂時代最大的貢獻,便是大大豐富了器樂的體裁,使器樂上升到和聲樂同等的地位,交響曲,奏鳴曲,協奏曲就是這時候的成果。這時候的器樂,注重貴族的優雅,剋制,精美,宏大。“交響曲之父”海頓成就了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五(命運),六(田園),九(合唱)交響曲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這一時期的聲樂,也有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四季》,和莫扎特的歌劇《唐璜》《魔王》的成就。

到了十九世紀,轟轟烈烈的浪漫音樂主義時代到來。這一時期可謂群星璀璨,有舒伯特,舒曼,門德爾松,柏遼茲,肖邦,威爾第,勃拉姆斯,李斯特,馬勒,勞倫斯特勞斯,威爾第,瓦格納等。浪漫主義傾向將音樂不再只是音樂,而讓音樂和詩歌,繪畫,文學,甚至哲學發生關係。而作為聲樂的藝術歌曲(知識階級的歌曲,與大眾歌曲不同)成為一類重要體裁,藝術歌曲最能體現舒伯特的音樂的特點,他的藝術歌曲《鱒魚》《夜玫瑰》《唐璜》,聲樂套曲《冬之旅》《磨坊姑娘的愛情與生活》。

到了二十世紀,後現代主義的崛起,反結構,反中心,讓藝術和生活的間隔縮短。大型聲樂題材出現了音樂劇,藝術歌曲大眾化成為通俗歌曲(這個沒有考究,答主自己順推的)。音樂劇具有現代感都市感,吸收了通俗音樂的爵士樂迪斯科等。而通俗歌曲也不再像美聲那樣,需要專門的訓練才能達到,而是降低了難度,成了人人都能唱的大眾歌曲。


莫清音樂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要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那就是純音樂和歌曲。

純音樂

一方面,無論是古典音樂還是現代音樂,一定是作者在特定環境、特定時間,特定情緒下譜寫出能夠充分表達作者當時情感的作品,這是毫不懷疑的。

另一方面,不同的演奏者或不同的指揮或不同的欣賞者,在演奏或欣賞這首音樂時,都附帶有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或情感,所以音樂相同但表達的情感效果卻不一定相同。

歌曲

有的歌曲是根據詞來譜曲,有的是根據曲填詞,有的則是詞曲同一作者一氣哈成。

無論純音樂還是歌曲中的音樂部分,無疑都能表達特定的情感。但就歌曲本身而言,詞與曲的搭配則在很大程度上對詞表達的情感給予最大程度的放大。尤其先有歌詞而後譜曲的歌曲,音樂是為了更好的闡述歌詞所表達的情感,比如好多“紅歌”,這類歌曲一旦抽掉詞,她所表達的情感就大打折扣。

同樣的道理,對那些先有曲而後填詞的歌曲,詞的意義就不大,抽掉歌詞幾乎不影響音樂的情感表達,比如填詞的少數民族原生態歌曲,民間小調改編的歌曲,或一部分民歌等等。

總之,純音樂或歌曲中的音樂部分,表達情感有廣泛性、差異性。音樂所配的詞所表達的情感有侷限性、加強性。


老裴音樂


純音樂和我們平常聽到的歌曲都是能夠表達情緒的,當然兩種音樂表達的層面不一樣。

像純音樂大家聽的時候可能從節奏上,旋律和聲上能夠聽出來,這首歌好悲傷啊,或者開心啊,雄壯啊,比如我們常聽的二泉映月,咱們得鋼鐵洪流進行曲,能夠聽出的情緒都非常明顯。

那麼歌詞在音樂作品中的意義是什麼呢?在普通的歌曲中歌詞佔有的比重還是挺大的,一個好的音樂作品往往是好曲和好詞並存,編曲的作用是對正品曲情緒的一個鋪墊和推動,那麼歌詞的作用就是具體的表達,從歌詞中可以聽出歌曲想要表達的故事、情緒、態度、心情,能讓人們對於這首歌曲瞭解的更清楚。



彈琴小驢淡兒


歌詞作為一種音樂文學,是一種被譜成曲的具有可唱性的文字。現代一般是配合音樂,便於哼唱的語句。從文學理論方面說,歌詞是屬於藝術語言。入樂的歌詞在感情抒發、形象塑造上和詩沒有任何區別,但在結構上、節奏上要受音樂的制約,在韻律上要照顧演唱的方便,在遣詞煉字上要考慮聽覺藝術的特點,因為它要入樂歌唱。歌詞是要合樂的,合樂成為歌曲。歌詞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現的,它是歌曲的本意所在。歌詞的功能主要有審美功能、宣傳教育功能、公益功能和娛樂功能這四種。



作曲兒大哲


我是懷舊老奇,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雖然我不是什麼詞作家,作曲家,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純音樂能表達一定的情感,而歌詞存在的歌曲意義就好像,把這種情感更直觀。舉個例子,設定一個場景,把聽眾帶入這場景,更有利於讓聽眾體會到歌曲本身的情感,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純音樂雖然能表達一定的感情,而且有巨大的想象空間,能承載更多的場景,故事和心情!但缺點是表達得不夠具體!不夠直接!而歌詞的存在恰恰彌補了這些!

純音樂和我們平常聽到的歌曲都是能夠表達情緒的,當然兩種音樂表達的層面不一樣。

純音樂大家聽的時候可能從節奏上,旋律和聲上能夠聽出來,這首歌好悲傷啊,或者開心啊,雄壯啊,比如我們常聽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二胡獨奏(二泉映月),民樂合奏(黃河大合唱),等等,能夠聽出的情緒都非常明顯。





懷舊老奇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在如今喧囂紛擾的現實生活中,音樂似乎成了人們奔波忙碌之餘不可缺少的一種心情宣洩,一種精神寄託 !好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放鬆人的緊張心情,可以影響到他的生活、工作……甚至一個人的一生。

1. 輕音樂特別是接近古典音樂的輕音樂和不包括填詞的純音樂,結構簡單、旋律明快,可以給人們會帶來舒適、平靜、溫馨、快樂、幸福、愜意、美好的心靈感受。這種感受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2.歌詞的意義在於:歌詞可以更好的表達音樂的中心意思,對於所有人而言,它可以怡神養性,舒坦筋骨,如香湯沐浴、似甘露灌頂,紓解胸中沉積不散的鬱悶和陰霾;可以調節血液流動和神經,讓人富有活力、朝氣蓬勃。消除工作緊張、減輕生活壓力、避免各類慢性疾病。音樂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也可以給人聽覺以愉悅,淨化人的靈魂,使人們的精神得到高度的享受;還能幫人排除憂愁和悲傷,使人從痛苦中解脫。

3.歌詞對於職場人來說音樂可以提升創造力、企劃力,可以幫助人們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經傳導速率、增強記憶力與注意力,讓人的身心都得到適度的發展、解放。有一種聲音可以去撫摸心底最深處最不可碰觸的那個角落--儘管,也許會痛。

所以聆聽音樂、鑑賞音樂,是現代人極為普遍的生活調劑和心靈的撫慰劑。也有說它是一種神奇的靈魂補養品。






白狐妮子


好的音樂是一幅立體的山水畫或油畫.......尤其是在一部影視劇裡能夠表達主人翁內心世界及持定的場景,當然應該是優秀的作曲家的作品。比如說,"辛德勒的名單″裡那段著名的小提琴音樂,後來成為了音樂會上諸多名演奏家的保留曲目,"與狼共舞″裡那段管絃樂音樂也成為了音樂會上交響樂隊的保留曲目。這些僅僅是無標題音樂的優秀代表作,有標題的音樂我們國內老百姓就更熟悉了: 單樂章的管絃樂合奏:紅旗頌,四個樂章的鋼琴協奏曲:黃河,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等等。有標題的音樂主題一目瞭然,根據標題便能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意思。而無標題的音樂則需通過欣賞者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腦海中描繪出不同的畫面.......至於歌曲就比較簡單了,因為它有歌詞。


古典音樂人彭國飛


歌詞是音樂的靈魂。純音樂是通過音樂本身去感染人。而歌詞是通過述說並通過音樂的載體去表達一個人的心聲。


純音樂的情感是空靈的,恰似無聲勝有聲。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樣,它不會講話,我們卻能夠感受到它的美。而歌詞在音樂中意義在於能夠用詞語與詞語的組合將人需要的情感和思想更直接地表達出來。


人類創造的關於音樂的藝術形式,並不能割裂地來看。不是純音樂與有歌詞的音樂來區分,這樣的區分本身就是一個誤區。真正喜愛音樂的人,都能夠從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力量,無論有詞沒有詞。


人類最早的時候,沒有誕生語言和文字之前,不就是用聲音來表達的嗎?歌聲是表達人的情緒的,而不是意義與否。就像周杰倫的歌曲,那麼多人喜愛,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了他的歌詞以及音樂的表達。雖然有些歌詞表達那麼隱晦晦澀難懂。


為什麼古今中外凡是好的音樂,不分國界和民族都能夠打動到人的心靈,無關語言本身,音樂自由音樂的表達方式,詞語只是為音樂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