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为什么难做了?

邬翔宇外贸客户开发


说难么?难,B2B平台效果变差,一年几万块投进去,也没几个询盘,偶尔来个询盘,都是群发询价的,价格为王,客户忠诚度低。

好不容易等到参展,十来万投进去,打了水漂,勉强拿到几个客户咨询,价格高,投资风险大。

加上政策,跟老美的贸易战,汇率的影响,外贸的确是没以前好做了。


说不难?也不难,各种客户开发的方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海关数据,手工上google引擎搜索客户,google AD关键字广告等等,效果有么?有,每一个开发客户方式既然能出现在大众眼前,就有其必然性。

现在市面上,大家逐渐都在说AI-人工智能技术,而这一技术,也引进外贸客户开发,帮助外贸企业开辟一条全新的获客之路,见效更快,效率也更高。


①自动分析客户的身份职位,找到采购,ceo等关键决策人,针对性开发,不用再盲目发信,效率高,见效快。


②商机关注,二十四小时持续挖掘客户最新信息,掌握客户最新动态,无需重复搜索,建立商机线索池,有效管理商机线索,防止客户资源流失。


③相似推荐,根据用户关注的商机客户信息,进行画像推荐,匹配出高精准相似目标客户,无需研究繁琐关键字,实现客户裂变。


更多的外贸客户开发技巧,点击头像咨询。


外贸获客


外贸确实越来越难做了。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现在的外贸行业。

1.外贸的门槛很低。随着阿里的壮大发展,外贸的模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外贸模式透明,操作性不强,简单易学。投入外贸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客户的选择性很大,询盘四处发送,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成单,各企业同行拼价格,拼实力,利润自然不如以前。

2.各个外贸企业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外贸企业基本都是以英文为主。英文在全球范围确实是比较普及,各企业都以抓主要市场为目标。这种意向没有问题。导致大家都在英文市场上挤。其实在非英文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而各企业对这点并没有足够的认知。另外对产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的产品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有心入驻外贸的企业都可以做,所以导致做常规通用产品的外贸企业太多。

3.外贸在前十年绝对是拉动国家经济的主要力量。而现在经济转型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外

贸的政策也大不如以前。现在国内的消费是支柱,而经济动力就是创新。外贸在政策上

已过了扶持的阶段。外贸与制造业紧密相连。国内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动力的时期已经过去。制造业的挑战也就是外贸所面临的挑战。制造业是从学习国外的技术开始的,随着国内本土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发展到了瓶颈期。唯有技术创新,才能应对挑战。

4.物价上涨,原材料也在上涨,,低价劳动密集型经济也早已过去,导致产品成本提高,价格在全球市场上没有太大的优势。“世界工厂”已转向印度了。

外贸的数据现在还是很好的,随过了峰值,但在几年内不会衰退,还有发展的空间。


俄语市场开发


很多外贸人感叹外贸难做了,好时光过去了,那么外贸难做在哪里?

1.汇率不稳定

人民币汇率不稳定,对于额度大的订单,汇率一升一降如果把握不好,这就可能造成大几十万的损失。

2.出口退税没有以前给力

在出口退税上,也不如以前了,这也给外贸行业极大的压力。

3.市场竞争激烈

不光是国内,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在上升,一方面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推动中低端制造业发展,对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也在促进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竞争激烈也使外贸难做。

4.无高端技术产品

向下低端产品没有竞争力,向上又没有高端产品,如今行业竞争完全,微利时代到来,市场的供需平衡法则会使商品的价格越来越趋向于商品的成本价格。想在微利时代获得更大的利润,必然要在生产技术、企业管理领先与其他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5.受各国政策影响大

各国政策也制约外贸行业,尤其现在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很多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都很突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都是冲击,外贸行业也深受影响。

6.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产品价格已经完全透明了

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得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联合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互联网。比如现在的淘宝,阿里巴巴等销售平台,导致商品的价格也越来越透明化,这无疑给外贸行业以冲击。

这些原因,都是如今外贸行业要面对的痛点所在。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合伟说


因为竞争变激烈了。B2B的不太了解,这里只讨论做B2C。


中国卖家现在做外卖B2C主要集中在亚马逊、阿里巴巴、ebay、Wish等,刚开始的时候卖家少,买家多,即使产品一般般也很容易拿到订单,因为你没什么竞争对手。


而现在,大家发现有利可图,都想要分一杯羹,入场的游戏玩家多了,自然竞争就激烈了,谁都想要更好的待遇更好的产品,于是强者愈强,弱者越弱,这是市场导向,无法避免的。


那怎么办呢?

其实之所以大家一股脑地往一个地方挤,很大原因是因为还没发现有其他的地方。

什么意思?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要扎堆在同样的平台中,尝试着去发现其他的平台,除了亚马逊、阿里巴巴、ebay、Wish这些,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电商平台的,相当于他们自己国家的淘宝一样,详细的平台介绍可以在这个找到:

https://www.eservicesgroup.com.cn/platform/?aff=toutiao1



这些平台基本都是当地最大最有实力的平台,因为在国内宣传得比较少,所以很多中国卖家都还不知道


其实传统的生意做着做着就不好做了,也许不是你的原因,可能是这个行业要重新洗牌了,学着抓住新机会,换个方向,说不定下一个风口又能飞起来。

上面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祝好!


跨境电商ESG


不是外贸难做了,而是你的外贸难做。

要知道从事外贸行业的人数多达几百万人,怎么会难做呢?

只不过现在竞争更加激烈了,所以看起来做着难。

如果你好好参加展会,好好做付费平台,好好用免费的SNS,询盘不敢说多如牛毛,至少找几个客户还是问题吗?

推广不到位,当然获得询盘难

不会谈客户,当然成交难

价格死啦贵,服务超级差,当然留住客户难

工资低于平均水平,啥福利也没有,当然招人难

不按时发工资,也兑现提成,当然留人难

舍不得培训的费用,舍不得参加展会的费用,连一个付费的B2B都不想做,当然业务员出单难啊。

外贸从来都好做,曾经卖方为主导的好时光当然没有了。客户都找尊敬自己的供应商了。

人才哪里去了?人才都去挣钱了,哪里有功夫听你画大饼啊。

关键人都不傻啊


漫步者说


外贸是难做了么?以前大家怎么做的 我们中国有1688 淘宝,这是我们靠山吃山的优势,通过这些平台的倒买倒卖,我们早期可以通过比较低的成本,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生意。

很多做外贸阿里巴巴国际站,之前不也是这样子吗?把1688的供应商的产品放到阿里巴巴,老外不懂1688,很多贸易商就通过这个赚信息差。只不过现在的信息差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在开始走那一套未免太晚。

外贸好不好做,不能光看眼前或者极个别的情况。不管是做国外或者国内生意对于一直处理观望状态的企业,我们想告诉您,外贸和其他所有生意一样,总会有人失败。只要你在努力,坚持做好产品,那你就不会成为那一小摄失败者中的一员。外贸是必经之路也是捷径像对外贸易比较发达的广东,有实力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通过发展外贸做起来的。尤其OEM型企业,高端的优质的客户,大部分都在国外。如果没有自己的稳定市场和高端客户,就必须要走外贸这条路才能长远发展。一直走弯路,很难建立长期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多的外贸从业者对于外贸业务可能会开始有无力感,客户留不住,开发客户越来越难,最主要的还是 因为外贸环境越来越开放,市场上的信息差异越来越小,客户分布也越来越广,如果还是依靠自己之前的老法子是绝对无法生存的,必须多渠道进行开发客户,(独立站、社交平台、搜索引擎开发信、B2B,B2C,内容营销等等)环境一直在进步,如果你不进步 订单就全到你同行业务手里了,外贸从来没有不好做,只是你不好做


外贸人兰亭


外贸现在难做,集中体现中国制造业的艰难,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比如服装,鞋子,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中国企业要转型升级,不只是做国外的贴牌代工,而是要在国外消费者心中改变低端的印象,打磨自己的产品品牌。难做是中国传统外贸工厂,像福耀,大疆,华为,安克,环球易购为代表的高附加值的品牌外贸企业已经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赢得机会。



传统外贸为什么难做?

1.08年次贷金融危机,美元在次贷中一度贬值,人民币则相对升值,中国出口外国的产品成本价格相对升高,本来中国大部分工厂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厂,一件产品的利润论毛,分计算,汇率升值成本远远超过利润,导致工厂出口竞争力下降。

2.人民币外升内降,中国国内物价持续上涨,包含原材料,设备等价格上涨,工厂企业的成本大幅度增加。

3.中国国内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工人工资增加,原材料上涨,工厂成本增加,很多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投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家。

4.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电商,吸引工厂直接开店做外贸,让中国工厂直接面对国外订单采购,价格更透明,使得许多不是工厂的中间贸易商生存困难,企业利润更小。

不过现在外贸的另外一种变种,跨境电商的出现,企业由原来的B2B转到B2C,比如通过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lazada,shopee等国外电商,中国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这样有利于中国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根据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更新换代,不只是以前的贴牌代工,而是以利用世界工厂的优势建立自己的品牌,改变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偏见。

在国外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以义乌,华强北为代表的卖家已经占领亚马逊四分之一的份额,作为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的心方式,跨境出口助力中国品牌出海。


深圳跨境电商Gary


现在外贸越来越难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了。以前外贸容易做,因为竞争对手相对没那么多,供小于求。那时候,随便一个公司、随便一个业务员都比较容易获得一个不错的业绩。这一点我相信很多老业务员都深有体会。

但是,咱中国人就是看到哪个行业有钱赚,大家就会扎堆蜂拥而入,想分得一杯羹。以前行业刚起步的时候,做外贸就是开发市场,找到客户就成功了一大半;但现在做外贸是争夺市场,是从其他公司那里把客户抢过来,难度可想而知。

2. 现在信息太透明了。客户想找一款产品的话,他上阿里巴巴这些B2B平台就可以轻易找到很多供应商,很轻易就能拿到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很多产品质量其实差不多,你从千百个供应商中被客户最终选择到的几率真的太小了。

3. 产品同质化太严重。一款产品火了后,大家就纷纷模仿,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同类的产品。大家的产品大同小异的情况下,价格便成为了卖家的主要考虑因素。那些做得比较晚的厂商要想从做得早的厂商那里抢来客户,他们往往会提供更便宜的价格来吸引客户。你以为你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但你的竞争对手永远可以做到你想象不到的价格。太难了!


一个没透露姓名的靓仔


外贸现在内外交困,非常辛苦,面对汇率原材料涨价困局,而无力改变。

去年很多做外贸的以为人民币会贬值,美元会升值,国家会支持,都按1:7报价,没想到人民币从6.96:1美元狂涨至6.5,今年更是破6.4,用美元结算的单汇率损失就赔上全年所有利润。

本来想从工厂压点价,补点利润,想当然认为美元会升值,原材料会降,不料人算不如天算,美元大贬造成原材料飞涨,环保风暴,造成纸箱飞涨,电镀关闭,工厂还要涨价。

外贸是有合同的,签了合同不能单方面违约,需要与客户协商,中小客户好说,涨一点可以接受,大客户坚决不行,因为它们都与大超市百货签长约,不能毁约,只能做到及时或提前付一些款,解工厂流动资金紧张,换取不涨价。

今年环保税开始实行,工厂成本又要增加了,可出口价格却提不上去,因为有越南,東埔寨,菲律宾低价竞争。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升级换代提价,可不知国外消费习惯,比如一件商品好卖,会一直年年下,款式十年不变,价格也很难提,不做,新订单也别想做。

国外消费者喜欢上一个品牌,一个款式,会变成忠实客户年年买,除非不喜欢了,才会换款式。

人民币如果还不贬值,今年会有很多外贸和工厂扛不过去,关门大吉。


光芒万丈34957


是不是外贸的同行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两年外贸越来越难做了,一年开发不了一两个新客户,基本上都在维护老客户,阿里巴巴一年好几万投下去基本上没什么用了,感觉从14年开始就不行了。是什么原因呢?

个人认为近些年外贸难做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 传统的外贸B2B转成B2C,互联网阻碍传统外贸流程

以前的像做阿里巴巴只要是个会员,真的是躺着都可以赚钱,询盘很多,成交量也很可观。互联网的发展迅速,现在厂家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了,对于很多不是厂家的外贸公司来说真是在夹缝中生存。

② 供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不算太好,而国内的供求市场又太过饱和,供大于求,从以前的1:2的竞争到现在的1:20的竞争,想杀出一条血路来比较难。

③ 产品成本不断上涨挤压,外贸利润撑不下去了

就拿深圳来说,近些年工人工资不断上涨,场地租金年年在加,物流行业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带来了物流成本的增加,导致外贸利润空间被压缩的越来越小。

④ 政府加大了环境治理,安全检查等行业准入门槛,小企业不够准入要求

虽然这样来说少了一部分的竞争对手,但对于那些相做外贸SOHO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打击,而大企业无论管理成本,人工资源都会太高,价格提不上去,成本又增加,拿什么来争取客户。

⑤ 国家去产能的大形势下,一些“三无”小工厂倒闭,没有了低价产品。

没有低价产品,就没有价格优势,没有价格优势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现在国外的客人也是非常精明的,价格太透明,你价格上没有优势,后续的公司平台,售后服务就都无从谈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