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新任市委書記,這把火燒得厲害


我面前是一本書,紅色封面,上面的花紋如堅硬的岩石,又如柔軟的土地。

蘇州新任市委書記,這把火燒得厲害


再燃激情——蘇州“三大法寶”讀本》,這是一位蘇州的朋友送我的,眼下它已經是一本網紅地域發展讀本。不光蘇州的幹部讀,上個月,南通舉行市委理論學習會,與會人員發現,每個人座位上都有一本這樣的“紅皮書”。
南通當天的那場會主題鮮明:學習借鑑蘇州發展經驗,併為我所用。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則將此舉動解讀為,這是江蘇“潛力股”南通向全國“排頭兵”蘇州隔江致敬、“全面學習”。
平心而論,這其實很正常。
蘇州的“三大法寶”:“拼出來的張家港精神,闖出來的崑山之路,融出來的園區經驗”,它們從來不是關起門來偷偷練習的“秘笈”,而是一手一腳幹出來、所有人都看得見的一段段經歷。
任何城市只要想學隨時都可以模仿,事實上這些年來,蘇州的一些做法也往往被其他城市所效仿。
但關鍵是,這一顆顆“蘇州時間”所凝結的珍珠,串起的並非是什麼無法複製的政策、制度,而是一種人的精神狀態,一種勇氣,一種信念,一種定力,一種擔當啊。


所以蘇州是很難學的,這才造就了過去幾十年的蘇州奇蹟。
但現在,蘇州彷彿一下子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種自我加壓,與新任市委書記藍紹敏的深度傳導密不可分。去年年底,公號“蘇州圓桌”做了一起專題《激情主政100天,“藍”燒蘇州火紅年代》,細數了藍書記到蘇州之後的一系列行程,在高頻的工作模式下,新任書記始終在關注著一樣東西:
三大法寶。
張家港精神,崑山經驗,園區之路。
是千年蘇州敢為人先的時代標識,是明星城市最耀眼的三塊勳章,而在新書記的眼裡,也正化為一柄披荊斬棘、突出重圍的利器。
有一組數據無法讓蘇州人忽視:2019年,蘇州距離前面的標兵重慶還有4370億GDP的差距,但和後面緊緊追趕的追兵成都已經只剩下2223億了。現在的蘇州已沒有多少“老本”可吃。
在2008年的時候,蘇州與深圳的GDP只相差1086億。但在最近的十年中,蘇州追趕的腳步明顯放緩。到了2018年,差距已經擴大到5624億。

曾經被蘇州甩開一截的南京,也大有迎頭趕上之勢。坐擁省會優勢,南京2019年的GDP已經達到14030億元,年增長率為7.8%。
拿著“紅皮書”致敬蘇州老大哥的南通呢?其他不說,就說兩點:第一,2020年是南通高鐵的豐收之年,滬通鐵路計劃將於今年6月建成通車,南通與上海將實現38分鐘連通。第二,南通新機場。機場,機場,機場。蘇州人,你心裡什麼感覺?
實事求是講,蘇州人這幾年是不是有點步子慢了?
一直在江蘇GDP老大的位置上待著,是不是進取心也打折扣了?
不怕問題,怕的是不警醒,不自省,怕的是別人在不斷學習,不斷進化,自己反而淡化、丟掉,更怕的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為,是在故有的成績面前失去了繼續前進、繼續變革的勇氣和動力。
怕的是官場懈怠,人心貪安。
所以,藍紹敏的又一把火燒過來了。
3月5日,蘇州召開2019年度綜合考核工作總結暨作風建設大會。選在驚蟄節氣開會,可見蘇州的用心。欲驚者誰?

蘇州新任市委書記,這把火燒得厲害


有評論道:於無聲處有驚雷,與會者無不感受著“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
這場大會,帶著一點鋒芒。據官方媒體報道,一項通報結果十分引人關注——這次的考核評比,工作落後的四家單位被集體“亮”相。這還用說,肯定坐不住啊。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當年張家港的秦振華,在全市幹部大會上甚至怒斥一名局長:
“因為你管的那一攤支不起來,我們全市得跟著你不能痛痛快快跑步!你想好沒有,該怎麼辦?不吱聲!那你就回家好好想想去吧!”
後來有人評價,秦振華當年不這麼做,很難在短時間內扭轉幹部中的一些舊習。張家港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和秦振華的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恐怕密不可分。
的確,在中國大家都知道,要幹成什麼事,沒有一批好的帶頭人就等於空談。
所以,3月5日的驚蟄之會上,在這個會快要結束的時候,藍紹敏向全市黨員幹部公佈了最後一個“彩蛋”,也就是蘇州接下來要做的三件大事。


第一個,對改革勇於探索、發展勇於擔當、服務勇於創新,在奪取“雙勝利”、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每年拿出總額1000萬元給予重獎
這個獎,不搞部門之間平衡,也不搞部門內部平衡,誰貢獻大就獎勵誰。
第二個,在統籌疫情防控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誰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那一套,蘇州絕不會給他“留面子”,甚至不會給他“留位子”。
要採取有獎舉報、市民暗訪、外聘專家、記者採訪等形式,凡是工作不實、作風漂浮的都要定期曝光,名額不受限制、類別不受限制、級別不受限制、區域不受限制,有一起曝光一起。
藍紹敏特別強調,這個曝光臺,誰也不準開後門,誰也不準說人情,誰做錯了就問責誰。
第三個,建立營商環境“通報制”。
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通報服務不到位、政策不落實、企業不滿意的負面典型案例,倒逼政策落實、服務改進、政策優化。
藍紹敏說,這個制度,我們一定做到一有反映、馬上就查;一經查實、立馬通報;一經通報、必須問責。

總之要——
把“帽子”戴到有能力的人“頭上”把“票子”發到幹實事的人“手裡”把“板子”打到做虛功的人“身上”
今天,我又看到一則新聞,再次被蘇州現在的這種氛圍所震動:
蘇州出臺了激勵幹部擔當“1+N”系列文件。
包括《關於進一步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奮力再創火紅年代的若干意見》這個管總文件和《關於更大力度推進幹部交流全面激發幹事創業活力的實施辦法》《關於更大力度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打造幹事創業熱血尖兵的若干措施》《關於更大力度推動組織為幹部擔當的若干措施》3個配套文件。
劃幾個重點的,乾貨的——
市縣聯動舉辦“年輕幹部尖兵論壇”,拓寬組織部門跨層次發現優秀人才的渠道;
進一步暢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高校、國企之間幹部交流渠道,大力推進幹部跨部門、跨條塊、跨領域交流;
大膽使用“四將”幹部,即勇闖“無人區”、善解無解之解的“改革闖將”,勇立改革開放潮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發展干將”,思想解放、敢於開拓創新的“熱血小將”,經驗豐富、想幹事能幹事的“攻堅老將”……

我也順便摘錄了官媒報道里的一些“金句”,這些話,確實讓我十分感慨——
為擔當者擔當,為幹事者撐腰
任務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
強化“用戶思維”,“客戶體驗”
用幹部的3個基本要求,“解放思想用幹部,擔當作為用幹部,公道正派用幹部”
大膽起用擔當者,敢為善為的幹部就會大量湧現;關懷容錯實幹者,改革創新的幹部才能勇往直前……
感慨之餘,還想說說當年的張家港和秦振華。
1991年底,張家港領導班子調整,副書記秦振華有望提拔為一把手。但偏偏老秦有個致命問題,年齡大了,一過年就是56歲了。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縣級班子一把手一般到57歲就要下來,秦振華快到線了,提拔他合適嗎?
在有人提出不同意見的情況下,秦振華依然被提拔到了一把手的位置上。

在秦振華剛出任張家港市委書記後不久,張家港街頭到處出現了“振華精神”,甚至在蘇州市委的幹部會議上也曾提過“振華精神”,這也使得一些人對秦振華個人產生過偏見,以為他是個好大喜功的人。
一點不錯。有些人身上的那種自加壓力和勇於爭先的意識特別強烈,一放到習慣於“聽話”和“執行”的某些地方,自然就顯得另類了。
但是,一個地方的經濟要搞上去,說到底,就是要有一個優秀的領導班子,他們要始終堅持弘揚改革精神,支持改革者,鞭撻空談者,懲治腐敗者,激勵開拓者,沒有點衝勁和闖勁,是絕對幹不出名堂的!
有人經常把蘇州和深圳做對比,兩座“SZ之城”,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極大的不同。
深圳,借勢聚人;蘇州,因人造勢。
用藍紹敏的話來說,蘇州之所以能成為今日之蘇州,最大的成就不僅僅在於經濟數據,更在於廣大幹部群眾在敢闖敢試、你追我趕的火熱實踐中形成了“最可貴的精神力量”。
“三大法寶”,不怕別人學走, 就怕自己弄丟。
那種響遏行雲的雄心壯志,還有沒有了?

蘇州本地公號“說蘇”,最近做了一篇文章,最後放了一個“大炮仗”:
蘇州的未來目標,應該是全國第五名左右。不僅僅是GDP,而是很多領域達到第五名左右,比如常住人口數量、城市建成區規模、軌道交通長度等等。
“說蘇”說,長三角有兩個城市,珠三角有兩個城市,北方是北京。這五個城市(包括蘇州在內),大概率會站在中國城市金字塔的頂端。
北上廣深杭,北上廣深寧,還是北上廣深蘇?
有意思,很有意思。
在網上,大家的反應亦很熱烈。

蘇州新任市委書記,這把火燒得厲害

這些大會甫一結束,官媒的留言區亦是一片熱鬧。這些話裡,寄託著百姓對一座城市的期待。

蘇州新任市委書記,這把火燒得厲害

而這座城市正在期待著一群奮起的官員。
最後,送上蘇軾的一闕《浣溪沙》。無論是蘇州人還是那些關注蘇州的人,都看到了這座城市內心燃燒的熊熊烈火,而且還在越燒越旺。
那個我們熟悉的蘇州,依舊是一個可以讓夢想實現的地方。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蘇州新任市委書記,這把火燒得厲害


“金融街1號”往期文章推薦

關注後

回覆關鍵詞閱讀


  • 蘇州:機蕩十五年(關鍵詞:機場)
  • 無錫飄香龍蝦正史(關鍵詞:龍蝦)
  • 中國稀土:無錫首富的雷人往事(關鍵詞:稀土)
  • 1994:蘇州工業園區那些往事 (關鍵詞:1994)
  • 實地探訪:誰是太湖邊收藏級的別墅神作 (關鍵詞:買別墅)
  • 無錫國聯金融竟然被仿冒,讓我刺探一下 (關鍵詞:國聯)
  • 這個老帖閱讀量超高:關於宜興的23個冷知識(關鍵詞:宜興)
  • 宜興電纜大佬戴志祥庭審直擊:破產亦梟雄 (關鍵詞:電纜)


蘇州新任市委書記,這把火燒得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