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信用卡:交易量斷崖 銀行結盟外賣預售自救

疫情衝擊信用卡:交易量斷崖 銀行結盟外賣預售自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讓人們滯留家中,原本是吃飯、旅遊、交通、住宿消費旺季的春節,消費場景瞬間蒸發。這也讓銀行、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個人消費貸款、信用交易量和透支,斷崖式下降。

縱然有微博網友稱“上個月春節外加沒網購還有疫情,看賬單信用卡竟然只花了不到一千,最近快遞陸續復工開始瘋狂網購把需要的補上”,但銀行信用卡業者仍在經歷一個還看不到未來的寒冬。

3月3日,數位銀行業內人士反饋稱,部分大行、股份制銀行的對公信貸仍有所增長,但個人零售貸款增速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較大。特別是信用卡交易量急劇萎縮,導致各家銀行被動調整年初的個人信貸和信用卡運營策略。

交易量下滑

信用卡交易斷崖式下滑,身處其中的從業者如鯁在喉。

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人士表示,信用卡交易量自1月下旬開始大跌,至2月中上旬,直到2月下旬才有所回升。另一股份行人士也表示,該行去年在信用卡領域配置不小的額度,計劃今年繼續發力信用卡,但1-2月信用卡報表“慘到沒法看”,不得不修改投放計劃。

究其原因,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線上消費,線下消費因為不能出門顯著下降。線上消費中使用信用卡及消費貸款的比例不多。”

聯合資信在其3月3日的報告中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部分行業、地區的回收金額影響突出,減少甚至切斷了受衝擊行業、地區內不良信用卡債務人的還款來源。

根據多項公開數據,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春節損失超過100%,九成餐飲商戶出現資金短缺,公開求助的知名品牌比比皆是。汽車方面,重度的線下依賴幾乎讓整個汽車產業鏈條在2月裡顆粒無收。電商平臺上的商家們由於商品生產、物流的不暢直接影響到現金流。

例如,招行信用卡在其3月2日致合作伙伴的公開信中表示,其三大客服中心之一的武漢運營中心從1月23日起暫時關閉,為確保疫情中每位客戶的需求能被響應,上海和成都的1258名客服員工放棄假期,以60%的坐席承接了100%的服務量。

境外疫情也開始蔓延,銀行卡組織也發出風險預警,Visa、Mastercard和PayPal均向投資者發出警示。

3月2日,Visa發佈警示稱,持卡人在海外的消費已大幅放緩,尤其是與旅遊相關的消費,本季度的收入增長將比1月30日的預期低約2.5-3.5個百分點。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跨境增長率逐周萎縮,預計這種趨勢尚未見底。不過,除旅行支出和某些亞洲市場外,跨境電子商務並未受到重大影響。

PayPal於2月27日表示,疫情衝擊旅遊業和跨境電商,對第一季度財報將減少約1%,預估一季度淨收入47.8億-48.4億美元。疫情若持續擴大,第一季營收將減少約2-3個百分點。2月25日,Mastercard下調第一季度收入預期,將一季度淨收入增長預期下調2-3個百分點,至9%-10%。原因是跨境旅遊、跨境電商均受疫情影響,目前疫情持續時間及嚴重性依然有很多不確定性。若疫情可在第一季度結束,公司全年淨收入增長或為低雙位數。

線上能否對沖?

疫情影響下,各家銀行力推線上業務創新,以對沖影響。

“2月逾期貸款壓力很大,特別是個人和小微企業客戶。各家行都在創新線上業務,以爭取一定的對沖作用。”一位大行華東分行人士表示。

銀行業也開始“自救”和“互救”,尋求迅速復工。

“信用卡行業上下游從業人員預估超過30萬人,其儘快復甦對保障民生服務、穩就業意義重大。”3月2日,招行信用卡相關負責人在公開信中表示,國內信用卡行業已經成為連接億萬客戶和商戶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集資金、技術和人力密集為一身,在支付、消費信貸、人工智能應用等產業鏈佔據著核心關鍵的位置。

一方面,各大銀行卡中心延長還款期限,視情況給受疫情影響的用戶適當延長房貸、信用卡還款期及提供徵信保護等。

另一方面,信用卡運營部門也與餐飲、汽車、電商、電影等行業合作,支持其復工,並推進信用卡線上化運營。

“雖然生活迴歸平常之後,目前受衝擊最大的行業反彈也將最為強勁。人們的需求未減,壓抑是暫時性的。但從現在到完全解禁之間究竟有多長時間,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招行信用卡相關負責人在公開信中表示,該行已籌集7億元專項資金,投入餐飲、汽車、電商領域。

外賣、網購成為銀行信用卡的下一步重心。

“悶在家裡幾乎每天都要網購,不是吃喝就是廚房用品,估計這月信用卡賬單又少不了。”一位網友在3月1日微博上寫到。不過,網購體驗不一,另一網友吐槽“2月份信用卡還款數額為0!感謝電商平臺各位爸爸不給我發貨,節約了一大筆費用”。

若從整體看,線上電子商務有所增長。目前的情況看來,實體店銷售低迷,但網購需求不斷增長。京東增加了配送員,預計2020年1-3月銷售額將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

線上化也是銀行下一步運營的重點。例如,針對餐飲行業在目前尚未大規模恢復堂食的情況下,招行信用卡在App新增瑞幸咖啡、海底撈、肯德基等外送服務,已完成新型服務模型的開發,也為更多商戶的接入鋪平道路;此外通過預售的方式為商戶提前鎖定用戶需求,目前已經有千餘家商戶加入預售平臺。中信銀行(5.520,0.00,0.00%)信用卡主打“雲經濟”,於上個月末推出全出行、線上教育、健身運動、外賣生鮮、電商購物、影音娛樂、網紅餐飲等7大行業在線消費權益。

“在疫情特殊時期下,探索開創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對商戶端實現‘預售+引流+補貼+復購’循環模式,對用戶端實現‘便捷+實惠’良性模式,從商業模式上幫助餐飲業快速恢復生機。”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京東數科也表示,針對疫情期間中小銀行信用卡髮卡及營銷難點,強化線上場景拓展、用戶權益創新、運營流程優化,促進用卡、活卡。同時從卡片申請、風險評價、審核授信、髮卡寄卡、激活、用卡、經營全環節幫助銀行提升信用卡數字化運營、非接觸式服務。其自去年以來已與30餘家銀行發出1100多萬張聯名信用卡。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公眾觀念和行為,‘排斥聚集’或將持續較長時間。由此催生的‘非接觸銀行’不會隨著疫情平復而消失,反而可能進一步固化和深化。”3月3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說,他建議商業銀行構建“非接觸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前發佈報告稱,全國2018年個體經營戶總量約為9776.4萬戶。數字信貸發展水平每增長1%,疫情對經營的衝擊減少2.57%。

董希淼認為,對信用卡等業務的面籤要求,建議探索通過視頻遠程驗證進行替代。可完善互聯網客戶多元化身份認證體系,解決I類銀行結算賬戶遠程開戶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