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會說“不”了嗎?

在我們周圍,不會拒絕,不會說“不”的人比比皆是。


小郝為人忠厚老實,而且很愛面子。每每同學朋友聚會,大家總能想起他,並且時常招呼他參與。最近,他有點不敢對著妻子接類似的電話,因為他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小郝在北方一個四線城市工作,工資不高,但每個月聚會差不多要花去他至少三分之一的工資。為此,他經常自責,但每次結賬他又總是第一個搶先。他總覺得朋友相處,不好意思。久而久之,漸成了習慣,雖然不是每次讓他掏錢,但多數情況下,很多人都是做做樣子,最終買單的還是小郝。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小郝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新朋友很是熱情,既留小郝的電話,又加小郝的微信。半個月後,小郝收到了這位朋友的請柬,說孩子喜結良緣,請他喝喜酒。在北方,這種酒可不是白喝的,普通朋友少則花三百五百,多則花一千甚至更多。面對請柬,小郝思想鬥爭了好久,但最終還是咬牙參加了婚禮,當然他也掏了腰包。但更讓小郝鬱悶的是,這位朋友再也沒有和他聯繫,似乎原本就是路人。


類似小郝,小何也是“好人”,也不會說“不”。小郝因為擅長寫作,被一個政府部門借調過去從事文字工作。去的時候領導和他談話,只負責辦公室的文字材料,其他不用管。而且還鼓勵他好好幹,將來有發展前景。對此,小郝充滿信心。於是,他兢兢業業爬格子,很快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可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寫作任務。不僅辦公室的材料要他寫,其他科室的材料也逐漸交給了他,而且還說能者多勞,似乎這些都是他應該做的。由於不好意思拒絕,小何只能加班,白加黑、5加2成了他的工作常態。一天,他的同學見到他,差一點沒認出他來:“兩年沒見,你怎麼早早的謝頂了?”辛苦也就罷了,因為不會說“不”,小何有時還得罪人。一次,其他科室的一個科長讓他寫個材料,因為小何實在忙的騰不開手拒絕了他。這一拒絕可惹來許多麻煩,這一科長到處說他的壞話,讓他在領導和同事面前十分難堪。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像小郝小何這樣愛面子不會拒絕也不敢拒絕的人很多很多。因為不會說“不”,這些人生活中往往吃虧,職場上往往受氣,甚至精神上遭受打擊。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付出,得不到多少人的認可。有人說你應該,有人說你顯擺,甚至有人說你有所圖謀,能說你是“好人”已經是不錯的評價了。


因此,我們做人,不能太老實、太善良,也別太大方。如果你臉皮太薄,不好意思,久而久之,你身邊的人就會覺得你所做的一切天經地義。不要太遷就別人,否則別人就會得寸進尺、變本加厲。也不要什麼事情都為別人著想,沒有人因為你的付出同情你,因為在他們眼裡,這都是你自己願意的。此外,做的越多,失誤的可能性越大,萬一某件事你沒做好,一些人就會抓你把柄,甚至落井下石。


當然,這樣說,不是讓我們六親不認、工作推諉。目的是要分清主次,把握重點,該拒絕的時候一定要說“不”,這其實是一個短痛與長痛的關係。優柔寡斷,是人生最大的負能量。我們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幫得上,想幫就幫,幫不上,就予以拒絕。在拒絕這件事上,越簡單越好,學會說“不”,我們不糾結,即使糾結也是暫時的。

不會說“不”的人,大都善良,這其實是一種病態,病就病在不敢得罪人上。在他們看來,面子比天還大,總覺得拒絕了別人就等於傷了面子、傷了感情,其實事實遠沒有我們想象的簡單。


學會說不,是一種智慧。說“不”,不是斷然拒絕,要講求技巧和方法。別人有要求我們的時候,一是要注意傾聽。表現出你的感同身受,明白這個請求對於他的重要性。這個時候說“不”,對方才會認為你的拒絕,不是草率決定,是不得已而為之。二是要態度友好。說“不”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和藹的態度,表示出對對方的好感和真誠,而不是帶著情緒。三是要表示歉意。要記得說句“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語,以緩解對方的挫折感和不滿情緒。四是要果斷堅決。拒絕的態度,雖然要溫和,但立場一定要堅定。如果模稜兩可,會讓對方引起誤解,一旦目的無法實現時,更會招致對方的不滿。五是拒絕的理由一定要充分。要麼不說任何理由,要說就一定充分,讓對方無法反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