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孩子陪读,一些农村青年夫妇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争先恐后去县城买房,你怎么看?

金鹿836


这种情况已经是非常普遍了,农村的教育生态现在是非常脆弱了。很多家长把孩子都送到外面就读了。现在的情况是,农村中小学吃不饱,有的小学濒临倒闭,而县城或市区的中小学人满为患,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

一些县城中小学为了达到限流的目的,对农村孩子来县城读书加以限制,比如必须在县城内有住房才行,这就逼着一些农村青年夫妇为了孩子上学,争先恐后到县城买房。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呢?我认为:

首先,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城乡差别,而是自身原因

曾几何时,农村教育是碾压县城学校的。三十年前,县城的孩子跑到农村中学去上学,这应该不是新闻吧。大部分地方都是这样的,尽管农村中小学里还有很多是民办教师转正的老师,他们的学识并不高,但是,照样能够把学生教会教好。

当时的农村初中分为国办初中和乡镇初中,国办初中是选拔的周围几个乡镇的优生,乡镇初中收的是选拔后余下的孩子。其实那种制度是非常不错的,国办初中面向升学,乡镇初中面向就业。当时,县里的几所国办初中竞争激烈,教风学风都是非常好的。可惜后来,为了普九的需要,将这些国办中学与乡镇中学合并,高中招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成绩的淡化,使得乡镇初中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被淡化了。

再后来,民办学校

兴起,他们到处挖学生、挖老师,使得很多的农村中小学日渐衰落,相反的是,城镇中小学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学校管理的加强,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尽管如此,农村中小学的那些优秀的老师仍然在一线奋战着,尽管生源差,很难教出成绩,但是,不能代表他们水平不够。

实际上,农村家庭如果把孩子留在乡下,只要孩子努力,一样能出成绩。如果孩子不努力,到哪儿上学都是不行的。

我现在就在县城初中教课,有很多学生是从乡下来的,他们有的住公寓,有的租房家长陪着,有的买房住到县城。尽管这些家长付出了太多的金钱和心血。但是,大部分农村上来的孩子不如县城的孩子学习态度端正,他们更不听话,更不学习,有的沉迷手游连作业也不写。

我有一个学生,孩子小学一年级就到市里读书了,他老婆陪着,花的钱可以说太多了。孩子现在初二了,门门不及格,放假前说想往回转,往我们学校转。实际上转到哪儿都不行了,谁都回天无力。

第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重中之重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基础。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不好好完成作业,抄答案应付了事。过早的给他买个手机,上课还想着玩手游呢,怎么能学习好呢?

这里特别强调一句,孩子在上大学前千万不要给他买手机。一个手机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当家长的不要心软,一心软就完了。城里的孩子玩手机更厉害,所以,你花钱把孩子送到城里去,再给他配上一部手机,结果我们是可以猜出来的。

第三,城里的情况未必就一定比农村好

像我们县城的几所小学由于老师短缺,每个校都有很多代课教师,而且班容量大,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而乡村小学里,老师都是正儿八经的师范院校毕业,经验丰富、学生又少,更能够照顾到每个孩子。

人多的地方,好学生多、坏学生也多,有些孩子好的不学,偏偏坏的一学就会。

结论:不管怎么说,作为家长一定要盯住孩子,不要以为花了钱,孩子就一定比不花钱强,这是错误的想法,孩子的坏习惯一旦形成,再想纠正,那就非常难了。


中学高级教师,三十年教学经验。良好的阅读体验和源源不断的干货输出是我写作的根本宗旨,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