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適合所有水域野釣嗎?

含奚


不是的,一般只有光水或大水面才適合臺釣,如果是水面情況複雜,比如都是草的地方就不適合臺釣。


野釣開心哥


關於臺釣適合所有水域野釣嗎?

首先我認為不適合所有水域野釣,我們釣魚的時候,經常會使用臺釣的方法,也有很多的釣魚大師都推薦使用臺釣法。其實臺釣並不是所有的水域都能用。

1、臺釣也不適合在水域面積比較廣的地方是用。因為這些地方經常會出現漲水退水的情況,漲水的時候,岸邊的植物就會成為你最大的臺釣障礙,情況非常棘手。傳統釣都不好應對,何況你選擇的臺釣?臺釣的裝備比傳統釣也多很多,而且更換魚鉤會非常麻煩。舉個例子,如果你在水位兩米左右的地方釣魚,突然出現一群小魚,這個時候你就會選擇換小鉤了。鉤一換餌料的重量也就變了,餌料的重量一變你就要重新調漂。這一套程序下來,估計就要很長時間。等你將這些調好,魚都跑沒影了。

2、水流湍急的地方也不適合臺釣,這種情況會造成無法從漂相判斷準確的魚口,從而錯先上魚的時機,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戶外野釣小覃


臺釣法的優點被大多數釣友所認可,將它運用到複雜多變的野釣環境中雖有難點,但是仍然有越來越多的釣友開始在休閒野釣中使用此法。野外水域與養殖魚塘區別較大,新手如果能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那麼,在野釣時,是同樣可以充分發揮臺釣法的長處的。

一、準確找底

臺釣法對找底要求很高,但是野外水域水底多坎坷不平,如果找底不準就會直接影響釣效。釣者每次拋竿要儘量將餌料準確地送到目標點,可以將釣者對面的某一物體作為參照物,讓釣者與參照物呈一條直線。拋竿入水時要注意鉤餌在這條直線上落點的準確距離,不妨藉助壓竿稍入水回拖主線的時候,竿稍入水有多長,來判斷落點的距離。經常這樣練習才能保證準確地找底。

當水底有枯枝爛葉或水生植物時,鉤餌到底後往往會陷入其中,被遮擋的釣餌魚兒難以發現。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適當增加鉤距。比如平時我們釣鯽魚常常定兩三個鉤距,這時我們可以增至4到5個鉤距,這樣可以避免鉤餌下沉後被雜物遮蔽。

二、準確判定對象魚

野外水域中魚的種類繁雜,如果不明確主要的對象魚是什麼,我們的用餌就會不準確。所以當我們到達釣場,首先就要了解魚的種類。不妨請教當地居民或常垂釣於此的釣友。也可以從魚星上來判別,魚星是魚在運動、呼吸以及覓食過程中泛起的氣泡,這種氣泡不會僅固定在一處,大小不一,魚兒不同、水深不同,氣泡也有區別。

鯽魚往往同時冒出兩三個大小一致的氣泡,鯉魚的魚星細密成群,並重視連續移動,水淺時還能發現水體被魚攪渾的情況。

草魚產生的氣泡比鯽魚大一點,但是不均勻,要麼零星幾個、要麼成串地冒出來。

鰱、鱅群冒出的魚星比較密集且大小不均,常常成團連片。

鯿魚的小而零散、單泡多。翹嘴魚會不斷冒出黃豆大小的單個小泡,它們也喜歡群遊,當我們看見連續冒出很多單泡時,就是翹嘴群進窩了。我們確定了主要的魚種之後,自然會對口使用餌料了,所以出釣前需要備多種類型的魚餌。

三、野魚大小不一,如何配置釣組

野魚大小不一,配置釣組相對困難。靈敏度配置高了,碰到大魚就會折鉤斷線,大鉤粗線上場,靈敏度又不高。所以我們到達某個釣場,也需要向別人請教一下對象魚大致的體型狀況。

如果垂釣重量在50~500克大小的鯽魚,建議主線0.6至0.8號,子線0.3至0.4號,2至4號袖鉤。如果對象魚是鯉魚,建議配1至2號主線、0.6至1號子線,伊勢尼粗條4-6號鉤。氣溫較低的時節,釣組可偏小一點,氣溫較高的時節,釣組就偏大一點。

竿子的調性需要根據釣手的熟練情況來選擇,一般高手都能用小鉤細線釣獲大魚,所以要根據釣手自身的情況來選擇,除此之外,遛魚的技術也要牢牢掌握。大致判斷出了魚的體型大小之後,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用餌,小魚喜歡腥味、霧化的餌料,大魚喜香愛素愛顆粒,掌握了這種一般性的規律,用餌才會相對準確。

四、如何釣流水與淺水

1、釣流水。

可以釣平水,首先不在連接環上拴子線,離底時增減鉛皮讓漂尖齊平水面。掛雙餌上推浮漂,露出確定的目數,讓鉛墜輕輕觸底,鉤餌與子線平躺在水底。再就是跑鉛釣法,將控制鉛皮座的上太空豆往上移動五至八釐米,使主線能滑動於鉛皮座中。魚兒咬鉤時,訊號會直接傳給浮漂而不驚動鉛皮,這種釣法是極鈍的。

2、釣淺水。

水深在1米以內,可用較小的水皮漂配上短而細的子線,一般10釐米左右就能適應淺水。這種小漂吃鉛少,如果遇上颳風,可以用肚子較大的棗核型短身浮漂,抗風性能不錯。

五、避免小雜魚鬧窩

野外水域小雜魚非常多,常用的應對辦法有:

(1)搓餌趨於大和硬。這樣做可以降低下沉時的霧化速度,較好地避開小雜魚攔截餌料。釣餌沉底後小魚也無從下口,給大魚吃餌留下了可能。

(2)調靈釣鈍。直接讓雙餌平躺於水底,小雜魚即使鬧鉤也不會有明顯的訊號傳出,這樣做中魚率很高。

(3)活用跑鉛。用重鉛加快鉤餌下沉,避開小雜魚中途攔截。

(4)能夜釣則夜釣。小雜魚夜晚活動不活躍,用夜釣來避開它們的騷擾。

用臺釣法來野釣,雖然麻煩多,但我們總能找到好的方法來解決,相信會有更多喜歡野釣的釣友加入到臺釣大軍中來。

這個不一定,第一:選釣點肯定是要有的。第二:餌料、窩料是關鍵。第三:調標也是關鍵。第四:抓魚口咯。


木原園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臺釣基本上來說是適合大部分水域,大到江河,小到溪流。鰱,草,鯉,鯽,馬口,翹嘴,白條,麥穗,。

野塘,黑坑,都可以。特別是野釣的話,機動性很強。

同時釣法也很多,我也是野釣新手,共同學習




雄霸V


大家好,當然適合,誰說的五大要素,這個不一定,第一:選釣點肯定是要有的。第二:餌料、窩料是關鍵。第三:調標也是關鍵。第四:抓魚口咯。你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

臺釣常用的四種釣法,基本上可以覆蓋淡水釣的所有水域

臺釣中,以懸墜、等竿線作為主要特點,也如同傳統釣法一樣,衍生出了不少釣法,這些釣法分別根據不同水域、水深、魚情、氣候等因素,同時根據魚的生理魚層、覓食魚層不同,從而進行靈活調整,以下這四種釣法幾乎可以應對所有淡水水域,釣友們不妨瞭解一二:

一、懸墜釣法

此釣法不用多說,鉛墜懸底,幾乎適應所有水深,微風、無風,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釣,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堪稱臺釣的雙花紅棍,打遍一切淡水水域;但是大風、大浪等極端天氣、水情,就不太適合了,容易浮漂走水,觀漂不易。

二、跑鉛釣法

跑鉛釣法分為大跑鉛和小跑鉛,通過調整鎖鉛墜的太空豆間距,讓鉛墜可以靈活滑動,可以用來釣流水、釣大物,釣雜魚鬧窩、釣輕口、釣滑口,適用魚情複雜、水情複雜的各種環境,是進階老鳥必備的一種臺釣釣法。

三、飛鉛釣法

飛鉛釣法也分別分為大飛鉛和小飛鉛,當然,根據鉛墜距離漂座的距離,也有釣友認為有中飛鉛的說法;說白了就是調整鉛墜到漂座之間的距離,這樣子線雙鉤沉底過程中的行程加大,非常適合釣行程、釣魚層錯亂,深淺水交匯區、淺水釣深、深水釣水皮等複雜水情、魚情,飛鉛釣法適合釣全水層。

四、釣行程、打截口釣法

利用浮漂入水翻身到下沉穩定這個過程,使用漂肚橫截面積大、長漂目、長漂腳的浮漂,人為的增加鉤餌沉底的速度,從而對位於半水、水皮等水層的魚群進行誘釣,吸引魚截口吃食。在競技比賽中經常見選手使用;在雜魚鬧窩、滑口魚逗窩時有非常好的效果。





家禽疾病防治


你好 臺釣不適合所有水域。水草多的水域,只有草洞可以釣時,就不適合臺釣。臺釣是齊竿線,拋竿時成弧度落點,造成鉤漂落點不一致。這樣容易鉤在窩點,而漂在水草上。中魚時由於是齊竿線,起魚時魚會撞到水草上造成脫鉤。這種情況可以用長竿短線、單鉤施釣。長竿短線的優點是拋竿落點精確,起魚可以直接提出水面利於控魚。

水流大的水域也不適合臺釣。水流大的水域臺釣的鉛漂都會被水流沖走,造成浮漂不穩定,魚鉤掛底的現象。這種水域可以採用崩尖子釣法。這種釣法沒有漂只有鉛陀和魚鉤。可以用大點通心鉛陀,鉛陀上下各一枚太空豆,太空豆拉開10公分左右的距離。魚鉤一枚通線掛活餌或者玉米、顆粒一類的餌料。魚口直接反應在竿尖位置,此方法可以按水流大小調整鉛陀重量。希望對你有用 謝謝


魚餌玩家



臺釣適合所有水域野釣嗎?不


臺釣並不適合所有水域,首先臺釣竿長度就有限制,適合不了太深和太遠的水域釣點。


其次,在複雜的釣點環境,比如岸邊倒樹和水裡水草比較多的情況下,臺釣就很容易掛到。


沒有哪種釣法可以適應所有釣點所有水域,否則其他釣法傳統釣、筏釣等等也就不用存在了!


老麥的釣魚日記


“臺釣”釣法,幾乎是咱內陸釣友使用的最多的釣法,真的沒有之一,自從臺釣從臺灣傳來,至今已有30年左右的時間,因其“誘釣結合”的好策略、考慮周到的裝備、舒適的設計,讓釣友們深深著迷並樂此不彼。但是呀,臺釣也不是萬能的,某些水域傳統釣就比臺釣合適的多。

一、適合臺釣的水域。

只能說當前臺釣的應用面大極了,原本完全不應該用臺釣來釣魚的地方,也被臺釣佔領了。現在,先看一下哪些地方是最適合臺釣的。一是水面及水下雜物少的水域,這些雜物諸如水草之類,原因是會限制臺釣釣法拉上鉤的魚回岸。二是深水區域,可發揮臺釣的快速下餌和浮漂的優勢,避開小魚直鉤大魚。三是其他適合用臺釣浮漂的地方,臺釣的立漂是與其他釣法的主要區別。

二、適合傳統釣的水域。

基本上不太適合臺釣的水域,就適合傳統釣。一是水體內雜物多的,在臺釣無法正常拋竿的地方,下傳統釣的七星漂,專克這種水。二是淺水水域,臺釣在這種水中難以使立式漂立起,也無法發揮臺釣線組的優勢。

最後總結一下下,最適合臺釣的地方可以這樣說,水好、魚多、有點風,因為臺釣的浮漂是比較抗風的,而離這個範圍越遠,則越不適合臺釣。

好,希望本文能幫到各位釣友,能為各位釣友拋磚引玉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您有不同意見或有更好技巧,請盡情吐槽和指導。喜歡的釣友煩請動下金手指點個關注哦~~




千島湖—等待黎明


臺釣是釣魚方式的一種,坐在一個地方,通過打窩,抽餌的方式,保證魚群在窩點不亂穿。所以前期找點是關鍵。這就意味著臺釣並不是適合所有的野釣水域。

野外垂釣地理環境非常的複雜,首先河岸並不是非常的平坦,所以要常備工兵鏟。開闊區域。

其次,河裡的情況也不一樣,有的河面光亮,這是臺釣的最好選擇。而有的河面全是水草,最好選擇傳統釣。當然,你不怕浪費時間。自己挖草,也能釣。本人比較懶所以幾乎不去那些有水草的地方。





大師啊你


釣友你好,很高興交流這個問題!個人覺得凡事無絕對,雖說現在臺釣是最為“流行”也最為實用的垂釣方法,但它不一定適合以下野釣環境;

1.水流湍急的江河。水流太急是時候不適合臺釣,因為浮漂直接站不住,會被水流沖走。這個時候你即使是釣跑鉛還是雙鉛都無濟於事,所以這樣的環境不適合臺釣。

2.水面上雜草太多的湖庫。我們也經常發展,有的水庫裡浮萍草、水葫蘆等雜草太多,直接是10米左右的抬釣竿都夠不到釣,這個時候就像視頻裡一樣的要用“大炮臺”了。

3.冰釣。雖然我自己沒釣過冰釣,但是個人覺得冰釣直接用不了臺釣,大多都是用筏釣竿,因為臺釣竿根本施展不了它的優勢。

總的來說,以上僅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望諒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