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劉玉清,號靜和軒主,甘肅省宕昌縣理川鎮上街人,生於1968年8月,宕昌縣文化志願者,宕昌縣美協副主席。

1994年,國畫人物《哈達鋪老農》、《小學生》入展由隴南地區團地委主辦的“隴南十青年書畫展”;

2006年秋,國畫人物《揮師陝北》入展“隴南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週年美術作品展”;

2007年元月,國畫人物《二月春耕農家忙》入展“隴南市首屆農民書畫展”獲並列一等獎;

2008年底《深深的哀思》、《抗震歲月》入展隴南市舉辦的“抗震救災書畫展”;

2009年春,國畫人物《和諧家園》入展由甘肅省人口委主辦的“全省美術作品展”;

2010年《童年的記憶》入展甘肅省首屆農民書畫展;

2011年作品《基石》入展宕昌縣委組織部主辦的紀念建黨九十週年書畫展並獲一等獎;

2012年春參與陝西榆林橫山縣馬坊村華嚴寺壁畫繪製,從2008年開始至2012年先後四次參與地方牛頭寺壁畫繪製工程;

2013年10月應聘在北京順義搞傳統文化國畫創作至2014年2月;

2015年秋,國畫人物《悠悠古木》入展甘肅省九源書畫院成立首屆書畫作品展;

2016年10月,國畫《曙光照征程》入展甘肅省十四市州美術作品聯展;

2017年十一月國畫《紅色的熱土哈達鋪印象》入展“卷軸上的隴南――赴青島隴南書畫展”;

2017年12月國畫作品《趕集》入展由甘肅省文化廳、甘肅省美協、甘肅畫院舉辦的“甘肅省‘三區’書畫培訓班學員作品展”。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文心墨韻】劉玉清國畫扇面《歲月如歌》系列作品欣賞


劉玉清創作隨感

中國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門類,在皓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熱愛中國書畫,猶如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從兒時的塗鴉到現在的相對自由塗沫,一路走來甘苦良多,面對自己深愛的藝術和生活的困境,是放棄還是堅持?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但代價是慘重的。家庭生活的捉襟見肘,面對家人常使我愧疚不己,為了二者兼顧,揚長避短,以文養文,這些年總算熬過來了。

或許是因為從小受到徐悲鴻、蔣兆和、黃胄和李可染等藝術大師的影響,一直以來我都喜歡從生活中獲取第一手素材,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清代石濤說:搜盡奇峰打草稿;當然,在挖掘生活的同時我並沒有忘記對傳統繪畫的學習,正如長安畫派的代表石魯說的: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只有遵循前輩大師的教導,學習畫畫才不至於迷茫。古人云:文以載道。繪畫創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是說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筆墨語言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並且傳遞出有益於他人思想進步的東西,我覺得這才是我們學習繪畫藝術的真正目的所在。藝術創作只有與真、善、美結合在一起才具有它更完美的意義,那些只顧吟風弄月,所謂的高雅的藝術只不過是一種對人倫道德的漠視,不痛不癢,缺少藝術家應有的擔當。當然,不否定它的純藝術價值,所謂“助人倫、成教化”指的就是藝術作品必須用來淨化人們心靈和啟迪人們對真善美的嚮往與追求。

兒時的記憶永遠是我魂牽夢繞的歸宿,齊白石老人身居北京四十餘年,他的作品裡全都是他兒時嘻戲玩耍的東西,諸如草蟲鳥魚、農舍田園、果蔬白菜等等,欣賞其畫作,頓感鄉土氣息撲面而來。

我常常為自己蝸居故園走不出去,看不到外面精彩世界而困惑的同時,又慶幸自己長期生活的這塊土地所帶給我的方便和益處,讓我如此的接地氣,又如此的富有生活體驗,是它滋養了我純潔而樸素的心靈,這是一方美麗而富繞的土地,這裡的人們勤勞樸實,這裡的山,這裡的水,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麼親切,故鄉,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源泉,家鄉那條涓涓流淌著的小溪更是我生命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