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藍田耗資3.5億白鹿原民俗村,為何僅四年就關門大吉了

近日,根據華商報的報道,位於西安藍田的白鹿原民俗村,開業僅僅4年就關門大吉,發佈的公告則顯示將對這片佔地千畝,耗資4.5億的人造景區進行拆除。

民俗村冰火兩重天的背後,則是當地盲目增熱度,重複建設,規劃短視的結果。

西安藍田耗資3.5億白鹿原民俗村,為何僅四年就關門大吉了

反映關中近代風雲的《白鹿原》,作為一部非常優秀的長篇小說,自問世以來,電視劇改編不斷。在2017年,隨著張嘉譯等主演的電視劇《白鹿原》的熱播,白鹿原這個金字IP也被市場所熱衷。

除了拍攝地白鹿原影視城(陝西旅遊集團投資建設)外,在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紛紛建設了白鹿倉景區(陝西鋒雙集團投資建設),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白鹿原順豐農業發展公司),白鹿原民俗村 (陝西渭水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西安藍田耗資3.5億白鹿原民俗村,為何僅四年就關門大吉了

除了白鹿原這招牌,還有各種新建的仿古小鎮,形勢不容樂觀,今天倒下的是白鹿原民俗村,明天會有更多的小鎮倒下。反正我去過的幾個,就體驗來說,絕對不會再去第二次,更不會推薦給朋友。

總結下來,無外乎這麼幾點。

一、民俗氣息小

找片空地,一水新建的水泥仿古建築,刻上幾個字,沒有原住村民,這就是文化,民俗了?關中豐富的民俗文化到這裡就全不見了。也沒有幾個老物件,粗糙的現代製品,動輒要收費的體驗項目,不去也罷

西安藍田耗資3.5億白鹿原民俗村,為何僅四年就關門大吉了

二、千篇一律的美食

除了涼皮肉夾饃油潑面,炸油糕,就是全國通有的烤香腸,烤魷魚,烤麵筋臭豆腐。沒錯,就這幾樣,跑大老遠就為了吃個這?價格還挺貴。

三、娛樂項目少

民俗村內容太單薄,沒有下功夫去挖掘,對於小說中的情節場景也未能還原改造。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可以玩的特色項目。去過白鹿原影視城,他們的實景劇《二虎守長安》《黑娃演義》還不錯,但是與觀眾的互動還不夠,且編排比較老化。

西安藍田耗資3.5億白鹿原民俗村,為何僅四年就關門大吉了

四、管理團隊的僵化

文化與商業的結合從來不是一個容易的事,不要把這個事想得太簡單了。民俗村,往往簡單地以一條露天美食街來體現。

民俗植根於千百年來的生活中,正是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很多民俗都消失了,很多人沒見過,怎樣以一種更好的形式來呈現給觀眾是個值得深思的事。

西安藍田耗資3.5億白鹿原民俗村,為何僅四年就關門大吉了

五、缺乏更高層面的規劃佈局

小打小鬧,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合力,反而稀釋了這個全國少有的文化大IP,沒有在全國形成較大的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