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曾經有這樣一位老人她很清瘦,貌不驚人,看起來似乎和自家奶奶外婆一樣,該是到了兒孫滿堂、頤養天年的時候。但是,當她戴上眼鏡,拿起話筒開講的時候,很多學術界如雷貫耳之人便都成了她的學生,她就是中國真正的知識分子、“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先生的夫人,被譽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的李佩。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1917年12月20日,李佩出生在江蘇鎮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李佩出身於書香門第,而她卻形容自己的父母“完全是舊社會的人”。李佩的祖父是江蘇鎮江的小商人,祖父把希望寄託到她的父親李保齡身上,當然李保齡也不負所望,先考取了上海南洋公學,後來又公費去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礦冶,學成回國後在開灤煤礦做礦冶工程師,還把家搬到了北京。李佩是家中長女,她還有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李保齡對兒女們很疼愛,不過,他雖然留學多年,思想卻依舊封建。尤其體現在不允許女孩子讀大學上面,這對於對知識充滿渴望的李佩來說固然是不能接受的,幸運的是母親支持女兒唸書,母親雖然是沒讀過太多書的家庭婦女,但卻認為“女孩子一定要有文化,要不然出去會受欺負”。在經過了家庭內部的抗爭與妥協之後,李佩終於如願以償地考進了北京大學,並進入了當時“最時髦”的經濟系,甚至“自作主張”地把“李佩珍”改成了“李佩”,也從那時開始,李佩這個名字伴隨了她的一生。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北京淪陷,北大南遷,當時北京各大學陸續停課,李佩來之不易的大學生活就這樣被打破。出於安全考慮,李保齡舉家搬到天津租界。1938年初,沒有任何徵兆的李佩在排演完易卜生經典名劇《玩偶之家》中女主人公“娜拉”之後,和兩位女同學一道,不辭而別離家出走,遠赴昆明。據說這位“大小姐”離家當天,不僅帶走了家裡的全部現金,還給父親留下一張500大洋的借條。這樣的行為莫說是在當時那個社會,就是在今天也難以被家人所理解接受。所以這場出走似乎多年之後仍讓家人難以釋懷。所幸,李佩幾經輾轉到了昆明西南聯大,又因為性格活潑熱情,她被當選為西南聯大學生會副主席。

抗戰勝利後,李佩遠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工商管理。在這裡,她遇見了一生的愛人,西南聯大學長、康奈爾大學教授郭永懷。那一年,他們在紐約州的小城伊薩卡結婚,成就了一段佳話。1951年,兩人的合影中又多了一個人,女兒郭芹出生了。在這裡,李佩也結識了郭永懷的很多同窗好友,錢學森和夫人蔣英等都成了她終生的朋友。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在得知新中國成立喜訊後,郭永懷和李佩興奮不已,然而與錢學森師出同門的郭永懷,自然不會被美國政府輕易放走。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六年後,美國取消了對中國學生出境的禁令,應錢學森邀請,郭永懷出任中科院力學所副所長。就這樣郭永懷和夫人李佩如願以償地帶著女兒啟程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從此她們一家便再也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或許沒有人會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女人,一生中卻一直默默無聞地做著不平凡的事。回國後,李佩擔任中關村西郊辦公室副主任,負責中關村後勤建設。此間,她積極為科研人員服務,創辦醫院、西式點心店等,是中關村科學城的重要開創者。多年後的她和李政道一起幫助中國第一批自費留學生走出國門。當時沒有託福、GRE考試,她就自己出題。81歲那年,她創辦中關村大講壇,十四年間總共辦了600多場。她請的主講人也都是各個領域的“名角兒”,資中筠、厲以寧、饒毅等這些各個領域的泰斗人物,都登過這個大講壇。2003年,她將郭永懷榮獲的“兩彈一星”金質勳章隨手捐贈給了中科大,在李佩眼裡,沒什麼是不能捨棄的。“捐就是捐,要什麼儀式”一個普通的下午,李佩讓李偉格陪著,一起去銀行,把60萬元捐給力學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30萬。沒有任何儀式,就像處理一張水費電費單一樣平常。”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可是沒有多少人知道,她的一生也充滿了太多令平常人都難以接受的不幸。1967年,很多科技工作者被打倒,十七歲的女兒郭芹,也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去了內蒙古,然而李佩卻被誣衊為美國特務,被“另眼看待”,只有參與原子彈研究的郭永懷受到特殊保護。“我等你,你不回來我不老”,這是郭永懷在參與科研任務赴西北前李佩親口對他說的話。可是誰曾想到,再回來時卻已是陰陽兩隔。1968年10月3日,郭永懷再次來到青海試驗基地,為中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的發射從事試驗前的準備工作。12月4日,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後,他在當晚急忙到蘭州乘飛機回北京。次日凌晨6時左右,飛機在西郊機場降落時失事。在燒焦的屍體中人們發現有兩個人緊緊地抱在一起,當人們費力地把他們分開後,才發現兩具屍體的胸部中間的保密公文包完好無損。最後,確認這兩個人是59歲的郭永懷和他的警衛員牟方東。超乎尋常人剋制力的周總理,在得知郭永懷先生遇難消息後放聲痛哭。據力學所的人回憶,得知噩耗的李佩極其鎮靜,幾乎沒說一句話。那個晚上李佩完全醒著,她躺在床上幾乎沒有任何動作,偶然發出輕輕的的嘆息,剋制到令人心痛。從那天以後,樓下的人常聽到李佩的女兒郭芹用鋼琴彈奏《紅燈記》中李鐵梅的唱段“我爹爹像松柏意志堅強,頂天立地”。然而,更大的生活湍流發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唯一的女兒郭芹也病逝了,沒人看到當時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過眼淚,老人默默收藏著女兒小時候玩的能眨眼睛的布娃娃。幾天後,她像平常一樣,又拎著收錄機給中國科學院的博士生上英語課去了,只是聲音沙啞。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生活就是一種永恆的沉重的努力。”顏基義先生,用這句名言形容李佩先生可謂是再合適不過。縱然是經歷了太多不幸,然而她卻從未喪失對生活的希望,甚至從不因自己原因去影響他人和工作。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李佩的一生,飽含著一個世紀的跌宕起伏。所有發生在她身上的波瀾壯闊,在她沉靜篤定的面龐下好似都化為平靜湖面上的漣漪。她的身上似乎不曾有過時光的印記,而她的身上又是時光最精緻的雕琢。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湍流捲走的,是她清逸的身影,卷不走的,是一部“傳奇”。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追念李佩先生

謹以此文追念我敬愛的李佩先生,德邦敬書庚子春二月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