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不知有多少人會像我一樣,每當聽到西遊記插曲《女兒情》的時候,便會不由自主的,跟著歌曲的旋律輕輕附和著。

一句“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就像富有魔法一般,又將我帶入了小園香徑,亭臺樓軒,楊柳依依,紅葉豔豔,一雙鴛鴦水中徘徊,雖在人間,卻如同墜入了神仙的意境。

然而意境雖美,但在心中卻有一個困惑多年的疑問,那便是一直在糾結唐僧到底動沒動情?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01 留在童話裡的情話

因為美好的願望總是被人期待的。

在《西遊記》第五十四回原文寫到“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這長老憂惶惶只思拜佛。一個要洞房花燭交鴛侶,一個要西宇靈山見世尊。女帝真情,聖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諧同到老;聖僧假意,牢藏情意養元神。一個喜見男身,恨不得白晝 並頭諧伉儷;一個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時脫網上雷音。二人和會同登輦,豈料唐僧各有心!”

其中“聖僧假意,牢藏情意養元神”這應該是能說明,唐僧是有動情的吧!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雖說假意,但是假意又何必要牢藏情意呢?只能說已陷情劫,但又有取經拜佛的決心意志,兩者取其重,唯有心無雜念。糾結是否動情的同時,更加體會了大愛。

九九八十一難,歷經了千難萬阻,不就是在考驗唐僧取經拜佛的決心嗎!女兒國的動情不也是表現了凡人到佛的蛻變嗎?

就讓“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這句世間最美的情話,永遠留在我們的童話裡。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02 人們心目中最有人情味的活佛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倉央嘉措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同樣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既是佛,又是個多情的人。

在他15歲之前,還未成為活佛的時候,就已經與一個女子相戀,因為被送到布達拉宮修佛之後,便不能娶妻,此時的他一直處於矛盾的狀態。

所以,便有了他詩中所寫“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含情私詢意中人,莫要空門證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斷紅塵。”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可以說,就是有了這些抒情的詩句,才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成為了人們心目中最有人情味的活佛。

其實,只要是人都是有七情六慾,儘管修行佛法,可佛是人而不是神。只是佛教所倡導的,是普度眾生,將小愛看作一種大愛的昇華。

而他們所經歷的這一切劫,都當成是鏡花水月,過眼雲煙。所有的紅塵俗事,只要吾心不動,只願為大愛。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03 最美的逆行者

在當今的社會下,沒有唐僧與倉央嘉措這樣的佛。但我們有一群最美的逆行者,那就是消防員。

還記得2015年8月天津港的那場,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嗎?事故中共有24位消防員犧牲。今年3月的涼山森林火災,同樣也有27位消防隊員,在滅火救援中不幸犧牲。這些鮮活的生命,對於這個和平的年代,可以說是重大的傷亡比例。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在面對重大火災事故時,他們真的不害怕熊熊的烈火嗎?不害怕家裡人的擔憂嗎?

在這些擔驚害怕中,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逆行,選擇了硝煙的戰場。而支撐他們的就是無限的大愛,與身負的重任。他們用生命保衛著群眾的安全,用雙手托起了生命的希望。

這樣的可愛的逆行者,不就是代表了人間的大愛嗎?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正如莎士比亞說的那樣:“愛,可以創造奇蹟,被摧毀的愛,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來更宏偉,更美,更頑強。”

一心向佛的取經人唐僧,並非真的心無雜念,只是選擇了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