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用白話文代替課文中的文言文呢?表達的意思不是一樣的嗎?

半溪


“表達意思一樣”並不能成為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依據。

文言文具有自己獨特的表徵和特點,是白話文無法替代文言文。第一,文言文是中華五千年曆史及文化的載體。它簡約而不簡單的文字間承載著諸多深刻的含義及豐富的信息。第二,文言文獨特的審美,有助於對學生精神和語感薰陶。尤其是文言文中的詩詞意向的選取,更是同學文言承載著古人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我們用文言讓學生去觸摸民族的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文言文要比白話文更準確,有些文言詩句翻譯成白話文就缺失了味道,表達得不倫不類。第三,古人的生活經驗是在特定時期的獨特體驗,不是能夠用白話文表達出來的。古今有別,這也是物質文明決定的。古人書寫的文言文承載古人的智慧與精神,文言文這種特定的表達也自然與白話文不一樣。這些恐怕是單純學習白話文所不可替代的吧?


王家講壇


為什麼不用白話文代替課本中的文言文?表達的意思不是一樣嗎?

在語文的學習中,許多學生都不願學“文言文”,這是因為文言文是語文學習和考試中的一個重點,並且學習的難度相對而言也比較大,所以,提到文言文學習許多學生多多少少有點“逆反”心理。

不過語文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既然是一種語言,那我們自然要追求把這種語言用到極致,這樣我們才能更恰如其分的表達我們的心理和情感。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學語言,定位只是為了和別人進行一般的交流,能我們只要掌握基本的幾千個好字和語法可能就足夠了,但如果我們追求的是把這種語言用到更好和更高層次,那我們真還需要多學一點文言文。

與白話文比較,中學生多學一點文言文有以下幾點好處:

1.許多文言文往往是漢語言的精髓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家,我們的許多智慧和優秀成果就凝結在文言文中,我們學習文言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歷史,也是提高學生語言駕馭能力的一條有效路子。

目前,我們所應用的白話文就是來源於文言文,白話文讀起來比較輕鬆,這個不假,但白話文的語言內涵相比較可能就要差一點了。

我們可以說,從白話文中能獲得的經驗和能力從文言文中基本都可以獲得,但從文言文中獲得的東西,現代白話文卻是無法滿足的,這種情況下,多學一點文言豈不是更合適嗎?

2.文言文是我們繼承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

我們目前課本中選取的文言文多是大浪淘沙篩選出來的“精品”,他們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學習文言文我們既是在學語言應用之法,也是在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

文言文既是一種語言,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載體。我們幾千年源遠流長的各種思想、智慧、技能等都在文言文中體現,我們想要讓中華民族的文明繼續燦爛輝煌,就需要先學會繼承,才能讓它走的更遠。

3.文言文的獨特結構、形式和內涵是中華文明的驕傲

文言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別的國家和民族都沒有這樣的福氣,這麼優秀的東西自然值得我們去好好珍惜。

春秋時候的詩、漢代的賦、南北朝的駢文、唐詩、宋詞、元曲等等,每一種形式都是中華民族獻給世界的一個驚奇,作為中國人,這些讓別人眼紅的好東西,我們自己不是更應好好珍惜嗎?

4.學習古人的智慧

學習了文言文,可以說等於你自己又加長了自己的腿或視野,遇到問題,你就可以自如的回到古代向古人討教辦法。

比如老子的《道德經》,上下五千言包含了我們做人做事的許多規律或智慧,學習了它,就能讓我們在生活中少走許多彎路。儒家經典《論語》,至今在做人做事上,都被許多人奉為圭臬,等等。

5.增強民族認同感

文言文是一種古老的語言,正因為它的獨特性,也成為我們中國人一種獨特的文化心理,比如愛國愛家的文化心理。

這種文化心理讓我們所有的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無論走了多遠,最終都會葉落歸根,正是這種文化心理,無形中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認同感,維護了我們國家的統一。

可以說,正是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在語文學習中才極其重視文言文的學習,正是我們重視文言文的學習,中華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從而也讓中華文明走向全世界!


教育者山坡喜羊羊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都在文言文中承載著。

語文書裡如果沒有文言文,就意味著斷絕文化傳承,後果比焚書坑儒還要嚴重一萬倍。

文白並列的好處在於,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擔負著傳承的使命,所以白話文尤為重要。但是,培養出一部分喜歡古漢語,樂於傳承中國文化歷史的人,這是使中國成為大國的文化支撐。


張鐵軍158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文言文是咱們中國歷史文化的代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說意義非凡。古代的文言文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代表。當學生學習語文課文的時候,只有完全沉浸在古代時期的意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古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才能真正讀懂古人的智慧。

而文言文就是幫助學生進入中國文化世界的橋樑。只有把文言文學好,學懂了之後,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國歷史文化。文言文也可以說是語言的一種特殊符號,它不僅代表著語言的意義,還代表著五千年文明的發展進程。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有責任,而且有義務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只有學好文言文才能瞭解真正的中國歷史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以後為國家作出貢獻!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孫梓堯國學教育


你不知道在活字印刷和造紙技術之前,古人書寫有多費工功、多費錢財嗎?一是沒有那麼的龜殼、鐵、布、竹、紙。二是”書"若太長則太重不便搬穩、翻看、收藏。文言文相對口語化的白話文要言簡意賅目的就在於節省書寫工夫、節省書材料、便於攜帶、翻閱及收藏。而文化是要講傳承的,一些經典古籍是用文言文寫成的,難道現代中國人不學文化,不去了解古籍,僅靠一些專家將五千年來多如海洋的水一樣所有文章翻譯成白話文不可?中國的中學生學點交言文知識,是必須的,不然算不上有文化。


烏蘭朵娜仁


古代沒有紙,字寫在竹簡上,竹簡製造太費工,費物,費勁了,也笨重。

所以古人惜字如金,一字多義,可假字借用,就是錯別字,古代是允許的。

文言文由此產生,精練,言簡意賅,一句文言文要用大量的白話才能翻譯出來,往往還詞不達意,如哺授食,失去原汁原味。

白話文根本不能代替文言文。


逍遙46613


要學點古文。古詩,古詞,唐詩宋詞元曲,都有許多好東西。古文也有許多好東西,這些東西不學,怎麼繼承傳統?怎麼吸沒古訓?怎麼傳承?我僅以讀書為例,列舉幾個例子。古人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不經一番徹骨寒,那得梅花千里香。不再舉了。你說,古文有學頭嗎?你想不想學了呢?哲理深著哩。


鍾靈毓秀饒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

一方面,文言文是古代社會文化傳承的官方語言,是時代的選擇,有其歷史原因,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思維去看待過去的事情。因為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普及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原因,當世統治階級利用文化來達到控制百姓的想法到現在已經不在實用了。所以就需要簡化語言,為了快速掃盲,提高國民素質。

最後,看待問題,要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時代不同,表達方式也就不同了。

但是,文化傳承需要我們瞭解古人的思想,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文化。即使社會如何進步,文化傳承都不應斷也不能斷!

其實關於您的問題,我曾看到過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先生和學生的對話。您有時間可以去找找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說文解字小課堂


1.古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文言文是理解我國古代文化的工具。

2.文字的美和它的形式、體例也有關係,所以有唐詩、宋詞、元曲,也有白話文。推行白話文的初衷是便於文化傳播和解放思想。並不否定文言文的美感存在。

3.華人,國人,血液裡流淌的東西,就是靠著從唐詩、宋詞、元曲、駢文等等各種形式的文言文記錄和保留下來,是民族的魂靈所在。魂靈平時並不輕易造訪,但需要它的安心之處。


離思7134283


簡單的說文言文是我們祖先為我們華夏兒女遺傳下來的寶貴財富。所以在今天我們使用白話的同時,還要學文言文,來傳承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