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娘,我的瘋子娘》背後的情感:利用與生的自卑感向陽而生

王恆績老師的《娘,我的瘋子娘》沒有長篇大論,寥寥千字,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母愛,是作為一個瘋子不可思議的舉動。作者寥寥數語,竟可將一個瘋孃的形象跳躍至腦海千回,令人慟哭。合上書,在腦海裡,看到母親時而為兒勇猛,時而怯生生地低頭。千言萬語,都可以感嘆道:母愛著實偉大。這讓身邊的好友晴羨慕不已,不為別的,就為這瘋孃的愛。晴認為她與母親的嫌隙應該更大,與之相同的是,她對家庭也有深深的自卑感。

晴說,若我的母親,有瘋子娘一半的真,那也許就不是現在模樣,說這話時,語言裡帶著前所未有的低沉,我從未看到過她這樣。

不過,很多事情,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有時候未必是眼睛看到的那般簡單。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背後的人性,誰又能多角度看透?《娘,我的瘋子娘》不就是一部經典的人性揭露嗎?


解讀《娘,我的瘋子娘》背後的情感:利用與生的自卑感向陽而生

眼神中的自卑


母不嫌子醜:瘋子娘表達情感的真

在瘋子娘背後,是這許多年對人性的考驗。這篇作品,並不是作者本人的經歷,但是可以這麼真情實意的表達出來,也是因為是作者身邊舅舅、舅母的故事,作者用細膩的語言,娓娓道來,猶如看到作者的舅舅、舅母躍然紙上,舅母的真實經歷,哪是這寥寥數語所能描述的悲慘,看完後內心不忍唏噓感嘆。

作者的舅舅本身就很貧窮,還帶有嚴重的智力障礙、神志不清。在村子裡,三十好幾歲,已然是大齡青年,這討媳婦的難度確實很大。舅母的情況,比他自然不會好到哪裡。一直在流浪的舅母,是一個瘋瘋癲癲的啞巴。作者的姥姥想著不讓家裡的煙火斷了,於是收留了舅母,撮合了他們。

舅母沒有讓作者的姥姥失望,在進門沒多久後生了一個兒子。這讓這個原本有些瘋癲、晦暗的家庭,增添了些許的喜悅。只是,好景不長,這個家庭又被陰霾所籠罩。

睡覺的時候,瘋子娘把孩子壓死了。

據作者姥姥的回憶,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可以看到瘋子娘在孩子的墳前哭泣。她的母愛是看得見的,不論瘋傻,用自己全部的真情實感去面對所有人、面對自己的錯誤,沒有絲毫的保留。這與摻雜著世事人情的母愛,更為真實。當時,作者姥姥把初生的嬰兒安葬以後,便把瘋子娘攆走了,隨後,她幾次給別人當媳婦兒,都是在生完孩子後被人攆走。

作者舅母散落在各村莊的孩子如今已然長大成人,有的知道自己的母親,有的則不知道,那些即便知道的,對母親也會不聞不問。

晴說,從小母親對她較為嚴苛,總是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醜?怎麼這麼笨?

這些話,讓晴天生帶有一絲自卑感,在學校的時候,總是不敢說話,也總是害羞的站在人群當中。

站在不同的角色裡,看到風景自然不同。成為母親的晴,如今在一次訓斥孩子的時候,幡然醒悟:原來,母親並不是真的厭惡女兒,而是逗趣亦或者是激勵女兒。只不過,沒有多少文化的母親,顯然與有文化底蘊的母親,使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解讀《娘,我的瘋子娘》背後的情感:利用與生的自卑感向陽而生

母親


“兒卻嫌家貧”:嫌棄的背後,是來自家庭深深的自卑感

孩子不聞不問的背後,是羞於承認母親的卑賤、是羞於承認自己出生的卑微。作者在敘述的時候,會接連帶過幾筆:

那天,幾個小夥伴飛也似地跑來報信:“小樹,快去看,你娘回來了,你的瘋娘回來了。”我喜得屁顛屁顛的,撒腿就往外跑,父親、奶奶隨著我也追了出來。這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到娘。她還是破衣爛衫,頭髮上還有些枯黃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哪個草堆裡過的夜。娘不敢進家門,卻面對著我家,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手裡還拿著個髒兮兮的氣球。當我和一群小夥伴站在她面前時,她急切地從我們中間搜尋她的兒子。娘終於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咧著嘴叫我:“小樹……球……球!”她站起來,不停地揚著手中的氣球,討好地往我懷裡塞。我卻一個勁兒地往後退。我大失所望,沒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這樣一副形象。

小樹在看到母親時,深深的失望,曾經幻想的母慈子孝瞬間破滅,那曾經夢想的支離破碎,是對現實生活深深的不滿,何止是小樹會這樣?晴說起自己的童年:母親一直不願意在家安心的做一個家庭主婦,在上學以後,她找了一個差事,在校門口掃馬路。在花漾一般的年紀,所有的人,都是以光鮮亮麗的模樣出現在別人的眼睛裡,而我只會低著頭,看著身上那縫縫補補摻滿了生活的窘態。我也羨慕她們可以穿上公主裙,也羨慕她們的零花錢比我多那麼幾塊錢,但是,我更羨慕的是,她們的爸爸媽媽,怎麼都那麼能幹?可以讓她們穿漂亮的花裙子,可以大大方方的炫耀手中的糖果。想到這裡,我只能躲在教室裡陰暗的角落,低頭學習。

晴說:那時候,下了課,看到母親朝我走來,生怕她在門口大喊:妮兒,我在這裡。到了那時候,所有人,都會看到母親的工作,所有人都會知道我家境的清寒……

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神裡,竟還帶有幾分的悔恨。我想,我不太瞭解她的,可是,應該也是瞭解的吧。

母子和解:接納家庭的窘迫,向陽而生

在王恆績老師的作品中,瘋娘為了兒子,對同學大打出手,這讓兒子對瘋孃的態度有了改觀。面對兒子,她時而保持一種卑微的態度,仿若兒子高高在上,“怯怯”地說話,好像在她的人生裡,捧在手上的孩子,哪個不是視若珍寶的活著呢?若一個不小心,便會得罪了她世界裡最為重要的人。

奶奶喃喃地說道:“這個瘋婆娘,心裡也知道疼愛自己的孩子啊!”


一幫人走後,爸看看滿屋狼藉的鍋碗碎片,又看看傷痕累累的娘,他突然將娘摟在懷裡痛哭起來,說:“瘋婆娘,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這事下不了地,咱們沒錢賠人家啊。”


作者的舅母,好像生來就是為了討兒子歡喜,為了讓家人接納她的出現。兒子在慢慢接受他的母親。即便母親這個角色是瘋的、是傻的,但這份情是真的。對兒子的那份感情,唯獨也是旁人無法超越的。

想來,我們生來是如此,無法選擇自己的母親,對母親、對家庭總是有著些許的挑剔,母親原本是決定了我們生死的人,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生而為人。每每想到此,心中便會產生很大的愧疚,實在是枉為人子。

小樹考取了理想的大學,大學通知書在瘋娘走後的第100天,“飛”進了家門。他用自己行動,利用自己曾經的自卑感,打破了屬於這個家庭的沉寂。

晴也是如此,為了打破所謂的“卑微”的家庭,晴一直不願多出現在同學們的視線裡,她躲在角落裡,慢慢積蓄著自己的能量。皇天不負有心人,她考取了最好的大學,為自己披了一層光鮮的外衣。

晴的母親拿著錄取通知書,戰戰兢兢地說著:“好閨女。”接著,把原本就很乾淨的手在褲子上蹭了蹭,一把抱住了晴。在那時,晴才感覺到,母親真的老了,不再是曾經跋扈的時候,亦不再是那張揚的年紀。歲月終究還是把母親帶向了蒼老,帶到了原本不屬於母親的光陰裡。那一刻,晴放下了。

只有接納自己曾經的自卑,光鮮才會迎風招展。只有接納家庭的卑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真理也會閃光。只有接納,才有向陽而生,努力過後才有光芒萬丈。


解讀《娘,我的瘋子娘》背後的情感:利用與生的自卑感向陽而生

向陽而生

作者簡介:槓精寫手、簽約作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把自己活成喜歡的模樣。關注 傾聽世間溫暖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