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修炼

有些很美好,很可爱的人挣扎在生死一线,使出浑身解数都没法拯救的时候,只能接受生命的残酷与无奈,只是心痛得没法呼吸,对于他的亲人来说,那是痛彻心扉的,即便是我这种陌生人,也感到了那种美好被撕毁的感觉,鲁迅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很有道理啊!其实不只是生死,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痛楚,当然生死是最大的痛楚,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遇见烦恼的时候,就想想生死,会超然一些,不会为眼前的琐事与苟且蒙蔽了双眼,也不会无止尽的为失去的事物而沉沦不前。

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候记性似乎极好,总觉得大大小小的事情,过再久都会记得,然而直到现在,我们不能不承认,记性越来越消退,可能现在的你我都很少想起前天,大前天,大大前天的事情,我们越来越多的开始遗忘,或者说只要不认真地回忆,曾经便不再那么清晰,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这是好事吗?

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好事,我们每天都慢慢地走向人生唯一的终点,带着不那么害怕的心情,即便是年老,也没有谁觉得终点是那么的近在咫尺,因为我们活在此刻的圈圈里,世界很大,我们的眼睛很小,最直接接触的还是就这么一亩三分地,谈过去,太远,谈未来太模糊,我认为是我们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让我们越来越理解死亡,越来越坦然接受生活的磨砺,甚至是苦难。

很小的时候,突然某一天,我感叹着,啊!天上有一个火红的太阳,啊!到处都是青山和美丽的花,那里有一座石桥,此处有一个站在天地之间的自我,就是那个一瞬间,我猛然发觉我是这样鲜活的存在于世界上,那时候对死亡没有什么概念,我曾经一度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会死去,我没有死亡的一丁点想法,我那么爱着我的家人,我认为他们都会永久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以为我祖祖一直都是那么老的,她不会再继续变老,我以为我爸妈他们永远那么年轻,我倒是盼着自己长大,我可没想过自己变老,长大和老去,那是两回事情。是不是觉得幼稚?是不是觉得可笑?可是那就是我真实的成长体验,那是我最初的体会。我并不觉得那很搞笑,那是很严肃的事情。

后来,村里的老人去世了,家里人会带上我和妹妹去别人家里祭奠,我看见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谈论着,忙碌着,有些人在做菜,切菜,砌灶,有些人在忙着砍竹子搭竹篷,还有的人在念经,唱着哀乐,远远的空中飘着香蜡的味道,还听见恸人的哭声,一派烟火与神秘,我总是离去世之人远远的,不敢靠近,到处都是神秘的忌讳与不可言喻的默契,第一次参加的我,带着好奇与满脑子的不可理解,我不敢过多询问,我只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那不同于往日的喧嚣。

我忘记了是什么时候,我终于明白那是意味着死亡,也许是参加了多次,对于逝去的人,爷爷他们不会说人死了,说得那么直白与粗俗,他们都说人走了,人老了,仿佛只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我忘记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了解死亡的,可能是书本上,语文书上总是写狼牙山五壮士,他们跳下山崖,还写王二小放羊,引诱敌人被敌人打死了,还写宁可自己烧死,也不暴露自己的邱少云战士,书本与我们总是有距离的,我又没见过活生生在我眼前晃悠的他们,又怎么能深刻体会他们的离去。

村里人,从我眼前走过,那天他还跟我说话,还对我说话,突然有人说他意外去世了,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他,那个村里的人。我算是明白什么叫死亡了,就是看不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阳,听不见亲人的叫你起床的声音,我突然觉得忧伤,意思是我老去的曾祖母,某一天会离开我吗?那怎么可能呢!她那么可爱,她那么疼我,她那么活泼。

我想,即便她要离开,那都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时间慢慢成长,人长大了,明白的事情多了,就不再像小时候对死亡那么惊讶了,越来越明白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事情,人的记性不那么好了,看多了那些村里人离开的故事,对人的逝去也从容不迫了许多,生老病死终究是人之长情,去世的人去世了,活着的人不能记性太好,记性太好了,总是太执着,就无法好好的活着,记性不要太好罢!

当然,你说人会失忆吗?如果你什么都不记得了,那么你的一生又有何意义呢?你记不得你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那有什么意义呢?

生命就是这样的,它不要你记性太好,也不要你记性太差,它要你在不太好的记性里快乐的活在现在,它要你在不太差的记性里咀嚼未来。

岁月,修炼了我的记忆,某一天,我亲爱的曾祖母老去了,某一天,我亲爱的外公走了,岁月,就这样修炼了我的记忆,我不是每天都会想起他们的,我偶尔想起他们。岁月,就是这样修炼了我的记忆。

岁月不饶人,岁月会修炼我的记忆,也会修炼你的记忆,尘埃落定,万物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