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褪掉几层皮后,会有一个新欧洲诞生吗?

欧洲的疫情异常严峻,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挑战。

特别是意大利,采取了“锁国”“封城”的极限手段,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欧洲人自由散漫惯了,在南欧阳光沐浴下的意大利人更是以懒散、不服从政府权威出名。如果不是疫情太过严重,意大利政府是绝对不会做出这个决断的。但现在外界对意大利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服从政府的决定,尽可能减少外出和聚集并没有信心。意大利能否遏制住病毒扩散的势头?欧洲其他国家是否会重蹈意大利的覆辙?这些问题都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性,最严重的情况是疫情失控,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的。欧洲政治、社会、经济,乃至民众的生活方式,都面临巨大考验。

在疫情中褪掉几层皮后,会有一个新欧洲诞生吗?

总之,经历这一轮疫情,欧洲不褪掉几层皮,大概是不可能的了。

在我看来,这次疫情对在精神上已经松弛太久的欧洲人来说,未必全是坏事。虽然代价惨重,但它会让更多睡眼惺忪多年的欧洲人变得紧张起来,睁开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一些,做一些深层次的反思。这对现在的欧洲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欧洲人要深刻认识到,现在人类的整体生存环境还不允许欧洲人从此安逸地生活,人类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还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喝咖啡的闲暇时光当然可以有,但如果成为生活的主体部分,又有谁会供着你们这些老爷们呢?欧洲人要摆脱对地中海温暖阳光的依恋,他们更需要下决心走出舒适区,努力工作,努力创新。欧洲人真应该细细品味中国人常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

在疫情铁面无私的检验之下,欧洲这个肌体中存在的问题、软肋、短板,也包括潜力都一定会充分暴露出来。经此一疫,应该迎来一个新欧洲再出发。

在疫情中褪掉几层皮后,会有一个新欧洲诞生吗?

欧洲的衰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热门话题。我曾多次说过,欧洲的衰落,首先是精神和意志的退化衰弱。同理,欧洲当初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的产物,加上后来老欧洲当强盗从殖民地攫取的财富,成为欧洲后来几代人啃吃的老本。当然,欧洲也受到了可怕的反噬,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都在欧洲,无比残酷的战争将欧洲的土地变成一片废墟,也彻底摧毁了欧洲的殖民帝国。欧洲从此从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退了出来,成为战略配角。

但在二战结束后,欧洲人并没有一蹶不振,一直在不断做出调适,寻找自己的定位,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条主线索。欧盟的诞生也是欧洲人的一大创举,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创新实践。欧洲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和美国一起,占据着世界的金字塔尖。但是欧洲从二战后启动的这一轮发展势能在近年来明显式微,新一代欧洲人好逸恶劳的一面突出起来,成为欧洲往前走的沉重拖累。欧洲的各种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在新兴国家的快步追赶之下,欧洲的竞争力进一步相对减弱。

在疫情中褪掉几层皮后,会有一个新欧洲诞生吗?

如果从生存竞争的角度而言,这其实是相当正常的现象。当然现在不能仅理解为生存竞争,全球化让人类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技的发展也让国家间关系超越零和博弈实现互利共赢成为可能。现在不仅是游戏规则变了,实际是另一套游戏了。在新的机会面前,发达国家并没有绝对优势。所有国家都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保证国民的生活水平。

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欧洲人把注意力放错了位置。或者说,欧洲人感觉到了病症,却找错了病根,更开错了药方。比如法国的“黄背心”运动挺让人瞧不起的,抗议者抗议来抗议去,基本都是为了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福利田,或者是想方设法怎么从既有的蛋糕中多分一点,这种情绪在欧洲很有代表性,大多民众的精力都不放在开拓进取上。

在疫情中褪掉几层皮后,会有一个新欧洲诞生吗?

近年来,一方面欧洲的政治内耗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对外不少欧洲人也找到了一个错误的靶子——中国。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他们产生了心理落差,心态失衡,认为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被挤压。于是,他们不想着怎么往前走,却把心思放在给中国使绊子上,希望中国走得慢一些,他们以为这样欧洲就能保住相对的优势。这是多么消极、保守、自私、可笑的想法啊!

突如其来的疫情,该让这些欧洲人清醒了。我希望看到在击败病毒之后,能诞生一个精神焕发的欧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