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為什麼要實行“無為而治”,實行無為而治的漢文帝真無為嗎?

大馬哈魚12


“無為而治”出自老子《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老子認為“道”是有規律的,以規律約束宇宙間萬事萬物運行,萬事萬物均遵循規律。引申到治國,“無為而治”即是以制度治國,以制度約束臣民的行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地干預、不去過多的約束,充分發揮人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因為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至於文帝為何推崇“無為”是因為國家歷經戰亂,人口銳減,經濟凋敝,生產力落後,為了讓龐大的漢帝國有序穩定和平繁榮的運作下去必須實行寬鬆的政策採取與民休息的國策恢復社會生產力來達到積蓄國力,富國強兵,穩固統治,使天下長治久安的目的,而且文帝深受道家傳統觀念影響,文帝本人為人十分仁德寬厚,這使天下百姓受益無窮,也使西漢王朝逐漸走向強盛。文帝在位期間廢除諸多酷刑體現重視人性要求法令公正則百姓就能心服口服維護社會穩定和政權的統治,文帝一生節儉重視民生,凡事躬親,廉政愛民,是為難得的有道明君,他的所為開創了四百年漢帝國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這也為後來武帝開疆拓土,龔衛華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中華民族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世界就是天下


漢武帝先是信奉儒家思想來治理教化國家,罷黜道家思想,卻遭到了,信奉老子哲學無為而治思想,竇太后一派刁難打壓,差點丟掉皇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才開始研究利用,老子無為而治以退為進,竇太后死後漢武帝大權在握,不僅信奉儒家思想,也使用道家毛略,無為而無不為,漢武帝能夠成為千古一帝,就是他靈活應用儒家相思,道家毛略並用,漢武帝沒有真正的無為,而是靈活運用



這裡風景獨好123


為什麼漢文帝要實行無為而治?其實答案很簡單也很無奈。根據《史記》的記載。當時因為戰爭的關係,

連皇帝都配齊顏色一樣的馬,可以想象是有多貧困。可以用現在的一個詞叫一窮二白來形容。百姓生活潦倒貧困。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養生息,而正好道家的老莊思想講究的就是休養生息。所以漢文帝採取了道家的思想甚至漢文帝還親自下田耕種。為百姓做了表率。

我認為他的做法是對的。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確實只有這種辦法是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他也為漢武帝開創盛世。奠定了基礎。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漢文帝實行的無為而治。漢武帝時期就不可能會有這麼大成績。機器會如此的發達,

跟繁榮都是文景之治打下的基礎。如今我們在感嘆漢武帝時期的豐功偉績的時候,千萬不能忘了為他的豐功偉績奠定基礎的漢文帝跟漢景帝。是他們倆的文景之治。

奠定了漢武帝的經濟基礎住,使得漢武帝的雄韜偉略得以發展。我認為與其說是無為。其實是有為。漢文帝為老百姓安居樂業打下了基礎。休養生息是最好的國策。雖然現在有人說要改革改革,但是當時的情況確實需要休養生息。等時機到了自然需要改革。你就為後面的漢武帝奠定的基礎。沒有前期的發展,哪來的後期的建設?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希望大家多點贊關注評論。謝謝大家的觀看。


最強大的我們


漢文帝實行無為而治,其實他是要效仿舜帝主政時的模式。舜接了堯的班,沿襲了堯的主政綱領,不做任何改變,只需說服人民按部就班,順其自然的生活下去就可以了,做帝王只要以德服人,讓大家輕輕鬆鬆快快活活的,何樂而不為呢?他這套思想來自孔子的《論語·衛靈公》中的一句話。“無為而治者,其舜也”。

無為而始,無為登基。

漢文帝劉恆是高祖碩果僅存的兩個兒子之一,另一位是淮南王劉長,八個弟兄中漢文帝排第四,其他六個弟兄都被呂后禍害死了。呂后8年7月,呂后去世。呂氏家族的呂產 聯合呂氏權貴王爺企圖推翻劉氏江山,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人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呂產,大臣們齊心協力誅滅了呂氏家族的叛亂,準備迎接在代地做代王的劉恆為皇帝。代王猶豫不決,半信半疑,於是就烤龜甲佔了一卦,龜甲竟然裂了一道大大的橫紋,預示帝王更替,天王登基。但是代王還是不信,經過多次探聽消息來來回回印證,方才驅車到了渭橋。

群臣都來跪拜稱臣,太尉周勃獻上皇帝的玉璽和符節,代王不受。到了官邸,群臣伏地請求代王稱帝,代王謙讓多次不受,群臣無奈扶他向南坐在君主的寶座上,再次伏地稱臣獻上皇帝玉璽符節,代王說:我為了宗廟社稷著想,大家也都認為我最合適,那就不推辭了。當即下令大赦天下,官嘉爵一級,寡居女子一百人分給一頭牛,十擔酒,普天之下可飲酒五天。

無為欲所為,法不公即無作為。文帝登基數月後冬日。文帝說:法令 是治理國家的基石,是用來制止犯罪作惡的準繩。而公正公平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夠引導人民從善守良。可是我看到犯罪的人已經受到法令的懲罰,這是罪有應得,無可厚非。但你們還要把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姐妹給抓起來,或連坐,或同罪,或據為你們的奴婢。我認為這十分不合理,你們好好再商量商量吧,看怎麼辦吧。

主管法令的官員商量後回覆文帝說:“百姓們不能自覺,所以制定出來法令禁止他們幹壞事,讓無罪的親屬跟著連坐,和犯罪的人一起抓起來判罪,就是要讓他們心裡邊恐懼害怕,感到犯法事情重大,這種做法自古以來就是這樣,還是依照原來的法令不加改變為宜”。文帝說:“我聽說法令公正, 判罪得當了。百姓就會心服。治理百姓要學會引導他們向善忠厚。你們做官吏的,既不能引導百姓一心向善,又使用錯誤的發令處罰他們,這樣反倒是加害於人民,不但制止不了犯罪反倒會使他們去幹更兇殘的事情。你們執行的發令,我看不出它到底有哪些好處,請你們再仔細考慮考慮吧。”考慮的結果是,皇帝陛下你給百姓以大恩大德,功德無量,不是我們這些臣下所能想得到的,從此我們廢止拘押親屬,收為奴婢等連坐的法令。

3

無為於王侯,有為於庶民。文帝上位以後,當時很多列候都不在自己的封地居住,他們都留戀長安的繁華富庶,這樣一來長安的糧食就供不應求了,於是文帝下詔命令所有列候都回自己的封國去生活,即使個別獲得恩准留在長安的,也要把自己的兒女打發回去,但是每個人都有不走的藉口,文帝很生氣,便讓剛上任十個月的丞相周勃做榜樣,免去丞相的職務。

很快有人舉報,周勃不但沒回封國去,而且在家裡邊身披盔甲,有造反的跡象,文帝立馬抓捕了他,周勃託國舅辯解自己害怕有人尋仇才佩甲避禍,絕無謀反之心,文帝慎重調查,確實沒有謀反跡象,周勃這才被釋放。相信這絕不是文帝的寬容,而是文帝能夠做到明辨是非。

無為即無治,無治必有為。由於大力推行無為治理國家,再加上文帝又新封了很多封國,諸侯王爺勢力開始惡性發展,亂象紛生。宗室內部矛盾開始尖銳地顯露出來,諸侯就地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文帝三年,皇侄濟北王劉興居不滿文帝無功受帝,起兵叛亂欲推翻文帝帝業,無為而治首見逆流,劉氏宗室開啟同室操戈先例,文帝派兵鎮壓,叛軍不幾日即告土崩瓦解,濟北王被俘,文帝無意加害,怎奈皇侄羞見叔皇自盡了斷。

三年後,皇弟弟淮南王劉長聯合其他幾家諸侯欲舉旗謀反,但未及行動就已走露風聲。文帝下詔宣劉長入京問詢,證據確鑿罷去王位,囚車鎖鏈加身發配蜀中。發配途中,劉長拒食沿途奉上的官飯,直至餓死。文帝怪罪於沿途縣丞,斬十數人。

文帝推行無為而治。主要是要體現自己的寬厚仁愛,謙讓簡樸的美德。後世的史書也從褒揚的角度,全面體現文帝仁慈的儒家治國思想,豐富的仁愛內心世界,從而刻畫出一個完美賢聖的封建君主形象。無為而治實為文帝的謙讓品德寫照,而在無為而治的背後卻是大有所為。


斤斗山下


誠邀!這裡是 ,我們知道漢朝初年,經過多年的戰亂,人口驟減、土地荒廢嚴重、百姓流離失所、社會經濟停滯,人民渴求穩定;同時,政權初立,統治者為了穩固統治根基;再加上,思想上道家學說的盛行;最後,初代統治者也就是漢高祖劉邦所倡導的治國執政理念。這便是,漢文帝推行無為而治的原因。那麼問題來了:

①什麼是無為而治?

②漢文帝無為而治,直的“無為”什麼也不做?

老子曰:“…君不與民爭…無為而治…”

春秋戰國時期,五霸相爭、七雄相鬥,戰爭連續不斷,社會動盪不安。面對動盪的社會局面,思想家們紛紛提出治國安民的大政方略,先後出現像:儒家、道家、墨家、縱橫家等思想,這是歷史上著名的“百家爭鳴”。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儒家和道家。儒家則主張以德治國,唯獨道家老子提出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強調“無為而無不為”“不與民爭”

要求統治者能夠寬刑簡政、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儘量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務工作即可;同時有所為有所不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屬,讓下屬去完成各項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識人用人的工作。

漢初無為而治,造就“文景之治”

秦以嚴,漢以寬。秦朝律法過於嚴苛,以至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拉開了王朝滅亡的序幕,僅享國15年。漢朝建立之初國力不足,百姓渴望和平,所以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漢武帝以前,除了鞏固皇權,鎮壓叛亂,幾不對外族用兵,與匈奴的和親政策自漢高祖劉邦始。

文韜武略的漢文帝

陳平、周勃等大臣發動政變誅殺呂后勢力後,擁立劉恆為帝,史稱漢文帝。

“兵權決定皇權”:劉恆小心翼翼的從封地趕到京城後的頭一天晚上,就讓心腹掌管控制了京城以及內宮兵權。

剷除競爭對手”:緊接著當晚就誅殺了之前呂后所立少帝及其三個弟弟。

“恩威並施鞏固皇權”:沒有任何根基背景的漢文帝,即位之後①大赦天下②大加封賞擁立有功之臣,同時封賞劉氏其它諸侯王③封賞培植自己的心腹

“平定內亂,北拒匈奴”:漢文帝時期諸侯王勢力漸大,甚至發生了開漢朝之先河的同性王叛亂,都被文帝迅速平定。

邊塞的匈奴一直是漢朝的心腹大患,由於國力羸弱,漢初高祖制定了以和親為主的修養政策,文帝時期,匈奴數次撕毀和約進犯邊境威脅長安,文帝臨危不亂,統籌調兵北拒匈奴。後期更是,“募民實邊”、興建馬苑,為漢武帝北征匈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收服南越,擴展疆域

劉邦稱帝后南越國王趙佗先是歸附漢朝。呂后霍亂時又與漢朝兵戎相見。文帝即位後,採取安撫政策,向南越提供發展生產所需的鐵器、農具、馬牛羊等。並派人修葺趙佗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的祖墳,置守邑,歲時祭祀。又撤掉進攻南越的軍官,拜趙佗的兄弟做官。然後,遣陸賈再次出使南越。在文帝誠意的感召下,趙佗謝罪稱臣。

在中國曆代帝王中,劉恆是一生都注重簡樸為世人稱道的皇帝。漢文帝劉恆在位23年,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劉恆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

【漢文帝與竇皇后】

所以我認為漢文帝的“無為而治”不僅不是無能,更是治國理政的最高境界,什麼都事倍躬親會造成“上累下弱”,這就像管理上,領導要會選人用人更要學會用人不疑的放權,這樣才能有發展!

漢文帝的人品以及“無為而治”的政績為後世所推崇,最後給大家分享下,後世對文帝的評價:

曹植:孝文即位,愛物檢身。驕吳撫越,匈奴和親。納諫赦罪,以德懷民。殆至刑錯,萬國化淳。

李世民:昔漢文帝將起露臺,而惜十家之產。朕德不逮於漢帝,而所費過之,豈謂為民父母之道也!

朱熹:三代以下,漢之文帝,可謂恭儉之主。“”劉恆學申韓刑名,黃老清靜,亦甚雜。但是天資素高,故所為多近厚。

邱濬:三代以下,稱帝王之賢者劉恆也。帝之善政非止一端,而好言納諫尤其盛德焉。後世人主於封章之入固有未嘗一經目者,況敢犯其行輦而欲其止而受之乎?可用者未必肯用,不可用者輒加之罪,心知其善而口非之者亦有矣,況本不善而稱其善乎。籲,若劉恆者,可謂百世帝王之師矣。

…………

以上是為個人對此題的解答,如有不足還望諸位,評論賜教~~


雜談會客室


漢代實行‘無為而治’,真的只是為了‘修復’嗎?事實上,你想了解更多小編記得初中教材已經學會了漢代,秦,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殘酷統治,民生凋弱,國力衰竭,所以我決定的時候要進行政策的漢代無所作為的開始,稱讚黃老學派,我相信很多網友和小編有同樣的看法,這僅僅是一個喘息和國家政策的決定,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漢武帝實行政策無為有很多偶然因素。今天和小編一起漢代無為政策看,什麼是國家實行這樣的政策,它真的只為“修復”的原因所在?事實上,你想多了,怎麼它的結局?看一看。\r實際上有從高祖劉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莖,雖然劉邦,導致這些誰擁有手底下徵南征北無與倫比的缺點,但他們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他們是什麼沒有人文化,即使有文化,如漢還要熟悉兵法,沒有管理國家的能力。於是,他們開始的時候成立,那些沒有受過教育自己的手底下,包括劉翔本人,他也是一個大老粗,沒有辦法建立一個完整的政治制度,所以大部分的制度體系是繼承了秦朝的時候。\r所以從這個小編說,一層意思來講,為什麼劉落實政策無所作為,因為他不知道收購的原因,部分是因為他才懶得控制。除了管理國將不,他也懶得去管理國家。這一群人,他們雖然沒有受過教育,但他自己的刀山下火海的頑強信念,統一全國,所以他們更囂張,他們不希望聽到任何意見,但他們真的一無所知州路的事務。\r時候開始建設的國家,為自己的敗軍手底下各種殺人放火的事情完成的統治的好,但他們發現,這種影響是最小的,有越管越爛,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懶得去管這些事,只考慮自己的國家不會分裂,如何挑選這些東西了繼承人。對於民間如何在自由放任的狀態基本用完。\r事實上,儒家也重視愛情,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平,也有利於各種業務撤消民事共存的平等。事實上,有一點類似於道家學說,為什麼他們用黃 - 老撾,而不是儒家思想呢?事實上,這是一個較小的程度上,與秦,秦焚書坑儒的時候。在儒家經典,這導致有大量的書籍被毀,並有很多人為了避免惹禍上身學習儒學放棄。更重要的是,到了漢代,當社區已經無法找到足夠大的儒家孟子的身影,沒有人能提出一套對他們的政治策略。因此,還不如直接實施黃 - 老撾,人們愛怎麼玩就怎麼玩,不要搞就行了長除法。\r鋸小編說,這有幾個原因之前,你是不是也覺得漢黃老學派的實施,不但養病,確實還有其他的原因。你真的想要正義之前。\r其實現,因為劉的妻子呂雉最意外,最意外因素的不作為。事實上,劉邦在世時,雖然愛找些美女,但在本質上,他是相當早年的劉有時間成立明明白白怕老婆,他活著的時候綠植會表現出對權力的慾望,它一直無法管理他的妻子。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在他自己的國家的死亡落入手中其實是他妻子。至於他的妻子\r為什麼如此推崇無為而治,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小編說的最多的意外,最意外。女人要掌管政權,會受到很多人的反對,綠植想奪權,太多,很多人會反對她,所以等到劉的死亡,她的心臟和靈魂的政治鬥爭后里面。無為而治的實現,因為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管理這些事情的私人,讓人們發揮自己就好了。如此輕描淡寫,僅漢代統治者。

頭條認證。希望能給優質。麻煩了[祈禱]謝謝🙏



詠絮才高


漢文帝實行“無為而治”,是客觀歷史環境決定的:一是漢初尚未形成長期佔有思想領域的治國理念;二是西漢開國以來“黃老思想”的影響;三是漢初客觀的經濟條件和社會背景。

不過,“無為而治”不等於“不作為”,而是在一定範圍內作為,不搞脫離現實條件的活動,將所有精力放在經濟復甦。也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不搞政治運動,不搞經濟干預,以寬鬆的政策,調動自然規律的修復能力,促進生產力快速提升。

漢文帝實行“無為而治”的三個歷史條件

採取何種治國理念,說到底是思想文化與現實條件結合的產物。歷史上出現太多的“復古主義”,其實就是不顧現實條件的盲目複製。漢文帝實行“無為而治”既有傳統思想沉澱的歷史淵源,更有現實環境的制約條件所決定。

  • 1.漢初尚未形成長期佔有思想領域的治國理念

在儒家思想成為統領帝制文化的唯一思想之前,中國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治國理念的探索期。秦朝之前以法家思想作為統治理念,隨著秦王朝的覆滅,漢初出現了對法家思想的集體批判,以賈誼的《過秦論》為代表,將法家打入了“永不起復”的一類。

在董仲舒的新儒學出爐之前,儒家思想其實一直處於末流的尷尬地位,墨家思想明顯的缺陷,註定不可能登堂入室。將黃帝之學與老子之學相結合的“黃老之學”,就是在治國理念真空的條件下,獲得了統治階級的意外垂青。

  • 2.“無為而治”來源於漢初主流的“黃老思想”

黃老之學是百家爭鳴後期的一個學術支派,它將個人修行與經事治國相結合,提出“無為而治”的思想。

與純粹的道家“無為而治”不同,黃老之學雜合了百家之學的治世之術,將數術、方技、兵發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有所為”的“無為而治”思想體系。

漢帝國建立之初,對法家過度作為的批判,必然導致思想的一次急轉彎,“無為而治”就是在這個現實環境下破繭而出的。

漢文帝的“無為而治”,是對漢初高祖、惠帝時期“黃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 3.漢初的經濟條件和社會背景與“無為而治”的匹配

西漢立國之初,天下剛剛經歷了一場人口大滅絕式的戰爭,國家經濟極其孱弱。即便法家思想不受到批判,它的嚴苛與繁雜,也肯定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環境。

在這種條件下,偏向於簡約化的思想就應運而生。比如,劉邦入主關中後,就頒佈了“約法三章”。很多人質疑約法三章的可行性,是的,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下,約法三十章也未必能解決問題,但是對政權更迭,治安混亂,人心離散的狀態下,這三章就能解決最主要的矛盾。

“約法三章”體現的就是“無為而治”的一個基本思想:簡約,不折騰,恢復自然狀態!

呂后掌權期間的黃老治國,已經體現出它對國力恢復的正面價值。漢文帝時期,漢帝國雖然經濟條件有所提高,但是大環境依然沒有改變,沿襲“無為而治”成為必然。

“無為而治”的“不為”和“為”

“無為而治”不等於道家的“不作為”,它體現的是自然規律的能動性,在經事治國中的借鑑意義,是對“為”的對象做了符合現實的界定,範圍之內要有所為,範圍之外,要“無所為”。具體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制度層面:重“守”輕“更”

在制度建設層面,“無為而治”注重對成法舊制的“守”,不主張輕易“變更”。我們知道,制度的變更,往往是隨現實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漢初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沒有環境鉅變的空間,恪守舊制,遵循舊法,不讓老百姓在變更中無所適從,就是最實用的制度。

  • 2.法律層面:重“法”輕“罰”

重“法”就是注重法律的嚴肅性,嚴格執法,輕“罰”,就是注重量刑的寬鬆,體現仁愛的治國思想。

這一點在漢文帝本人身上,表現很突出,比如薄昭犯罪,他不顧母親反對,毅然決然地逼死了自己最親近的人。但是另一面,他又廢除了“肉刑”等不仁道的法律條文,還留下了“緹縈救父”的佳話。

  • 3.禮制層面:重“簡”輕“繁”

漢文帝對古代的禮制文化,表現得非常“輕慢”,跟儒家的禮法相去甚遠。漢文帝主張禮從簡,反對繁文縟節。

說不清漢文帝是骨子裡反對禮制,還是現實條件的限制,必須提倡“簡化”,反正漢文帝一生絲毫沒有皇家的“氣派”,彷彿自己就是部落首領,一個捲起褲腳跟大夥下地的聯盟長。

  • 4.租役層面:重“薄”輕“苛”

少徵賦稅,少發徭役,將租賦降到封建王朝的最低點三十分之一的水平,改徭役為三年一徵。跟“簡”與“繁”一樣,“苛”比“薄”更具存在感,其實“簡”與“薄”才是更難的“有位”。

  • 5.經濟層面:重“寬”輕“管”

漢文帝的“無為而治”,在經濟上表現得最明顯。有幾項對經濟推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無為”之舉,比如廢棄國家對鑄幣權的壟斷,民間隨便鑄;開放民間開採礦產;開放山川水澤的管制權;連鹽鐵這類,幾乎所有王朝都會管控的經濟領域,都對民間開放。

似乎,漢文帝徹底“不作為”,放棄了政府該有的管理職能,但是正是這些不作為,有效地調動了民間資本的積極性,對經濟的扶蘇作用非常明顯。

  • 6.風俗層面:重“儉”輕“奢”

簡樸之風的倡導,是黃老之學的核心思想之一,漢文帝倡導簡樸風尚,對自己做到了苛刻的程度。為了防止奢侈之風,漢文帝砍掉了一批工程建設,這種不作為,除了直接帶來政府支出的減少,更帶來社會風化的改善。

  • 7.軍事層面:重“和”輕“武”

軍事開支是一個政權的最大支出項目之一,漢文帝為了彌補經濟實力的不足,在對匈政策上,延續了漢初的和親局面,雖然屢遭入侵,也儘量以剋制的狀態維持局面。

  • 8.政治層面:重“穩”輕“改”

在政治生態中,漢文帝力求穩,避免政策變化帶來的不安定因素。最突出的就是針對諸侯國的問題,包括賈誼和晁錯在內,都提出了削奪諸侯王權限的政治主張,但是漢文帝為了政治穩定,一直採取剋制的態度。

漢文帝曾經對晁錯和賈誼的主張大加讚賞,但是終其一生都沒有采納晁錯的削藩策,賈誼的“眾建諸侯少其力”在拖延了十年之後,才開始執行。表面上看,漢文帝是不作為,其實都是為了謀求經濟發展,政治求穩定,不能急於改革。

漢文帝“無為而治”的歷史價值和影響

漢文帝的“無為而治”是“文景之治”的政治基礎,發揮了重要的歷史價值,也讓黃老思想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無為而治”也帶來了一些弊端。

積極意義:

  • 1.緩和政治矛盾,創造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漢文帝即位之初,平定諸呂的後遺症對政治穩定的負面影響,其實很大。但是漢文帝以“不作為”的姿態,確保政治穩定,甚至不斷放寬對諸侯王國的經濟政策,不光維護了安定的局面,還發揮了諸侯國對全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對緩和中央政府與侯國關係,起到了積極作用。

  • 2.給經濟發展鬆綁,為生產力大發展奠定基礎

“文景之治”的最大成果就是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和國力的大幅提升。寬鬆的經濟政策,表面上看,削弱了政府的存在感,卻實實在在地發揮了經濟的自然修復能力。

漢文帝時期的經濟,還有一個顯著特點:藏富於民!這一點,跟他的孫子漢武帝完全不一樣,事實證明,漢文帝的“無為”恰恰就是大有為。

  • 3.變革社會風氣,緩和階級矛盾促進民生改善

除此而外,漢文帝的“無為而治”,在緩和統治階級與民眾矛盾,改良社會風氣等方面,還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隱患:

  • 1.諸侯國勢力的坐大

漢文帝的“無為而治”,帶來的最大一條危害就是諸侯王國勢力的瘋長。諸侯國利用自然資源的優勢,壟斷了帝國優勢經濟條件,形成諸侯王富得流油,而中央財政卻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

同時,由於在政治方面追求平穩,諸侯王出現對中央政府陰奉陽違的行為,甚至連朝拜這種正常的禮節都不顧及,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給日後的藩王之亂,埋下了隱患!

  • 2.助長匈奴人的氣焰

漢文帝在位期間,匈奴人一邊享受漢帝國的奉養,一邊屢屢犯境,多次突破漢軍防線,劫略百姓,搶奪人口,甚至一度威脅到京師長安的安全。

漢文帝堅守的和親政策,在保證了國內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邊境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 3.成為後世改革的阻礙

當一個治國理念形成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走向時代前進步伐的對立面,幾乎不可避免。文景之治後,西漢的環境開始複雜化,“無為而治”顯然不適應環境的變化了,但是保守勢力依舊堅守黃老,恪守“無為而治”,給漢武帝更化改制帶來阻力。

綜述

綜上所述,漢文帝的“無為而治”,絕不是字面意義上的“不作為”,它包含了很深刻的治國理念。它是漢文帝一朝,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而採取的治國模式,為“文景之治”奠定了政治基礎,也為黃老之學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尋根拜祖


“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的是治國之道,出自《道德經》。治理大的國家要像烹飪小魚一樣,或許讓人難以理解:這樣的清靜無為,怎麼能把國家治理好呢?

其實,這句話用極其形象、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極其複雜的治國韜略――國家治理不宜朝令夕改。如果以個人的主觀好惡去改變社會,忽左忽右,百姓就會無所適從,國家就難免動亂不安。相反,政策法令如果能夠得到堅定不移的貫徹執行,就能收到富國強兵的作用。

歷史上,對老子治國思想較有研究且嫻熟運用的,當數漢文帝劉恆了。在呂后專權的日子裡,他不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且順利地繼承到了王位。執政23年來,他總體上也是以清靜無為的方式來安定人民。

劉恆即位之初即下詔:現在的法律對違者本人作出處罰後,還要株連當事人沒有犯罪的父母、妻子、兄弟,這是不可取的!今後,要廢除各種罪犯家屬為奴婢及各種相連坐的法令。

同時,還下詔救濟鰥寡孤獨和窮困的人:80歲以上者,每月賜給米、肉、酒若干;90歲以上的,另外再賜帛和絮。郡國二千石長官要派出負責監察的都吏,循環監察所屬各縣,發現不按詔書辦理者給以責罰、督促。

文帝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臣民產生影響。稍有不慎,就會有人投己所好,從而滋長不良風氣。一次,有人進獻日行千里的寶馬。文帝反問:“朕乘千里馬,獨先安之?”意思是說,我自己乘上千裡馬,獨自跑到哪裡去呢?據此,他把馬退給了進獻者。接著下詔:“朕不受獻也,令四方毋求來獻。”

此外,文帝還能以身作則,做到勤儉節約。在位期間,宮室、園林、服飾器具都沒有增加。史料記載,文帝曾想修一個露臺,召來工匠計算,需花費一百斤黃金。文帝說:“一百斤黃金,相當於中等民戶十家財產的總和。我居住著先帝的宮室,經常懼怕使它蒙羞,還修建露臺幹什麼呢?”文帝常常身穿粗絲衣服,並要求寵愛的慎夫人所穿的衣服不得拖到地面;所用的帷帳不刺花紋,以示樸素。修建霸陵,一律使用陶製器物,而不準用金、銀、銅、錫裝飾,並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不另興建高大墳堆。

為引導百姓安心從事農業,文帝還一次次減免稅收,勉勵農民通過誠實勞動賴以生存。總的來看,文帝統治期間的政策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正是在清靜無為中,做到了不擾害百姓,因而國力隨之大增。

漢景帝繼位後,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到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社會和國家都比較富庶了。故司馬遷寫道:“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而府庫餘貨財。”

從這個角度來看,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確實稱得上太平盛世。因此,史家讚頌這一時期為“文景之治”。它也為“漢武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偉大的思想總能經受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檢驗。1987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國情諮文中引用了“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名言,引發強烈反響。近年來,西方學界更是掀起了探討老莊思想的熱潮。但遺憾的是,我們自己還沒有充分認識這一寶藏的價值,甚至還在一味批判“治大國,若烹小鮮”等傳統理念的消極面。這也太對不住我們的祖先了吧?


魯西自由人


漢文帝為什麼要實行無為而治?

我們知道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張不過分干預國家的發展,輕徭稅負與民休息,是漢朝初期重要的治國方針。主要原因是Hassle接替秦朝統治的過程當中,由於秦二世的暴政,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苛政暴政猛於虎。

因此劉邦的幕僚,就提出輕徭稅負與民休息的無為而治治國理念。拿個例子來說,就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在建立祖國的時候,開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是一樣的道理,這是人民的選擇。因此無為而治是漢朝的重要思想。

我們知道漢朝也使用的是分封制,劉邦認為秦朝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他採取的郡縣制。於是他又把自己的國家土地分給了他的兒子孫子。

到了漢文帝時期,各個諸侯國由於與民休息的政策,在經濟上不斷髮展,獲得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因此他們開始謀求政治上的地位提升。對中央來說這就是危及政權。所以漢文帝的時候就想要削藩,著名的青年政治家賈誼,就是重要的削藩提出者。但是由於,各諸侯國的勢力太大,最後漢文帝為保證皇權,犧牲了賈誼。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漢文帝本質上是想要削藩的,但是由於實行了無為而治的思想,他不能夠找到正當的理由來達成他削藩的政治目標。因此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無為的君主。

我們知道到了漢景帝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臣子叫做晁錯。他也向漢景帝提出學翻的建議,被漢景帝予以採納。但是沒有把治國思想進行改變,於是爆發了七國之亂。

希望這個回答能使你滿意。


百川雜貨鋪


清靜無為的老子治國思想並非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廢除之前秦朝的嚴刑峻法,救濟鰥寡孤獨和窮困的人,讓君王剋制自己的各種慾望,減免賦稅,防止增加百姓的負擔,同時發展生產,使國富民強。

歷史上,對老子治國思想較有研究且嫻熟運用的,當數漢文帝劉恆了。執政23年,他總體上也是以清靜無為的方式來安定人民。

劉恆即位之初即下詔:現在的法律對違者本人做出處罰後,還要株連當事人沒有犯罪的父母、妻子、兄弟,這是不可取的!今後,要廢除讓罪犯家屬為奴婢及各種相連坐的法令同時,還下詔救濟鰥寡孤獨和窮困的人:80歲以上者,每月賜給米、肉、酒若干,90歲以上的,另外再賜帛和絮。郡國二千石長官要派出負責監察的都吏,循環監察所屬各縣,發現不按詔書辦理者就責罰。文帝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臣民產生影響,稍有不慎,就會有人投己所好,從而滋長不良風氣。一次,有人進獻日行千里的寶馬。文帝反問:“朕乘千里馬,獨先安之”意思是說,我自己乘上千裡馬,獨自跑到哪裡去呢?據此,他把馬退給了進獻者,接著下詔:“朕不受獻也,令四方毋求來。”此外文帝還能以身作則,做到勤儉節約在位期間,宮室、園林、服飾器具都沒有增加。史料記載,文帝曾想修一個露臺,召來工匠計算,需花費一百斤黃金。文帝說:“一百斤黃金,相當於中等民戶十家財產的總和。我居住著先帝的宮室,經常懼怕使它蒙羞,還修建露臺幹什麼呢?”文帝常常身穿粗絲衣服,並要求寵愛的慎夫人所穿的衣服不得拖到地面;所用的帷帳不繡花紋,以示樸素。修建霸陵,一律使用陶製器物,而不準用金、銀、銅、錫裝飾,並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不另興建高大墳堆。為引導百姓安心從事農業生產,文帝還一次次減免稅收,勉勵農民通過誠實勞動以生存。總的來看,文帝統治期間的政策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正是在清靜無為中,他做到了不擾害百姓,因而國力隨之大增。漢景帝即位後,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到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社會和國家都比較富庶了。故司馬遷寫道:“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一一而府庫餘貨財。從這個角度來看,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確實稱得上太平盛世因此,史家讚頌這一時期為“文景之治”,它也為“漢武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