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智農”成龍口農民“新學堂”

大小新聞3月13日訊(今日龍口報 記者 王青 通訊員 張竹茂)

3月6日晚,一場別開生面的“騰訊會議”,讓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微信群瞬間活躍起來:煙臺市果茶站副站長田利光就春季果園管理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線上授課,原計劃100人的培訓會議,有200多人前來“打卡”,還有不少微信群以外的人員前來“蹭課”。“要種出品質較好的蘋果,真離不開市農廣校建立的微信群。”學員隋光升表示。

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時不等人。當前,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我市充分運用“微信群”“騰訊會議”“雲上智農”等現代傳播媒介,搭建線上培訓課堂,向種植農戶提供“不見面”諮詢服務和在線培訓活動,幫助他們發展生產。

為減少現場指導直接接觸帶來的防控風險,市農廣校針對參加新型農民培訓的果園種植戶、蔬菜種植戶、家禽種植戶等不同群體建立了4個微信群,實現了農技專家、種植戶、農資供應商和超市採購負責人的“線上綁定”。自開展疫情防控以來,他們已連續三週邀請農技專家到微信群以視頻的形式,講解草莓管理、花生優質高產土壤與肥料管理技術、疫情防控與春耕備播,讓學員足不出戶就能學到現代創新農業科技,為今年保證豐產、豐收提供了技術保障。

疫情防控當口兒,手機不僅是最重要的通訊工具,還成了許多種植戶的“新學堂”。“APP上除了有專門教農民養殖防疫的課程,還有一些國內農業發展的新趨勢,非常實用!”2019級新型農民學員、前霍草莓農場負責人路茹在家利用手機APP“雲上智農”學習打卡。同樣宅在家裡“雲學習”的還有黃山館鎮一家庭農場農場主高鵬,“最近幾天連續低溫,我在‘雲上智農’APP學習了一些薄皮甜瓜‘花蕾’的栽培技術,活學活用。”

為減少現場指導直接接觸帶來的防控風險,我市充分利用“雲上智農”“農技推廣APP”等現代化手段,以不見面的方式推行在線技術指導、在線答疑、在線培訓,同時加強了對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規模化生產主體的指導服務,遠程指導農戶科學春耕。“通過農業在線教育服務平臺,我們組織培訓班學員一手抓防疫、一手保生產,保障農業生產有序開篇。”市農廣校校長劉百軍告訴記者。與此同時,學員們還在微信群裡抱團取暖,交流電商經驗、搭建線上銷售平臺,緩解疫情帶來的農產品滯銷壓力。據不完全統計,僅春節以來,我市農民就通過線上銷售蘋果、豐水梨、太婆梨60餘萬斤,交易額近200萬元,網上銷量比往年大幅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