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小時候是個玩伴,長大結婚後只是個親戚而已”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話說的是沒經過生活坎坷的人,對親情認知的淺薄。

我的媽身體一直不好,所以我和弟弟小時候,特別懂事,遇到媽媽不舒服了,爸爸出去工作 我們姐弟一起照顧媽媽。

我們姐弟成家過後,照顧媽媽的事情也是一起做。有段時間爸爸高血糖,一度在醫院治療。白天請了護工照看爸爸打吊針。晚上我去照顧爸爸。弟弟照顧家裡的媽媽。

記得網上有張照片,一個八零後的男孩,在爸媽住院後,跪在爸媽的病床之間。

我想,那一刻他是多麼希望有個兄弟姐妹,能幫他一把,無論是體力,還是經濟。

而兄弟姐妹間,在人生的幾十年,時刻有牽連,有幫助,有相逢的溫馨,一輩子的幸福。

當然,家裡有個人至親的人病了,是很考驗人性的,唯有至親的人,在家裡面對困難艱辛時,可以勇於站出來,一起面對,攻克艱難。

唯有一起經歷過苦難和付出,人之間的情誼也會深刻和悠長。

父母能給你留一個親人,相伴在孤單的時光裡,我們要珍惜,那是你心底永遠的依靠和掛念。因為有血緣連接的掛念,依靠,是生生不息的愛之源。


溫暖紫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大事大非前還是自己家的親人好。

2013年我老婆懷孕了,因身體因素伴有流產先兆,一天夜裡一點多老婆突然大出血,事發突然我一下腦子就蒙了,就給我二弟小弟打電話讓他們開車接我們去醫院,那時我被吊銷駕照不能開車。


當時他們接到電話,二弟開車來我家接我和老婆,小弟開車去醫院提前掛號急診科,向值班醫生說明情況,最後因失血過多孩子雖然沒有保住,但是大人沒有什麼大礙。醫生說幸虧是及時送到醫院,不然後果難以想象。


不關生死都是小事,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會和自己父母兄弟姐妹吵得不可開交,但是在你真的有了大的困難時,能夠挺身而出的還是自己最親的人。

我和幾個要好的朋友哥們也常常討論一個話題,給自己的孩子千百萬,都不如在我們百年以後就給孩子的親人相伴。如果可以我想讓孩子多幾個兄弟姐妹,至少在遇到大事時,有個至親的人可以幫著分擔一下。


懂你懂生活


確實是的,到時牽扯的是幾個家庭的事情,如果是姐妹倆還好,如果是姐弟倆,到時弟弟娶媳婦了關係就淡了,弟媳婦好的,清白的還來往親熱一點,像我家哪位娶的每年吃年飯的時候人家都待自己房間玩手機不出來,都是老媽把飯做好,叫了幾遍才出來,搞的我和姐姐兩個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每次吃年飯都是大包小包好幾百的東西,就吃這麼頓窩囊飯,每次都不想去,奈何爸媽都還在沒辦法,估計等爸媽不在了不會來往了


毛豆媽媽生活記


“生二胎,小時候是個玩伴,長大結婚後只是個親戚而已”你怎麼看?這話說的沒錯,還是挺有道理的,還是挺符合現實的。

生二胎,二人就成了親兄弟,或者親姐妹,或者親兄妹,或者親姐弟,兩人都是父母的親骨肉,是打著筋連著骨頭的血緣關係,是任何時候都改變不了的。

小時候,兩人大都是跟父母在一起的,是離不開父母的。兩人在家跟父母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做事,一起玩樂。在家裡,你讓著我,我讓著你,是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的。兩人在家有時也會爭吵,也會爭這爭那,也會鬧家家。兩人在外遊玩的時候,不管是誰被欺負了,都會挺身而出的,都會向著自家人的,生怕自己人吃虧。

兩人長大結婚後,就有了各自的家庭,就有了各自的孩子,各自過著各自的生活,各自忙著各自的事。在平時的時候,如果不是各自有事需要幫忙的話,自然是很少和兄弟姐妹的那個人來往的。

如果家裡有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找兄弟姐妹中的那個人來幫忙,以解決你的後顧之憂。比如說,當你家裡買房或者其它需要借錢的時候,你最可能想到的人就是你的兄弟姐妹中的那個人。當然,有時也會因為兄弟姐妹的那個人處事不好,也會鬧意見,鬧矛盾,鬧不歡。比如說,你買房需要向兄弟姐妹中的那個人借錢,本想認為向其借十萬元很容易,卻只借給了你2萬元,你會怎麼想他或她?你是不是會不滿意呢?

總之,生二胎後,你倆的血緣關係是無法改變的。由於結婚後,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有了各自的生活,不可能和小時候那樣,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吃飯睡覺,在一起做玩伴,你倆結婚後,就會分開各自過各自的生活,只會成為親戚關係。








用戶靜待陽光


我有兩個哥哥,三兄妹。我很感激我爸媽給了我兄弟姊妹(我媽不生三個就沒有我的事了)。兄弟姐妹的好處我給大家數數:

1、我家農村,為培養我們三兄妹,我爸媽終日起早摸黑,勤勞質樸,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另外,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三兄妹都很懂事,很團結,這一點也是受父輩影響,我爸去世6年了,我叔伯姑姑都儘可能一起過年過節。

2、大哥和我都讀到大學畢業(大哥01年985畢業,我06年二本畢業),二哥一直跟姑父學木匠做裝修。我們讀書時,二哥賺錢貼補我們,我出來工作,頭幾年儘量贍養爸媽,貼補二哥。現在我結婚生子買房安家,大哥負責貼補我,贍養媽媽。二哥賺點辛苦錢,現在兩娃讀書,縣城房子要還貸,但他自給自足沒有問題。我媽現在在我這幫我帶娃!

3、13年我爸肝癌,我和大哥都要上班,照顧不過來,二哥職業自由,在家協助我媽照顧了半年,我和大哥兩人出錢治病。如果沒有兄弟姊妹互相幫襯,當時情況不敢想象。

4、現在大哥沒房貸沒車貸,四線城市兩套房兩輛車,家庭年收入七八十萬。我上海長沙各一套房,雖然都沒在核心城區,好在一個月公積金充抵後,一年房貸也就4萬不到,目前家庭年收入也有40來萬,現在壓力就是還欠大哥小几十萬外債。二哥縣城房子一個月要還一千多房貸,兩個孩子讀書,壓力大一些,但我媽現在瞞著我二哥給二哥交了城鎮社保,我和大哥知道,要老媽不在我和大哥負責繼續交。

5、我們現在就商量著,等我們都緩過氣來,我們兄妹湊點錢,將老家房子翻新一下,以後回去住得舒服。不是大哥現在沒能力建,而是大家都掏一份錢,住著心裡都踏實!

6、前段時間我媽身體不好,我和老公都要上班,家裡還有一個學前娃,我大哥二話不說打包行李來上海幫忙半個月。

不排除也有兄弟姊妹在父母不在後就是親戚的,有一天也許我們兄妹也會,但我爺爺奶奶走了十幾年了,我叔伯姑姑依然是我們依靠,我知道我們有困難時,叔伯姑姑都會站出來幫我們,我們也一樣。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你借一次錢或者生一次病就知道了。


希門炊雪


我們家就是姐弟組合,從小一起打一起鬧,我們討好過彼此,也討厭過彼此。爭過玩具,也搶過糖。5歲那年,記得有一次,我在路口被一隻狗盯上,那傢伙衝著我一直吠。我不敢亂動。三歲的弟弟騎著小三輪飛奔回家搬救兵。把我媽找來了。最後他騎著小三輪把我載回家。後來我媽跟我聊起這段經歷的時候,我們彼此依然覺得溫馨。

記得聽過這麼一段話,兄弟姐妹是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父母之外,唯一記得你小時候的模樣的人,是唯一知道你童年經歷的人。我遠嫁湖北,結婚時我弟只能請得到一天假,但他依然千里迢迢從廣東,買不到高鐵票,連火車坐票都沒有,自己帶了小凳子十幾個小時連夜趕過來。眼睛都沒閉上一秒的挨桌敬酒,嘴巴里念著:“我姐以後承蒙大家照顧了。”

我很感謝我爸媽給我的這個陪伴一生的親人。我對他不需要有防備,開玩笑不需要看場合,吵架鬥嘴依然能翻篇。我十分願意送我女兒這麼個親人,夥伴!你呢?


橙風清清


生二胎這事兒,我是舉雙手贊成的。

生二胎,小時候是玩伴,這是事實。

對於一個無憂無慮的小朋友來說,除了父母和學習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和自己一起玩鬧的小夥伴。

我們自己也是從一個小孩子長成大人的,一個人玩,和兩個小朋友一起玩,那種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有個弟弟,我和他相差1歲半,兩人幾乎是一起長大的。

在懵懂的童年時期,我和他之間有過不少的小吵小鬧,兩人爭吵過後,互不理睬,甚至相互放狠話:以後再也不和你說話了。長大以後,也不和你來往了。

生氣之下,說的話再狠,過不了一會兒,兩個小孩又毫無芥蒂地玩在一起了。

現在,再和弟弟聊起這些小時候的糗事,除了回憶,更多的是兩個事情的親歷者,互相揭老底兒的開心和愉悅。

長大結婚後,只是個親戚而已。這句話有些片面,除了是親戚,兩個人之間還有更深的羈絆:養育我們長大的父母。

云云是個獨生女,在她的父親生了一場大病後,原本不怎麼想生二胎的她,毫不猶豫地生了二胎。

問及原因,她說,在她爸生病期間,她就想,要是有一個兄弟姐妹該多好!

原來,在她爸的病確診後,馬上就動了手術。手術後,她在醫院照料她爸。

她爸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晚上請了護工照顧。白天,她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醫院照顧她爸。錢,可以想辦法,唯獨身體的累和精神上的壓力,無人訴說。

她老公的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出差。她不想她的老公在外工作,還惦記著家裡,容易分心。即便她說了,老公不在身邊,除了跟著著急,也幫不上什麼實際的忙。

媽媽,她不敢說,怕媽媽傷心、難過,要是媽媽再病倒了,她更是分身乏術。

她家的親戚倒是不少,能幫得上忙的,基本沒有,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人家也不可能像她一樣,一直呆在醫院照顧她爸。

偶爾有親戚抽空幫忙照看一天,她都感激不盡。

如果她有個兄弟姐妹,兩個人輪流照顧,一起分擔,有什麼事情兩個人相互商量、吐槽一下,她也不會感覺那麼累。

這是云云的爸爸康復出院後,她自己最大的感慨。

生二胎,不僅僅是小時候的玩伴,長大結婚後的親戚,更是親人,是陪伴孩子最久的親情。

親戚可以有很多,但親人可能只有一個。


劉蕾日記


生二胎,我們上世紀八十年代,懷二胎被追得雞飛狗跳,生死都想生個二胎。

我的老二出生後,兩兄弟雖然相差6歲,老大讀初中,老二讀幼兒園,吃飯、睡覺都是他們兩兄弟在一起,老大當兵退伍後,到現在兩人各自安家,我都沒有發現他們吵架什麼的,我覺得他們倆的共同語言還更多,比竟生活壓力大。現在他們倆在成都、我和老伴住都江堰。

他們經常在一樣玩,兩兄弟的小孩相差兩個月,老二的是個女孩。

因此,本人覺得,打虎親兄弟這句話不是隨口說出來。



用中華利劍


這和父母教育有關係,也因人而異,但各自成家後肯定會有所疏遠。

我和我弟差3歲,自小關係就淡,我上高中就住校,所以我們相處的時間也不多,後面在同一個城市工作,如果我不聯繫他,他不會主動和我聯繫。但是,畢竟是胞弟他沒結婚前我還會給他買衣服之類的,週末叫他來我家吃飯什麼的,他結婚後我家裡有好東西也都想著給他們拿些。但我忽然發現他微信朋友圈都屏蔽我,前些日子他說“寄人買了200顆土雞蛋,分一半給他小舅子”,我心想“怎麼沒想拿幾顆給他小外甥”。所以,這種關係註定等父母百年後,只能成為親戚偶爾往來。


思ing1


其實說的很對。我媽幼年喪母,全靠我姥爺一個人拉扯大她和四個哥哥。我媽說,從小我舅舅們和我媽感情特別深厚。全家就她一個女孩,都當寶貝寵著。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一點不假。我媽雖然是家裡唯一一個女孩,備受哥哥們寵愛。可正因為她是唯一一個女孩,而我媽從小又懂事,所以從十歲起,我媽就下河洗衣服,拆洗縫補被罩。我媽最小,所以我四個舅舅都成家以後,我媽還沒結婚。這個時候我媽就給舅媽們帶孩子。三舅媽生了孩子後因病又住了兩個多月醫院,我媽就日夜不停的給她在家帶了三個月孩子。就因為我舅舅是男的,不會照顧孩子,我媽心疼他哥,也心疼她外甥女,就給帶了三個月,而那時候我媽都還沒結婚。

我媽說她最好的回憶就是小時候和舅舅們一起玩的場景了。那時候雖然條件不好,可大家過的很開心。童年一起去地裡摘黃瓜吃,一起盼著炒豆豆吃,一起去佔座看大戲。而每次,媽媽都是不用出力享現成的。

後來,媽媽結婚了,她的家,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孃家,她也成了舅舅們的親戚。每次去了,媽媽跟舅媽們客氣,寒暄,而舅舅們,則在一旁木納的聽從舅媽們的指揮。

漸漸地,媽媽去舅舅家也少了,因為她也有自己的家,要以自己家為中心。哥哥們,終究成了親戚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