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若論步戰單挑,林沖能否壓制魯智深?楊志:我看夠嗆

《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古典“武俠”小說。書中最具有“武俠”精神的梁山好漢,莫過於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是筆者最喜歡的一位梁山好漢,其次才是行者武松。

梁山上雖有一百單八將,但其中的“真好漢”並不多。什麼樣的人才是“真好漢”?“真好漢”要有英雄之能、英雄之事、英雄之氣,而這三點魯智深都具備。

倒拔垂楊柳是英雄之能,義救金翠蓮、義救林沖、生擒方臘是英雄之事,活得坦坦蕩蕩、一身正氣就是英雄之氣。老版《水滸傳》的主題曲中有一句臺詞叫:“路見不平一聲吼”,像李逵這種無腦亂吼的人不是真好漢,魯智深為救金翠蓮而仗義出手,怒打鄭屠,他才是真好漢。

水滸傳中,若論步戰單挑,林沖能否壓制魯智深?楊志:我看夠嗆

魯智深與林沖

《水滸傳》中,武松上應“天傷星”,寓意其性格過於剛烈,寧折不彎,會傷及自身。魯智深上應“天孤星”,寓意其在梁山上的至交好友不多,也可以說他卓爾不群。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魯智深這樣的俠客,他肯定不會跟王英、周通、董平這樣的人交朋友。魯智深在梁山上的朋友有兩個,一個是武松,一個是林沖。

魯智深跟林沖相識於大相國寺旁邊的那個菜園子。魯智深在種菜之餘,便給一群潑皮展示武藝。恰巧林沖路過,他忍不住張口喝彩。魯智深和林沖一見如故,僅僅數面之緣,兩人就成了至交好友。林沖被董超、薛霸押解時,魯智深不遠千里趕去搭救,還一路護送林沖。魯智深,他是《水滸傳》中一位有情有義的真好漢。

水滸傳中,若論步戰單挑,林沖能否壓制魯智深?楊志:我看夠嗆

林沖VS魯智深

《水滸傳》中,林沖勇冠三軍,他是赫赫有名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去投奔柴進時,柴進見了林沖“納頭便拜”,還親自給林沖寫了一封去往梁山的介紹信。柴進對待林沖的態度,跟他對待宋江的態度差不了太多。

論江湖聲望,魯智深遠不及林沖;論職業定位,林沖是專業的武者,而魯智深的“提轄”一職也比不了林沖。這麼看來,林沖的武功似乎在魯智深之上。林沖強在馬戰,魯智深強在步戰,若論步戰單挑,林沖能否壓制魯智深?這個問題,楊志最有發言權,因為他跟林沖、魯智深都交過手。

水滸傳中,若論步戰單挑,林沖能否壓制魯智深?楊志:我看夠嗆

林沖壓制魯智深?楊志:我看夠嗆

1、楊志步戰林沖。楊志跟林沖之間的步戰單挑發生在梁山腳下,兩人以朴刀對朴刀。《水滸傳》原著描寫如下,林沖挺著朴刀來鬥楊志,一往一來,鬥到三十合,不分勝敗。兩個又鬥了十合,正鬥到分際,只聽高處叫道:“兩位好漢,不要鬥了。”兩個收住手中朴刀,卻是白衣秀士王倫。

楊志跟林沖在梁山腳下這一戰是書中非常精彩的一場單挑,關於這場“林、楊”單挑也有很多爭議。最大的爭議點就在“分際”兩字。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分際”指的是馬上就要分出勝負。但如果按照古文中的解釋,“分際”指的是“正在膠著狀態,難解難分”。也就是說楊志正跟林沖正打得不可開交時,王倫過來制止了他們兩人。

水滸傳中,若論步戰單挑,林沖能否壓制魯智深?楊志:我看夠嗆

王倫把楊志、林沖帶上梁山後,他心中有了主意,王倫想同時留下楊志和林沖,這樣就可以利用楊志來制衡林沖。《水滸傳》原著描寫如下,酒至數杯,王倫心裡想道:“若留林沖,實容得我們不濟,不如我做個人情,並留了楊志,與他作敵。”王倫既然想利用楊志而制衡林沖,說明在他心中楊志跟林沖的武藝相差不大。

如果說在梁山腳下,林沖打得楊志節節敗退,楊志明顯落入下風,那麼王倫也就不會有這種利用楊志來制衡林沖的想法了。所以,步戰單挑,楊志跟林沖在40回合之內不分高下。

水滸傳中,若論步戰單挑,林沖能否壓制魯智深?楊志:我看夠嗆

2、楊志步戰魯智深。楊志步戰魯智深發生在二龍山腳下,楊志本來沒有動手的意思,但魯智深防範心很強,而且他張口就來了一句:“兀那撮鳥,你是哪裡來的?”楊志覺得“撮鳥”兩字很不順耳,於是兩人就乒乒乓乓鬥了起來。楊志跟魯智深也是打了40回合,但打完之後,施耐庵對楊志的心理進行了描寫。

《水滸傳》原著描寫如下,楊志和魯智深鬥到四十合,不分勝敗。楊志暗暗地喝彩道:“哪裡來的這個和尚,真個好本事,手段高!俺卻剛剛地只敵的他住!”“俺卻剛剛地只敵的他住”,這就是楊志對魯智深的評價。楊志這句話也就是說,他拼盡全力才勉勉強強在魯智深手下支撐住了40回合。換句話說,魯智深在40回合之內已經打得楊志有點心虛了。

相比起林沖,魯智深的力量更強,爆發力也更強。若論步戰單挑,林沖夠嗆能壓制魯智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