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孙杨又火了。

不过,这也许是最后一次

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孙杨被禁赛8年。

这位多次获得游泳比赛世界冠军的泳坛天才,今年29岁,正是游泳运动员最后的黄金年龄。禁赛8年,很可能意味着,孙杨的游泳生涯,到头了!

父母的宠爱,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国家游泳队队员

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

男子4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

世界泳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奥运会世锦赛大满贯冠军得主

……

孙杨的成绩,随便一项拎出来,都足以让人膜拜,他无疑是为国争光的英雄。

然而,看看孙杨一路走来的经历,你就会发现,他的身上,始终背负着太大的压力。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孙杨爱哭,几乎成了圈子里公开的秘密。

2016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孙杨第一天以0.13秒的成绩败给霍顿,没拿下男子400米自由泳的金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失声痛哭,说自己对不起爸爸妈妈和教练。

面对被称为「索普第二」的霍顿,孙杨那0.13秒的差距其实根本不算输,可他竟然觉得对不起父母。这眼泪的背后,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啊?

比赛第二天,孙杨在微博上宣言「I am the king, I am the new world.」

这样的宣言,看似霸气,其实是在给自己施压,言语中满是对胜利的志在必得。如果不是后来的比赛中他拿到了冠军,很难想象,他的心态会不会彻底崩溃。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这样的性格,得从他的童年经历说起。

孙杨出生在体育世家,从小到大,都是在母亲的庇佑下成长的。

他7岁就进入杭州体工队进行游泳训练,12岁时又进入了省队。

为了孙杨的游泳训练,母亲杨明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每天开车76公里,接送孙杨到省游泳训练中心。

为了让孙杨抓住一切时间训练,母亲不让孙杨处理自己的生活琐事,连书包都帮他整理和背,在孙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还帮他系过鞋带。

杨明对于儿子的训练,是非常严酷的。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她曾告诉记者:

「我曾经打过儿子,小时候他比较淘气,我对他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小时候他在杭州训练,有时候偷懒耍滑,我就让他顶着38度的高温从体工队跑回家。」

孙杨成名以后,杨明更是当起了儿子的保姆、教练和经纪人,孙杨的每一场国内比赛,都能看到杨明的身影。

有人说,杨明对儿子过分溺爱。

也许,这份「溺爱」不仅仅是源自血亲之间无条件的宠爱,更多的是一种期冀:我为你付出,你报之以金牌。

难怪孙杨会说,宁愿死在游泳池里,也要拿到金牌。

杨明对孙杨的付出和用心,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孙杨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泳训练,将自己的游泳天赋发挥到极限,另一方面,也给他后来的「人设崩塌」埋下了伏笔。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与孙杨在各种赛事上屡夺金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在私生活方面的饱受诟病。

无证驾驶与公交车相撞;

谈恋爱影响训练又和教练闹翻;

和巴西女运动员起冲突;

以及这次与药检人员起冲突并砸烂自己的血样,孙杨成名以后一直负面新闻不断。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而这些负面新闻背后,其实都指向同一个内因。

他很成功,却从未成熟。

孙杨在专业方面一直很成功,为人处世却从未成熟,甚至连基本的遵守规则都不懂,一直像个任性的孩子一样,在成人的世界里横冲直撞,与人交恶。

有一次,孙杨要与霍顿合影遭拒绝,在公开场合回应了此事: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须尊重中国。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这个看似正义感爆棚的回应,其实是在给霍顿「判死刑」,把原本可以一笑而过的小事情,演变成一场激烈的骂战。

而孙杨这样的处世思维,和母亲杨明近乎一脉相承。

杨明与媒体、孙杨的教练屡屡交恶。

媒体的采访打扰了孙杨训练时,她会大声呵斥赶走他们。

在绍兴奥运选拔赛期间,有位巴西记者赶到浙江想采访孙杨,杨明一口拒绝:「你们电视在巴西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当时,有位广州的记者将这件事情发布出来,激怒了杨明,杨明打电话给这位记者的单位领导,要求对记者进行处罚。

孙杨跟教练起了冲突,杨明会在相关领导面前痛斥教练。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保护孩子的初心可以理解,但可以用更温柔而坚定的方式。

国家游泳队队员曾说,孙杨还没出名时,性格挺好的,但成绩提高了之后,他对人的态度就变得非常傲慢,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因为孙杨从小耳濡目染到的教育就是:

金牌就是一切,冠军才是王道。

其他的一切,生活能力也好,为人处世也罢,都不重要。

没有得冠军,就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教练」,得到了冠军,其他都可以毫不在意。

他没有学会给别人「留余地」,所以出事情的时候,别人对他也不会「手下留情」。

眼里只有输赢的孩子,路走不宽

比起孙杨在比赛中时刻紧绷、只问输赢的状态,我更欣赏傅园慧对成绩的轻松坦然,还有接受采访时各种搞笑的表情包,也欣赏姚明面对对手攻击时幽默化解的智慧。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可能总是赢,总有失败和不如意的时候。

像傅园慧、姚明这样的心态,能够更理性地去看待人生中的跌宕起伏。而想让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家长要先做到对孩子的输赢心态平和。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作家刘继荣在《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中分享过自己女儿的故事:

女儿学习成绩很一般,也没有让人引以为豪的才艺,曾经让他苦恼。

有一回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野餐时,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因为争抢一块糯米饼,闹得不可开交,大人怎么劝都没用。

最后,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孩子们焦躁起来。女儿却一个接一个地讲笑话,把全车人都逗乐了;还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送给车上的每个人。

期中考试的时候,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孙杨被禁赛8年:他一直成功,却从未成熟

当听到女儿说,不想成为英雄,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时,刘继荣释然了,觉得女儿将来做一个健康、快乐、善良的普通人,也很好。

我不否认,让孩子从小具备竞争意识,将来更容易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但比让孩子往前冲更重要的,是教他学会与人为善,与自己和解。

因为,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决定了他能走多远,而与人为善、与自我和解的能力,却决定了他的路有多宽。

眼里只有输和赢的孩子,也许会走得远,但很难走得宽。

成长,永远比成功更重要。

当孩子拥有了善良、乐观、共情、友爱这些温暖的品格时,无论是否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生活都会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