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消費主義「陷阱」

先用狂轟亂炸的廣告讓你知道有這個東西,再請水軍把產品炒熱。

接下來利用飢餓營銷、請人排隊等營銷策略搞出一種萬人空巷的場面。

最後,利用明星代言把產品上升到酷。

隨著鐵粉的各種吹捧和免費宣傳,普通人就必須跟著喜歡,因為大家都想酷。

“皇帝的新衣”就這樣做好了。

一個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消費主義「陷阱」

這就是典型為年輕人打造的消費主義陷阱。它並不關心年輕人真正的需求,它只是緊緊抓住了年輕人的心理:想酷,獨一無二,不接受說教。

同時,消費主義還在操縱年輕人對生活保持種種不務實的看法:及時行樂,享受當下;這個很潮,那個很土;現在超前消費買到的是快樂,以後有錢買到的只是商品。

它們之所以瞄準數碼電子和美妝衣物,是因為更有利可圖。換句話說,如果哪天賣書能得到更大的利潤,它們便開始宣揚精神至上了。

操縱帶來的是裹挾。事實上,感到被裹挾是現代人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

一個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消費主義「陷阱」

可我們真的僅僅被消費裹挾住了嗎?

996工作後,站地鐵回到家,好不容易躺在沙發上刷會兒視頻,裡面的人不是教你怎麼做人,就是教你怎麼掙快錢。再或者就是各個新聞平臺,跟你不斷灌輸城裡的生活有多好,城外的生活有多糟。

我們生活在一個別人整天告訴我們該怎麼活的世界:你要穿aj(否則你就不潮),你要用華為(否則你就不愛國),你三十之前要嫁人(否則你就不值錢了)……

可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讓我感到快樂?體制內的工作適合我嗎?我真的享受和一個人搭夥過日子(婚姻)的生活方式嗎?

如同心理學家馬斯洛說的那話,你對一件事情瞭解得越清楚,越容易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你對自己越瞭解,越知道自己該怎麼活,你就越不容易被世俗裹挾。

否則,你掉入的就不僅僅是消費主義陷阱,還有婚姻陷阱,工作陷阱……

一個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消費主義「陷阱」

對於一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來說,這世間本身就是個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