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成考自考不要掉進含金量的“陷阱”


成考自考不要掉進含金量的“陷阱”


提升學歷,你會看重“含金量”嗎?

這是一句廢話。

成考自考不要掉進含金量的“陷阱”

一部分同學,可能是年少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家庭或者自身學習興趣不大)導致過早離開校園或沒能步入大學校園。

但無論是誰,只要想著提升自己的學歷,必定是因為在某種情況下,你需要到學歷,才會想起學歷的重要性。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職場提升需要學歷、入戶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需要學歷、買房需要學歷、就連相親都看學歷。

現在有必要而且有本錢,想去提升學歷,自然就想要個最好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含金量是個陷阱呢?

成考自考不要掉進含金量的“陷阱”

因為不少有意向提升學歷,或者已經在提升學歷的同學,都是以含金量作為他們提升學歷的標準,他們之所以在意含金量,是認為含金量代表更高的認可,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未來發展

現實的確如此,學歷的鄙視鏈我們已經不止一次的為大家介紹過了:博士>碩士>學士(全日制本科)>大專>高中以下學歷。

正因為如此,諮詢最多的問題就是“通過該途徑獲得的學歷的含金量怎麼樣”,卻從不考慮該獲取學歷途徑是否合適自己

你因為執著於含金量,浪費了多少時間?

小編見過不少同學,自認為自律性很強,可以不通過機構輔助靠自己苦讀通過自考。結果1年、2年、3年考下去,根本就沒有起色,花費的精力和金錢根本得不償失。

這樣盲目追求含金量的同學不在少數,主要是他們還認定是自考太難,不甘心放棄。

其實算一筆賬,你在這上面花費的精力和金錢,還有最重要的時間成本,一定不會比你選擇正規機構上課學習,所花費的時間金錢要少,甚至在時間成本上已經虧了!

成考自考不要掉進含金量的“陷阱”

知道自己需要提高學歷,卻不知權衡自身客觀條件,只以為的追求主觀意識的“含金量”,你又是否有反思過,自己是否真的有這個時間、精力、動力去完成學習呢?

實際情況往往是:很多選擇通過成人高考或自考等方式提升學歷的同學,大部分已經是離開校園有一段時間的,顧及到工作,不能像學生年代一樣將盡力全部投入到而學習中。

成考自考不要掉進含金量的“陷阱”

而且不少已經上了年紀的同學,記憶大量的知識點對於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總的來說,在職人員提升學歷的常見難處在於:工作繁複,沒有時間和精力,好好靜下心來學習;沒有專業的學習方式和進行知識講解的老師,知識生硬難以記憶;沒有學習氛圍,自控能力差。

最後變成放棄提升學歷,隨波逐流,又或者半途而廢。浪費一年又一年的光陰同時,眼睜睜的看著機會因自己沒有那一紙學歷而被拒之門外。

怎麼避免自己執著於學歷的含金量?

很簡單,一是戰;二是逃。

戰:選擇停下工作,將時間集中在學習上;因為生計無法停止工作,那就給點錢正規的教育機構,讓他們幫你規劃學習並且提供教師指導上課,相比自己學習投入的經歷和金錢,獲得學歷後能帶來的隱性利益,相比給機構的錢也算划算了!

逃: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逃避,放棄。而是“殊途同歸”,如果你真的想要提升學歷,但是礙於工作繁忙,真的沒有時間,可以考慮選擇遠程教育、成人高考等相對難度比較低的渠道。

不用過分在意含金量

有求職經歷的朋友們都知道,現在企業在招聘時,學歷那一欄都要求你填寫最高學歷,選項一般是(本科、大專或高中以下等),只有極少企業要求填統招和非統招,(但是幾乎沒有企業會要求填自考、成考或網絡教育等)。

而對於在職的你來說,已再無機會通過高校統考讀名校了,那麼針對自考、成考或網絡教育,哪種方式更容易獲得證書,將是你的理想之選。

如果你去考職業資格證書或者考公務員、考研等,最多隻會設定要求(學歷必須大專或本科以上),可能連統招非統招都不會要求。

天天想著含金量,可是自身實際情況又拿不到,還不如早點兒報讀網絡教育學歷,和自考成考的適用性和適用範圍都一樣。只有真正容易拿到手的畢業證才是最有價值的。

學歷是一塊敲門磚,在職人士升學歷,千萬別掉入含金量的“陷阱”!

有的人不惜花費多年甚至十多年的光陰,拿到了這塊敲門磚。但是他們忘了重點是“敲”,只把注意力放在“磚”上,最終只會把搬磚練的爐火純青而已。


成考自考不要掉進含金量的“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