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在漢朝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哥哥是西漢著名軍事將領、大破匈奴、封狼居胥的民族英雄霍去病,他的小姨是深受漢武帝劉徹寵愛的皇后衛子夫。他的名聲雖然不如哥哥、小姨那般響亮,為後人熟知,

但他匡扶漢室,權傾朝野,獨掌朝政20年,被人稱為“周公”在世,在象徵人臣榮耀之最的漢朝麒麟閣十一功臣中名列榜首。他就是歷經漢武帝、昭帝、宣帝三朝的中興名臣霍光。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霍光

霍光,字子孟,河東平陽(今天的山西臨汾)人,是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根據《漢書》記載,霍光的父親是河東平陽一個叫霍仲孺的縣吏,在古代“官”和“吏”是區別很大的,吏只能算是供官員差遣的,地位並不高,但是他一次意外欠下的風流債卻改變了霍家的命運。

有一次,霍仲孺被派到漢武帝的姐夫平陽侯家裡做事,在這期間,霍仲孺與平陽侯家中的一個侍女私通,生下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霍去病,那個侍女名叫衛少兒,她的妹妹就是後來成為漢武帝皇后的衛子夫。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霍仲孺

任職期滿後,霍仲孺就回到老家並娶妻生下了霍光,從此與衛少兒和霍去病母子斷絕了音信。

數年之後,衛子夫得到漢武帝劉徹的寵幸,並被封為皇后,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從此衛家和霍家開始步入大漢王朝權力的核心。出身卑微的衛青在進入漢武帝的視野後,很快就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華,深受武帝賞識重用,一路官至漢朝最高軍職——大將軍。衛青的外甥霍去病更是天縱英才,年僅17歲就殺得匈奴兵聞風喪膽,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架勢。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漢武大帝》霍去病劇照

霍去病不但能征善戰,還非常孝順。武帝元朔四年,二十一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匈奴,在路過平陽的時候他專門與生父霍仲孺相認,併購置了大量田產,以報答生育之恩。也許是認為窩在小地方沒有前途,得勝還朝再次路經平陽的時候,霍去病把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一起帶入了繁華的長安。

據《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記載:“光為人沉靜詳審,長財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鬚髯。”也就是說霍光不但身材高大(折算成今天大概174cm),而且皮膚白皙,眉清目秀,還留著一襲美須,是一個標準的美男子。除了長得帥,霍光的智商同樣很高,他做事思慮周密,乾淨利落,每次進出宮殿的時候,邁出腳步的起始點都在同一個位置,幾乎分毫不差。靠著這種老成謹慎的處事之道,霍光的一生可謂官運亨通。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烏龍闖情關》霍光劇照

進宮後,霍光先是從一個郎官做起,這是一個侍衛官,可以接近皇上,由此可見霍去病的用心。很快又被提拔為侍奉皇帝的侍中,可就在這時,年僅23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痛失愛將讓武帝悲憾不已,武帝對霍光更加器重,擢升他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專門負責武帝的安全,成了武帝的貼身近臣,說明這時的武帝已經十分信任霍光了。

漢武帝晚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亂”,太子劉據被奸人所害,無奈之下憤然起兵,遭到鎮壓後自殺身亡。老年喪子的漢武帝痛定思痛,遂立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為了保證政權的平穩,漢武帝決定將小太子託付給自己最信任的人——霍光,他讓人根據古代周公輔佐年幼成王的故事繪製了一副“周公負成王諸侯圖”送給霍光,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後元2年,自知時日無多的漢武帝下詔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jin mì dī)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桑弘羊為御史大夫,共同輔佐幼主。二月二十四日,武帝殯天。第二天,八歲的劉弗陵即皇帝位,是為孝昭帝。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劉弗陵

身為首席顧命大臣的霍光軍政大事繫於一身,面對一個國庫空虛、矛盾重重的爛攤子,霍光不負重託,利用自己高超的理政才能採取了廢除酒、鐵專賣等一系列措施,促進經濟的發展,極大地緩解了社會矛盾。然而,宮廷之中的權力爭鬥卻也在暗波湧動。

與昭帝同父異母的哥哥燕王劉旦認為自己年長,理應自己繼承大統,所以對皇位一直懷有覬覦之心,霍光成了他謀逆之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同是顧命大臣的上官桀、桑弘羊也對霍光的專斷也逐漸不滿,這三股勢力結成聯盟,試圖發動陰謀政變除掉霍光,由劉旦取代昭帝。不料消息洩露,昭帝與霍光先發制人,一舉蕩平這股反對勢力,霍光再次成為維護漢室的大功臣,昭帝在位13年間,軍國大事幾乎都由霍光決定。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昌邑王劉賀

元平元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還未來得及留下子嗣便因病不治身亡,霍光與大臣們商量決定迎接漢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入京稱帝,然而這位昌邑王卻是一個荒淫昏聵的紈絝子弟,據記載,他在短短的27天裡竟然幹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的喪德之事,滿朝文武怒不可遏,這時候霍光再次展現了自己的鐵腕手段,他當機立斷,乾脆利落地廢掉了昌邑王劉賀。

國不可一日無君,可是這個時候劉姓漢室子孫已經不多了,霍光又從民間找到戾太子劉據的後代劉詢並擁立為帝,是為漢宣帝。為了回報霍光的擁立,漢宣帝加封他一萬七千戶,至此霍光食邑達到兩萬戶,府中奴婢達到一百七十人,人臣之榮耀至此極也。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漢宣帝劉詢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霍光一生忠誠漢室,嚴於律己,故雖然大權獨攬卻少有異議者,但是霍光也不是聖人賢者,

他有一個致命缺點——濫用黨親、縱容家屬,這個致命的缺點直接將霍氏家族引向了最終的滅亡。

霍光當政期間,朝中很多王公大臣想為子弟求官,都被霍光嚴正拒絕,然而他對自己人卻是毫不吝惜地加官進爵,他的兒子霍禹、侄子霍雲都被封為中郎將,掌管皇家衛隊,兩個女婿鄧廣漢、範友明分別守護未央宮和長樂宮,丞相楊敞、蔡義,車騎將軍張安世等都是霍光的故吏。至漢宣帝時期,霍光的黨親已經佔據了朝廷大多數重要職位,形成了“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的局面。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霍氏家族主要成員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霍光的朝中故吏

霍光在治家方面也是一個失敗的典型,他的兒子霍禹、侄子霍雲仗著霍光的權勢囂張跋扈、肆意妄為,竟然在皇家宮苑中嬉戲遊玩,他的老婆霍顯和幾個女兒更是將皇宮當作自己家一樣,隨意出入皇宮禁地,視森嚴的朝廷制度若無物。聰明的漢宣帝很懂得審時度勢,他看在霍光的面子上對這些雞毛蒜皮的事都選擇了忍氣吞聲,但沒想到霍家卻變本加厲。

漢宣帝劉病早年流落民間的時候娶了民女許平君為妻,即位後的漢宣帝不忘舊情,將許平君立為皇后,但霍光的老婆霍顯卻一直想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當皇后,心狠手辣的霍顯唆使御醫淳于衍利用許平君分娩之機將其毒死,知道真相後的霍光大驚失色,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隱瞞事實、袒護妻子。

獨掌朝權20年,歷經三朝不倒,大漢名臣霍光為何死後慘遭滅族?

《烏龍闖情關》裡的許平君和霍成君

面對愛妻之死,漢宣帝悲痛萬分,他早已猜到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此時的霍家勢力在朝廷盤根錯節,為了自己的安全和政權的穩定,漢宣帝再次無奈地選擇了隱忍和等待。

漢宣帝地節二年,叱吒西漢政壇二十年的霍光病逝,漢宣帝和皇太后親自為他主持喪禮,並且按照皇帝的規格辦理,諡號宣成侯,可謂極盡哀榮。

霍光一死,霍家失去了頂樑柱,早已忍無可忍的漢宣帝開始逐步削弱霍家的權力,裁撤他們的兵權,自知罪大惡極的霍家子孫決定鋌而走險發動政變,這幫蠢貨整日只知醉生夢死,哪裡有腦子干政變這種高智商的活?羽翼豐滿的漢宣帝以雷霆之勢迅速就將意圖謀反的霍家一網打盡,霍光的兒子霍禹被腰斬,妻子霍顯和其他子女、家屬被斬首棄世,霍氏後人被盡數滅門,株連九族,連坐者達數千家之多,顯貴數十年的霍氏家族灰飛煙滅,從此黯然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參考書籍《漢書》。我是尋古問今,歡迎大家點贊、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