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在象州公安队伍里

有这样的警察家庭

他们有的是父子、父女兵

有的是夫妻档、兄弟连

他们是战友又是亲人

疫情期间一直工作在岗位上

一路同行

并肩作战

只因头顶同样灿烂的警徽

身着同样的警察蓝

舍小家团圆

保护百姓平安

“双警”家庭——覃金印&陆海梅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覃金印,中共党员,象州县公安局百丈派出所所长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陆海梅,中共党员,象州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内勤民警

他们是警校的校友,是夫妻,是战友,他们的家也是所有“双警家庭”的一个小缩影。两人异地工作,虽然路途不远,但因工作性质的不同,聚少离多,平常不是你加班就是我执勤,但他们从无怨言。同在警队、同为警察,这样的伉俪组合,互相却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双警家庭做出了共同的选择,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场无硝烟的战场。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百丈派出所根据县公安局统一部署,在做好日常值班接处警工作的同时,分派人员到监测点执勤、到辖区入户走访、核查摸排,重拳打击各类疫情期间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所长,覃金印自然坚守一线,以身作则,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一方面,他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带领所内民警、辅警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入户排查,开展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他作为百丈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监测站检查组副组长,主要负责带领值班民警截停过往车辆,核查每一位进去辖区人员的身份信息等工作,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他带领全所民警利用人防加技防一直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共核查进入辖区的人员16802人次,排查出武汉疫区的重点关注人员4人,成功劝返14辆经过湖北或在湖北停留车及乘客30人。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作为一名内勤,陆海梅每天一到所里就像被钉在办公椅上一样,开始繁忙的工作:记录所领导开会部署的会议精神,整理统计重点人员信息,汇总所内民警、辅警基本信息,全面掌握所内人员出行情况和身体状况等等。只有在开展内部防疫和发放防疫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时才会偶尔起身。陆海梅知道,自己做的都是分内事,最辛苦的是24小时坚守一线执勤的警员们,她能做的就是在后方为一线的战友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更强的保障。

“我在乡下,现在又是特殊时期,我没有办法照顾到你跟儿子,你每天出门上班前记得把儿子安排好,自己也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那我就锁好门,放好电话手表在家给他,有空我就电话给儿子”,“烨烨在家乖乖等妈妈下班回来啵,爸爸可以回家的时候会记得回家的”......疫情期间,这是他们互相之间说得最多的对话。 因为双方老人也无法顾及,疫情期间,夫妻俩只能将六岁多刚刚懂事的儿子烨烨留在家中,有事用电话手表联系,等陆海梅下班了才能赶回家照顾孩子。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每天,陆海梅都早早起床准备好孩子的早餐,在出门前轻轻吻一吻儿子的脸,把电话手表放在枕头边。看着嘟着嘴还在睡觉的儿子,想起前一晚儿子还在“抱怨”:“妈妈,你能不能不去上班啊,春节你都没有能好好陪我,明天又是周六了,我不要你的工资,我给我的零用钱给你好不好?爸爸又没有空陪我,你就陪陪我好不好?”心里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她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孩子提出的心愿就是放假时、周末时夫妻俩能陪他在家,爸爸能跟他下棋,妈妈能做好吃的东西给他吃,想想儿子的心愿,想想自己的职责,陆海梅狠下心,带上门,又奔赴自己的岗位。

晚上回到家,陆海梅抱着儿子拨打与覃金印的视频聊天,发送几个视频都被拒接。终于接通视频后,儿子看到着装整齐的爸爸在站在高速路口设卡查车,眼眶含泪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我想你了。”覃金印却只匆忙解释了一句:“爸爸现在忙住。”接着就挂断了视频。

这对“双警”伉俪,用他们不动声色的坚毅、毫不犹豫的勇气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恪守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同守一城”的铮铮誓言。也许6岁的孩子还不懂这场疫情的严峻,但是长大后,相信他一定会为父母的勇敢而骄傲。

三警之家——陈建光&陈吉贵&陈吉胜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父亲陈建光:象州县公安局石龙派出所辅警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大儿子陈吉贵:象州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辅警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二儿子陈吉胜:象州县公安局防暴大队辅警

现年已56岁的陈建光,在象州县公安局当了32年辅警,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始终保持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公安事业。人民警察的志向和理想在家门内传承,同样的信念拉近了他与两个儿子的距离,在跌跌撞撞中,儿子陈吉贵、陈吉胜也成为了爸爸的样子,相继加入了象州县公安局辅警队伍。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如果说“双警家庭”意味着双倍的付出与努力,那么“一门三警”就几乎等于是全家上阵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陈建光和儿子陈吉贵、陈吉胜也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战斗着,尽管佩戴的肩章不同,但他们用同样的担当作为书写了人民警察的光荣使命。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陈建光在石龙派出所工作,作为一名多年的社区辅警,他十分了解辖区情况,就像一本行走的“百事通”。参加战“疫”以来,他不怕危险,不怕吃苦,放弃休息,和同事们走遍辖区的大街小巷,配合相关部门对武汉返乡及重点人员进行信息排查,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措施宣传和劝导,同时还对石龙镇的旅店、KTV、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巡防等。因为石龙辖区工厂、企业多,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任务繁重时,他日夜奋战在社区中;任务稍缓时,他还主动跟随民警上执勤点开展监测工作。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他始终保持微笑,面对危险,他毫无褪色,真正做到了守土尽责。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大儿子陈吉贵听从组织安排,24小时轮转参与监测点管控工作。执勤时,他认真登记过往车辆信息,对车内人员体温监测、登记,同时配合做好防疫宣传、交通疏导等工作,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为守护家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线故事】抗疫警察家庭: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坚守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二儿子陈吉胜也紧紧跟随父亲和兄长的步伐,冲锋在抗疫一线。除了每天按时开车把大队的同事送到各个监测点执勤外,他还主动请缨,到监测点协助民警拦查车辆,劝返群众。“虽然辛苦,但是能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也感到非常满足!”陈吉胜说到。

作为警属,陈建光的妻子比一般人要付出更多。由于丈夫和儿子的警种不同且工作都忙,平时一家人能一起在家的时候本就少之又少。疫情的突然来临,让他们从大年三十到现在都没能聚到一起,连简单地见个面、吃顿饭都成了奢望。

疫情期间,陈建光的妻子又因为高血压引发身体不适住院治疗了一个星期,在社区里忙碌的陈建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是相伴自己多年的妻子,另一边却是警力急缺,需要自己守好防控第一线的社会“大家庭”,职责在肩,他无法离开工作岗位到医院照顾妻子,只能让两个在县城值守的儿子在执勤轮班休息的时候轮流到医院看护。陈建光说,“我对不起妻子,但是穿着这身警服,我却不能辜负群众”。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许许多多的公安民警、辅警还在各自的阵地坚守着。这些警察家庭和他们背后的一家人,虽然不能在万家团圆的时候在温馨的小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可他们用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凝聚成另一种在一起的方式,坚守抗疫战场,用各自忙碌的身影诠释着小家大爱的最美情怀,也正是有太多和他们一样的“逆行者”,才使2020年这个特殊的冬天“温暖如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