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對於位於江蘇徐州的新沂,如果不是因為記者參加2018年4月在這裡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新沂環駱馬湖自行車公路公開賽”,還真不知道這個地方。但是除此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賽事活動終點的所在地,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窯灣古鎮。為此,對於熱愛旅遊的記者來說,能走進古鎮一觀可謂是收穫頗豐。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新沂賽事起點(攝影:馮贛勇)

4月20日,開賽前一天,前來採風的記者一行從新沂花廳文化廣場,啟程出發驅車前往首場賽事終點窯灣古鎮勘線。途中瞭解到江蘇徐州新沂千年古鎮窯灣集古鎮景觀、水泊景觀、名勝古蹟、神話仙境於一體,馬陵山以江蘇唯一的丹霞地貌而聞名,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駱馬湖則有著蘇北小三亞之稱,他們作為標誌性景點,如今已成為全國旅遊愛好者出行的極佳目的地之一。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參賽的外國選手(攝影:馮贛勇)

作為首個競賽日在這勝似仙境的地方火熱開賽,引發了數不勝數的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強烈關注,提升了群眾對新沂新的認知。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等地區多個國家的騎行愛好者也參與到賽事中,他(她)們在完成19公里的快樂騎遊中,不僅展示了全民健身的風采,而且整個賽程所到之處,也盡顯瞭如畫新沂的“一山一湖一古鎮”之美。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記者在起點(攝影:付洋洋)

新沂市為徐州市下轄市,位於蘇、魯兩省交界處,是沿東隴海城鎮軸中心城市,蘇北重要的交通樞紐,新興的工業和商貿旅遊城市。這裡還是北方大汶口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交流融匯的重要區域。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多次下榻於此,留下了“第一江山”的讚譽。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比賽進行時(攝影:馮贛勇)

記者一行在勘線途中走走停停,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終點:新沂窯灣古鎮。歷史上溯於春秋的古鎮,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置,已有1300多年曆史。古鎮西依大運河,東臨駱馬湖,三面環水,為南北水運樞紐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窯灣古鎮(攝影:馮贛勇)

然而相對於古鎮的厚重歷史,回想起昨天到此的感受也挺有意思。首次來到徐州署轄的新沂市,你會感到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很安逸。這座江蘇北部的小城市也的確十分寧靜。但有時,突然一陣震耳欲聾的婚慶鞭炮聲會嚇你一跳,接著塵煙騰空而起的景象,會提醒你這就是小城市的特色。然而無論如何,新沂還是給記者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走進古鎮(攝影:馮贛勇)

特別是當從新沂來到窯灣古鎮,穿過城門樓漫步古鎮中,你會另有一番別樣的新奇感受。聽隨行的賽事新聞官付洋洋介紹說,這座古鎮由於位於京杭大運河與駱馬湖交匯處,頻發的山洪挾裹而來的大量泥沙成了燒製陶器的不錯材料,於是用泥土燒製磚瓦就成了當地人謀生的重要手段,因為地處京杭大運河拐彎處,故此得名為窯灣。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古鎮城樓(攝影:馮贛勇)

與此同時,古鎮區又處在新沂、邳州、睢寧、宿豫四縣市交界處,故有“雞鳴聞四縣”、“東望與海、南瞰淮泗、西顧彭城、北瞻泰岱”之描述。大運河從鎮邊流過,河面寬闊約500米,幾百年前,運河航道里舟楫穿梭,是國家主要航道,處在這樣一個地理位置的水陸碼頭,可以想象它那曾經的繁華。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登上城樓(攝影:馮贛勇)

走進古鎮能夠看到,明末清初形成的兩條主街道--中寧街和西大街,至今仍保持原有風貌。中寧街長約五百米,寬約三米,青石板路,兩面是老屋木門店鋪。西大街的吳家大院,趙信隆醬園,綠豆燒酒廠都是值得一看的。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城上雕像(攝影:馮贛勇)

據文物部門統計,這裡目前現存古民居群有834間,商會館、古廟、碑亭、古橋、古槐、古松等人文自然景觀20多處,被有些專家和媒體稱為“南有周莊、北有窯灣”。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城牆垛口(攝影:馮贛勇)

窯灣遠離城市,偏居一隅,雖未遭到戰火的破壞,但歷經歲月滄桑和自然變故,特別是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中的人為破壞,加之多年來地方沒有刻意保護,這顆曾是大運河上的明珠,在相當長的時間是風采全無,鱗次櫛比的老屋,多是斷壁殘垣;運河上原茂盛的蘆葦蕩因為無數艘貪婪的採砂船而消失殆盡。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大運河畔(攝影:馮贛勇)

想當年,這裡水運的興盛帶動了窯灣工商業的迅速繁榮,在清至民國的鼎盛時期,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國商人和傳教士來窯灣經商傳教。鎮上錢莊、布莊、當鋪、商鋪等各種店鋪作坊360餘家。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古鎮風光(攝影:馮贛勇)

窯灣古鎮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鼎盛於明清、民國時期。過去是京杭大運河上的重要碼頭。故此,全國在古鎮上設有8省會館和10個國家商業代辦處。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姓氏展室(攝影:馮贛勇)

清末民國初期,窯灣鎮有商號、工廠、作坊等360多家,其中錢莊就有13家。東三省貨物經窯灣遠銷南洋、新加坡、臺灣、日本等地。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周邊景色(攝影:馮贛勇)

窯灣文化底蘊深厚,特產豐富。厚重的歷史孕育了窯灣獨特民俗、飲食、商業文化。岳飛、朱元璋、史可法、乾隆皇帝等歷史名人在窯灣留下了足跡,愛國將領張華堂曾在窯灣生活了多年。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水畔碼頭(攝影:馮贛勇)

窯灣出土了清代聖旨石碑石刻、壁畫字畫、刺繡瓷器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存留下來的古商會館、古廟、古橋、古槐、名人碑亭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古鎮街道(攝影:馮贛勇)

窯灣還成就了一批有影響的富商、名人,他們走出窯灣後,使窯灣文化廣為傳播,南京、蘇州、上海等地都建有"窯灣街"。窯灣桂片糕和綠豆糕、窯灣甜油等聞名遐邇;窯灣綠豆燒酒,原是明朝皇宮御酒,用幾十味中藥釀製而成,曾被乾隆皇帝定為貢酒。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遠眺教堂(攝影:馮贛勇)

現在古鎮開放的主要區域內有吳家大院、趙信隆醬園店、中國典當博物館、窯灣民俗博物館、大清窯灣郵局、江西會館、山西會館、蘇鎮揚會館、天主教堂等10多個景點。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古鎮內一角(攝影:馮贛勇)

江蘇旅遊:走進徐州新沂窯灣古鎮(圖)

近年來,窯灣憑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通過的保護開發建設,已成為最受徐州及周邊市民喜愛的旅遊景區、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窯灣古鎮一行不虛此行。(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