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所有的人都要分離,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去結識新的人?

zh周晶


既然所有的人都要死亡,我們為什麼還要出生?

既然宇宙終將毀滅,我們為什麼還要保護地球?

如果人生只看到結果,那註定將索然無味。

帕斯卡曾說:“給時間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間。”

時間為我們創造了存在的價值,賦予了生命活力,在時間的流淌中,你可以受父母的庇佑,可以享受男女朋友的甜蜜,可以享受朋友的祝福。因為時間的流逝,你會覺得這些感情彌足珍貴,因為時間的流逝,你會珍惜和朋友的每一次外出,和異性的每一次約會,因為你知道,這些事情錯過了很有可能就沒有下一次,因此每一次都能成為你美好的回憶。

如果將生命給予時間,生命變成為隨時間消失的軀體,沒有存在的意義。即使你和朋友友誼存在萬年,你的生命中沒有離別時的苦楚,沒有開心時的灑脫,友誼有可能會成為一種任務,因為他沒有靈魂,沒有讓你悉心呵護、小心翼翼對待的慾望。

人是一種感情動物,正是在彼此的交流中互相瞭解,成為朋友,從初識到熟悉,再到最後的分離,每一段過程都是美妙的。


檸檬精大隊


因為孤獨啊。


這種孤獨不是有人陪伴就可以解決的孤獨,而是一種不被理解、不被認同的孤獨感。


王建國在脫口秀大會,曾將講過這樣一個段子。


說,有個守墓的人,一天晚上工作時,突然停電了,沒有手機玩,沒有電視看,方圓幾里又沒有人家。此時,他最想的和最怕的是同一件事:就是有人和他說說話。


第二天,他找朋友想宣洩這種寂寞的情緒的時候,他朋友和他說,啊,我好孤獨啊,你看我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班,一個人看電影。


他只能訕訕而笑,沒有說出他的孤獨。


因為他明白,他說出來,他朋友也不會理解他的那種孤獨。


你看,兩個人雖然在聊同一件事,卻無法達到共通共情。而這個守墓的人,雖然和朋友一起,但他內心的感覺是孤獨的,因為他是不被理解的。


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樣的例子,我們有太多的情緒無法被人理解了,所以只能不斷的尋求朋友,尋求能夠一個能理解自己的人,尋找一個能說的上話的人。


即使,這個人的存在可能不會太久,但他的存在確實能讓我們被理解,被認同。而當我們不在糾結同樣一件事,同一個情緒的時候,自然的就斷掉這種聯繫。可能有點殘忍,但這就是成年人的社交規矩。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的話,不能對老婆/老公說嘛?


顯然不能。因為有些事,你希望自己扛著,不想給另一半帶來負擔,但在扛的過程中會很壓抑,很難過,所以,就會找個朋友一吐為快。


或者,當你所說的,不被另一半理解的時候,你就更反感了,一個天天睡在一起的人,居然無法理解你的苦衷,這是多麼令人寒心的事。所以,當你再次遇見同類事情的時候,你就不敢再向ta開口了。


其次,如果離別是一場註定,那麼我們就更需要結交新朋友了。


離別是件讓人傷心的事,但讓我們傷心的不是眼前人的離去,而是我們在乎的曾經一起的美好逝去了。


而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離別的時候,就是我們的相處可能變得不那麼美好了,所以,選擇離開,既是對這份交情的負責,也是給我們自己的體面。


人生還在繼續,我們不可能一直沉湎在過去的回憶中。所以,我們要將這份美好延續下去,在新的人,新的面孔上,尋求與過去同樣精彩卻不再相同的經歷。


記得霍建華演過一部劇叫《怪俠一枝梅》,他在劇中的角色叫離歌笑。即,為離別而高歌歡笑的意思。


他這樣解釋這個名字的含義:只有在相處的過程中,不留遺憾,沒有歉疚,珍惜並真誠的對待對方,即使離別,也不應該是一件遺憾的事,因為我們足夠珍惜這場交情,離別只是無奈,與其傷心,不如高歌歡笑,留下一個美好的結局。


Thedoub


首先,一個人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一天天地和這個世界的每一樣東西開始了告別的旅程,直到我們的生命作為生理學上的終結,即軀體的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但是,這不等於說,活著就毫無意義可言。生命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我們不要只有花謝月缺樹枯的悲傷,而應該感謝花開月圓樹榮的美好,一個生命的離去,一場旅行的結束,一段緣分的結束這是生命的常態,我們要學會享受生命的每一個過程,興盛也好,衰敗也罷,總會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到來,我們不必強求與庸人自擾,好好享受當下,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其次,所有人都要分離,這是亙古不變的常理,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同樣,既然我們生活在大千世界,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人等也會不可避免的碰到,人不是生活在真空裡,無論我們想與不想,願意與不願意,都會結識新的人,難道就因為要分離而不去結識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一個美麗動人的世界,他能夠使我們短暫的生命過程更加的豐富多彩,就讓我們坦然的享受生命分離的過程吧,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生命的精彩之處就在於生命的寬度,這寬度裡包括一切精彩的生命元素:友誼、愛情、事業、讀書旅行等等,像一個萬花筒,他越豐富,越有意義,生命的價值越高。

第三、生命不僅是一個生理學上的活著到死亡的過程。也是一個生命對這個世界的影響過程,打個比方,我們留給這個世界有意義的東西越多,你在人們心中的價值越高,用自己創造的價值繼續活在人們心中,作家用文字與讀者對話;發明家用創造與世人交流;史學家用歷史與後人討論歷史的可鑑與教訓......這也是在結識新的人,誰能說沒有必要呢?結識新人的意義很大。

所以,我認為,不能說沒必要,而是說非常有必要。


木子悠格


我覺得因為人是不斷成長的吧,小時候你有一群小朋友,等你長大了,你會發現周圍的朋友幾乎都不是曾經的他們,你有你的路要走,他們有他們的路要走,每個人的人生都要去走自己的路,偶爾會與別人的路有所交集,又或者碰見了故人,但是你還得繼續往前走,你得相信前面有你新認識的朋友,也有你曾經的故人期待著與你再次的相逢。



阿松柏


舊的不去,新的怎麼來



也聽也說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如果怕分離就不去認識新的人,那不就剩下自己孤家寡人,孤獨終老了?雖然不是所有的結局都美好,但是所有的過程都是不可替代的,無論是快樂,痛苦,幸福還是悲傷,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要享受過程不是嗎?



萌新圖文控i


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註定將來會走向死亡,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人都會分離。

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同學、同事、戀人……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結識新的人。如果把我們的人生看作一列火車的話,在我們前進的路上,有些人會上車,有些人註定會下車,是命運推著我們去結識新的人。

有的人有從小就結識的好朋友,有的人,可能在我們的生命中只出現過半天。

新的人給我們帶來了新鮮的事物,讓我們看到世界的很多面,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雖然有些人只是我們生活中的過客,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

有些結識的新的人甚至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或是人生的轉折。

因為結識了新的人,我們才有可能交到新的朋友。雖然不會永遠在一起,但是我們體驗了結識的過程,這是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一切順其自然。

珍惜結識的新的人!


我從晨光中走來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幾十年的人生歲月,有時候就像浮光掠影,剎那光華,轉瞬即逝。我們的人生,不管經歷了世間種種,有苦有甜,有悲有喜,最終都要匯聚到人生的終點,彷彿漫漫人生路,只不過是大夢一場。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親人,愛人,朋友,敵人,還有來來往往,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或者我們總是不斷的在面對相逢,遭遇離別。這是人生的常態和表象,在每一個時間的節點,我們都將認識不同的人,或多或少的與之有過交集!不斷的擁有然後又不斷失去。當然,到了人生的終點,就像是我們乘坐的人生列車,不可避免的要抵達最後一站。人生最終的歸宿就是死亡,我們將和所有的一切告別,和這個世界告別。就像最開始我們一個人赤條條的降臨在人間,但最後,我們依然要兩手空空的離開,這是生命永恆不變的規律。




千里煙雲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分離是為了更好的遇見

與人相交,並不是為了最後的分離

而是能在結識過程中收穫情感

這就夠了



墨韻國風社


來來去去,你的身邊總是不缺能夠讓你開懷大笑的人,就算多年以後什麼也沒有留下,但至少此刻彼此的快樂是那麼真實。

無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你好像都能從現在的朋友中找到一些故人的影子,而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好像又有了不同於以往的味道。

這樣的感覺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