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方能无患,岛城学校为安全开学做“热身”

物资和预案准备就绪

岛城各校为安全开学做“热身”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近日,包括山东在内一些省份下调防控疫情应急响应级别,“何时开学”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符合三个条件再考虑开学: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二是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现在开学是安全的;三是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那么,当前岛城中小学防控物资筹备进展如何?学校还为安全开学做了哪些准备?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3月初,市教育局发布《青岛市关于各级各类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手册(第一版)》,对于开学前的准备,指导手册提出了11条细则,其中包括制定预案、全员培训、全面排查、条件保障、清洁消毒等。在“条件保障”中,指导手册提到,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应急所需物资,包括医用口罩、75%酒精、消毒溶液、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洗手液、肥皂、胶皮手套、体温计、红外测温仪、喷雾器、应急药品等;按照位置相对独立、远离人群、卫生条件较好的原则,设置临时应急隔离空间,配备相应生活、防护设施设备。

目前,各区市教体局都成立了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牵头组织物资采购工作,指导学校做好物资筹措和储备。记者从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获悉,学校的防控物资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采购,二是调拨,三是捐赠。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疫情防控物资后勤保障组第一时间联系企业,采购储备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为把好入校测温第一关,市南区为全区中小学校采购了红外远程测温仪器和额温枪。市南区防疫指挥部为市南区教育系统统一调拨了口罩、酒精、手套等防疫物资。各学校和幼儿园也积极调动社会资源,筹措物资。为加强管理,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制定了相应的物资管理制度,分类建账、专人负责,确保物资管理规范。同时统筹兼顾,确保全区学校和幼儿园物资保障均衡。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南区还将继续做好复学物资保障储备工作,以确保全区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在胶州市,“千人大校”比较多,如胶州市职教中心拥有学生7000多名,入校测温第一关便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除了储备必要的防控物资,目前,胶州市还为52所学校配置了热成像人体测温仪,覆盖率接近胶州市中小学总数的50%。师生走过安检通道时,不必停下来量体温,每个人的测温数据便会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提高测温效率。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52台测温仪中,有6台是胶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学校师生人数由多到少原则分配的,有42台是由各镇政府为辖区内的学校配备的,另有4台由社会捐助。根据后续疫情防控需求,胶州市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热成像人体测温仪配置,为更多学校的师生架起安全防护网。

学校物资:基础类+易耗类+临时隔离设置

学校层面的防控物资储备也比较到位。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通知,将安排学生错峰返校,优先安排毕业年级开学。因此,高三和初三学生可能是最早返校的一批。记者从青岛二中了解到,现阶段学校已经制定好了开学工作方案,在防控人员、物资及设备配备方面,学校安排了医务人员3名;将学校北门隔离室设置为临时隔离观察场所,并在其中配足体温计、消毒液、医用酒精、口罩等防护用品,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足肥皂和洗手液;此外学校还配备了测温枪20支、一次性口罩200个、一次性手套100副、紫外线灯两台、75%酒精400斤、84消毒液50斤。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属于“一期储备”,后续学校将根据需求加购。

记者从胶州市瑞华实验初级中学了解到,学校制定了防控物资筹措预案,对防疫物资进行精准预算,设立防疫物资储备“红线”,在确保短期足用的同时,尽量避免挤占防疫资源。学校通过采购、学校家委会支持、班级家委会支持,配备了热成像测温设施1套、留观室3间、防疫物资储备仓库1间。据介绍,各种防疫易耗物资已经全部到位,储备口罩2400件、防护服3套、护目镜10副、额温枪45支、水银体温计100支、84消毒液及片剂1980斤、手套500副、含醇湿巾220包、洗手液100瓶等,能够保证开学正常使用。

在小学学段,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拥有学生3287名、教学班77个,是市区内学生人数最多的小学。从2月起,学校按照防控仪器、防护装备、消毒用品、临时隔离场所等四大类别采购物资,截至目前已采购一次性口罩5270个、KN95口罩165个、手持测温仪21个、体温计200个、酒精12桶、84消毒液46桶、免洗洗手液62瓶,此外还有配备了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床单、医用垃圾袋、酒精棉球等物资。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的储备属于基础级别,能够满足学校常规传染病防控需求,后续学校将根据情况变化及需求加购物资。

其他准备:预案+培训+模拟演练

在筹备防控物资的同时,我市中小学还编制了开学工作方案、日常防控方案、应急预案、缺课补课预案等,做到“无预案不开学”;同时组织教职工开展体温监测、清洁消毒、应急处置等培训,组织模拟演练。

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制定了“安全开学复课三十条”,组成32个督查组,对物资筹备等开学工作进行拉网式、全覆盖督查。指导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错峰复工复学建立标准化流程及应急处置预案,按照一日作息时间点对点开展模拟演练。要求各单位全面梳理错时入校、晨检午检、课间休息、错时如厕、分散就餐、午休管理、错时放学、课后托管、家长接送、晚自习、晚休等各个环节,针对存在问题列出清单、限时整改,确保实效。

就在近日,岛城多所学校开展模拟开学一日流程演练活动。在青岛宁安路小学,老师们扮演成学生,对开学后疫情防控重点环节进行演练。“学生们”手持健康卡,错时入校。在测温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体温异常“学生”,立即上报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午检测温时,发现一名“学生”体温为37.3℃,学校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青岛大名路小学前期制定了“全时段覆盖,全人员覆盖,全流程覆盖,全方位覆盖”日常防控方案,制定了“人员到、物资到、标准到、职责到”工作要求。为做到有备无患,大名路小学在“师生入校前、师生入校时、师生在校时、师生离校时、师生离校后”五个重点时段,对学生入校晨检、午餐配送、午检跟进、体温情况异常处理等场景进行模拟演练。

李沧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面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各个环节的桌面推演和实际演练,各学校在各个环节的实际演练中,发现问题、找出漏洞,在演练中熟记流程、规范操作。青岛广水路小学邀请青岛疾控专家到校实地指导,全面排查校园防疫防控漏洞,同时对全体干部、物业主管、食堂主管等进行了防疫知识专业培训。

(记者 王沐源 郭菁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