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托馬斯阿奎那是天主教的標準與典範

他研究神學的基本路徑,以及基本觀念和方法,仍舊是每位天主教神學家必須知道,且與之互動的對象。羅馬天主教的教階組織,在公元1323年把阿奎那封為聖徒,並且賜給他天使博士之頭銜。庇護五世在公元1567年在特蘭託公會議中,賜給阿奎那“普世教會的博士”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阿奎那:經院哲學家

在十三世紀到十四世紀 牛津大學與巴黎大學的經院哲學家,通常都把神學與哲學視為密不可分的學科。他們的目標是兩學科結合,以免神學失落與哲學中。瞭解經院哲學對於神學與哲學的看法,對於認識他們的工作和目標極為重要。

在13-14世紀的經驗學者,基本上都是神學家,哲學只是他們的附帶品。他們的思維方式是,是研究基督教信仰的奧秘,發展神學與哲學的基本整合,使其神學不斷受到哲學思辨的培育。而哲學則遵從基督教信條的引導。公元1224-1225阿奎那生於意大利洛卡塞堡附近。他的父親是藍道夫是一個大地主,擁有許多的土地,因此希望他的兒子能夠追隨他成功的腳蹤。接受教育在努西亞之聖本尼迪克創建的卡西諾山修道院,幾首初級的教育,青年的時候,因為成績卓越,便順利進入那不勒斯大學就讀。由此他的人生開始走向神學思想的路程。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第一件重要的事 他最新發現亞里士多德哲學,他很快理解亞里士多德哲學,因為亞里士多德變成他正確使用理性的典範。反而視柏拉圖與柏拉圖主義所提出使用理性方法為錯誤的。

第二件重要的事

當時年輕的狂熱分子流行的是加入一些修道會,非常流行的宗教運動 加入這個組織可以讓你引以為榮。阿奎那也加入了這個組織

這個組織的名字叫新的多米尼克會託波修道會。(也就是過乞討生活的傳道人)公元1242年,阿奎那年輕的大學生加入了多米尼克會,成為見習乞修道士,並且搬去和修道士同住。阿奎那的爸爸聽見阿奎那加入一些不三不四的組織,就派他的兄弟去綁架他,並且對其進行教育,讓阿奎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問題,並且在家庭的城堡中監禁了2年之久,依然沒有說服阿奎那放棄乞討修會,最後阿奎那又回到了乞討修會後來阿奎那到達中歐的科隆大學求學,並且受教於偉大的經院哲學家阿爾伯特門下。

傳說阿爾伯特說“我們叫這個小夥子笨牛,但我告訴你們,整個世界將會聽到他吼叫的聲音”後來在科隆大學之後阿奎那前去巴黎大學學習神學與哲學。雖然在那裡遇到許多反對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但阿奎那證明亞里士多德的基本哲學見解,與基督教的基本真理並沒有衝突。1256年阿奎那在巴黎擔任神學老師,並且開始自己的寫作生涯,其中最有名的著作是《反異教大全》(乃是阿奎那的護教學書籍,駁斥西班牙與北非回教學者對基督教的批評)與《神學大全》,(這本書乃是講述系統神學的內容)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阿奎那的神學貢獻是集中在他對神學方法思想(尤其是自然神學),自然與恩典的觀念(保羅理性與啟示的關係),神的本性與屬性的觀念,神的語言觀念,以及神聖照管的教義。

阿奎那的神學方法:典型的經院哲學,他認為在哲學和科學之外,不需要任何一步的知識。阿奎那這個人常常引用初期教父的話,代替聖經經文的地位,例如引用奧古斯性的話。阿奎那認為亞里士多德的基本邏輯學與形上學,對於基督教的自然神學是正確有很有用的嚮導。亞里士多德有許多觀念與基督教教義顯然是衝突的。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是絕對沒有留下任何空間留給從無到有的創造,甚至也沒有在時間裡創造的觀念。阿奎那的神學方法,在發現神的真理上,開始於自然知識與神聖啟示之間的關係。阿奎那趨向於早期的經院學者,例如安塞倫與阿伯拉爾,並不認為,自然知識與神聖啟示具有任何根本上的衝突。阿奎那認為信仰對於認知並不是不可或缺的條件,至少在認識神的存在,以及神的某些本質與屬性方面如此。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阿奎那的自然神學:

關於神與人類靈魂的知識,在一個自然領域,有別於任何神的特殊恩典與超自然行動的領域。在他以前的安塞倫與阿伯拉爾,都把自然神學視為人類的心智被恩典提神到的高峰。阿奎那證明神存在第一個方法,是從自然的運動現象開始,每一個被動的物體都有一個推動者,並且在運動的方面,不可能都是由一個被動者,迴歸到另一個被動者,永無止境。因此運動必須可以迴歸到第一個推動力,此推動力沒有其他推動力可以移動。每個人都知道這個推動力就是神。第二種方法是訴諸因果律。他使用與第一個方法類似的方式,辯稱宇宙萬事萬物都有起因,因此應該有一個具有效率的第一因,多誘人都稱之為神。一般神學家認為五種方法中唯有第三種更有說服力,所以保留最後討論。第四種是集中討論事物的等級,結論是“因此必須,,,有某種東西,是其他所有存在之所以存在,所以良善,還有各方面能夠盡善盡美的原因,我們稱之為神。”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第五種方法:訴諸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具有目的:有一個具有之後會的存在,這個存在使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具有目的,有一個具有智慧的存在,這個存在使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趨向其最終的目的,因此我們將這個存在稱為神。一般神學家認為,阿奎那的第三種方法,乃是他自然神學之核心,

阿奎那的神論:

與安塞倫的神論相似,都是不變,不動情,單純的實體,存在並且不變化,完全不像任何有限,受造與必死的萬物。神是絕對單純的,因為神沒有身體,或包括肉體與精神物質的合成體。神是純粹的行動,在他裡面本質與存在完全相同,是所有存在的完善,並且是最高的良善。阿奎那似乎讓他的自然神學決定他的神論。然而從這個方法發展出來神的畫像,與基督教比較早的看法並無不同。阿奎那所作的是,確立從護教家開始,經過奧古斯丁和安塞倫,一路發展下來的古典基督教有神論。

經院哲學:阿奎那思想


阿奎那類比說:

要正確看待關於人類談論神的語言,得在自然神學借與認知神的關係裡,他主張,果就像它的因,因為果就是他們之因的作為以及本性的顯現或彰顯。因此果出自它們之原因的所是,他們可以啟示造成他們的原因。因此,因果之間就有一個存在類比,使我們可以藉著觀察結果,來描述未見與未知的原因。

阿奎那的救恩觀:

若沒有神的超自然的恩典,我們就不可能得到與經歷救恩,它就是神引領我們與他聯合的行動。救恩的恩典通過浸利、信仰、聖禮和愛心的服務工作,會提升人性,但是不會改變或恢復它。恩典完全是恢復人類失落的與神正確的關係。

救恩是不能夠強迫的。救恩是神所賜的純禮物,因此是無法賺到的,神永遠不會變成人類的債務人。

從阿奎那的內在實現那個來看,他顯然否認人類的努力或表現,能夠使救恩臨到或保留在一個人的生命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