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疫情“東風”,越南就能承接中國部分產業鏈?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供應鏈的中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企在華運營,關於疫情推動供應鏈加速移除中國的論調不絕於耳。但是,企業轉移供應鏈的動因有多強,可行性有幾分,卻不是一句“說走就走”那麼簡單。

本文以越南近些年的經濟發展分析為中心,探討一下中越之間產業發展的協同性與差異性,雖然部分跨國企業也在尋求對策,促進供應鏈多元化。然而由於全球企業在有些領域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程度很高,疫情導致大規模供應鏈轉移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疫情也並不是企業向東南亞轉移供應鏈的“拐點”。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2016年7月14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烏蘭巴托下榻飯店會見越南總理阮春福

受近幾年良好經濟增長數據的激勵,越南總理阮春福2019年12月30日提出了“2045年成為高收入國家”的宏大目標,又抓了一波眼球。上世紀80年代末,越南幾乎是世界人均GDP最低的國家,還不到100美元。從1986年“革新開放”起,經過多年發展,2019年人均GDP達到了2800美元的水平,開始暢想人均12000美元的“高收入”。

國際新聞報導中的“人均收入”其實一般是指人均GDP,是聯合國將GDP的英文換了個名詞叫GNI(Gross National Income),被翻譯成“國民收入”,和中國新聞中理解的個人收入不是一回事。阮春福的意思就是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約相當於目前中國與馬來西亞的人均水平。如果能實現,對越南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筆者以為,越南首次提出的“高收入”發展目標確有一定可行性,並非虛無飄渺的吹牛。放在整個東南亞來觀察,越南未來經濟發展可以分出清晰的發展階段。而越南的發展和中國並不矛盾,不應將中越製造業產業鏈對立起來。中國應有自信,不至於要和越南競爭,而是要去積極參與更有戰略高度和技術含量的國際競爭。

一.近三十年唯一能與中國發展速度相比的國家

筆者2016年8月在《與中國相比,越南經濟發展的上限與下限》文中指出,越南是除中國以外,全球資本搞製造業的較好選擇,這個判斷在這三年得到了印證。文中還判斷,越南經濟發展的下限是泰國的水平,上限是馬來西亞的水平。越南總理的2045暢想,就是把“上限”馬來西亞當作遠期目標。

文中還介紹了一些越南截至2015年的經濟數據。現在四年過去了,越南經濟又有了什麼樣的發展?為何越南總理顯得很有信心?

這四年越南經濟數據確實有全面改善,處於歷史最好發展時期。從30年的跨度來說,與1990年相比,中國與越南是唯二的人均GDP翻了約30倍的國家。這樣高速的增長,讓越南在近年終於“找到了感覺”,敢於暢想美好的未來。再往前的越南,雖然經濟增速高,但是人均GDP絕對值還很低,很多數據也不行怕出危機,國家還是太窮,不能光說有速度。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越南盾對美元匯率

越南1990年人均GDP只有96美元,這個極低數據需要用匯率和經濟轉型來解釋。上世紀80年代越南盾對美元大貶,才導致1990年人均這麼低。其實這是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特殊因素,中國1990年人均GDP也只有310美元。中國80年代其實發展非常不錯,但是GDP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差距反而拉大,情況和越南類似。有些人還寫文章說為什麼改開10年進步這麼大,和人家反而差距更大了,其實就是人民幣匯率大貶。

從90年代後期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穩定多了。近年來越南盾對美元匯率基本穩定,從2012年到2019年相對美元只貶值約10%,表現相當強。

90年代初中國、越南有點像“難兄難弟”,與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小虎”相比,人均GDP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其實吃了很多暗虧。

中越沒慘到這種程度,是因為社會主義國家不少“隱性GDP”(極低價的福利或者經濟產出)沒有以貨幣形式表現出來。後來通過貨幣化改革慢慢釋放出來,還有統計上調,以美元計人均GDP就迅速大增了。

中國1994年人均匯率GDP大漲25.5%至473美元,1995年再大漲28.8%至609美元,用常規經濟增長是沒法解釋的。後面也還發生過大漲,如2007年大漲28.3%至人均2699美元。越南也類似,人均GDP從1990的96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2800美元,翻了29倍,和中國倍數差不多。倒不是經濟增長強成中國這樣,而是“隱性GDP”釋放出來了,當初實際沒那麼低。

到2019年,中國和越南仍然有一些“隱性GDP”沒有放出來,如大學學費很便宜(不到美國二十分之一),火車票便宜,底層吃飯住宿便宜。越南是發展中國家比較罕見的,生活水平明顯高於人均GDP相當的國家。例如越南前幾年人均GDP和印度差不多,但是生活水平明顯好於印度,從照片上看,沒有印度人那種“乾瘦滿是皺紋”的悽慘感。越南這個特點和中國相似。

越南表現最好的,是外貿數據,人均數值甚至比中國還高。2015年,越南進出口總額為3277.6億美元,按9500萬人口計算,人均進出口額3450美元;同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3.95萬億美元,按13.7億人口計算,人均進出口額2883美元,已經少於越南了。

2019年,越南進出口貿易額達到了5170億美元,相比2015年大增57.7%,年均增長率高達12%。201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額4.62萬億美元。2019年前三季進出口額22.91萬億人民幣增長2.8%,全年增長率也應該差不多,但是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降了4%。

因此2019年中國以美元計的貿易額應該是略降1%約4.57萬億美元,相比2015年僅增長15.7%,年均增長率4%。2019年越南人口增長到9650萬人,人均進出口額5357美元,比中國人均3271美元多64%。

中國只有廣東進出口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顯著高於越南,江蘇超過6000億美元領先越南一些,排第三的浙江已經被越南超過了。僅僅從進出口額來說,越南在全球都是相當突出的,2019年越南進出口額已經相當於中國2001年入世當年的5098億美元。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越南外匯儲備也從2016年的300億美元水平,增長到了2019年10月的710億美元,預計再過兩年應該能超過1000億美元。這對越南來說是劃時代的進步,安全感大增。

越南有710億美元外儲,從人口比例和經濟規模來說,就相當於印度有了1萬億美元外儲(現為4500億美元)。2016年越南的300億美元外儲比以前要多,但仍然會害怕。外匯儲備耗盡是很現實的威脅,2014亞運會都棄辦了。經過四年時間,越南外匯儲備情況確實好轉多了,要是上了1000億美元就有相當的迴旋餘地了。

越南外匯儲備增長,與貿易順差不斷改善有關。2019年越南貿易順差約100億美元,比2018年的63億美元大幅增長。2015年越南還有26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以前時不時有年度逆差,擔心外儲不夠。

越南有一個工業數據相當不錯,據越南水泥協會的數據,越南2018年水泥產量9702萬噸,出口3209萬噸是世界最大水泥出口國。越南人均水泥產量和土耳其差不多都是1噸,和中國的1.57噸可比,遠遠高於除中國外世界人均的0.29噸。中國水泥產量佔世界55%,但因去產能停產和發展階段的差異,越南水泥產能過剩大量出口到有需求的中國。中國是越南水泥出口最大客戶,佔其出口量的三分之一還多。印度人均水泥產量約0.2噸,遠遠落後于越南,雖然二者從人均GDP看發展階段相近。

2018年越南粗鋼產量2419萬噸,增長15%,2019年繼續增長約9%。人均產粗鋼約0.27噸,大約是中國40%,是中國以外世界人均0.14噸的約兩倍。這個數據比起土耳其、俄羅斯要差一些,但是比印度的人均0.079噸要強得多。

從人均鋼鐵水泥產量來看,越南不像一個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的國家,潛力還是相當大的。越南人均住房面積23.8平米,和俄羅斯的25平米差不多,略低於土耳其,也低於中國城鎮人均39平方米。河內人均27.7平米,胡志明市人均21.9平米。這在世界上來說,都是過得去的數據,越南人的居住條件不算差。從偷渡者家庭內部照片也能看出來,和中國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差不多,比貧民窟要強多了。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越南水稻生產條件優越,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與北部的紅河三角洲非常適合種植水稻,能種三季,年產水稻約4500萬噸。2004年起越南就是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國(泰國是長期第一),2012年還出口772萬噸水稻衝上第一創匯35億美元,後來回落。越南稻米的弱點是品質不如泰國米,國際上口碑要弱不少,需求不如泰國香米穩定。

越南稻米產量佔糧食總產85%,年糧食總產量在5200-5300萬噸的水平。以中國糧食總產量6.5億噸計,越南人均糧食產量比中國高15%,吃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越南米粉也有一定全球知名度,有農業生產傳統。但是和中國改革開放前差不多,因歷史因素也有吃不飽的問題,但迅速得到解決。

2019年,越南同樣遭到了非洲豬瘟的慘重打擊,損失了740萬頭豬,佔總數27%(中國生豬存欄減少了40%)。2019年越南年產豬肉下降了21%,人均豬肉消費25公斤,同比降17%。2018年算正常年景,越南人均豬肉消費30公斤,這個數值不低,超過了世界人均肉類消費。中國也就是人均40公斤豬肉的水平。

從人均糧食和豬肉消費來看,越南農業生產不差。越南吃喝水平遠好於印度,更接近中國。農業佔GDP比重在各國都不高,越南雖然農業還過得去,對拉抬人均GDP沒有太大作用。但從生活水平來說,越南人吃得不差,絕對不是面有菜色,和中國人沒有太大差別。

上世紀90年代以前越南人乾巴瘦小的形象,近年來肯定對不上了。因人種基因和飲食均衡等問題,越南男子平均身高1.64米,女子平均身高1.53米。雖然比過去有所增長,但在國際上還是處於墊底區,越南制定了國家規劃,希望2030年將男子平均身高提升至1.68米。越南肥胖率在國際上算低的,但也從5%增長到了13%,遠高於朝鮮的4.6%。越南小學生肥胖率增至29%,但是長大就瘦下去了。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越南年度GDP增長率2005-2018

越南GDP增長率,最新的2019年數據是7.02%,統計局已經出來報喜了。這在全球確實是相當亮眼的增長。近年來講經濟增長,就是中國、印度、越南比較突出。曾經中國和印度都有8%以上的高增長率,體量還比越南大不少,關注度主要被中印佔據了,印度眼裡只有中國。但是中國經濟增長率逐漸下臺階到6%的水平。印度碰上了金融信貸問題,從2015、2016年8%的增長率,忽然一下2019年三季度增長率慘跌到了4.5%,負增長的數據一堆,沒臉吹經濟增長了。越南2017、2018、2019都是7%左右的增長率,勢頭很不錯。

從發展軌跡來看,能看出中越與印度的不同。1990年印度人均GDP是367美元,是越南3倍多,比中國還高一點。但是印度沒有多少“隱性GDP”能釋放,國際上甚至懷疑印度GDP統計有吹牛。越南2019年人均GDP達到2800美元也反超了印度的2100美元(2019估計值)不少。

另一個讓越南舉國非常振奮的,是越南足球的飛速進步。這並不是搞笑,足球對國民精神的提升作用非常明顯。最近幾年越南多次萬人空巷摩托遊行慶祝球隊勝利,中國可以相比的就是2001年殺入世界盃。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2019年12月10日,越南男足3:0勝印尼,首次在東南亞運動會上奪冠,球迷慶祝

越南已經是東南亞足球霸主,2018年還奪得鈴木杯冠軍。在亞洲足壇,近年來越南青年和成年隊的成績已經比中國要強了。如2018年1月在中國舉辦的U23亞洲盃中,越南隊歷史性地闖入決賽獲得亞軍,東道主中國隊小組被淘汰。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越南進入四強獲第四名,中國16強戰3:4負沙特被淘汰。2019年亞洲盃,中國越南都是八強。

中國還將陸續得到歸化球員的有力補充,個人感覺男足比起越南,底蘊還是強點。但是越南足球取得的成績已經非常了不起,讓越南群眾發自內心地舉國歡慶。不是說在東南亞稱霸這種成績,而是在亞洲都有相當競爭力了,是東南亞球隊從未達到的高度。

二.不應將中國與越南對立起來比較

上面說了一些越南不錯的經濟數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為什麼越南人均進出口額高於中國不少,吃喝也不差,人均GDP卻只有中國四分之一多點?

很多人關注越南,其實是出於傳統的擔憂或者唱衰中國的心理,總想找到中國經濟的弱點。越南因為是製造業產業轉移相對錶現不錯,似乎對中國產業鏈有一些威脅,就成了被反覆關注的焦點。不是從中美貿易摩擦開始,10來年前就有產業外遷越南的各種擔憂,只不過以前說的是衣服鞋子,後來加上了手機電腦。

一種分析方法,就說越南產業鏈配套不齊全,越南工人不像中國工人這樣能加班效率高,從越南產業鏈不如中國的方向進行解讀,說不用擔憂。

個人以為,無論是鼓吹越南能夠威脅中國製造業產業鏈,還是說越南對中國產業鏈威脅不大,都是將中國與越南對立起來進行分析。因為對中國產業發展過於關注,形成了怪異的話語氣氛,這種思維傾向其實極不合理。

這種視角的問題,是把中國和越南一樣,當成全球公司居高臨下考察的低發展水平國家。然後給個結論,中國不如越南,或者越南還是不如中國。這種視角對越南來說還算是合乎發展階段,也是越南的主要國際競爭力。但對中國,這已經不成立了。

全球公司已經不可能對中國優雅地考察分析,而是會面對中國本土公司的兇狠競爭。

例如三星陸續從中國將幾乎所有手機產能搬到了越南,最後一個惠州手機工廠2019年10月關掉了。2018年三星賣的手機有50%是在越南生產的,電子產品的三分之一在越南生產。越南三星全年出口600億美元,佔越南總出額的四分之一。2019年以後,三星更多的產能將轉向越南,韓國在越南有國家級的發展構想。

如果沒有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中國手機品牌在全球崛起,這對中國是個壞事。但是既然中國公司出來強力競爭了,就不能只因為三星手機產線搬到越南,而對中國手機制造業大力唱衰。最直接的,還是去看三星和中國手機品牌的全球市場份額,而不是去看三星手機產線在越南還是中國。

在手機產業上,中國、韓國、越南,應該怎麼分野?中國和越南在一個層級,韓國在更高的層級?還是中國韓國一個層級,越南在一個低層級?可以肯定的是,韓國和越南不在一個層級,韓國不會因為產線跑越南去了,說自己手機產業不行了,三星只會擔心中國公司的競爭。最起碼,可以說有一些中國手機品牌公司,更接近韓國的層級,也同樣跑到全球各地開廠賣手機。因為零部件自主產業鏈不如三星齊全,中國手機品牌公司可以說比三星層級要低一些,但再怎麼也不會是越南的層級。

還有一些在手機加工產業鏈上接訂單的中國公司,主動跑到越南去提供服務,給三星做配套。這些公司在產業鏈上的層級不如手機品牌商高,但是比越南提供廠房、工人要高。

越南發展手機產業鏈,對中國的威脅還處於較低的層級。就是最底層的,提供廠房、工人工資低。如中國一些地方,想靠這幾招拉三星手機工廠來落地,會面對越南的競爭。在中國,這是被大力批評的經濟模式,靠工人工資低的競爭力是有害的。為何反而變成了對中國產業鏈的重大威脅,這說不通。

就算是重大威脅,中國的解決辦法也不是將工人工資降成越南水平,而是希望華米OV搶下三星手機的全球份額,這做得還不錯。也就是說,就算中國認為越南製造業產業鏈是威脅,也不應該去和越南競爭,而是去和越南產業鏈背後的跨國公司競爭。

如果中國公司在全球競爭中輸給了跨國公司,這很不好,但不太可能是因為中國競爭不過越南,而是輸給了跨國公司的能力。無論如何,不應該將中國與越南擺成對立競爭的關係。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更有可能的是,中國公司跑到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開廠,打敗全球公司。中國手機公司在印度開廠,擠壓三星,就是很現實的競爭手段。2019三季度,不僅小米的印度市場份額大幅領先三星,OPPO和子品牌Realme合計也大幅超過三星。莫迪對手機整機加關稅,手機品牌商都到印度開廠,這也阻止不了中國公司。

三星會因為觀察家“越南手機產業鏈人工低競爭力強於中國”的宏論感到安心,還是因為“中國手機將三星中國市場份額接近清零,又繼續追殺到印度”而憂心?

也就是說,就算全球公司像三星這樣,將生產線從中國全部轉到越南,競爭也遠沒有結束,如果中國公司足夠給力。何況像三星這樣,有能力獨立決定“全面轉向越南”的全球公司並不多。到越南開廠,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組織產業鏈麻煩一堆。三星是自己夠牛,產業鏈自主能力和控制能力極強,所以才能在越南大規模硬上。

如果越南能夠像中國這樣,發展出本土供應商體系,甚至創立自主品牌,那還算是對中國產業鏈的威脅在加大。這方面可以考察一下泰國的製造業產業鏈。

值得注意的是,泰國人口6900萬少於越南,2019年進出口額和越南接近,都是超過5000億美元的水平。泰國人均進出口額比越南還高35%,是中國的兩倍多。越南與泰國的經濟模式有類似之處,越南似乎正在向“下限”泰國的水平發展。泰國近幾年發展也還行,2018年人均GDP首次突破7000美元達到7270美元。

為何很少有人說泰國對中國製造業產業鏈有威脅?泰國也是大搞進出口,工業製造品出口才能有這麼高的人均進出口額。

這是因為,中國與泰國,是一個趕超關係。以前中國人均GDP只有泰國的五分之一,然後一路趕超,產業層級也早超過了,中國和泰國的貿易往來雙方是什麼層級,泰國能幹成什麼事,心知肚明瞭,不會認為對中國是威脅。而越南一直在中國後面,似乎發展不錯,製造業產業鏈進步快,不知道會搞成什麼樣,有想象力。

這種直覺其實不對。泰國的製造業層級和產業鏈水平是比越南高的,不然人均GDP也不會是越南的兩倍半。泰國和越南的發展水平差異,並不在香米和粳米的那幾十億美元出口,而是在汽車這樣的複雜商品。

2018年泰國汽車產量增長9.0%到217萬輛,國內銷售同比增長19.2%為104萬輛,出口銷量114萬輛與上年持平。泰國萬人汽車銷量150輛,和中國200輛差距不算大。泰國汽車出口就比中國要厲害了,一半以上的汽車都出口賣到全球,中國汽車出口還不行,主要是內銷。2019年中國汽車出口也超過100萬輛了,和泰國差不多,但是多年沒有太大進展。

2019年,越南汽車銷量約38萬輛,萬人汽車銷量39輛。這個數據不能說特別差,也算有了一些汽車消費。但是和泰國、中國相比,顯然還處於起步階段。越南流行交通工具是摩托車。印度2019年汽車銷量約300萬輛,比上年下跌約10%,萬人汽車銷量22輛還不如越南。從汽車銷量看,越南和印度人均GDP低於3000美元也算合理。

汽車是非常重要的工業產品。印度雖然汽車銷量不高,但是已經佔了製造業產出的一半,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成分。如果越南能夠像泰國那樣把汽車銷量也搞上來,人均GDP再翻倍就有堅實的基礎了。實在地說,越南經濟的發展方向不是“志存高遠”地與中國競爭製造業產業鏈,也做不到。把汽車等重要消費市場做大,這是可行又切實的發展方向,越南人均GDP逐漸增高,也到了這樣的“中產消費”階段了。

泰國基本沒想過和中國競爭,可能就是在90年代早期有點小心思。那時的說法是,泰國沒法和貧窮的中國比廉價人力,但是可以發展科研教育,通過“知識經濟”維持對中國的競爭優勢。一種觀察認為,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加入全球製造業產業鏈,嚴重影響了東南亞小虎的全球競爭力。

但是所謂“科研知識經濟”的說法就是搞笑了。事實上,東南亞國家和中國比廉價人力還行,發展科研教育知識經濟需要的努力和決心非同一般,完全沒有可行性。這是發展中國家與先進國家的最大區別。體現在數據上就是R&D經費支出佔GDP比例,中國2.1%已經追上了一些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一般就是零點幾個百分點。

中國從發展目標來看,是認真按先進國家的套路發展的。之前幾十年中國為了爬科技樹,在 “落後就要捱打”的危機之下,也曾有過矯枉過正的過度反思。直到發現自己會造的東西似乎也挺多了,才有些自信了。

泰國汽車業,算是除中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裡,做得最好的產業樣板。泰國汽車業比越南手機產業要強得多,連零部件都是在泰國生產的,大量出口全球。但是泰國汽車業,仍然依靠日本汽車業的能力輸出。

上世紀60年代,豐田和三菱就在泰國開展業務了。泰國成為區域汽車製造中心。和一般發展中國家的簡單組裝不同,泰國汽車業進一步推進到了零部件產業。通過對進口汽車徵收80%的關稅,零部件也加關稅,泰國政府有力地扶持了汽車製造業的發展。現在泰國有1500家零部件供應商,幾乎不需要進口。2017年泰國汽車零配件出口總值高達198億美元,增長15.5%。

泰國連日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都拉進來了。再往上,就發展不動,到頂了。泰國汽車供應商高管基本都是日本人,本土供應商實力很弱。泰國709家汽車OEM配套企業中,80%實質是日資所有。一類直接就是日資企業,一類是合資由日方提供技術,一類是本土企業但由日方按合同提供技術支持與授權。

印度、越南都在像泰國汽車業這樣,通過關稅,儘量將產業鏈上的零部件供應商也拉進來。這是好招,能搞出一定規模的市場,在發展中國家裡算是相當不錯的發展大招。但是再往上,就發展不動了。泰國汽車,印度手機、汽車,越南手機、汽車(日韓系已經佈局),都是如此。

其實很容易說明白為什麼到頂了。因為跨國公司是不可能放手的,不會把真正的絕活也手把手教給泰國、印度、越南。到當地組裝生產,沒問題,來開廠。零部件企業也來當地生產?沒問題,配套供應商也來。教會本地企業做零件、生產整車、發展本土品牌,把自己品牌的市場份額搶掉?對不起,不教,自己學。對當地勞動力的要求,始終是“幹活”,在產線上怎麼操作。看似簡單的操作,是無數研發努力的結果。對勞動力,沒有從底層原理出發的研發需求,也不鼓勵這種行為。

整個工業體系是非常複雜的,就算有泰印越的聰明人看懂了一個技術,脫離整個產業鏈也沒有意義。所以,本土供應商自己開一套研發體系是不太可能的,只會是白費錢做不出什麼東西。最多就是做一些低價值非關鍵的簡單配套,技術層級不高,更重要的是研發複雜度上不去。

只有中國,從一開始的要求和目標就是學到真正的技術。一般情況下,引進外資的同時沒有得到技術轉讓,我們是要反思總結失敗經驗的。然而跨國公司入華是因為中國市場大,生產成本低配套成熟,本身並不願意讓中國學技術。但是做著做著就發現,中國這樣努力學技術的,其實外資進來開廠更方便,因為配套好辦事快。所以雙方的關係比較微妙。

例如中國汽車出口不行,從泰國的角度看,是因為中國合資車廠生產的合資品牌汽車不能在外面賣。要能賣,會擠垮一堆國家的市場,說不定泰國出口的品牌車也轉到中國生產了。中國只能拿自主品牌汽車在外面營銷,和全球品牌打,底蘊還不行。但是中國自主汽車產業,肯定是超過泰國水平的。

中國如何學技術,這說來話長,各種經驗教訓非常多。結論是,這個事很難,要有非常多的人一起努力,也要國家整體規劃。甚至一度還有人認為中國先進技術沒學到,原來的技術也不會了。靠別人不行,光願意幹活不行,只做簡單勞動不行,要進行復雜的研發規劃和長期不賺錢的持續投入。理性選擇是放棄研發,也能發展得還行,往研發投錢等於是扔水裡,成功率還不如風投。能把學技術這個事做好,走上研發道路,在經濟體系中創造足夠研發複雜度的國家,都不會停在發展中國家水平,必然成為發達國家。

這個要求實在太高,除了中國,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很難能走上研發道路。越南未必不能真學中國,但難度極大。當然可以表面上在學,出人出廠房搞製造業算邁出第一步。但越南能走上研發發展路線嗎? 對此筆者抱有很大懷疑。印度還有點想象力,人多說不定就發狠搞起研發了,也應該不行。

三.越南的發展路線圖

越南不需要硬去學習中國搞研發,應該堅持引進外資的路線,像泰國那樣發展,就可以搞得不錯了。

如果越南達到了2015年時泰國人均GDP約6000美元的水平,可以認為越南的“下限”就達到了。越南人均GDP再翻個1倍多點,就差不多了。如果越南能保持7%的增速,預計2030年能實現人均6000美元;再以此為起點,2045年達到12000美元的“高收入”目標,還真有一定可行性。阮春福總理的2045目標應該不是隨便說的,而是參考了同區域國家的發展水平。

其實近年來東南亞國家普遍發展不錯,因為地緣政治因素非常好。東南亞國家結成東盟,人口有6億,也有一定發展水平,是相當重要的區域市場。中美日韓等國都在拉攏東南亞,誰也不敢忽視,爭相對東盟釋放利好。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2017年第20次東盟10+3(中日韓)馬尼拉會議

中國對東盟的貿易額已經超過了對美貿易額。2018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高達5878.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2019前三季,中國對東盟貿易額3.14萬億,以人民幣計增長11.5%,足以補上對美貿易下降10%少掉的貿易額。東盟的高速增長對中國外貿非常重要。

發展中國家不用搞研發,也可以有相當強勁的經濟增長。只要政治穩定,國民願意勞動,有一定人口規模,與有先進工業技術的國家合作,就可以有不錯的發展機會。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勢來看,也不需要有特別的自然資源。越南的南海石油資源並不是發展最大依靠。

例如,越南從1992年開始,從中國進口了高產的雜交水稻種子。近年來,越南每年要從中國進口雜交水稻生產用種1.2-1.6萬噸,佔引進稻種的四分之三。雜交水稻相比常規稻種,單產能增加40%。這種合作對越南很有好處,算是中國農業技術能力的輸出。而中國作為掌握先進生產技術的國家,能幫助越南解決糧食生產問題,也是應該的,有利於世界和平發展。

再比如,前文說越南是水泥生產大國,但是越南的水泥生產技術落後,90%的生產設備需要進口,主要從中國、日本等國。中國通過水泥生產成套設備工藝革新,才能高效率地生產出世界55%的水泥。越南從中國進口先進的水泥生產設備,是非常好的合作。

世界各國,包括中國,不會對東盟或者越南經濟發展起來有意見。東盟各國發展好了,周邊國家賺錢的機會更多。所以,東亞各國願意對東盟各國進行工業能力輸出,從基礎設施到製造業產業鏈轉移,總的基調是大力合作。而且東盟各國沒有搞複雜研發的能力,對先進國家沒有威脅,合作起來比較放心。

東盟各國包括越南,審時度勢,基本還是走和平發展的路線。雖然美國一再煽動菲律賓等國對中國在南海搞事,但是南海周邊各國基本還是冷靜協商。也不去惹中國,互相也沒打起來,嘴炮攻擊搞搞就算了,問題不大。東盟各國執政黨切換,和中國的經貿基建合同受影響,在所難免,總體來說雙邊貿易額在高速增長。

越南也會面對“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但是還早。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馬來西亞等國在1萬美元人均GDP停滯了約10年,是進入陷阱了。其實1萬美元人均GDP發展水平不低了,在以前都算是發達國家的水平。這有美元通脹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類社會科技成果自然擴散”,能夠幫助世界各國普遍拉高發展水平。

疫情之下,越南就能承接中国部分产业链?

越南服裝加工企業的工人 圖片來源:Vietnam+

即使人類社會的科技成果主要是東亞、歐洲、北美研發出來的,這些成果也會通過經濟活動擴散到發展中國家。

全球公司在經濟利益推動下,將大量科技成果和工業品“自然擴散”,世界各國都不難獲得。如基本的醫衛產品與服務,大幅提高了全球人均壽命;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發展中國家也普遍能用上。無論什麼國家,多少會有些發展,起點低的可能還會高速增長,全球化加速了這個進程。低起點的國家還遠未到中等收入時,起主要作用的會是“科技成果自然擴散”。

越南只要穩著來,不出亂子,不去胡思亂想挑戰中國,等著“科技成果自然擴散”到本國,就有相當好的發展機會。缺基建就攢錢借錢建,錢不夠就先緩緩。汽車、商品房生產搞起來,經濟發展空間還很大。

越南政治相對穩定,民族與宗教問題干擾少,願意和平發展。越南人願意幹活,願意努力追求幸福生活,在全球各國來看,應該潛力算可以的。雖然搞不了複雜研發,但是“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頂部,應該在1萬美元人均GDP,符合阮春福總理定的“高收入”目標。

越南因為從二戰到越戰,飽受戰爭創傷,所以發展水平一度比較低。迎來和平發展機會的越南經過30年高速經濟增長,已經進入了歷史最好的發展時期,未來前景是光明的,也有確定的發展路線圖,未來可以繼續看好。但是不要將越南幻想成挑戰中國製造業產業鏈的角色,不應將兩國對立起來。

中國輸出工業技術與科技成果,幫助越南與東盟發展,在過去已經卓有成效,未來也將繼續創造輝煌的成果。中國與東盟的友好合作關係,必將成為人類社會剋制爭端和平發展共同進步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